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后害怕过度宠幸而自杀 荒唐谣言气爆乾隆

皇后害怕过度宠幸而自杀 荒唐谣言气爆乾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34 更新时间:2024/1/8 10:49:22

话说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锦县秀才金从善为皇后乌喇那拉氏鸣冤叫屈而被处斩。不过,这事说来还真不是个例,在他之前也曾发生过一件类似之事。

那就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七月,即距乌喇那拉氏幽死正好十年之时,留京办事大臣、大学士舒赫德突然接到一纸禀,其中即事涉废后。

这份署名为“都察院役满吏员严譄”的启禀,其主要用意是恳请舒大人为之代递一份上书,而后者的主要内容是“请议立正宫”。

按说,议立正宫是好事啊,毕竟乌喇那拉氏死了十年了,乾隆再未立过正宫娘娘,这背后究竟是不好意思呢还是其他原因,外人不得而知,无从揣测。

反正,天下之大,总有人想为皇上代言,帮乾隆说出自己不便说的话,譬如“再立皇后并非好色,乃为母仪天下”之类,难保赶巧碰对,或许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

但不可否认的是,拍马屁是有风险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拍到了马蹄上,譬如这位前都察院的办事人员严譄,就是典型一例。

严譄以一介草民的身份“议立正宫”当然是一种政治投机,这种行为按说是不妥当而大有风险的。

从后来的事实看,乾隆并不喜欢这个话题。更糟的是,严譄上书中有这么几句把乾隆惹怒了:

“纳拉皇后(即乌喇那拉氏)美节烈,多蒙宠爱,见皇上年过五旬,国事纷繁,若仍如前宠幸,恐非善养圣体,是以故加挺触轻生。”

因为担心乾隆过度宠幸、有伤龙体,乌喇那拉氏这才“挺触轻生”,这一荒谬低俗的揣测把乾隆的五脏六腑都给气爆了,其严厉指出:

严譄不过是个“微贱莠民”,他是如得知宫闱大事的?又是如何知道皇后纳拉氏之姓的?“其中必有其传说之人,不可不彻底严究”!

舒赫德等人接到旨意后当然不敢怠慢,其后对严譄好一番拷打。

后者倒也不经打,很快便供出自己原是山西高平县人,现年四十五岁,妻儿均已亡故,只剩自己孑身一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时,他曾在都察院充书吏,现寓崇门外万春杂货号内,代人写账营生;其所写上书,乃他一人所为,背后绝无主使之人。

舒赫德等问他如何知道皇后之姓,严譄答说自己“二十年前在都察院当书办时就晓得”;至于那些宫闱秘事,不过是道听途说。

以下为严譄原供:

“(乾隆)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时在山西本籍,即闻得有此事。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

这个话,说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来年,我那里记得是谁说的呢?后来三十三年进京,又知道有御史因皇后身故不曾颁诏,将礼部参奏,致被发遣这事。”

其实乾隆也知道,对严譄的审讯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结果,因为他与乌喇那拉氏的事实真相,只有他心里最清楚。

不过,审讯结果也证实了乾隆的一个猜测,那就是民间对“废后”一事确实传得沸沸扬扬,其中虽然版本不一,但无一例外的将同情归于乌喇那拉氏而指责加诸于自己。

这大概是乾隆最为生气的地方了。

事后,严譄被斩立决、一刀砍死自不可免,而乾隆的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

他心想,山西高平县地处偏远,但像“帝后反目”这样极度隐晦的宫闱秘事居然也能传播到此;

反过来说,如果高平县都能听到这种小道消息,那通衢大道、大江南北,又何处不高谈,何人不传说呢?

如此看来,“皇帝立妃、皇后剪发” 在世人眼中已成了一个众口喧传的宫廷丑闻,普天下的百姓都在看自己的笑话。

想到这里,乾隆又岂能不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李煜翻案 历史误读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唐后主李煜传,宋太宗赐死李煜,一个关于李煜的故事

    通常提到南唐后主李煜,人们都会认为他是位成功的文人失败的君王。南唐的覆灭全部怪罪于李煜的昏庸无能,怪罪于他沉迷于风花雪月和治国无方,其实是有些片面的。据《五代史》《宋史》等记载,自李昪篡夺吴国皇位以来,南唐的国家政权就时刻面临着倾覆的危险,在那个战乱不堪的年代,李昪虽有治世之能,然而他却不思进取,只

  •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乞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当过乞丐的皇帝,朱元璋是不是乞丐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老师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乞丐皇帝,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大业,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同时也成就了一个新朝代的出现和发展,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他小的时候家境不好,经常通过给地主放羊来求温饱。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因为父亲、母亲和兄长相继出事,觉得在红尘中

  • 穿越千年的对决 关羽与岳飞究竟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张飞厉害还是关羽厉害,传说对决超人就是关羽,张飞和关羽谁更厉害

    据《凌霄一士随笔》记载,清代关庙有对联如此: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被拿来衬托关公神威的,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岳飞。关羽被拔高到武圣人的地位,是在清代。传说清帝也曾想抬举岳飞做武圣人的,只是顾及岳飞用武的对象是女真人,才最后圈定了关羽。岳飞虽然没当上武圣人,但

  • 嘉庆皇帝亲耕时遇尴尬 大发雷霆处分四名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皇帝简介,乾隆怒砍57人,嘉庆皇帝的功绩

    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臣民的温饱依赖于此,国家的生死存亡也依赖于此。皇帝们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对农业高度重视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一方面祭祀农神,祈祷风调雨顺,另一方面,还要耕种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即籍田(亦称“藉田”),借此劝民农桑,也顺便体会一下农民的甘苦。与之对应

  • 一代豪杰宋江的堕落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林豪杰慕,宋江简介,梁山最不服宋江的人

    水浒传中,宋江刚出场时,形象不是很阳光正面。虽然施先生描述他什么眼如龙凤,眉似卧蚕,什么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但最终不得不承认宋江的外貌是:生的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如果第一次看水浒传,应该不会想到,这个面黑身矮的黑宋江竟然会是钦定的第一男主角。怎么说,男主角就算不高大帅气,文武全才

  • 关羽为何是赤面青袍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为啥带个绿帽子,关羽挑袍画,关羽红袍和绿袍的区别

    说起关羽,那是家喻户晓,关羽的形象,也早已经定型: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而头裹青巾,身着绿袍,手仗宝物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胯下追风赤兔马,火红如炭。不管是老三国,新三国,赤壁上下,见龙卸甲,还是早期街机,单机游戏,网络游戏,桌面卡牌,关羽的形

  • 隋炀帝为何沦为骂名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为什么是暴君,杨广是暴君还是明君,隋炀帝到底是不是昏君

    杨广是一位皇帝,在流行给历史人物划分阶级的时代,皇帝首列全国地主阶级头子,自是罪大恶极。他又是亡国之君,被农民起义推下皇帝宝座,命中注定为挨骂材料。可是,遍数历代的“皇上”,如杨广者又能有几人?就历史发展角度论,由杨广的所作所为看,他不应是个该挨骂的人物。那些亦与史实相舛。此人起码在三个领域里都有不

  • 密妃为什么是康熙后宫第一位有封号的汉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为什么不让汉人女子进宫,康熙妃子列表及封号,康熙太子胤礽

    在康熙的景陵里,景陵地宫埋葬了康熙和元后赫舍里,继后钮祜禄氏,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和后来被追封的雍正生母乌雅氏,景陵妃园寝则埋葬了康熙的48位妃子,48位妃子里包括贵妃,嫔妃,常在,答应等人。除此之外,景陵妃园寝里还埋着一个身份特殊的人,按理说,景陵妃园寝,顾名思义,就是妃嫔的墓地,妃嫔死后,葬入景陵

  • 馆陶是文景两朝唯一的长公主 开辟了养男宠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陵阳大长公主,馆陶是什么公主,馆陶公主嫁给了谁

    说起金屋藏娇,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来源于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故事。据记载,当时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本想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和太子刘荣结亲,谁知道刘荣的母亲栗姬怨恨馆陶公主平时总是给景帝进献美人,于是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她,觉得受了奇耻大辱的馆陶公主,转而投向王夫人的儿子,也就是幼年的汉武帝。年幼的刘彻情商极高

  • 汉武帝如何让西汉国富民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以前,国家较少干预经济,藏富于民,汉武帝时代,历史发生了转折:国富民穷。经济发展了,国家没能从中捞到好处,反而受制于富商豪族,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愿看到的,所以,他任用了一个名叫桑弘羊的改革家,改革工商业政策。桑弘羊是个商人,精通商道,很会算计成本盈余,站在国家的角度看,汉武帝实在是用人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