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若隐若现的三国“闲”士

若隐若现的三国“闲”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10 更新时间:2024/2/17 9:37:41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竟起。受集团和个人利益驱使,谋士这一特殊职业也就被推到了历史前沿。

但谋士终归是谋士,与贤士相比还不在同一层次上。当然处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也不好一概而论到底孰是孰非。而与贤士相提并论的还有一种,那就是“闲”士。对此,我们姑且理解为清闲之士。

在《三国演义》中,真正的贤士不少,而所谓的“闲”士却并不多。之所以要将这些闲云野鹤般的人物以“士”待之,是因为他们既有贤名,也有贤举,而并非仅仅作为清闲之人那么简单。或许就是处在那样的生存状态,稍有些谋略的,都在选择明主,建功立业。一是为了谋一个好前程,二者还能为国家出力。“闲”士则不然,虽然他们同样具有高超的谋略,却从来不为富贵所动,不为功名所累,甘于清贫,独自承受寂寞。

问题是在那个群雄竞起的当口,天下已经没有一块清静之地,他们的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做到真正的隐居,不问世事,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若隐若现也就成了他们情不得已的选择。区别在于,这些人与出道的那些谋士和贤士不一样,从来都不会效忠于哪一个人或是哪一个集团,并以此求得名垂青史。很多时候,他们更关注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做的也都是“止杀”的功夫。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清闲,内心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天下形势,并不失时机地走上前台,指指点点。

在《三国演义》中,有些名气的“闲”士只有两个,那就是司马徽(水镜先生)和黄承彦。这两人都与诸葛亮有关,一个是诸葛亮政治上的领路人,一个成了诸葛亮的老泰山。很显然,这两人都是世外高人,共同的特征就是冷眼旁观,不偏不倚,却又能在关键时刻一语点醒梦中人。想当年,“水镜先生”因偶遇刘备刘皇叔,才及时引荐了诸葛亮。按“水镜先生”的想法,他当然不是为了帮助刘备争雄争霸,而是企盼着有这么一个人来稳定天下,安抚子民,就像是“水镜先生”自己说的一样,“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本意不是为了“夺”天下,而是为了“安”天下。一个“安”,一个“夺”,意思大相径庭,出发点也不一样。

事实就是,要安天下,就必须夺取天下。诸葛亮出山之后,先是帮助刘备慢慢站稳脚跟,接着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刘备集团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势。对于出现的这种局面,我想“水镜先生”应是始料未及的。人民渴望统一,天下却又三分。当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也只是为天下人,而非为某一集团、某一人的利益。即便不是遇到刘备,而是曹操孙权什么的,“水镜先生”也未必不会及时推荐。“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谁得都是得,不一定非要刘备才能“得”。但事已至此,诸葛亮已经出山了,不管为谁效力,“水镜先生”也都算是功德圆满了。

而另一个所谓的“闲”士就是诸葛亮的老岳父黄承彦。却说当年,黄承彦先是嫁丑女给诸葛亮,显然看重的是诸葛亮的才华,而并非是为了拉近与诸葛亮的距离,或者是要帮助他战胜哪一方。事实也是这样的,这个曾经的“闲”士并没有真正闲着,行走在暗处的一双眼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天下的冷眼观望。他当然知道,什么时候该隐,什么时候该现。就如后来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一举打败了刘备,在一路追杀中,却误入了诸葛亮早前设下的八阵图,左冲右突始终难以脱身。危急关头,就是这个黄承彦带陆逊等人冲破迷阵,脱离险境。从此,陆逊回师东吴,再没有向前踏出过半步。按说,黄承彦是诸葛亮的老岳父,在你死我活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理应偏向诸葛亮才是,怎么会把自己女婿的对手轻易放过呢。这里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黄承彦为天下苍生计。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在这些所谓的“闲士”眼里,从来就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没有个人的既得利益,有的只是一颗无私博大的爱人之心!如此的闲士,又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古代最佳悲情刺客——要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庆忌此人甚是了得,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卫国招兵买马,伺机为父报仇。阖闾获悉此事后茶饭不思,日夜寻思除去这个心头大患,于是觅得一壮士。此人名唤要离。经过策谋,要离决定采用苦肉计。某日要离在王宫与阖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

  • 揭秘:中国古代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氏,为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所雇,用来刺杀王位竞争对手吴王僚。 话说事发当日,公子光宴请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内。王僚也早有防范,命人沿途布满兵卒,门窗台阶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亲信,夹道而立的侍卫,皆手持长铍。酒酣耳热之时,公子光佯装有足疾,退入内室。这时专诸闪亮登场了!

  • 陈平年轻时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为什么要投奔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是刘邦身边的重要谋士,虽然他不曾上战场跟别人出生入死,但他的功劳怎样都不能忽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汉初三杰为汉王朝建立立下不朽功勋,张良,萧何,韩信的故事我们大多耳熟能详。可有一个人不在三杰之列,作用丝毫不亚于其他三杰,是刘邦跟

  • 周勃为什么能得到刘邦的信任?他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死前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周勃真的做到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朝初年是英雄人才辈出的一个时代,这些人当中周勃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功臣之一。提及他的儿子周亚夫,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汉景帝时期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便是由他起兵前

  • 诸葛亮打仗真的很菜吗 诸葛亮北伐为何输多胜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打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作为蜀汉后期数一数二的执政人物,诸葛亮一直是历史争论的对象。了解过真正三国历史的都了解,在蜀汉中后期,也就是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基本上是输多胜少,尤其是在北方的战场,可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棣 孙子朱允炆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传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临死前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是朱棣?朱允炆到底比得上朱棣?明代期间,当时的太子则是长子朱标,而且为了让他能把大明的江山给继承下去,更是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来教导,甚至朱元璋自己都尝尝教育他为君之道,而朱棣则是从小

  • 孙策生前有一子三女 孙策的后代在江山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策后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策将王位传给了孙权,孙策的后代过的如何?孙权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在中国古代,继承和继承主要有两种制度,即父亲去世和兄弟去世,但后者远不如前者广泛,但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汉末三国就有这样的例子:孙策于公元200年遇刺身亡,死前没有将

  • 薄姬发明的一道美食,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薄太后(薄姬)在历史上是一位“奇”女子,她一生有两大功绩,第一个是培养一位明君,第二个是留下一道美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道美食。“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胆战又心惊”。薄太后是河东安邑人,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将她送到魏豹的宫中当侍女。魏豹被灭掉后,薄姬为生计,她成为汉王刘邦织室的一名织

  • 郭子仪最看重的将军:李怀光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将军,郭子仪都要高看他一等,他就是中唐时期的名将李怀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怀光是渤海人,胡人出身,他本姓茹。他的父亲曾任朔方将领,又有战功,遂被朝廷赐姓为李,因而李怀光也跟随父亲为姓。怀光幼时就参军,并担任军中要职。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又受到朔方节度

  • 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实力还有多少 蜀汉还能翻盘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夷陵之战结束后,蜀汉还有翻盘的机会吗?蜀汉的实力差距有多大?夷陵之战的硝烟散去,白帝城永安宫,蜀汉昭烈帝刘备来到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汉丞相诸葛孔明跪在床榻之前,双目含泪的注视着床榻上那个苍老的主公。此时此刻,刘备早已经不是当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