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国大臣刘伯温: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通晓天地

开国大臣刘伯温: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通晓天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3/12/9 2:07:26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

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天地之人。渐渐地,这些传说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人们都忘记了刘伯温真实的样子。人们只是知道朱元璋能够统一中国,离不开刘伯温的帮助,他可以说是明朝的开国大臣。难道人们所说的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伯温的世界。

刘伯温小时候,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对于读过的书,基本上能够过目不忘,他的父亲从小就教他习字读书,而刘伯温也是十分好学,读书的速度也是很快,据说能够一目七行。

普通人如果这样读书,恐怕不会记住很多,但是刘伯温却不一样,虽然他阅读速度很快,但是效率也很高,书中的内容都牢牢地记在了他的心里。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并且考中了秀才,同村的人都称他是“神童”。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到府学读春秋经。这是一部高深的儒家书籍,里面的文章很难读懂,尤其是这么小的年纪,学起来更是困难。但是刘伯温却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每天诵读着春秋经,只要看过两遍,就能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对于里面的内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所理解的意思,是前人都不曾领悟到的,这让教他的老师十分惊讶。

老师以为他之前就读过这本书,所以才会理解这么深刻,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老师又随意从书中抽了几段文字,问他对于这些文字的看法,没想到刘伯温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让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认为他是千古难遇的奇才,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时间一长,一部春秋经已经不能满足刘伯温了,于是他便离开了府学,来到了另一个名士郑复初的门下,学习程朱理学。

郑复初对于这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他曾经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的先人积了很多的德,这才让刘伯温这么聪明。这个孩子以后肯定可以位居高官,光宗耀祖。”刘伯温读了很多的书,尤其是关于天文方面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兵法和数学也是理解颇深。他每日研究这些知识,对于其中的奥妙理解地也是十分透彻。

有一次,他出游至徽州,也就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听说这里有一本《六甲天书》,刘伯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立即前往覆船山,顺利地找到了《六甲天书》。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山中竟然还有明教的人存在,于是刘伯温便在山中暂时住了下来,贪婪地学习着一切新鲜知识,当他离开覆船山的时候,他不仅结交了众多明教的人,还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回到乡里后,便立即名声大震,村里人将他比作了魏征诸葛亮

二十三岁的时候,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元朝已经是走到了末路,各地都爆发了战争,所以刘伯温只好在家里又呆了三年,后来才被元朝的统治者派到了江西去做官。

刘伯温上任后,明察秋毫,并且不畏强暴,对于那些无法无天的地主,刘伯温毫不畏惧,在拥有了证据后,立即便惩处了那些地主,社会风气也随之一变。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动作,让那些地主对他是十分憎恨,总想陷害他,但是因为其他官员知道他的为人,所以都尽力保护他。刘伯温见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便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后来又被朝廷征召,复出做官,但是过了三年后,又辞官隐居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谋反,听说刘伯温的大名,于是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细细地为朱元璋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便劝说朱元璋集中兵力,尽量避免分头作战,这些建议立即被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在朱元璋账下屡屡立下战功,于是被朱元璋升任为太史令。刘伯温观测天文现象,发现不就就会有祸乱发生,于是刘伯温希望朱元璋能够对天下人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

后来,又因为好长时间不下雨,刘伯温又让朱元璋处理一些冤案,随后便下起了大雨。当时朱元璋因为一个梦,就想要杀死一批囚犯,刘伯温立即询问原因,朱元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伯温认为这是一个祥兆,让朱元璋彻底放心了,于是便放了那批囚犯。

后来,刘伯温受了风寒,朱元璋便让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些药,刘伯温吃了之后,就觉得肚子十分地不舒服。

过了几天,刘伯温告诉朱元璋,他吃了那些药以后,就觉得肚子一直不舒服,朱元璋只是简单地让他安心养病,刘伯温十分失望。刘伯温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隐居养病。而且他再也不相信那些药物了,每天只是保持健康的饮食。

但是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于是便将两个儿子叫到了身边,将自己的后事都说了出来。说完以后,又拿出一本书,让两个儿子立刻交给皇上,并且告诫孩子们,以后他的后代,都不准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

做完这一切后,刘伯温又对第二个儿子说:“现在朝廷最需要做的就是统治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要恩威并施,法律也应该精简。能用道德去感化的,就不要使用暴力,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一旦有人犯错,希望统治者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样的话,刑罚才能公平公正。我本来是想要亲自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交给皇上,但是胡惟庸的存在,写了也是白写。等到胡惟庸没落了,皇上一定会记起我,这个时候,你就把这番话告诉皇上。”

说完这些,刘伯温才合上了眼睛,享年6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著名军事将领虞翊的军事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的图像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

  • 东汉著名将领耿恭如何为东汉王朝扫清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耿恭是东汉著名的将领,他为东汉王朝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就是关于耿恭的简介。耿恭画像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氏,是东汉的开国将领耿广的儿子,耿弇的弟弟。从小耿恭就聪慧伶俐足智多谋,具有天生的将才气势。由于出生将门,加上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广和他的哥哥就开始为朝廷服务,成为了一名军事指挥将领。公元74年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卓茂爱民如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卓茂,字子康,号“渊博儒士”,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对于卓茂此人,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以下就是卓茂的简介。卓茂画像卓茂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郡太守,家境条件较为良好。从小卓茂就生性善良,热爱学习,因此乡亲朋友都很喜欢他。长大后,卓茂去长安求学。送从京城的博士江生,向他学习《礼记

  • 揭秘唐中期李愬是如何雪夜平蔡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李愬的画像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

  • 关于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梁为何被封为关内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梁是著名的东汉将领之一,他曾经是在渔阳郡之中担任狐奴令的职务,后来也开始投靠了刘秀,并且凭借自身的能力被封为了偏将军,当刘秀成功的占领邯郸之后,他再次被封为关内侯,在众位将领的协助下刘秀成功的成为了皇帝,从此后王梁经过一路的升迁也被封为了公侯。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王梁简介中有着一些记载,那么王

  • 解析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因屠尽五胡,挽救了中华国运而被称为“汉家英魂”的北魏皇帝冉闵,于公元352年就义于遏陉山,至此,轰轰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瞬间的惊艳过后,立刻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陨落。冉闵死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其后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姓埋名,散落西南各地。相传,后世学者通过对南方冉氏世系的调查

  • 东汉臧宫锯门槛安抚军心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臧宫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也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将领,原本他只是一个小官吏,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的军队,并且开始追随着刘秀开始到处征战,建立了许多的功勋,也是占领四川等地区的主要将领之一。他曾经因为能力出众而被授予了许多的封号,后来在58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臧宫简介中有着一些记载,那么臧宫

  • 飞将军李广:竟是一个心胸狭隘小气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战乱频繁,由将领带兵出征打仗乃是常有的事。正因为如此,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保家卫国,不顾一切的将士,李广便是其中的一位。说起李广,小编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他为人豁达,侠肝义胆,受到众将士的爱戴与敬仰,被人称为飞将军。那么历史上的飞将军李广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呢?据历史记载,飞将军李广身长

  • 解析东汉云台二十八将著名将军王霸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霸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将军,一生战功赫赫,位列于云台二十八将。关于这个人物在王霸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王霸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王霸图片从王霸简介中可以了解到,他出生的家族算是一个文学世家,他自己又特别钟爱于法律,是一个好学且又有抱负的人,以至于在他做监狱官的时候,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官

  • 解析杨家将杨六郎杨延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延昭是北宋年间宋朝大将杨业的长子,原名是杨延朗,经常被人们称之为杨六郎,在中国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杨延昭杨六郎的故事也是尽人皆知,其实历史上的杨延昭与文艺作品中的杨延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下面做一下历史上的杨延昭简介。杨延昭画像958年,杨延昭出生。幼年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军阵之类的游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