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都有太子哪些选择了谋反?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

历史上都有太子哪些选择了谋反?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2/23 11:04:24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作为皇帝亲自确立的继承人,太子往往能够顺理成章继承皇位,成为帝国的下一任统治者,不过,也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举例来说,我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本可以顺利继位的太子选择谋反的事件,让人不禁感慨“何苦为之”。按理来说,太子除非面临重大变故,否则基本就是除了皇帝之外国家最尊贵的人,明明已经身居如此高位,且只需要等待就能够更上一层楼,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选择了谋反的太子呢,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

从时间顺序来看,我国历史上最早选择了谋反的太子便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作为武帝与卫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刘据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培养,并成为了一位宽厚爱民的优秀太子。不过,在江充等人的构陷之下,刘据为了自保而矫诏起兵,结果遭到武帝的镇压。最终,刘据兵败逃亡,为了不被抓捕而选择了自尽。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刘劭也选择了谋反。作为嫡长子的刘劭六岁就被立为了皇太子,但因为他反对父亲发动北伐,导致父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后来,刘劭的生母袁皇后又因为失宠而忧愤致死,这让刘劭更加厌恶父亲,以至于找来女巫行巫蛊之事诅咒。尽管此事后来暴露,但刘义隆并没有加以深究,只是稍微动了废立之意。

元嘉三十年(453),已经在太子之位待了二十四年的刘劭先下手为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父亲杀害,并自立为帝。因为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夺位,刘劭仅仅当了三个月的皇帝便受到武陵王刘骏的讨伐而兵败身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统治。

对于隋炀帝杨广是否弑父夺位,至今史学界仍然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正是他主动下手害死了隋文帝杨坚,这才顺利继承了大统;不过,也有人认为杨坚死时本就身患重病,杨广已经等待了那么久的时间,没有必要急这一时。对此,就连《资治通鉴》都表示:“中外颇有异论。”

而唐太宗李世民也遭遇了太子的背叛。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名叫李承乾,他从小聪颖仁厚,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储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的疾病和来自兄弟的夺位压力,他开始变得暴躁且阴狠,甚至试图暗杀对自己有威胁的四弟李泰。此举失败后,李承乾于惶惶不安中选择了起兵逼宫,打算直接抢夺皇位,永久扫除后患。最终,李承乾被轻松镇压,但李世民爱子情深,于是只将其流放,而没有赶尽杀绝。

李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而戎马一生的他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自己的儿子李宁令哥所杀。李宁令哥是李元昊的嫡次子,因为其兄长李宁明沉迷“气辟”走火入魔而死,他便成为了西夏的新任太子。尽管身为太子,但李宁令哥过得却并不自在,不但订婚的妻子被父亲夺走,母亲被父亲废掉皇后之位,还差点被李元昊与新皇后没藏氏之子李谅祚取代太子的位置。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心中积怨已久的李宁令哥在皇后之兄没藏讹庞的教唆下发动政变将父亲杀害,但他随即也被没藏讹庞以弑君之罪诛杀。随后,没藏讹庞顺理成章扶持了还不到一岁的外甥李谅祚为新君,并把持了朝政。就这样,李宁令哥冒死发动的政变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结合上述的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太子尽管有着储君的身份和继承大统的美好未来,却并不是个个都愿意安安分分等待继位。在这些谋反的太子中,有的是为求自保,有的则是与父亲有矛盾,真正只是等不及就选择起事的少之又少。因此,太子们往往并不是故意要放弃正当继承皇位的机会,只是迫不得已。

归根到底,即使是寻常人家,父子之间尚且会有矛盾和嫌隙,何况人心更加冷漠和复杂的帝王之家,所谓“亲情”是很难经得起考验的。另一方面,作为太子要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失宠、来自兄弟和各方势力的争抢、陷害,以及其它许多未曾预料的情况。正所谓“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不仅仅是宫妃命途多舛,其实太子们也有各自的难言之隐,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祁钰死后为何没有被葬入帝陵?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坐落了明朝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明十三陵。众所周知,明朝一共16位帝王(不计南明),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整个春秋战国549年,能说得上全身而退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范蠡,他在历史上的故事很完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

  • 杜甫为何能被后人所敬仰?除了艺术成就,还与他的博爱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迷人的光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杜甫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区别于旁人的是,生前并不显赫,谢世后才声名远扬,并出现千家注杜之说。韩愈曾为他题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闻一多先生也这样高度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

  •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刘备去世后,意味着不奏效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由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兵锋,他一边向曹操求援,一边据守城池。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派于禁督七路大军前往樊城解围。没想到,没过多久,关羽就水淹七军,成功斩杀庞德,逼降于

  • 被曹操称赞为吾家千里驹也,曹休为何会惨败石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太和二年(228年),曹魏与东吴爆发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魏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率领的三万吴军打败,损失惨重。曹休也在此战之后病故而亡。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休(?-228年11月8日 ),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

  • 耿再成:朱元璋早期最重用的武将,死后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元末明初的名将,同时也是朱元璋早期最重用的武将之一,一生战功赫赫、战死沙场,此人就是泗国公耿再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352年,那会儿朱元璋刚在濠州参加起义,耿再成便投靠了他,此后便一直效力于朱元璋,忠心耿耿。朱元璋于1368年登基,而耿再成死于1362年。1353年,耿

  • 杨广生前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隋朝灭亡后他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后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广生前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代后,他们的下场是什么?李渊又是怎么处置他们的?杨广一共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实总的来看这六个孩子的下场似乎都不怎么好。杨广的四个儿子分别是杨昭、杨暕、杨杲和杨子铭,两个女儿分别是南

  • 为什么说严武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如何赏析严武所作的《军城早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严武是中唐时期诗人,也是一位名将,他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杜甫关系比较密切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他念念不忘的李白,一个是能文能武的高适,最后一个是在成都帮忙盖了草屋的严武。对于严武,大家基本上保持在半生不熟的了解状态,事实上,这个严武还是很了不

  • 崇祯不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崇祯南迁又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南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南迁,崇祯当初如果南迁的话,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南方还会不会拥立崇祯?崇祯十七年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前殿敲响了上朝的钟声,却无一人前来上朝。崇祯心里五味杂陈,痛骂奸臣误国,以致大

  • 曹丕既然已经得到了皇帝 曹丕为什么没有杀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丕篡汉,汉献帝既然已经没有了皇位,曹丕为什么没有杀他?曹丕心里是怎么想的?汉献帝(即刘协)的一生可谓是十分坎坷,早在娘胎的时候就差点没命了。他的母亲是王美人,出身于名门世家,因为知书达理、年轻貌美深得汉灵帝的喜爱。不过东汉后期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