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萧后 亡国后接连落入五个男人手中

隋炀帝萧后 亡国后接连落入五个男人手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1/5 19:08:51

隋炀帝皇后萧氏,梁明帝萧岿之女,生于二月。当时江南风俗,农历二月生的孩子不能抚育,怕给父母带来灾祸。萧后就是二月生的,因此由季父萧岌收养。季父就是叔叔。不到半年,萧岌夫妻俱死,于是转养舅舅张轲家。张轲家特别穷,穷的揭不开锅。因此萧后躬亲劳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萧后虽然出身皇族,可是从小在世态炎凉中长大,因此养成了坚韧豁达的性格。

十五岁册为晋王妃。晋王就是杨广

萧后生性婉顺,识大体,有文化,对诗词歌赋颇有涉略,还懂得占卜算命,杨坚因此对她很满意,常常在杨广面前夸奖她,因此杨广对萧后相当爱。

杨广的哥哥杨勇失去了杨坚的信任,杨坚准备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于是跟部下说,晋王杨广的妃子萧氏会算卦,算出来杨广必然能够坐天下,你怎么看。

这让我想起一句成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让杨勇老婆算,肯定能算出杨勇必然坐江山。

杨坚这都什么神逻辑。

二十七岁那年,萧后生了一场大病,多人医治无术,杨广于是向上天祈祷,希望用自己的性命去换萧后的性命。过了六天,天上飞下一只异鸟,宛转而死。须臾飞去,然后听到猪叫声。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个意思,一位大德高僧说,这是好现象,说明王妃会活过来。鸟死复苏,表明盍棺还起。豕幽鸣,显示斋福相乘。

果然第二天,萧妃的病就好了。杨广非常高兴,大肆庆祝。

三十九岁那年,杨广当了皇帝,萧后三十九岁,比杨广大两岁。

隋炀帝当了皇帝后,一心图谋他的千秋大业,可是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带着自己这位令人敬爱的皇后。但是随着征伐高句丽的几次失利,从来没有经受重大挫折的杨广心智发生了扭曲,部下离心离德,内忧外患不断,大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萧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她理解他的丈夫,心高气傲,已经不能正面对他劝诫了。于是写了《述志赋》以自寄。词曰: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

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处,将何情而自安!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

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

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写的真是太好了,我都不舍得翻译一个字,唯恐亵渎佳作。大体意思就是说,我那可敬可爱的丈夫啊,你的妻子将要被你的大业压垮。请你放慢你急速的脚步,听我一声声轻轻的呼唤。

看来必要时候知音体还真的能够派上用场。

隋炀帝到了江都,臣下离贰,有宫人报告萧后说:"外闻人人欲反。"萧后说,你去跟他说吧,我不管你。宫人报告了隋炀帝,隋炀帝大怒,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于是就将这位可怜的宫女杀了。

其实捂住耳朵,是偷不走铃铛的。想要偷走铃铛,需要做两件事。第一,让铃铛不要发声。第二,让铃铛的主人听不见。隋炀帝可惜不懂这个道理。

又有人跟萧后说:"宿卫者往往偶语谋反。"萧后叹息道:"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忧烦耳。"自是无复言者。

还是让他过几天舒心日子吧。我的男人我知道。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江都政变,杨广被宇文化及所弑,萧后五十一岁。

宇文化及被李密击溃,接着被窦建德所杀,萧后落到窦建德手中。窦建德老婆曹氏妒悍,是个醋坛子,怕窦建德把萧后收了,于是将隋炀帝妃嫔美人一起弄到庙里当了尼姑,将萧后供养起来。

此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正是萧皇后的小姑兼杨广堂妹,于是遣使恭迎皇后。窦建德不敢留,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居住。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灭东突厥,迎萧后回京。此时的萧后64岁,李世民32岁。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萧后崩逝,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李世民以皇后礼仪将萧后葬于炀帝之陵。

问题来了,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萧后在落入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吉利可汗、李世民手中时,他们都对她干了些什么。

宇文化及,这家伙我看够呛。因为能够下手戗杀老大的人,一般对老大的女人也是不会放过的。再说了宇文化及这厮自幼性凶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骛道中,长安谓之轻薄公子,见人子女狗马珍玩,必请托求之。

就这德行,萧后这么好一块羊肉掉到狗嘴里,幸免的几率极小。

窦建德,我觉着没啥事发生。且不说有个妻管严老婆管着,就是窦建德自己,对萧后也没有非分之想。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第一件事就是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换言之,萧后是他的女神,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处罗可汗父子,我觉着也够呛。因为突厥人在男女关系上比较开放,父死妻其后母。当年昭君入塞曾经侍奉过匈奴三任可汗。所以萧后进了狼窝,全身而退的几率也很小。

最后就是李世民。

清朝褚人获写的《隋唐演义》,近代蔡东藩写的《唐史通俗演义》,小说《说唐》和小说评书《隋唐演义》,都说李世民和萧后有一腿。还给萧后起个名字叫“萧美娘”,还说萧后本是太子杨勇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调戏李世民,私通李密。

这都哪跟哪啊。难道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看到短袖子就想到白胳膊,国人的想象力只能在这种事情上大放异彩?

萧后回国已经六十四了,李世民才三十二,整整差了一个李世民,难不成李世民的口味真有这么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唐英雄谱上最忠于隋朝大佬 干了两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屈突通,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仕隋为虎贲郎将。性情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一次隋文帝杨坚派他查看陇西战马的账簿,结果发现两万多匹战马不在账上。杨坚大怒,准备把与此事有关的一千五百多人全部处死,以儆效尤。屈突通给这帮人求情说:"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 三国武将典韦和吕布有正式交锋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典韦是三国中曹操的一枚猛将,可用手部力量击杀敌人,每次交战都能冲锋在前,那么典韦和吕布交过手吗?典韦和吕布谁更厉害?典韦是《三国志》描写得可以称得上勇猛无畏的猛将了,他曾多次为曹操立功,并成为曹操的左右,深得曹操赏识。在濮阳之战中,典韦逼退吕布的军队,那么典韦和吕布在历史上有交过手吗?典韦和吕布相比

  • 萧宝卷的昏庸事迹 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来形容萧宝卷实在是太适合了。东昏侯萧宝卷他是南齐朝皇位继承人,高贵的血统和出身,很难与荒淫挂钩。南齐朝开国皇帝萧道成,是“书帝第一”的皇帝,他崇尚节俭,开创了萧齐23年的辉煌局面。然而,南齐朝的后代子孙,却不知珍惜,皇位传到皇子的手上,就立即夭

  • 赵括是个怎么样的人 赵括是怎么大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是古代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被冤枉的将领”,一个纸上谈兵将他置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之中。但是赵括的失败并不完全是他的责任,这和当时的局势是分不开的。赵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他为人好学,从小学习兵法,在军事上有着自己的思想,但是毕竟年轻经验不够,一出场就担任了长平之战的主将,结果被白起教育了一顿

  • 公孙衍史书上为啥称犀首 公孙衍为何离开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衍早年的时候在秦国为官,曾经身居高位,后来离开秦国之后,一直专心于合纵大业,被人称为犀首,那么为什么要叫公孙衍犀首呢?好好的又为什么要离开秦国呢?公孙衍是当有有名的大人物,史书上说像他这样的大丈夫人们都盼望着他安居一处,因为他们到处走动,就会使得当时的天下陷入到动乱之中,所以后来人称他为“犀首”

  • 努尔哈赤的诅咒是什么?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全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一生征战无数,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他凭借着铁血手腕征服女真各部,一手创建后金,随后誓师征明。皇太极就是凭借努尔哈赤打下的基业,带出来的雄师才能创建清朝,甚至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原。这个铁血勇猛的首领,一生却无法忘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叶赫部的公主叶赫那拉。相

  • “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邯郸解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平原君的赵胜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贤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贵,是赵国国君武灵王的儿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还是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说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在历史上既有谋略过人的一面,也有顽固浪荡的另一面。平原君的雄才大略可以从著名的“邯郸解围”

  • 庞德抬棺战关羽 关羽和庞德谁更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庞德和关羽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两人之间也曾数度交锋,甚至还演出了一场庞德抬棺战关羽的故事,那么庞德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庞德和关羽谁更胜一筹呢?庞德是曹魏的大将,关羽则是蜀汉五虎之首,两人之间的交锋自然是备受关注,这其中还有着一出你死我活的庞德抬棺战关羽的好戏,两人之间几次交战不分胜负,可以说到了年

  • 宇文邕的皇后是宇文邕最爱的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一生简单朴素,后宫的佳丽很少,只有两个皇后有所记载。在电视剧里宇文邕深爱着杨雪舞,但是在没有杨雪舞的真实历史上宇文邕最爱的女人是谁呢?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君王,他一生征战不休,为后来的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宇文邕一生有过两个皇后,一个是突厥的王女阿史那皇后,还有一个是他的大儿子的生母李

  • 三国二十四名将——关羽人物生平 追随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