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宠巅峰时期投靠的百姓多达十多万,他为什么会死于刺杀?

刘宠巅峰时期投靠的百姓多达十多万,他为什么会死于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4/1/27 19:15:5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刘宠的故事。

东汉末期,有一位汉室宗亲,有地盘,有兵力,加之在乱世中,治下治理得比较好,四周百姓争相投靠,巅峰的时候投靠的百姓高达十多万,他在乱世的发家资本,可要比刘备强多了。

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比较勇武,所以说手下的将士比较信服于他,因此他要比刘虞拥有更好的统兵能力,他就是东汉时期,陈国第六位国君,刘宠。

刘宠这个人是很特殊的,因为在《三国志》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但是他却是在曹操逐鹿中原,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的过程中,立足于陈国的一方诸侯。

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市及淮阳、商水、西华、太康、柘城、鹿邑等县。按道理讲,他和曹操的势力范围是靠得很近的,但是历史记载上双方并未发生什么大规模冲突。

哪怕在曹操大举进攻徐州的时候,或者在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死磕的时候,刘宠都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可能他更多的是保自己陈国一方之地的平安吧,所以说,他原本具备了一定的争夺天下的资本,但是他却在东汉的乱局中,并未有什么过多的表现。

但凡刘备有他的资本,那么刘备都不至于在前半生一辈子打败仗,颠沛流离了,只是刘宠最后的结局也是蛮令人意外的,是被袁术派来的刺客所刺杀的。

首先说一下,刘宠险些是汉灵帝所诛杀的。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熹平二年,国相师迁追奏前相魏愔与宠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验。是时,新诛勃海王悝,灵帝不忍复加法,诏槛车传送愔、迁诣北寺诏狱,使中常侍王酺与尚书令、侍御史杂考。

刘宠的高祖父是汉明帝刘庄,在熹平二年(173年),陈国的国相师迁告发刘宠和前任国相魏愔,两人私下祭祀天神,有大逆不道之举。

如果说汉灵帝严格追查的话,刘宠是难逃一死的,不过汉灵帝因为海孝王刘悝刚死不久,所以就没有过于惩处刘宠。

当初也是因为有人举报海孝王刘悝意欲谋反,便下诏将其下狱,结果他在狱中自杀了,可能是因为汉灵帝感觉乱世之中,还是保护汉室宗亲比较好一些,或许就是单纯的不忍心,因此搞笑的一幕发生了,陈国前国相魏愔被诛杀这可以理解,但是举报的魏愔的师迁也被杀了。

可以说汉灵帝就是要保护刘宠了。

而刘宠起势的阶段正是东汉帝国走向崩溃的阶段,东汉各地黄巾起义不断,即便东汉帝国扑灭了大部分黄巾义军,但是各地小规模叛乱不断,东汉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掌控能力,因此各地只能依靠自身能力才能自保。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夫人姬妾多为丹陵兵乌桓所略云。

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

东汉末期的大多数封国,因为没有能力自保,因此封国的王侯失去了租赋收入,只能亡命别处,死在路途中的人大有人在,而刘宠是一个例外。

历史记载中,他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因此在动乱之际,陈国众人无人敢反叛刘宠,这就是纯属个人威慑力了,这在乱世之中,是很难得的一个资本。

加之陈国拥有强弩,刘宠便大规模征召兵力,因此陈国也就拥有了一支可以自保的军队。

同时当时的陈国国相骆俊,赈济流亡到陈国地界的灾民,因此帮助陈国获得了大量民心,因此,陈国才可以在乱世之中,赢得十多万百姓的投靠。

如果刘宠有足够的野心,在十多万投靠自己的百姓中,选拔精壮,扩充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并且趁着曹操尚未强大之时,快速扩张,没准就可以成为逐鹿天下的一方诸侯之一。

只是说他没有。

历史记载中,他似乎缺乏扩张的野心。哪怕在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宠也就是表面上支持了一下而已。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

阳夏在今河南省太康县,也就是说,刘宠只是表面上支持了一下,他所率领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前线征讨董卓,而是刚出陈国边界不久,就停留下来了,连给盟军壮声势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或许是刘宠这个人,更多的就是希望保陈国一方安定吧,或者也是缺乏足够的野心,又或者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原本是有争夺天下的初始条件,可是在表现上,却没有什么扩张行为。

结果就是,他并非死于战场上,而是被刺杀的。

《三国志.袁术传》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后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

袁术称帝后便快速败亡,当其缺粮之时,他想要从刘宠这里借粮度日,但是遭到了刘宠的拒绝,刘宠没做错事情啊,毕竟他是汉室宗亲,你一个乱臣子贼,都悍然称帝的人,人家干嘛要把粮借给你?

袁术因为愤恨刘崇,就派了张闿以私事为由,途径陈国,找机会将刘宠和骆俊杀害,陈国即刻群龙无首,陈国也就快速衰败了。

刘宠被杀的同年,曹操在干什么?他才第一次攻打张绣啊,而且最后还差点被张绣反杀了,但凡刘宠有些野心,招揽人才,整军备战,是不是也有机会打出一番基业,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旦明明更加接近皇位 李旦为什么会让位给李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显和李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篡唐建周是大唐历史中的一段插曲。大唐由高祖李渊开国,经太宗、高宗两朝,统治已深入人心。武则天虽启用酷吏,用高压政策压制住了反对的声音,但那只是暂时的。其实,上到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思唐之心从未真正中止过。武则天晚年逐渐明白人心思

  • 刘备在拿下巴蜀这个地方后 刘备有没有压榨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和巴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历了三年的苦战之后,刘备也是成功占领了成都,随着刘璋的果断投降刘备也是将成都的一切收为己有。成都在三国时期属于一个特殊地带,而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此开展自己的霸业,可以说也和成都的地缘有关系。诸葛亮曾经就说过“益州险塞,

  • 24岁拜将33岁称帝,周世宗柴荣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世宗诚创业造功英主也。 使天假之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是宋神宗赵顼对周世宗柴荣的评价由此可见,在赵顼的心里,柴荣堪称一代明君。然而,细数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君王,从不乏有道明君。他们要么文治武功,要么统一河山,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却都有突出的表现。可虽然他们都是历史上所谓的明君,但都有不足之处。

  • 武则天退位时唯一哭泣的大臣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姚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掌权的女性有很多,比如刘邦的老婆吕雉、晚清慈禧太后等人。但她们也都是垂帘听政,从未真正称帝。真正称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成为了人生赢家。她是一位聪明的女子,不仅善于谋略,还重视人才,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 嘉靖皇帝遇到了什么事件?让他从励精图治变成昏庸颓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同时明朝创立的中兴局面也有很多。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明世宗就是其中的一位。明世宗年号嘉靖,后代一般都称呼他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的在位时间很长,有四十五年之久,这也让嘉靖这个年号成为了明朝第二长的使用年号。可是这个嘉靖皇帝却是一位非常难以评价的皇帝,如果我们说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的话,

  • 大唐和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唐朝都要用一个“脏乱”来形容皇家了,那个时期的公主大多娇纵无礼,甚止不守妇道,贤惠的公主很少。先不说各位谋反的、包养面首的、娇纵蛮横的公主们,光是父子同妃的武则天,那说出来也不够光彩。所以世家大族都不愿意娶公主。但是今天小编要跟各位介绍的却是唐朝公主中的佼佼者,难得人美心美的善良公主和政公主。

  •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国大将,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白起和王翦的故事。白起和王翦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且两人同为秦国将领。白起辅佐秦昭襄王,期间曾带兵大破魏韩联军,又参与伐楚之战,而他一生最著名的功绩便是在长平之战上重创赵国,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王翦随侍秦始皇,功绩不输白起,更被

  • 李隆基将姑姑的子嗣都杀了 唐玄宗为什么会放过薛崇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姑侄俩最终还是撕破了脸,先天政变还是来了。尽管太上皇唐睿宗李旦百般求情,仍然无法说动儿子,只能眼见亲妹妹太平公主被赐死。史书上记载,太平公主的子嗣除了薛崇简无一幸免。为何唐玄宗会独自放过薛崇简呢?原因其实有两方

  • 廉颇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晚年为什么过得并不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廉颇的故事。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将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部分朋友认识廉颇,可能都是通过“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了解到的,廉颇能有如此心胸,敢于承担过错,想必日后定能成才。而廉颇果然通过自己的才能,帮助赵国战胜齐国,并且夺取阳晋立下

  • 太平公主能保清朗的周全 高阳公主为何却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朝高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贞观二十三年,刑场周围站满了围观的长安百姓,这个场面堪比19年前的萧皇后归京事件。午时一过,房家的仆人来报,辩机已经腰斩气绝,高阳公主随即晕厥过去。这个辩机身份不简单,他是唐朝历史上乃至整个封建时代最著名的僧人玄奘大师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