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派兵救援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派兵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2/8 5:23:1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备在做什么事情?关羽被杀,刘备为什么迟迟不出兵救援?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流传最广的情节,塑造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兄弟情”,奠定了蜀国进入“三足鼎立”的基础。

关羽是三兄弟中最早牺牲的,在他大意失荆州后,被东吴大军抓捕,当场砍下脑袋死亡。而关羽面临如此困境时,他的大哥刘备在哪里,又为何没有及时支援二弟呢?真相或许让人有些失望。

公元219年7月份,刘备在汉中斩获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蜀军,驻守荆州的关羽大受鼓舞,雄志满怀地想要攻打襄樊,意图给蜀国再立一个大功。

“武神”关羽

八月份,襄樊地区遭逢洪水,曹操派来增援的于禁大军被洪水淹没,关羽趁机带兵围住樊城,把驻守城池的曹仁困在其中。只需一段时日,曹仁便粮草用尽,不得不打开城门与关羽一战,而关羽有信心将曹仁一网打尽。

可此时,曹操居然联合东吴的孙权,孙权假装派陆逊前来应战。关羽听说东吴派兵来战,一时掉以轻心,居然调出大部分士兵前去迎战,导致围城的兵力大减。

而实际上,陆逊急转直下,来到夷陵想要防止刘备给关羽增援。东吴大将吕蒙趁机攻入荆州,诱惑蜀国将领傅士与糜芳反叛,并派兵驻守汉水地区,防止关羽从水路潜逃。

曹操

本来困在襄樊的曹仁,得到张辽徐晃的增援,反而大败关羽的大军,并切断关羽的粮草供应路线。关羽无奈,只得率领残军败将退守到麦城。

关羽是期待刘备支援自己的,但却迟迟没有等到援军。孙权派人劝服关羽投降,关羽将计就计,假意投降,却趁机带领士兵逃出麦城。

不料孙权早已看破计谋,当关羽逃到临沮时,被东吴将领捕获,直接砍头杀害。谁也想不到一代“武神”关羽,居然在这样一场败仗里,就结束了性命,不免让人感慨可惜。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从关羽出兵大破魏军,再到大意失荆州,最后败走麦城,中途被抓捕杀害,期间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三个月里,关羽的大哥刘备,却没有任何支援的行动。毕竟去往夷陵,想要阻挡刘备援军的陆逊,压根就没有遇见刘备的大军。

为何刘备如此“狠心”,二弟关羽陷入失败的绝境,他居然没有派兵支援?如果仔细解读下,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变化,或许就不难理解刘备的“见死不救”!

“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关张三兄弟确实同甘共苦,一起努力创建伟业。在刘备没借用东吴荆州前,他并没有一处长期发展的根据地,但在获取汉中后,一切的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此时,对刘备而言是整顿好内部,形成自己稳定的政治军事集团。其中马超、赵云以及诸葛亮等人,本身就是刘备发展期间招收的幕僚,现在自然就直接转换成“臣子”。

在没有称王前,荆州是刘备的大本营,而关羽是他最器重的将领,因此才会安排关羽去镇守荆州。但称王以后,如何摆放关羽和张飞的位置,成了刘备心中的难题。

当然张飞性情随意,并不在乎地位权势,可关羽向来骄傲自负,很难正确地对待他。考虑到其他将领的心情,刘备称王以后,封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是“左将军”,马超是“右将军”。

桃园三结义

明面上来看,关羽是“四大将军”之首,但实际还不是和老将黄忠相同地位。关羽自然是心中不满,因此才有那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见关羽心中自认为,自己是比其他三人地位高的,不应该和黄忠相提并论。

刘备了解关羽的不满,但他并不想顺从二弟的想法,仍然坚持让他与黄忠等人并列。这就暴露了刘备“家天下”的封建帝王思想,认为臣子就得无条件忠诚于君王,毕竟臣子只是君王的奴仆罢了。

称王后的刘备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将领们都臣服自己,清楚自己的地位高于他们。而关羽偏偏就没读懂刘备,仍然以“我是你二弟”的想法行动,觉得两人还是平起平坐的“好兄弟”,并非君臣关系。

因此关羽的行为,本就让刘备心中不满,再加上称王时的刘备年近六十,儿子刘禅并没有大才。如果刘备死后,关羽作为强臣想要夺取王权,那么蜀国将不再姓“刘”。

神勇的关羽

有这个想法后,刘备更不能把关羽位置摆太高,不然将来就成了刘禅的妨碍。所以关羽出兵襄樊时,刘备并不支持的,他不愿意关羽再获奇功,心中反而期待关羽败兵回蜀,让其威名有所损伤。

刘备不派兵支援关羽,就是想等着关羽失败,回蜀国后向自己认错,好杀杀他的威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已猜到刘备的心思,这才没有给出任何意见,任由关羽腹背受敌。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虽然不支援关羽,希望关羽失败,却从未期望关羽被杀害。因此并非刘备对关羽“见死不救”,而是他压根没想过关羽会被杀,这结果确实出乎刘备的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天才少年汉昭帝,为何20出头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年纪轻轻就登上了帝位的天才少年,他就是著名的汉昭帝。不过非常不幸的是,汉昭帝20岁出头就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很多小伙伴都觉得非常可惜,毕竟20岁出头的年纪,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也正是身体强壮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就驾崩了呢?除此之外,不少网友也觉得非常疑惑,她年纪轻轻的就

  • 谢朓有何才能?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奉为偶像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诗人,大家一定会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毫无疑问,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水平相当之高,值得被一代代后人作为偶像。不过,这两人心中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仰慕对象,那便是南朝诗人谢朓,因为和年纪更长的诗人谢灵运同出一族,

  • 孙权为什么容不下陆逊 陆逊晚年为什么会被活活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陆逊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陆逊晚年为什么活活逼死?孙权为什么容不下他?陆逊哪里惹到孙权了?公元245年,陆逊心中怀着无限愤忿病倒了。只因他曾上书为太子孙和正位,近期,宦官不断带来孙权的书信,斥责他不该探听宫中机密。3月,63岁的陆逊带着满腔的愤懑与疑惑,

  • 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与阿巴亥为何会传出暧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与阿巴亥真有暧昧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证据是阿巴亥给代善和皇太极送食物,皇太极拒绝而代善接受,又说阿巴亥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并在各种聚会中和代善眉来眼去。努尔哈赤很喜爱美丽机敏的阿巴亥。阿巴亥来自乌拉部,她的叔叔布占泰为了娶叶赫老女,背叛努尔哈赤,用箭

  • 祖咏为什么能被破格录取?他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祖咏,字号不详,唐代诗人,与王维交好。他擅长诗歌创作,在年轻时就享有诗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祖咏虽然在年轻时就有诗名,但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他只能算是一颗很少被人注意的小星。他常被后人谈论到,是因为一次破格录取的科举考试。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的冬天,祖

  • 历史上洪秀全的生活究竟有多奢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的生活到底有多奢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统治者对广大人民进行压迫剥削,加上天灾人祸,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反抗声音开始此起彼伏,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段乱世时期,出现了一位有野心有壮士的青年-洪秀全。号召人人平等的太平天国运动1814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家境比较

  • 朱元璋真的曾让刘伯温算自己能做几年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算自己能做几年皇帝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对于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戎马打下大明江山,而朱元璋能有今日的成就当然离不开一个人,就是他的谋士刘伯温。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刘伯温功不可

  • 三国时期邓艾有何过人之处,能与关羽并入武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了20万大军兵分三路攻打蜀汉,由钟会、邓艾、诸葛绪负责率军,卫瓘负责监军。而钟会在剑阁被姜维阻拦,大军无法前行,邓艾则带一路人马,巧妙穿过阴平,攻下了绵竹,姜维来不及救援,邓艾已经直逼成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由于在此之前,姜维一改汉中此前的防守方式,他将拒

  • 孙皓对张夫人做了什么事情 孙皓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皓和张夫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夫人作为孙皓的最爱,孙皓为什么要杀她?孙皓之后还做了什么荒缪之事?在三国时期,东吴作为偏居江南的地方政权一直以自保为主要目的,当地的士族和东吴皇室孙氏打成了稳定的同盟,这让他们成为了三国中最后被消灭的国家。提到东吴

  • 皮日休的一生面临了什么困境?相貌为他带来了哪些困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皮日休,字袭美,号逸少,是晚唐时期诗人、文学家。他曾在襄阳鹿门山居住过一段时间,号鹿门子。他的诗作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皮日休的故事。皮日休从小就非常聪明,在诗歌、散文以及辞赋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二十多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懿宗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