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篡位后刘备为什么不救汉献帝 刘备说汉献帝已死的原因是什么

曹丕篡位后刘备为什么不救汉献帝 刘备说汉献帝已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4/2/15 20:38:51

还不了解:刘备和汉献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就拥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点。曹操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举从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

这事儿如果放在刘备身上,其实收益会更大。

因为他乃是以刘氏宗亲自居,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救到汉献帝,自然对自己的事业大有裨益。以他刘氏宗亲的身份,如果学董卓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然阻力要小上很多,毕竟是一家人。届时诸如曹操、孙权这些外姓人,如果不听话,那就是乱臣贼子,道义上失了先机。

此外,对于刘备个人来说,因为姓刘,完美的的避开了“非刘姓不可称王”的铁律,那么他不管是称公还是封王,都算得上名正言顺,而后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取而代之,那也是合情合理。

总而言之,救到汉献帝,好处多多,但显然刘备当时没那个实力。

早期的刘备,大多数时候都还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比如初平年间,汉献帝在董卓控制之下,整日担惊受怕的时候。刘备只是在公孙瓒、田楷手下打工的马仔。兴平年间,好不容易走了大运,入主徐州,可毕竟远离长安洛阳,再加上实力弱小,汉献帝还是被曹操给抢了去。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运气好得不行,打谁谁嬴。刘备则是命运多舛,不仅被赶出了徐州,还不得不到曹操手下打工。

期间还参与衣带诏事件,结果大家也了解,胳膊拧不过大腿,举事失败。刘备也因此成为了曹操的死对头。当然,此时的刘备还没资格当曹操对手,一路上被曹操给狂揍,最终逃到荆州,靠着和东吴结盟,在赤壁之战中翻了盘。

看得出来,刘备早期一直在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二人,甚至一度还要在曹老板手下艰难度日。这样的实力要从重兵守护的许昌把汉献帝就出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发生奇迹营救成功,刘备也只能带着汉献帝四处跑路。

所以,救汉献帝这事儿,不是刘备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他行不行的问题。刘备如果想要达成这一目的,那就是必须得击败曹操。

所以我们看到刘备借荆州、图西川,争汉中,裂土封王,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与曹操分庭抗礼。此时的他拥有了救汉献帝的实力,但却失去了救汉献帝的机会。

公元220年,曹丕取汉献帝而代之。此时的刘备就不需要救汉献帝了,因为汉朝皇帝没了。

实际上,曹丕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在封地山阳郡,汉献帝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后来还死在了曹丕的后面。

反观刘备,在听说汉献帝禅让后,就假传消息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死了,迫不及待的称帝,完全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此时不要说营救汉献帝,要是汉献帝敢跑到刘备的地盘,刘备立即就会杀了他。因为对于刘备来说,他一直想要救的不是刘协,而是汉朝的皇帝,从而借助救主之名,获得天下民心,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加码。

但汉献帝禅让曹丕之后,那就已经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他如果此时去把汉献帝救回来,自己该如何自处?

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落魄的时候了,坐拥荆州、益州,又在汉中击败老对手曹操,正是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此时把汉献帝营救回来,以刘备的野心是不可能还政给汉献帝的,不仅处处掣肘,而且会损害一贯树立的忠于汉室的形象,可谓得不偿失。

进一步来说,即便是刘备愿意,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文臣武将,又怎么会愿意呢?比如张飞赵云魏延诸葛亮等人,无疑是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而不可能支持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没有迎接汉献帝刘协,反而自己当皇帝,才是适合蜀汉文臣武将期望的行为。如果刘备真的迎接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反而可能造成蜀汉的内部消耗,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在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的背景下,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加快蜀汉的灭亡。

所以与其给自己找个麻烦回来,还不如称汉献帝已死。

如此一来自己作为汉室血脉传承,担起大旗,号召天下,如此更好证明曹魏的得位置不正。刘备当时的口号是还都洛阳,在外人眼里可谓当时大汉的绝对忠诚者,而且还是汉室后裔,师出有名匡扶正义,所以才有众多人追随与他。

所以对于刘备来讲,营救汉献帝,自始至终,更多的只是一个口号。如何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出人头地,打下一片天地才是最为重要的。他和曹操这些人,其实没什么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叔宝作为有名的荒唐皇帝 陈叔宝究竟做了什么荒唐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陈叔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对暴君的修饰词,例如昏聩未知、荒淫无度、大建宗庙、日常生活奢华、没理朝廷、日夜与嫔妃、佞臣沉溺于女色等,都能够用在陈叔宝的身上。一、当政。陈叔宝即位于公年582年末,他继位前,隋文帝杨坚一统北方地区,元代在他的整治下,轻徭薄赋,

  • 袁绍能成为董卓联盟的盟主 袁绍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袁绍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桥段,那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在书中,因领地徐州被吕布占领而被迫投靠曹操的刘备整日以种菜为乐。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到亭中饮酒食青梅。席间,二人对天下英雄进行了一番讨论,并最终以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

  • 韩信的初恋嫁给了屠夫 韩信为什么不把季桃抢回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韩信初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韩信在成为大将军之前,只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人,韩信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经常靠给别人洗衣服的老妈子接济,才能勉强度日,但是他心中装着千军万马,是一个有雄心征服天下的人,他天天背着一把剑,像楚国王世子弟一样的走在大

  • 韩信当初连饭都吃不饱 韩信的兵法是怎么学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兵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韩信,恐怕大家印象最深的的就是那一句俗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吧。而且众所周知,韩信是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所以他的能力是没话说的,但是他自幼家里的条件就不是太好。那么我们想想,他的军事才能到底是怎样学来的呢?难道

  • 为何独称韩信为兵仙 韩信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汉朝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别名韩重言,泗水郡淮阴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西汉开国功臣,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公元前208年,韩信投奔项梁,项梁在定陶之战中战死后,韩信归属项羽,在项羽手下多次献策未

  • 揭秘韩信悲剧的结局 韩信最后为何没有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将,他们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与之相关的战役更是流传于后世,为人们所称道。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可能是一个王朝的支柱,他们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比如一代“兵仙”韩信。韩信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古代军

  • 韩信和白起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韩信和白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武人也相轻。比如兵仙韩信就看不起杀神白起,韩信认为白起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算不得高明。那么,白起和韩信,他们之间谁更卓越呢?谁的兵法韬略更强一些?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秦一统六国大业中功不可没

  • 楚汉争霸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夺得天下 项羽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全国的百姓们在统治者的暴政之下,都苦不堪言。为了推翻这种局面,很多义军勇士都纷纷发动起义。面对如此强悍的秦帝国,起义军们虽然很弱小,并且最终惨败。但是,这种不畏牺牲、敢于反抗的精神却不断激励着每一位仁人志士。在动荡的

  • 在正史中关羽失荆州的真相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围绕着荆州,三国魏蜀吴发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古之奔臣,礼有来偪,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这是《三国志·卷四十五》中杨戏所著《季汉辅臣传》对荆州四个叛将的评语,翻译过来大致

  • 黄忠有着辉煌的战绩 关羽为什么看不起这个老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黄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忠救魏延,斩夏侯,有着这样的实力,关羽为什么还是看不起黄忠?关羽究竟看不起黄忠那一点?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各霸一方。要想建立霸业,人才是第一位,而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五子良将还有宗族八虎骑,占据中国北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