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焕被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他真的是明末长城吗?

袁崇焕被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他真的是明末长城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51 更新时间:2024/1/22 5:55:58

明朝末年的局势变幻莫测风起云涌,以满洲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清朝)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也曾想力挽狂澜励精图治,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在明末的诸多将领当中,备受争议的就是明末长城袁崇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幼年经历,在福建担任邵武知县,单骑阅塞,宁远大捷水分很大

1: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三十多岁的时候中进士,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公元1584年,在如今的广东东莞诞生了一个传奇英雄。从小是商人家庭出身,家境也算还不错。在他少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明朝在辽东的地盘陆陆续续被满洲女真人所蚕食。他家里附近有一个小型的土地庙,那时候他就说道:“土地公,土地公,你为什么不去守卫辽东?”要想在全国这么多范围内选中进士,丝毫不亚于如今的省内状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许多人考一辈子未能所愿,可人家袁崇焕到了三十多岁的是中了进士,那个时候正好萨尔浒之战结束没多久。

2:起初被安排到福建担任邵武知县,和辽东老兵谈论兵事,曾经单骑阅塞

袁崇焕中了进士之后,首先便被朝廷安排到福建邵武担任知县。那个时候碰到在辽东退休的老兵,经常在一起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史书记载有一次百姓家中的屋顶不小心着火,自己亲自前去扑救。爱民的好官确实值得人们钦佩,没过多久任职期满。再次进入了朝廷,这个时候由于得到了检查御史侯恂的赏识,破格提拔他为兵部司主事。任职的那天袁崇焕不见了身影,回来的时候直接来一句:“只要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3:前几任巡抚都不怎么样,最主要的就是孙承宗,让女真不敢轻易来犯

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句:“性格决定命运”,你如果过于狂妄,对于你自己而言当然不是好事。明朝对辽东战事的几任巡抚当中,除了熊廷弼跟孙承宗不错之外,其他的都是饭桶,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带来的结果就是明朝疆域不断收缩,特别是后者孙承宗,让后金努尔哈赤父子二人胆寒。短短四年的时间内,后金没有大的动作。恰恰说明他的以辽人固守辽土地方略恰到好处,袁崇焕就是被他提拔任用的。

4:袁崇焕取得的宁远大捷其实水分很大,觉华岛惨败

孙承宗这边让明朝对辽东局势不断好转,这个时候阉党专权导致孙承宗被弹劾,无奈之下只好辞官回乡。这个时候朝廷任用阉党分子高第为辽东最高军事长官,他的主要策略就是战略撤退,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逃跑。袁崇焕坚决不当软蛋,靠着必胜的决心和红衣大炮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八旗进攻。没过多久八旗大军撤退,明朝取得了宁远大捷。史料记载后金损失不过区区数百人,明朝的粮食储备地觉华岛被后金攻占。7000官兵集体战死,所储存的兵器粮饷都归后金所有。

第二: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大捷,最终难逃一死

1:第二年皇太极想要为他父亲报仇,结果再次被羞辱打败

努尔哈赤遭受到宁远战败后,此时他已经高达68岁。仅仅八个月后,便忧愤而死。他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这个人可以说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特别是政治才能,善于拉拢人才,比其父亲更高一筹。第二年为了树立权威,他转而攻打锦州。结果被袁崇焕部将赵率教将计就计耍弄,攻城攻不下转而攻打宁远。这时候出现一支骑兵偷袭金军后方,皇太极只能狼狈逃窜。

2:吃一切长一智皇太极做出冒险决定,袁崇焕做出进京勤王的决定

皇太极跟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都曾经败在了袁崇焕的手里,让一代帝王心里不平衡。几年后,皇太极一切准备妥当。带着十万满蒙联军避开袁崇焕所驻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接攻打北京。袁崇焕得知消息后,让赵率教赶在皇太极之前赶到遵化,被人家设了一个埋伏,几千关宁铁骑全部战死。袁崇焕没办法亲自上,一次又一次被皇太极耍弄。

3:袁崇焕军队军纪很严,关宁铁骑到了北京城秋毫无犯,最终还是被杀

袁崇焕得知消息后,最终还是赶在了皇太极前一天到达了北京城。这个时候正值寒冬,这些人都还没有吃饭。袁崇焕要求进入京城,由于很晚遭到城中守军拒绝。他手下有一个官兵实在饿得不行,就抢了一个老百姓的粮食吃。被袁崇焕得知后,立即挥泪斩首明正典刑。饥饿寒冷疲劳并没有减弱关宁铁骑的力量,明军取得了广渠门外大捷。战争结束后袁崇焕被崇祯以议响为由召见在平台,八个月后把他凌迟处死。

第三:袁崇焕被杀的具体原因,骄傲自负杀掉毛文龙实属不该

1:托付不效,专恃欺隐,多次私自跟后金议和

袁崇焕被杀的一个原因,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经常瞒着朝廷跟后金议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辜负了朝廷的大恩。让八旗铁骑进入内地横扫中原,到达民不聊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但这并不是关键原因,再者说在当时的局势下,以守为正招,和为旁招,战为奇招这个方略还是不错的。明朝军队不擅长跟后金野战,守城战术恰恰是后金的死板。双方都在为议和争取时间,这一点不能算被杀。

2:斩杀毛文龙,自毁长城,有一定的道理

前面有说到皇太极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进入北京城,跟袁崇焕做出的一个错误决定息息相关。他上皮岛把毛文龙给斩杀了,因为他多次吃空饷不听朝廷节制悍然把这样的一个总兵给杀掉。他虽然握有崇祯皇帝赐给的尚方宝剑,人家毛文龙也有先帝天所赐的尚方宝剑。杀死毛文龙之后,上奏疏给皇帝,让崇祯很是无语。后金在皮岛的细作把消息告诉给皇太极,不久便出现了突袭北京城的那一幕。

3:崇祯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诬陷袁崇焕通敌卖国,袁崇焕倒卖后金粮草

袁崇焕被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以市米资盗,通俗一点就是把粮食卖给了蒙古。他原来的想法是拉拢蒙古一起对付强大的后金,没有想到人家早就是后金的人了。这样等于说是二手转让给了后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再一个皇太极打到北京城的时候,特意在牢狱里跟袁联合的消息告诉给了崇祯身边的小太监。等到他回去一说,袁崇焕就被下狱。这一点基本可以说不成立,再一个袁倒卖粮草也不知情。

总评结束语:总体来说袁崇焕可以说是个忠臣,但不是跟岳飞戚继光一样是个完美的人。本身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可就是过于狂妄自负,保家爱国的心没有变。主要是方法出现了错误,人家毛文龙在皮岛驻守多年,如果想要投降后金早就投降了。不管他的力量大小,多多少少对皇太极构成牵制的力量,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历史没有假设,所谓的明末长城也不是他,就算他不死依旧挽回不了明王朝衰亡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杨广是不是一个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炀帝杨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隋炀帝到底是什么样的?隋炀帝被抹黑的有多严重?隋炀帝真的是一个昏君吗?若你说隋炀帝是一个名望扫地的天子,我会认可,不过若你说隋炀帝现实上是一个有才气的天子,我反对。有人可能会说,我觉得隋炀帝之所以窝囊,只是由于他是个失利

  • 崇祯帝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他是否昏庸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对于亡国之君的看法基本相同,都认为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例如秦朝的秦二世胡亥,宠幸宦官赵高,开启了宦官专权的先例;宋朝的亡国之君实际上就是宋徽宗,他的儿子宋钦宗更多是为他背锅。前面有宋神宗采用王安石变法的基础,在位那么多年把祖宗江山逐渐糟蹋殆尽。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却是个例外,他的死引发了

  • 明朝大名鼎鼎的神算子,刘伯温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总爱把诸葛亮和刘伯温相提并论,于是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刘伯温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奇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刘伯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辅佐他完成帝业,开创了大一统的大明王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

  • 朱允炆为何在位仅四年就被夺权?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允炆,即建文帝,是明代第二位皇帝,他登基后力行削藩政策,却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最终下落不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纵观历朝历代,第二代皇帝基本上都得位不正。秦朝的秦二世,汉朝的汉太宗,唐代的唐太宗,宋代的宋太宗,明代的明太宗等莫不过如此。封建王朝里面搞分封的三个

  • 为什么说明宪宗被人低估了?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与万贞儿之间的故事为后世熟知,很多人只知道他的情感生活,对他的功绩却不甚了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代历史上最有作为让人印象颇为深刻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父子二人,其他皇帝好像名声都不太好。有一位皇帝除外,在位23年曾经励精图治中兴大明朝。改变了自

  • 卫子夫最后选择自缢而亡,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一个无名歌女一路走到汉朝后位的传奇女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有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主要是因为她的心已经死了。受野史和一些影视剧的影响,说卫子夫受宠几十年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卫子夫不过得宠15年。在其之后,刘彻宠爱的女

  • 历史上的孙之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建立之后,满族人掌控了政权。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削弱那些反对自己的势力,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颁布“剃发易服”的法令。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之獬乃是明末清初当之无愧的“汉奸”,其本为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初在明廷为官,但在清

  • 赵匡胤夺取柴荣的皇位后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柴荣和赵匡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谋朝篡位上位之后,赵匡胤是怎么照顾柴荣的后人的?他们生活过得很惨吗?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在广顺时期,他已经是开封府的马直军使了。到了显德年间,赵匡胤一路擢升,执掌了禁军。此后,在于契丹的征战中,赵匡胤奋不顾

  • 朱棣真的是暴君吗?他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即明成祖,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有不少人认为他的残暴程度已经超过了秦始皇,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更是对建文遗臣大开杀戒。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少年身世之谜,三十多岁的时候出征北元主力,盛年靖难开创盛世1:朱棣生母的谜团,有人说是马皇后,还

  • 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皇子 参与夺嫡的人为什么只有九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晚年出现时发生九子夺嫡现象,参与的皇子一共有九个人,剩下的兄弟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参加?康熙皇帝,清代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