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禹为何能成为部落首领?他有哪些功德?

大禹为何能成为部落首领?他有哪些功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23 更新时间:2023/12/13 1:54:36

上古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有着许多的氏族、部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占据着中原地区,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这就是被后世称为的“华夏部落联盟”。禹,便是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也是夏朝开国君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起初,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由陶唐氏部落的酋长担任,尧也就是被后世尊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

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滔滔洪水灾害严重影响着中原大地上人们的生活,因此,尧帝命[gǔn] 治理水患。

鲧奉命而行,他采用筑堤围堵的办法来治理水患,不但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围堵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坝冲垮,造成的灾害更大。

鲧四处辛苦奔波了九年,始终也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由于尧帝年事已高,把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位让给了舜。

舜帝见鲧治水九年,不但未能成功,反而使人民不能安居而继续遭到水患的侵扰,就先把鲧流放到羽山,后又将鲧诛杀。

舜帝虽然把鲧杀掉了,但是还得派人治理水患,经过人们的推荐,又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水患。

禹总结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在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禹治理水患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大禹治水的成功,使他在华夏部落联盟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此时的舜帝岁数也越来越大,“帝舜荐禹于天”,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

当时的华夏部落联盟有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在长江中游以南的少数民族三苗部落,他们屡屡侵犯中原地区,在尧帝、舜帝时代就频繁地发生过战乱。

当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华夏部落联盟生产力逐渐提高,逐渐由原始社会转向奴隶社会时,大禹为部落联盟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也有意彻底解决三苗之乱,他带领华夏部落联盟的精锐部队,借助三苗地区发生地震的机会,一举击溃了三苗部落。

禹伐三苗的胜利,也使以大禹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的势力扩展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大禹为了更好地管理各地的部落,便下令将天下土地划分为九州。

大禹为了巩固对江南地区各氏族、部落的统治,“禹南省方,济于江”(《淮南子·精神训》),“省方”就是巡视,即大禹以天子的身份到东南地区巡视。

大禹在巡视的过程中,与各地部落的酋长、诸侯约定时间来涂山(位于今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相会。

到了相会的时间,从四方各地赶来的氏族、部落酋长多达万人,他们都带来了丰厚的朝贺礼物,大国进玉,小邦献帛,即史书上记载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

这些酋长、诸侯见到大禹之威严,夏军之雄壮,纷纷歌颂大禹的功德,表示愿意臣服于夏王朝,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涂山大会,是大禹向天下四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未使用武力而使四方诸侯(氏族、部落)臣服,显示了华夏部落联盟的强大以及大禹的个人魅力。

大禹为了扩大夏王朝的疆域,将各地的氏族、部落统一于夏王朝,就分封前来相会而未有封号的各氏族、部落酋长为诸侯或方伯,

各地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大禹的敬意,就将当时极为贵重的“金”(即青铜)作为贡品带到阳城献给大禹。

随着天下进献的“金”越来越多,同时,为了纪念这次有历史意义的涂山大会,大禹决定效仿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的做法,用这些“金”来铸造大鼎。

为了不引起众部落首领的不满,大禹仔细考虑之后,决定将九州所进献的金都用在各州所铸的鼎上,九鼎即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这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其中,豫州鼎是中央大鼎,意味着豫州是天下的中央。

大禹将这九鼎都汇聚在都城阳城(位于今河南郑州登封市告成镇),以此告诉世人:夏王大禹是天下的主人,天下实现了大统一。九鼎意味着王权无人可及、高高在上,古代华夏从此实现统一。

九鼎铸成之后,即成为夏王朝的镇国之宝,四方部落首领来朝觐见时,都要在九鼎前参拜。后世人们常用到的“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词语就是由此而来。

九鼎作为夏、商、周三朝的镇国之宝,先后流传了约两千年,只是在东周末年突然失去踪影,九鼎的去向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周朝末期,周王室财政困难,就把九鼎融化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另一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还有一说法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灭东周,秦国将九鼎掠走,并最终陪葬于秦始皇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交州战乱纷纭,人口稀少,孙权为何要夺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当刘备西征益州之际,东吴大将步骘便被任命为交州刺史,这也就意味着交州就成为了东吴的势力范围。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从表面上的利益来看,夺得交州自然能对东吴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交州荒凉,瘴气弥漫,出产的作物等都远逊于中原,但交州的开发和治理早在五百年前就开始了,正因如此,在夺得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女性将领。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商王朝时期便已经开始推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商王可以拥有大量王妇,但同一时期则只允许有一位正妻,只有当正妻去世之后,才可以立新的正妻。因此,武丁的“诸妇”虽然有六十多位,但能够享受祭祀的却只有三

  • 魏文帝曹丕年仅四十岁就逝世,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220年曹丕继位,是为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一、预判成真?汉魏时期,

  • 吴三桂让清兵入关的真正想法是为了李自成还是陈圆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随后大同、宣府、居庸关、北京相继攻陷。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而此时,正在进京勤王路上的吴三桂,得知了京师陷落,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后,使吴三桂失去了依靠。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本来打算向李自成投降。据

  • 夺取益州的刘备,在对待刘璋时是如何反客为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牧刘璋为了对付张鲁,在张松的建议下让法正邀约刘备来到益州。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然,让益州牧刘璋没有想到的是,张松和法正,都背叛了自己。因此,对于张松、法正等人来说,都劝刘备趁着这一机会夺取益州。于是,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率领数万大军来到了益州。在诸

  • 正史中的瓦岗八猛将分别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琼是正史中记载的唐初第一悍将,那瓦岗第一高手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很多人都把隋唐英雄与瓦岗英雄混为一谈,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我们随便翻一翻《旧唐书》和《新唐书》,就至少能找到八位出身瓦岗的猛将,遗憾的是这八位猛将中,只有三位活到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称帝,其余五位,

  • 曹植在兄长曹丕登基后是什么下场?他逃过一劫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争权夺利讲究的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的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这样残酷、现实的斗争在历史的变换,朝代的更迭中我们见得太多太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改朝换代的必然。今天我们要进行讨论的就是位于三国时期的曹操之子曹丕、曹植俩兄弟之间的纠葛与纷

  • 让明朝彻底失去翻身机会的魏藻德,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从朱元璋统一全国,到朱棣编撰永乐大典,五征漠北平定了外患,再到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让世界各国都目睹了明朝的强盛,明朝建立初期可谓是一片繁荣。然而到了明朝后期,朝廷内部越来越多的奸臣,把不可一世的明朝逐渐拉入了深渊。魏藻德就是这样一位奸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现

  • 被康熙提拔,雍正重用的张廷玉差点晚节不保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世宗雍正帝临终前曾在遗诏中将鄂尔泰、张廷玉、允禄、允礼封为顾命大辅佐康熙。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待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从“正大光明”牌匾后取下传位诏书,四皇子弘历正式登基,是为乾隆帝。雍正帝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帝王,他在遗诏中特地提到张廷玉,《清史稿·列传七十五》记

  • 周平王选择东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成为西周和东周的临界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周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一功经历了790年,而平王东迁便是用来区分西周和东周的历史标志性事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西周的灭亡乃是因为周幽王的昏庸无道,为博取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结果失信于诸侯,导致犬戎进攻之时无诸侯来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