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临死前留下的谏言是什么?刘禅为何没照做?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的谏言是什么?刘禅为何没照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3/12/16 19:51:46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所谓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时局动荡不稳,但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英雄人物。在冰与火的淬炼中,这些人物各为其主,最终开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时期,是谋略与智慧的碰撞,是勇气与胆识的交汇,在这方风云诡谲、气象万千之地,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

在这些悉数登场的英雄人物当中,诸葛亮无疑是各路“神仙”中的翘楚。

诸葛孔明,是三国时蜀汉丞相,才兼文武,忠心不二,被后人誉为千古人龙、一代人杰。

诸葛亮的最大特点是,他是一个全才。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气象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个发明家、文学家。

你说用兵打仗,他首创的八阵图是兵家不传之秘;你说科研发明,他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奥妙无穷;你说文学,他的《心书》、前后《出师表》流传千古;你说书法,连能书善画的宋徽宗,对他的字都佩服不已。提起诸葛亮,让人啧啧称奇。

曹操打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孙权靠着父亲和哥哥积攒的基业,坐拥江东;刘备是三人当中最穷的,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蜀国,称霸一方。首功我看不在刘备,还是孔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备比不上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比不了孙权的谋略胆识,那么,他何以能与此二人平分秋色,原因就在于诸葛亮。

诸葛亮乃刘备的左膀右臂,可以说,刘备是三国时代最幸福的皇帝。以诸葛亮之才,只要按照他的隆中对的规划,蜀汉扫平天下,一统河山虽说不是绝对靠谱,但希望还是很大的。可惜刘备听诸葛亮听了一辈子,就一次没听,非要出兵跟东吴打仗,结果搞得鸡飞蛋打,乌烟瘴气,大好局面被他断送得一干二净。

荆州让关羽弄丢,联吴抗曹战略又被刘备推翻,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至此彻底夭折,这也就意味着蜀汉一统天下的唯一机会也丧失了。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给诸葛亮留下个烂摊子,诸葛亮发下宏愿,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遗余力重整河山,徐图恢复。为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都是无疾而终,非但如此,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在临死前,他把蜀汉希望寄托在刘禅身上,但愿他能成长为一个英明之君,别再像他老爸一样,关键时刻犯糊涂。

弥留之际,诸葛亮给刘禅写了《出师表》。

其实《出师表》千言万语,其中6个字最为要紧,简直是给刘禅量身定做的治国秘术。这6个字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帝王成事,用人是第一要务。李世民也曾说过: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

若说后主刘禅能严谨地遵照这6个字,好好经营下去,那么蜀国便不会夭折在他手里。只可惜,刘禅对于这6个字,完全搞反了。

陈寿评价刘禅属于:循理之君+昏暗之后。

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当你以黄皓为分界线去认定昏暗之后时,不该忘记加上循理之君的部分,这个人才是刘禅。

诸葛亮死后,刘禅刚开始听信宦官谗言,一度把黄皓这个卑鄙小人扶植成魏忠贤式的权奸,而且对他言听计从,听任黄皓弄权误国。

宠谗臣、信鬼神、疏兄弟,沉迷于酒色,玩物丧志,一时间蜀汉百姓对刘禅的统治极为不满。

作为三国老臣,姜维是诸葛亮留给刘禅的最强班底,可黄皓却处处打压他。

《三国志》记载,姜维曾听闻曹魏计划进兵伐蜀,特意上书,请刘禅派兵防护阴平桥头,谨防魏兵从此地偷袭。黄皓为了跟姜维对着干,故意告诉刘禅没必要,敌兵不会来。刘禅在这关键时刻,竟然选择听信一个太监,而把姜维的话置之不理。结果魏军果真从姜维所说的阴平小道偷袭成功。

《华阳国志》记载,姜维不顾生死,愤而上书要求诛杀权奸黄皓,刘禅却极力袒护,还让姜维给黄皓道歉。姜维从此寒心,再不肯踏进国都半步。当时姜维看到黄皓在朝中权力过大,恐怕对自己不利,只能逃离成都。

正因如此,当曹魏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再无良将可用。兵可降、将可降,可一国之君岂可囚于人下,但刘禅毫无斗志,怕得要死,打都不打就将整个江山都拱手让人了。

刘禅不听诸葛亮的遗训,终于自食恶果。

一篇《出师表》,千百年后读来都能打动人心,不过好像刘禅并未当回事。诸葛亮生前,刘禅是个甩手掌柜,万事不操心。诸葛亮死后,刘禅走向前台,开始亲政。

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刘禅曾对诸葛亮主政时期颇有不满。我们知道,白帝城托孤后,虽然刘禅接替皇位,但主政的还是诸葛亮,而且这一揽权就长达11年。诸葛亮死后,刘禅禁止其他人前来哭丧,可见,刘禅对诸葛亮还是很不满的。

从刘禅的日常表现来看,诸葛丞相的话被他当成耳旁风。要么就是他给记错了,诸葛亮告诉他的是“亲贤臣,远小人”,可刘禅却结结实实地做成了“亲小人,远贤臣”。倘若是刘禅故意如此,那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当曹魏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刘禅怕得要死,打都不打就将整个江山都拱手让人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自带光环,他善谋断、通阴阳,就是自己死后,还是能将人心拿捏得死死的。就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及也!

只可惜,诸葛亮算天算地,难算人心。在世时,他自认自己有愧刘备,并没有教好刘禅;死后,若诸葛亮泉下有知,不知可否算出后主在“乐不思蜀”的同时,是不是感到一丝悲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功臣李元吉最后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唐朝的开国功臣,-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凌烟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凌烟阁之外,还有不少有功之臣,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都没能“入选”凌烟阁功臣,但他们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在唐朝众多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的下场堪称最惨的,他全家的男性成员被杀光,就连妻子还被仇人霸占!这到底是怎么

  •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立下哪些功劳?他为何会引起朱元璋的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推翻元朝夺取天下后,建立了明朝。登基后,朱元璋便开始大封功臣,李善长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可谓位极人臣。朱元璋经常拿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的功劳足可以跟汉初的萧何相提并论。李善长的晚年非常悲惨,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全家被处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

  • 李继隆:他是北宋国舅爷,曾三次击败耶律休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此人击败过耶律休哥,并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那么这位北宋名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李继隆,是山西长治人,出身将门之家。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参加过陈桥兵变,也算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因此李继隆成年后就靠着父荫成为供奉官。然而,李处耘因与权臣不和,遭到排挤,导致李继隆也

  • 看似痴傻,历史上真正的李忱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朝传位到唐宪宗时期,已经属于夕阳西下了,但唐宪宗仍在为后宫佳丽而奋斗。据《旧唐书·后妃传》载:帝(唐宪宗)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啥意思?就是说,为了能不受皇后干扰,随便跟后宫佳丽们“玩耍”,这位唐宪宗,就不在册封皇后了

  • 狄仁杰是三品内史,内史到底是个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品,大多人会想到清朝的文职正三品按察使、武职正三品绿营参将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副省部级”。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唐朝它不是清朝,唐朝的正三品可不是

  • 杨洪是什么人?他是如何解决蜀汉的那场叛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咐给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

  • 朱亮祖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为何被鞭死除爵?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亮祖本为元朝效力,屡败于朱元璋后归降,成为明朝开国将领,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被鞭死除爵,为什么会这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建王朝初期可谓是名将辈出的时代,有的人天生是能够统领诸多将军,最后当上了开国皇帝,列如刘邦朱元璋;有的人能够保证后方的补给,开国后成为皇帝

  • 李渊开创唐朝最后却大权旁落,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当农民起义蓬勃发展的时候,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世民的风头或许早已盖过了李渊,但李渊能做到开国皇帝,必然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李渊出身关陇贵族、皇亲国戚,可以说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且李渊为人宽厚恭谨

  • 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徐达立下哪些功绩?徐达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很多名将都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代表人物有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汉朝初年的韩信,彭越,明朝初年的蓝玉等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却逃脱了这样的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徐达曾经多次参加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北伐等战役,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建国的时候封他为

  • 常遇春为何会为朱元璋效命?朱元璋有多重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当中名次仅次于徐达的就是大将军常遇春,他的打仗以勇猛著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据说常遇春带着十万铁骑便可以横扫中原,因此得到了“常十万”的赞誉。实际上所言非虚,我们看他的生平。早年原本跟随盗贼占山为王,很快由于元末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