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

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34 更新时间:2023/12/11 12:50:01

《三国演义》中的张昭,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目光短浅、为人可笑,十足的一个小丑。有网民曾经辛辣地说过:孙权是不是没脑子啊?张昭这种货色也给他那么高的地位,看来东吴也不过如此,怪不得所有人都吵不过一个诸葛亮,呵呵~~~

当然,这仅仅也是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所唯一能够发表出来的感概,而读过《三国志》等历史书籍的人们可能看法就有所不同了——历史上的张昭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对于张昭与孙权的相处关系,稍微看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不难知道: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孙权与张昭)君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臣吴,孙权大喜,遣使大加封赏。张昭等认为其降有诈,谏阻孙权。孙权不能忍受,按刀大怒说:“吴国之士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泪流满面,重念太后、孙策遗诏顾命之言,据理力争。孙权当时虽“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但仍拒谏不纳。张昭称疾不朝。孙权知其所以,益“恨之,土塞其门”。张昭更为气愤,便从里面也以土封门,表示决不再出。不久,公孙渊杀吴使。事实证明张昭判断准确,孙权后悔不纳张昭之言,故“数慰谢昭”。张昭不出,孙权“过其门呼昭”。张昭辞以疾笃。孙权放大火烧其门逼他出来,张昭仍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终被儿子扶出,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本文段摘自《三国地图》,属于《三国志·张昭传》的翻译)

很遗憾地说,我们评论历史人物时问题容易走极端的,而不少历史评论家亦喜欢将张昭和孙权对立起来,以此证明谁对谁错。有史学家抨击张昭张昭虽自称“忠臣”,但三谏受阻就闹情绪,且孙权身为君主已公开向他致歉,然而他作为臣子却摆架子不领情,张昭已经“不臣”了;而《从此仲父是老臣——也谈张昭》一文的作者而抨击孙权简直是个小人,对张昭如此不信任,张昭简直是投错了君主!

但人无完人,孙权与张昭何尝不是?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证明张昭是完美无缺的,而去把孙权贬得一文不值;也有人为了说明孙权是尽善尽美的,而去把张昭骂得猪狗不如。

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这大有“投降派”的嫌疑和成份在内——不管他是否真的像一些文章里所说的“一心向汉”——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站在政治和权术的角度上,我也不对此发表过多的评论了。当时江东已形成了一股势力,只要各国的君主有野心,那么中国国内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如江东向曹魏投降的话,那将与刘禅无异(关于刘禅作为,有待争论)。政治斗争中没有谁是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所以当时各太守之间的战争也没有谁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永久的,违反历史潮流的事物终究会被新的事物所代替,演义中张昭曾说“大汉气数已尽”,现实中不知他是否也说过,这似乎又与一些史书又称张昭是“心属大汉”相违。这里不得不提到两宋的抗金、抗元史,如张昭的投降主义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当时的宋朝政府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北方投降,好让中国大一统才是,无论金或元,即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谁来统一那么也“无所谓”了——不过,我也是我所不喜欢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新疆和西藏自古被我国统治的方式与蒙古无大异,那么疆、藏也和蒙古、朝鲜同样不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他们现在闹独立也是“情有可原”的)。孙策临终前托孤于张昭,对年仅17岁的弟弟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那么外事呢?处事不决则要问周瑜了,而此南北之战很大程度上正属于外事,张昭是内政人才,但不代表他事事正确。可见,张昭在赤壁之战的立场这一点上是他的过失,周瑜在这方面则处理得很好。

而因为张昭的这一过失,就一直对他冷眼看待,这则是孙权的不对了。张昭因为孙权不听劝谏而一气之下把自己关了起来,这种作法虽有过激,但也足以说明孙权实在刺伤了这位老臣的心了。

张昭为人正直、勇于直谏,对孙权忠心不二。孙权爱喝酒,一喝醉就会出事,对此张昭曾猛烈批评过他;孙权喜欢打猎,常冒险射虎。张昭则说:作为君主应驾御英雄,驱使群贤,而不应驰逐于原野,校武于猛兽……对此孙权还经常恼怒过张昭,但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孙权气归气,同时也对张昭的指责感到羞愧,接受了他的批评。

孙权晚年变得猜忌群臣,不少臣子受到迫害过,但张昭仍然直言不讳,屡劝孙权,因此惹来了232年的这次君臣冲突,看到一向礼贤下士的孙权变得心胸狭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张昭的心胸广阔。不过孙权事后能够坦诚地向张昭道歉,最终使君臣重归于好,也说明了孙权晚年时并非一味的昏庸,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因此,我们自然不能因为这个,就一味地把孙权或者张昭的才能、品质抹杀得一干二净,把他们的功绩全部都否定掉。正所谓“不以一错掩大德,不以一俊庶百丑”,孙权与张昭的过失,不影响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孙权正式继位时,只有19岁,他的一生能够作出诸多明智的决策,这其中与张昭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李世民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一样,张昭也是孙权的一面镜子,他对孙权的爱,就像诸葛亮对刘禅的爱一样,他对江东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孙权对南方各地的治理,对后来的东晋与南朝有着很大影响;孙权所开拓的南京,也成为历代南方王朝的定都地点;孙权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还与100我个国家地区有所来往,扩大了江东的影响……肯定孙权的功绩的同时,亦不能忘记张昭这张成功背后的脸孔。

张昭活到了80岁,这在江东这个“短命大营”简直是个“奇迹”(祥见孙坚、孙策、周瑜、鲁肃吕蒙太史慈等)。张昭老年时常身体不适,对于孙权来说,他就像一个父亲一样。作为父母,若能够让子女听一听自己的劝戒,哪怕死也甘心了,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在张昭看来,孙权虽然已经迈入了中年,但由于一颗父母心在“作怪”,孙权永远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孩子,他屡次劝谏孙权,就像一个父母对儿女苦心婆口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不难明白张昭那时为什么会气得想躲进房里再也不肯出来了,但拥有父母心的对自己看着长大的人终究还是会有心软的一面,他最后还是与孙权相见了。也许正是因为张昭还放心不下孙权,所以才一直不愿离开人世,苦撑着自己虚弱的身体,不断地陪伴着孙权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236年,这位对孙权有着远大影响的仲父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苦劳了一生的张昭终于可以休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辽八百勇士打残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辽真的以八百破十万,张八百大破孙十万,张辽墓

    曹操给合肥守军搭配的班子甚是微妙!主将张辽,虽吕布降将,但经实践检验是名靠得住的将才,战场指挥冷静非凡,曾于长社一人独镇一营兵变;作战向来敢为人所不敢为之事,身先士卒,果毅勇猛,早已被曹操用做独当一方之大将。李典、乐进两位副将,李典行事稳重…曹操给合肥守军搭配的班子甚是微妙!主将张辽,虽吕布降将,但

  • 华佗作为一代名医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华佗为什么被杀,华佗以后的名医,华佗为什么被称为神医

    还不知道:曹操杀华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神医,跟扁鹊、孙思邈齐名,他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候除了华佗,还有几个有名的医生,比如董奉和张仲景,华佗跟董奉、张仲景并称三大名医。华佗的医术,在当时可谓神乎其技,对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四大基本功,他

  • 索额图原本是清朝第一功臣 索额图是怎么成为本朝第一罪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十大宰相,索额图墓,清朝24功臣图

    对清代索额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宠”索额图的是康熙皇帝,“打”索额图的还是康熙皇帝,这也深刻地体现了 “伴君如伴虎”的可怕之处,我们看看历史上的那些权倾中外的大臣,到最后能有好结局的真的不多,所以,索额图从巅峰跌进深渊,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康熙之所以说索额图是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乾隆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康熙之后是谁继位,乾隆是康熙的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和乾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医疗条件落后,所以古人的平均寿命非常短,能够超过四十岁的不足一半,年过花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古代帝王则是更加短命,在我国封建历史上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超过六十岁的皇帝仅仅只有三十个,大多数都英年早逝,除了武则天,清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杀司马懿 这是曹操犯下的最大错误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如果曹丕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叡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叡死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操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如果在死后见到司马懿,可能会说:“你小子隐藏得深啊!只怪我当初对上天的暗示大意了,没有将你除掉,为我曹氏子孙扫除隐患,相书说你有反叛之相,真是诚没欺我呀!”对于曹操的责骂,司马懿一定会反唇相讥:“你还不是一样将刘

  • 康熙在抓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多少岁杀的鳌拜,康熙什么时候拿下鳌拜,康熙平鳌拜哪一年

    对康熙抓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康熙,是个有名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打造了清朝盛世。当初康熙皇帝即位之初,朝政大权几乎都被鳌拜所霸占,为了稳定自己的江山,康熙皇帝不得不让一群小孩儿生擒鳌拜,当然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鳌拜被康熙皇帝所俘获,不仅稳固了

  • 康熙的孙子那么多 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乾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孙子,康熙九十多个孙子,康熙见过乾隆吗

    还不知道: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代”康熙皇帝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绝对是一对特殊的CP。他们是一对祖孙,却在乾隆皇帝对康熙皇帝的倍加尊崇下,让很多人将两人中间的雍正皇帝忽略,甚至误会两人才是皇位直接传承的父子关系。雍正皇帝的历

  •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打赢的话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夷陵之战怎么才能赢,三国夷陵之战刘备死了多少人,如果刘备夷陵之战赢了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如果获胜的一方是刘备的话,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刘备会不会一统天下?事实上,要了解刘备赢了夷陵之战后,天下大势会如何变化,需要看刘备赢的程度!击溃陆逊是一种赢,全歼陆逊兵团是一种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是一种赢,而这

  • 岳父进宫看望女儿,却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日纲为什么被处死,被处死的王后,皇上问安陵容丢了没

    岳父进宫看望贵妃女儿,为何却被处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乞丐皇帝,他出生贫农之家,从小当放牛娃为计,后业又到皇觉寺当和尚,还当过乞丐。最后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参加义军后,他由一普通的士兵到总兵,再到主帅,最后称帝,统一全国,建立了属于他的

  • 司马懿夺权后,曹氏忠臣们都坐视不管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为什么要篡位,司马懿夺取曹家天下,司马懿是忠臣还是反贼

    司马懿夺权及之后,曹氏忠臣们坐视不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老奸巨猾,高平陵事变时,曹氏、夏侯氏宗亲大多已经去世,跟随曹操的老部下已经大多是功臣二代,又被曹爽胡搞一通,大多数功二代本身也不满,因此司马家族已经没有那么多反对派;另外高平陵事变时,司马懿并没有说要取代曹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