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志这个人其实很“二”:杨志是个啥样的人

杨志这个人其实很“二”:杨志是个啥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4/1/22 10:02:06

杨志在梁山上排名第十七位,在天罡星序列中间,按照能力和功劳,也算说得过去。不过,看看杨志的履历,家族名望和机会,这又是一个很尴尬的名次。杨志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杨令公,这和关胜呼延灼有的一拼;杨志应过武举,靠本事当到过制使,曾经和林冲、呼延灼交过手,都是在三五十个回合内打成平手。制使低于团练使,高于统领使。秦明是统制,呼延灼是都统制,不知道这统制和制使是怎么比较的,大概杨志的官职不会低于秦明吧;杨志曾经上过梁山,王伦当年想留下他挟制林冲。综合以上考虑,如果当初杨志真留下来,梁山五虎将应该有他一个席位,排名还应该在秦明之上。可由于种种原因,杨志只得了个“八虎骑”第三!

造成这种局面,只因为杨志这个人很“二”,整个出场经历“二”,他想问题干事情也有点儿“二”。

杨志的经历和“二”有着密切的联系

杨志两次押运。第一次押运花石纲,结果是命运不济,船到了黄河里翻了,人家一般“十个制使官”,九个都交了差,唯独他一个失了手。后来为梁中书押运生辰纲,也是以失败告终。有意思的是,这个生辰纲是第二次被人成功打劫,去年那一次,甚至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只有这个第二次被打劫,才让人看了一出精彩的故事。

说到押运,杨志为此是两次谋官。第一次失手后,杨志好不容易等到了罪行得到赦免,收得了一担儿钱物,就到京城里活动,想的是“官复原职”。第二次押运生辰纲,杨志是知道路途艰险的,他自己报了八处强人出没的地方,每一处都潜藏着极度的危险,但杨志还是经不住诱惑答应下来。梁中书先是说:“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答应下来以后,梁中书又说:“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有了这个诱惑,杨志是不顾一切,玩儿命的前往东京去了。

杨志收了一担钱物准备上东京活动官复原职,经过梁山泊,正赶上林冲要把一个投名状,两人好一番较量。本来,心胸促狭的王伦害怕镇不住林冲,看到杨志这般好武艺,就有心留下他,以便让杨志制约林冲,他好坐稳这个山寨之主。可是杨志一心想着回东京,就没有留下。后来丢了生辰纲,也曾经想过再去梁山泊落草的,可是“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这时候再去投奔人家,“好没志气”,多没面子!就这样又上了二龙山。但这个二龙山又怎能和梁山泊相比?论领导的名气、山寨规模、安全环境都不在梁山一个层次,所以,这第二个山头还是上了梁山泊。

二龙山这个“二”也就没的说了,问题是杨志想夺过来自己占着,却偏偏有人在他前面到来,他是紧赶慢赶赶上了一个第二,因此上,他也只能是二龙山的二当家。别的不用说了,就连让他第二次犯罪的人也叫牛二!

杨志这个人还真有点儿“二”

“二”这个字现在用的比较多,也好懂。最初源于俗语,一吊钱是五百个大子儿,半吊钱就是二百五十个。由于一吊串在一起太重,不便于支付,所以也会把一吊钱分作两串。不着调儿不够吊就是半吊,半吊(调儿)就是二百五,简称“二”。办事不经脑子,冒出一个想法来就莽撞的去干,这种情况也被称作是“二杆子”。看看杨志,还真有这么点儿“二杆子”脾气!

杨志经过梁山泊,被请到山上,王伦曾经劝他留下,杨志心里想着那个“官复原职”,就没有答应。在那个社会,想当官,这本无可厚非,文武科考不都是为了当官吗?问题是杨志和人家不一样,他是个罪犯,虽然赦免了其罪,但他永远都是一个有“前科”的人。关键在于,他的那个“原单位”是谁说了算?高俅!这样一个街头混混能够当上太尉,杨志还敢到他那里去混事儿,的确算不上明事理之人。杨志在外混了多年,可能只听说高俅凭得一脚球就飞黄腾达,其他方面的为人并不知道,但王伦清清楚楚给他说了,杨志并没有警醒。王伦告诉杨志,“高太尉那厮安不得好人”,眼前的林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况且,你是一个曾经“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更重要的是,“高俅那厮现掌军职”,像你杨志这样有本事的人,“如何肯容你”?

如果杨志对王伦的话有所怀疑的话,林冲就在眼前,总可以问一问林冲吧?杨志在梁山住了一宿,有时间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原因在于,杨志认为他那担子钱物管用,只要能把那担钱物还给他,他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成想,在高俅这种人把持的衙门里,武艺、道德、正义都可以贬值,唯有官位是涨价的,所以,杨志钱是花出去了,可换来的只是见了高太尉一面,得到的是一番羞辱。

在这件事情上,杨志真是够“二”的。

在杀牛二问题上,杨志也很“二”。

杨志把钱都用在了买官上,事不成,只好卖祖上的宝刀,以便当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可赶上人倒霉,整整站立了四个小时,没有人问,好不容易来了个人,却是东京城里有名的浑球牛二。经过一番唇舌撕扯,杨志“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牛二倒地,杨志再补上两刀,牛二“死在地上”。

如果把这件事和鲁智深杀郑屠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看出杨志很“二”。鲁智深知道郑屠干得是卖肉的勾当,家里肯定有刀,但人家是赤手空拳打镇关西,只不过是下手重了点儿,三拳就把人打死了。郑屠号称镇关西,肯定有一定的武艺,鲁智深敢前去教训他,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否则,又怎敢到肉铺前面去舞拳弄脚?牛二是个泼皮,拳脚功夫肯定不咋样,对付街市上的居民百姓也许还行,因为人家不是练武之人,一般的武艺可能还有很多顾忌,但他的功夫不可能很高。假如武艺了得,无论是自己开武馆,还是给有钱人家当武术教师,肯定能挣不少钱,用不着在街市上混。杨志如果不是很“二”,即便是牛二武功高强,抱着一颗“为民除害”之心,也应该借此机会好好痛打牛二一顿。即便是不能从根本上教育好这个泼皮,趁这个机会把刀买了,也是好的。你看武松,把蒋门神打倒以后,逼着他把快活林还给施恩,并让他离开孟州,否则是见一次打一次。可能有人会说,杨志是被牛二一步步逼到这个地步了。问题正在这儿,你这么长时间被一个泼皮玩儿得滴溜溜转,英雄气概何在?不是“二”又是什么!

鲁智深打死了人,马上意识到,要吃官司,应该马上走。而杨志却很“二”,让街坊众人和他一道到“官府里”出手!美其名曰不肯连累了众人。鲁智深杀死了郑屠,不管怎么说,郑屠还是个经营业户,难道他就不怕连累众位邻居?像牛二这种泼皮,“开封府也治他不得”,杀了正好为官府省了很多麻烦,难道他在官府里的重要性还会比郑屠要紧!杨志可能觉得,杀了这样的人,官府可能会给他定性一个“为民除害”,说不定哪一个当官的欣赏他,立马就会给他一个捕头或者是都头干干。还有一种可能,杨志那一担子钱物不是正道儿来的,要不然,逃走了再去挣一担钱物就是了。只有这钱来路不明,才说明杨志不能逃走,逃走了连饭也吃不上,不是被捉,就是饿死。如果不是这种可能,只能说杨志很“二”。

杨志押运生辰纲表现的很“二”。

当梁中书要把生辰纲交给杨志押送时,杨志也曾经推三阻四,不想前去,但他推辞的结果是要一个说了算的“主管”,也就是要一个一人独得的功劳。却不想,他要到的只是“第一责任人”,绝对不是押运成功后的第一受益人。他也知道,这么大一笔财富,人家是不会交给你一个“配军”的,要是你不押运,自己贪下来怎么办?所以也说了“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结果就出现了梁中书老婆的“奶公谢都管”。有了这个人,杨志知道这差事是“去不得了”,原因也很清楚,他是梁中书夫人娘家“太师府门下奶公”,路上一旦和杨志别扭起来,杨志是没法和他“分说”的,但只是梁中书一句话,说让他们路上都听他的,就把事情接了下来。接下来就接下来吧,你能给这个老都管多一点尊重,让他站在自己一边,这事情可能还好说一些,可这个杨志却和所有人都站在了对立面,以至于人家找老都管告状,老都管出面和他“分说”。结果就是,他被老都管骂作“芥菜子”大小一个官儿,不过是一个“遭死的军人”,跑出来“恁地逞能”干啥?

实际上,杨志这种不顾自己身份逞能的事情还真的干过。呼延灼攻打桃花山那会儿,李忠周通抵挡不住,只好到二龙山来求救。二龙山“为首是花和尚鲁智深”杨志不过是第二把交椅,可是他并没有和鲁智深商量,马上就说,“本不去救应的是”,然后说了两条理由,就替鲁智深做主了。作为第二把交椅的杨志,贸然就做出山寨行动方面的重大决定,的确是够“二”的。

杨志这个人有何意义

杨志是宋朝名将之后,按照正常的途径,即便是上梁山,也应该像呼延灼、关胜一样,作为军官,征剿梁山泊,然后被捉,被感动投降。但这种简单的重复,不足以说明大宋军队整个将门之后的生存状况,他们还有杨志这一种类型。对于梁山好汉来说,虽然都是上山,但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阮氏兄弟是早就向往,“哪怕学得他们一日也好”,后来上了梁山,自然是心满意足。前来征剿梁山的军官们是打了败仗,“回去也是个死”,只有投降。还有各种各样吃官司的人、同为山头兼并过来的人,为了某种需要被人挟持上山的人,都是殊途同归。杨志也是一种类型,他不是因为官司,也不是作为俘虏,更没有受到胁迫,相反,他是受到尊重和礼遇,受邀上梁山的。但是,杨志不愿意上梁山,他是真心想着为国家出力,而不是先反后招安再去出力,尽管他那个出力的方式是贿赂获得官位。当官场上真正容不下他的时候,他仍然想着不去梁山,因为人家“敬你”的时候没去,等到脸上添了金印再去,是害怕人家笑话的。但二龙山这种山头和梁山是没法比的,所以,不愿意上梁山的杨志还是得上梁山。

杨志是天暗星,不知道是天不睁眼还是阳光刻意照不到他,总是这么命运多舛。他押运花石纲,人家都交了差,他却翻了船;多少无能之辈,花了钱就能买个官,他本有官身,却花了钱也买不到官;他想给梁中书办私事,通过押运生辰纲谋取高位,却不知道为什么这生辰纲就丢了;等他明白过来,这个社会可能是真没有他的官位了,他不想受招安,可他还是被招安了。这就是杨志,他不向往梁山,可最终还得上梁山。

杨志这个典型告诉人们,你可能不想认识这个社会,但这个社会会逼着你让你认识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著名“毒娘子” 一个比一个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一直都说“最毒妇人心”,那当一个女人手握高权时,她会做出怎样残忍的事情呢,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中国这几个出了名的毒娘子。毒妇之一:吕后刘邦死后,吕雉专权,开始对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大肆报复,砍掉她的手足,挖去她的眼睛,熏聋她的耳朵,还用药物把她变成哑吧,然后将她半死不活地抛入地窖,称为“人彘”。以至

  • 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 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成于时势。但从其个人的领袖品质来讲,无一不是识人用人的高手,无一不是以仁义王道服其心、权谋霸道服其身来凝聚人心,宽严相济、恩威并重。谁也不是一蹴而就成为领袖的,行臣道、知事,行王道、知人。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一刀一枪向前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 刘备一生真正欣赏的大将只有三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的国主刘备一生驰骋疆场,经历了许多大战,最终才建立起蜀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他经历的这些大战中,刘备不可能单枪匹马地与人搏斗,他照样也有自己的军事集团。在这个集团里也有很多著名的大将。像关羽、张飞、赵子龙、魏延、马超和黄忠等等,有了这些大将,刘备最终才在三国之中立足下来

  • 忽必烈光儿子就有九个 忽必烈为什么还传位给自己的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忽必烈传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忽必烈明明有九个儿子,忽必烈为什么还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忽必烈到底是怎么想的?无论传儿子,还是传孙子,【元世祖忽必烈】都有不少麻烦。事实上,他有传位给儿子的正式举动,但没有传位给孙子的正式表态。不过,元代的第2任皇帝【成

  •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最后结局怎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6岁的顺治成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今天来说说清朝那些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顺治本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有3个是中间夭折的。也就是说顺治前面有能征善战的哥哥们,他在生下来之时也并未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因此无论如何这个皇位都是轮不到他的。顺治能够当

  •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为什么还分裂了蒙古帝国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忽必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忽必烈建立了元代,本质上为什么是分裂了蒙古帝国?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忽必烈建立元代,实际上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分裂,这是真的!正是在忽必烈自立为蒙古大汗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开始互相残杀,最终元帝国、四大汗国之间只是在名义

  • 如果刘备没有收留前来投靠的吕布,徐州会是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95年十二月,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激战后,曹操彻底歼灭了叛乱的张邈等人,夺回失去的兖州。吕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见到刘备后,吕布为了让刘备收容他,他对刘备非常的尊重,同时他还不停地和刘备套近乎。吕布称他和刘备都是北疆边境的人,两人应该互相亲近,互相帮

  • 李斯选择拥立胡亥即位的原因是什么?他没预料到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与秦二世胡亥密不可分,那么作为秦朝一系列新政的设计者之一,李斯为何要选择将胡亥扶上皇位,从而导致自己的奋斗成果

  • 夺门之变朱祁钰是最大的受害者吗 朱祁镇为何着急杀了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英宗和于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夺门之变最大的受害者是谁?朱祁镇复辟后为什么马上杀了于谦,于谦是站错队伍还是被冤枉的?在夺门之变中,于谦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土木堡之变,牛气冲天的英宗朱祁镇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在太监王振的撺掇下,忘乎所以,以一国之君的身份贸然亲

  • 夺门之变朱祁镇第二次登基后 明英宗为什么除掉帮助自己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英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祁镇第二次登基之后,朱祁镇为什么除掉帮助自己的大臣?明英宗为何如此忘恩负义?明代历史上有位皇帝先后两次在位,拥有两个年号,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1457年农历正月十七,爆发了“夺门之变”,朱祁镇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顺。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