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侯惇打仗就没有赢过 曹操为什么还要升夏侯惇的官职

夏侯惇打仗就没有赢过 曹操为什么还要升夏侯惇的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4/1/18 23:01: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惇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武将要想升官必须要有战功可依,而一个明主也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才能够打胜仗建立霸业。但在三国时期有一人却颠覆了这个常规套路,那此人是谁呢?就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夏侯惇。夏侯惇虽然败仗一箩筐,但升官却一直没停过。

夏侯惇在三国时期,虽然武艺不是曹魏最强的,谋略也不是最厉害的,但却是曹魏官职最高的武将,从一个小小司马到前将军,再到大将军,可谓平步青云。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夏侯惇既然是曹魏第一名将,又是曹操最信赖的人,自然会受到曹操的特别照顾。如果你知道了夏侯惇的履历,自然就会懂得曹操为何如此厚待夏侯惇,因为夏侯惇确实没让奸雄曹操看走眼,魏国第一名将实至名归。

其一,夏侯惇与曹操同出一族,亲密无间。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曹嵩之子,而曹嵩曾是夏侯氏过继的,所以有同族之情。在《三国志》中曾记载:“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嵩生太祖。”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的族弟,由于曹操十分重视宗族势力,所到之处必定留一个兄弟驻守,如夏侯渊镇守汉中,曹仁驻守襄樊,而夏侯惇则更在其他人之上,镇守曹操后方大本营“督二十六军”。

俗话“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身为同族的夏侯惇自然就成了曹操的心腹大将。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可见,曹操对夏侯惇是十分看重的。与他的感情也是最深的,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其二,夏侯惇是最早投奔曹操的大将,没有之一。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个大环境下,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人才来辅助自己。而在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夏侯惇就是最早为曹操效力的大将。在《三国志》中就记载到:“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而其他名将如曹洪,曹仁,李典乐进等人都是在夏侯惇之后才来到曹操麾下。

其三,曹操十分信赖夏侯惇,多次让夏侯惇镇守后方。

在曹操征战徐州陶谦时,就留下夏侯惇与荀彧,程昱等坐镇后方,负责看守曹操的大本营兖州。《三国志夏侯惇传》中写道: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虽然夏侯惇被吕布击败,但在荀彧等人多次设计下仅保住三处县城,而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也大显名将风范,亲自率军平定叛乱,一夜之间杀死很多敌人。《三国志荀彧传》: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

所以说曹操征战时,独留夏侯惇镇守,也是深思熟虑的。

其四,夏侯惇任劳任怨,劳苦功高,深得军心民心。

夏侯惇在征战时,被射伤一眼后可谓战力大减,此后曹操就很少让夏侯惇做先锋大将冲锋陷阵了。除了留守后方外,夏侯惇还奉命去从事农业生产,被任命为陈留,济阴太守等职务。作为征战天下的将军,居然让去种地,如果是一般人绝对会大喊大叫,认这是侮辱自己。

而在夏侯惇看来,这也是为曹魏做贡献,只要能助曹操成就大业,让我干啥都行。此时正赶上天下大旱,闹蝗灾,蝗虫漫天。夏侯惇断太寿水做成一个池塘,他亲自担土,带领将士们一起向老百姓宣传种稻的好处,老百姓得以渡过了难关。夏侯惇不久又被任命为河南尹。

夏侯惇在文官任上任劳任怨,为曹操的军粮供给做出贡献。但在曹操征战河北时,夏侯惇又被调到前方作战,担任后卫来阻挡后面的敌军。由于曹军势如破竹,所以很快就攻破了袁氏的大本营邺城,曹操很是高兴,任命夏侯惇为伏波将军,并授予见机行事的权利。可是令人瞠目的是,夏侯惇还要继续河南尹的差事。

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惇确实做到了劳苦功高四个字,基本都是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对曹操的命令从无怨言。这样的大将谁不爱呢,一个得民心又忠诚无比的属下,哪个领导不器重呢?

最后,夏侯惇虽然南征北战,功劳不小,但却一直重视学习。而且夏侯惇生性节俭,从不以权谋私,经常把多余的财产分给部下,而且不置产业,死后都没有什么余财。一个热爱学习,又清廉高尚的将军,自然会受到全军的爱戴。这些都被陈寿写到了三国志中:“夏侯惇虽南征北战,但却亲自迎接老师从业学习,品行清俭,有多余的财产则分施给众人,不以权谋私,家中也不置备产业。”估计当时的曹操肯定也知道。夏侯惇不但赢得了民心,也得到了军心,这样的人才必定会被曹操所重用。

虽然夏侯惇败绩很多,但曹操一如既往的厚待夏侯惇,自然会感染其他将军。曹操我不怕你没有能力,没有功劳,只要你听话,并且效忠曹魏,我就重用你。所以夏侯惇在曹军中又是一个曹操宣扬高尚,忠义的很好例子。

综上来看,夏侯惇确实为曹魏天下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曹操无论从亲情,道义,还是谋略上讲,都要重用夏侯惇,而且夏侯惇也不负曹操厚望,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标杆。所以夏侯惇虽然败仗多,但在曹操病逝前做到了众将之首的前将军,在曹丕称帝后,也做到了大将军,位超三公,可谓曹魏第一大将。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刘备称帝之时,大臣费诗究竟说了什么而惨遭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的称帝之事是蜀国的一件重大举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说说一位在刘备称帝之时,言暂缓之语而惨遭悲剧的大臣:费诗。费诗,原刘璋麾下县令,后投降刘备。在刘备之处,先升从事,后位居太守,再被召回做司马大臣。在刘备称汉中之时,任关羽为前将军,派遣费诗前去为关羽送上印绶符节,关羽本好面,听说黄忠

  • 刘表完全可以争夺天下 刘表为何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表和曹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荆州刘表其实是一方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甚至于说,刘表强大的时候,是能够和曹操一战的!刘表手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是完全有实力争夺天下的,但他最终也不敢北上和曹操一战,这是为什么呢?刘表有的人说刘表这人比较昏庸无能,所以不敢北上和曹

  •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哪些名将让清朝的军队屡屡受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的后期,出现了一场危机,那就是突然爆发起来的农民起义了,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太平天国运动了,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王朝的后期都是会遇到的,比如秦朝后期的陈胜吴广的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和张献忠的起义了,所以清朝出现这个事情也就是仿佛是历史的重现而已,但是这场太平天国

  • 荆州被夺刘备又没有攻打东吴的话 刘备能不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对东吴下手,刘备也拿不下天下。自打项羽战败以后,你见过历史上的江南还有多少有战斗力的人吗?早在西汉时期,刘邦就严重削弱了江南人士的战斗力。为啥?因为这地方过去是楚地,楚地百姓的战斗力在先秦时期,那是相当强悍的,就连刘邦自己都是

  • 曹操抓到吕布时两人急劝杀手 这两个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被抓,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围困吕布三个月后,于当年12月,擒住吕布。吕布被擒以后,并没有死心,反而劝说曹操,让曹操放了他。曹操擒住吕布,派人把吕布捆绑起来,吕布虽然是一员虎将,也受不了皮肉之苦,便没脸没皮地跟曹操说,曹公,捆得太紧了,

  • 唐朝三朝名将张守珪的结局为何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被朝廷赐南阳郡开国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张守珪画像张守珪简介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生平,

  • 此人军功赫赫只因写错四个字遭雍正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年羹尧,人们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雍正王朝》里杜志国的形象,为人狠辣,杀人如麻。他在平定西藏和青海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为什么却遭到了赐死的命运,真的是应验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吗?年羹尧,字亮功,号双峰,同进士出身。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并加封一等公,可谓位极人臣。他在平定西藏叛乱和平息青

  • 历史上死的最悲催皇帝:竟生生被噩梦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蚀着他的神经。姚苌日日夜夜都做噩梦,最终让他落得个发疯发狂、惊惧而死的悲惨结局。如此死法,发生在一个万人景仰的一国之君身上,听起来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笑。姚苌姚苌(330年393年),

  • 唐朝兴盛的背后:隋炀帝杨广才是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本来是一个足以名垂千古的帝王,但他不但没能名垂千古,反而遗臭万年。隋炀帝的后继者为李渊,李渊这个人虽然是唐朝的开国之君,但他这个开国之君治国能力平平,打仗什么的也很一般,李渊能当皇帝,实力机遇与儿子三者缺一不可。网络配图李渊的继承人为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当不成皇帝,但是架不住李世民能力强,手下又

  • 春秋霸主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虽然生在春秋时期,称不上皇帝,但是他的功绩名声比起日后的很多皇帝都要更胜一筹,他在中国古代是明君的象征,而且他任用管仲最后称霸天下的事情更是得到了无数人的尊重。网络图齐桓公是姜太公的后人,是齐襄公的弟弟,当年齐襄公继位之后,齐国混乱,管仲等人保护着公子纠去了鲁国,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