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为什么能在乱局之中二度为帝?靠的是什么?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能在乱局之中二度为帝?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3/12/13 6:55:54

对唐睿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睿宗李旦不是一个硬气的人,关于他的“软弱”,史书留下了不少证据。例如:第一次做皇帝时明明已经22岁了,却还让自己的母后,也就是武则天垂帘听政;后来武则天称帝了,李旦干脆被降格为皇嗣,古籍曰“囚禁”于宫中;更窝囊的是,唐睿宗两个爱妃皆被人秘密处死,他大气都不敢吭。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两度为帝,而且是在一番乱局之中。

这局有多乱,才可以称之为“乱局”?简而言之:李治去世,李显继位,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而后又废李旦自立,不久李显复辟,李显死的不明不白,进入韦后与太平公主的争夺战,最后李旦继位。这还没算上许多配角和分支故事,已经一团乱麻。

那么唐睿宗能成为赢家,靠的是什么?大概是“局势”二字。

662年,李旦出生,他最开始的名字是李旭轮,未来又更名过李轮。李旦是唐高宗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第四子,因为最幼、聪颖,所以备受宠爱,早早封王封爵。

李旦的哥哥李显是高宗活着时亲自定下的皇太子,估计是有感于李弘李贤(前两任太子)的悲剧,李显即位以后展现出对权力不小的把控欲。历史中能够做到集权的皇帝,第一层突破的束缚往往来自身边人,李显将矛头指向了辅政大臣裴炎与母后武则天,做法也是很常见:提拔皇后一族,欲培植一个忠心于自己的集团。

然而最后,失败了。

684年,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驱赶出皇城长安,而后立四子李旦。若问为何,李旦的势力更弱,且更加听话。这便是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所遇到的“局势”。

但是非常快,局势又把他拉下了政治舞台,因为武则天称帝了。

不做皇帝的日子,李旦活得并不自由,他的哥哥李显尚且可以离开长安松口气,他却只能以“太子”的身份留居宫中。为什么同是儿子,待遇却不一样呢?这里有两种可能:1,李旦是武则天的退路,有一天做不了女帝了,还能禅位。2,李旦是武氏与李氏矛盾的缓冲带。

说不好听点,睿宗此时是他母亲的一枚棋子而已。一枚棋子,往往有三种结局:反客为主、被抛弃、挣扎出局。李旦选择的后者。

在武则天的执政生涯后期,遇到了层层阻碍,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大臣狄仁杰劝谏,不如把权力放回李氏手中吧,武则天一想,也可。但是李旦太累了,一路走来,都是被局势拉着,身不由己,所以他称病不朝,皇位就又落到了李显的头上。

705年,武则天去世,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混乱该终止了吧?其实不然,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仍旧存在,而这些因素一起造成了唐睿宗上位的第二次局势。

710年,李显暴毙,有人猜测是韦后与安乐公主联和毒杀。韦后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并且逐渐将重要的政府机关换上自己亲信,这是一个信号:大唐恐怕是要出现第二个女帝了!

当时,朝中能够与韦后在才智、权势方面一搏的人,是太平公主。李旦时任太尉、皇叔,立场使然站在了二太平公主的阵营。武则天时期女官,李显的昭容上官婉儿也将砝码压在了李氏一边。同一年,政变开始了。

李旦虽然身体中有习惯逃避的基因,却有个胆大心细的儿子,李隆基。一直以来,李隆基都觉得皇位应该回到李姓手中,同时随着叔叔们相继失败、去世,也只有他爸能延续老李家血统了。

李隆基善于交际,他有不少心腹都是中央禁军的小头头。当年的六月份,“诛诸韦以复社稷”的口号在军中响起,地方部队、中央禁军同时发难,韦后、安乐公主一党被诛杀殆尽。李隆基又斩杀上官婉儿以明示:从此以后,立长不明确的官员都将是这个下场。

就这样,李旦又一次登基了。

后记:细数唐睿宗,他很幸运,有两个人生巅峰。然而,遗憾的是,这两回都不是他通过努力谋划求得的,反而是被推着走。他的儿子李隆基即日后的唐玄宗,世人皆感叹玄宗老年昏庸,沉迷于杨贵妃,又没能力压住自己的儿子,殊不知,这一点玄宗可是有点点像他的父亲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光绪去世时正值壮年时期 光绪皇帝怎么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光绪无子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光绪皇帝。我们对光绪皇帝的了解,基本都是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失败,最后被慈禧太后软禁。可是这位可怜的皇帝不仅被慈禧太后毒死,甚至连子嗣后代都没有留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皇帝命运如此悲惨呢?

  • 慈禧依靠武卫军直接架空光绪 这支武装力量到底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卫军和光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统治的后期,清朝军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湘军、淮军等等。到了庚子战争之前,又出现了著名的武卫军。当时,武卫军兵强马壮,慈禧太后就是依靠这支武装力量,才能够直接架空了光绪皇帝。那么,武卫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为何能够守卫京城。认

  • 慕容超为什么能登上皇位?他又是如何亡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慕容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本是皇族,却遭遇动乱,流落民间。他本要平淡地度过一生,却机缘巧合成了皇帝。他本应该懂得励精图治,却奢靡腐化,最终国破身亡,他就是南燕末代皇帝慕容超。慕容超字祖明,父亲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的弟弟慕容纳。生在皇族,本应是幸运的,可是在

  • 光绪都已经亲征近十年时间 光绪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光绪和慈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慈禧太后留给世人的印象总是严酷而冷峻,因为她不仅用凌厉手段从咸丰皇帝临终前委任的顾命八大臣手中夺取到了执政权,而且为了能一直掌握最高权力,一方面对大臣高压控制,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和后来挑选的继承人光绪皇帝进行极力打压。传说她和

  • 光绪死后不到一天慈禧也死了 慈禧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慈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闻两圣仍未御殿 , 心甚忧虑 ,访于朝贵 , 知皇太后因腹泻而心绪拂逆 , 故辍常朝。”光绪20年间,慈禧太后为庆祝自己的寿辰,不惜大兴土木,然国库空虚,无力负担战事与她的奢侈浪费。正值筹办寿辰之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有人提出

  • 陈友谅都杀到南京城郊了,为何还是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360年五月,陈友谅亲自率军讨伐朱元璋,大军顺江而下,水陆并进,一举攻破了太平府,兵临南京城下。当时,朱元璋的实力很弱,根本无法与陈友谅相比,有人甚至提出投降,还有人主张放弃南京城,在钟山决一死战。可是,朱元璋最终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陈友谅的军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陈友谅是沔阳人,也就是

  • 贾复:东汉俸禄最高的大臣,食邑竟有六个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帝刘秀在统一天下后,采取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策略,也就是说开国功臣们退出了政治舞台,而那些文官们得到了重用。为了安抚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刘秀赐予他们丰厚的食邑。所谓食邑,就是世禄的封地,功臣世代都可以享受这份俸禄,那么在东汉的这些功臣中,谁的食邑最多呢?有人可能觉得是邓禹,因为他是东汉开国第

  • 萧何死后,他老婆为何继承了萧何的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刘邦加封萧何为酂侯,赏赐八千户食邑。没过多久,刘邦又给萧何增加了两千户的食邑。按理说在萧何死后,他的爵位应该由嫡子继承,假如嫡子没有子嗣,就由其他庶子继承。可是萧何死后,他的老婆却继承了萧何的爵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

  • 揭秘:司马懿的祖上到底有多显赫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曹魏重臣司马懿强势崛起,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经营,到了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取皇位,建立西晋政权,并且实现了天下的一统。其实早在秦朝末年,司马懿的祖上就已经非常显赫了,只不过运气太差,被项羽杀死,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后人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 曹操真的是汉贼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大势力的创始人。他以大汉皇帝的名义指挥天下诸侯,不仅安抚北方地区,而且旨在统一天下。后人对曹操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个关心天下的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一个追求权力,篡夺王位的叛徒,甚至很多人都称他为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