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迁都北平时受到什么样阻挠?他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

朱棣迁都北平时受到什么样阻挠?他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3/12/17 7:54:49

你真的了解朱棣迁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它一共有三个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北京(首都)、南京(留都)、凤阳(中都)。这三大都城,北京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内,发挥着最重要的政治作用,但是,北京却是这三大都城中,最晚被确定为国都的。明朝永乐六年,明成祖朱棣宣布迁都北京,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但朱棣十分坚定,最终让北京成为明朝的政治中心。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古称濠州。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从濠州立足,转战滁州,然后渡江夺取皖南。在冯国用、李善长、朱升等人的建议下,朱元璋攻下集庆。在集庆,朱元璋日渐壮大,成为元朝末年的枭雄之一。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占领集庆后,改集庆为应天。公元16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把南京确定为国都,奠定了南京在明朝的特殊地位。

朱元璋曾一度想将都城迁离南京,以控制中原,可惜,不管是开封、洛阳还是西安,都不是合理想的都城,朱元璋最终放弃了迁都的打算,南京成了朱元璋最后的安居之所。朱棣在南京称帝后,面临一大问题,那就是北方空虚,蒙古人再次南下。

自古以来,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若想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必须以长城和燕云地区为中原的屏障。唐朝末年,石敬瑭卖辱求荣,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400多年中原民族屡受游牧民族欺凌,甚至无力还手。

直到朱元璋称帝,徐达等人赶走蒙古人,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为了稳固北方,派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人平反北方,以抵御蒙古人。再加上徐达、冯胜、李文忠蓝玉等人多次出塞北伐,蒙古人一败再败,不敢南下而牧马。但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一心对付南军,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也被朱棣夺走,蒙古人趁明朝内乱之际,屡屡南下。

朱棣镇守北平多年,深知北平地处燕云之咽喉,对控制北方十分重要。而历朝历代,汉王朝的敌人基本上都来自北方。所以,永乐六年,朱棣经过深思后决定:迁都北平。

很多人认为,朱棣迁都北平,是因为他曾在那里做藩王,北平是自己的大本营。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朱棣的根本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控制燕云来控制全国。但迁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阻力也很大。当时朝廷分为两派,燕王从北平带回来的旧部基本上都支持迁都。但洪武、建文年间的旧臣大多反对,因为他们的家眷大多在南京,他们已经习惯了南京的生活,让他们徒然迁到遥远的北方,他们一百个不愿意。所以,这些人就想尽一切办法阻挠迁都,甚至提出一些问题来质问朱棣。例如,有个叫王洪的官员,就曾向朱棣发难。

王洪,字希范,洪武三十年二甲第二名进士出身,官居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编撰《永乐大典》。因为王洪是洪武旧臣,又是浙江钱塘人,所以他是反对迁都的积极分子。在朱棣并未正式决定迁都之前,王洪就在朝堂上公开质问朱棣:“若是迁都北平,如何解决粮食问题?”让朱棣一时语塞。

在明朝时期,江南是粮米重地,北方大多是不毛之地。北平因为是元朝大都所在地,勉强称得上繁华,但周边的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并不是粮米大省。若是将迁都北京,那军队、官宦等上百万人都要定居北京周围,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京是一大困难。若粮食不足,必定动摇国本。

朱棣在思考几日后,终于给了王洪大夫答案,朱棣打算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打通从江南到北平的运河,《明史·运河志》曰:

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而总名曰漕河。

朱棣挖运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为运河的承运能力远远超过牲畜。但是,自古以来,每逢大修运河,必会引来内乱。因为修运河不仅会空耗国力,还需要动用数百万民夫,一旦激起民变,将难以收场。为了避免这个局面,朱棣告诉王洪,他不打算大肆征用民夫,而是用军队。朱棣打算调集全国约23万大军,轮流来开凿运河,民间只需要征调少部分工匠即可。当然,运河只是满足了南北漕运,想缓解北方的粮食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

朱棣一方面让北方的军队开垦荒地,自给自足,还下旨迁徙大量南方的农民到北方种地,减免北方赋税,缓解北方粮食的压力。朱棣的这种做法,算是解决了粮食的问题。

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建设完成,朱棣改顺天为北京,在北京的奉天殿上,朱棣接受了大臣们的朝拜,意味着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在此后,这个新的都城,见证了中华民族600多年的沧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临终前说的是儿最无信者是什么意思?两年后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吕布临终前说的是儿最无信者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98年,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吕布,由于曹军精锐,吕布实力又不足,因此吕布打算投降曹操,但陈宫等人担心吕布投降后自己会受到曹操的处置,因此反对吕布投降,陈宫称曹操出兵不会持久,只要吕布用步兵与骑兵驻守城外,他率领

  • 长孙冲:长安城的天之骄子,却从驸马沦为囚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从唐朝驸马到流放岭南,长孙冲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长孙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长孙冲是谁?先来看看他的身世: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姑姑是长孙皇后,姑父是当今皇上唐太宗李世民。长孙无忌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李世民器重,既是功臣又是国舅,在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

  • 年羹尧和李卫有着相同的性格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年羹尧和李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我们来说说年羹尧这个人,这一生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可以说他的前半生是运筹帷幄的半生,后半生却是一直在驰骋沙场,在那个时候平定了西藏和青海的战乱,在那个时候年羹尧他功劳那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年羹尧的大军在那镇

  • 历史上刘备到底错过了多少人才?对他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天下众多英豪,例如我们熟知的卧龙、凤雏、麟子、贪狼等等,这些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名人奇将。他们都在三国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辉一笔。在当时那个时代,有不计其数的名人被世人所低估。就拿刘备举例来说,他虽然得到了凤雏和卧龙这两大谋臣

  • 雍正在收拾年羹尧后 雍正是怎么对待年羹尧家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年羹尧家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皇帝让年羹尧倒台后,是如何处置家人的,说来你别不信年羹尧出生于清代康熙十八年,被雍正帝下旨赐自尽时是清雍正三年,去世时他年仅四十七岁。近年来,随着影视剧、小说、戏曲等形式,年羹尧的形象也为大家所熟悉。特别是在电视剧《甄嬛传》中

  • 深得忽必烈信任的王文统为何会被处死?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忽必烈的“财政部长”王文统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忽必烈自受蒙哥汗之命于漠南金莲川开府以来,手下接纳了一批汉族士人,这些都是中州精英与硕德耆儒。蒙哥汗去世,忽必烈与其幼弟阿里不哥分别在漠南与漠北举行忽里台贵族大会,先后称汗。对于汗位的归属,双方爆发战争,军需支出很大

  • 雍正对付年羹尧时手里握着兵权 年羹尧为什么不反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年羹尧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然在清代雍正时期,年羹尧权倾一时,是当时清朝驻西北地区权力最大的人,手下有重兵数十万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是尽管如此,如果他真的想造反的话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为康熙时期已经出现过三藩之乱,清廷已经有过类似的

  • 狄仁杰对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有哪些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神探狄仁杰》和《元芳,你怎么看》等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使得我们普通老百姓对狄仁杰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似乎在整个武则天王朝,其他官员都是废物,只有狄仁杰自带开外挂的大脑,以及钛合金神眼,把武则天身边的难题都给解决了。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狄仁杰有没有这么神乎其技呢?他对武则天的武周王朝,

  • 朱厚照修建的豹房有何作用?到底想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朱厚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武宗这个人物,也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一个弊端的表现,随心所欲,置天下大事不管,大明自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崛起,最终在明武宗时期被打断。明武宗朱厚照,乃是明孝宗的长子,因为明孝宗的子嗣近乎凋零,在选择储君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人可以选,而太子朱厚照是唯一的选择。但问

  • 李世民为何一定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几年前,一种全新的观点风靡开来,那就是传说中的厚黑学,说到厚黑学,人们常常将曹操看为厚黑学的鼻祖。其实除了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人都可以成为厚黑学的代表人物,李世民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李世民并不是父亲李渊的长子,按照正常的规则,李世民最多被封为一个地方上的诸侯。不过李世民的运气非常的好,在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