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三皇五帝

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三皇五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22 5:42:54

何谓三皇五帝: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三皇:三皇是、黄帝、伏羲、燧人、神农。循环轮回:太古、黄古、远古

三皇五帝世系表

黄帝(一)——玄嚣、昌意

玄嚣——蟜极——高辛(帝喾)(三)——放勋()(四)

昌意——高阳(颛顼)(二)——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五)

以上(一)(二)......均为五帝先后排序,不加括号的是名字,括号内是后人的称呼,内容摘自《史记》。均为黄帝后代。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先纪)(《周礼·天官》)

象征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不同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分歧原因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绝色美女杨贵妃到底有多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贵妃到底有多少斤,历史上的杨贵妃有多胖,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胖吗

    都说美女的不同风韵有“环肥燕瘦”这个词,瘦指的是娇俏瘦削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肥便是玉环杨美人了。大家知道杨贵妃肥,但是到底有多肥呢?据野史记载,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难怪现在美女感叹,假如可以选择的话,我愿意生在唐朝,因为不用减肥。杨贵妃进宫前已经与寿王结婚五年了,那时叫杨玉环。这个名

  • 中国历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黄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帝的传说的神奇之处,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黄帝之前的中国历史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

  • 明孝宗朱祐樘与张皇后:一生只爱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孝宗就一个老婆吗,明孝宗为何只有一个妻子,明仁宗张皇后

    自古以来,皇帝广纳嫔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却只有一位皇后,他们是患难之交,也是知己良朋,一生琴瑟和谐,伉俪情深。但有人却说孝宗性无能,也有人说张皇后骄妒,其实只是无法接受这种一夫一妻制的特例而已。少年老成的明孝宗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举贤任能,鼓励臣下直言

  • 乾隆十分宠爱她 破格封为固伦公主结果却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十公主为什么那么得宠,魏璎珞拒绝皇上表白,荣寿固伦公主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是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和孝公主出生时,乾隆已经六十五岁了,在众女儿中排第十。乾隆老来得女,很是高兴,生女有功的汪氏也由惇嫔升为惇妃。和孝公主自小聪明伶俐,喜欢骑射,长相也与乾隆相似,深得乾隆喜欢。公主十三岁时,乾隆破格册封她为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公主在清朝是公主的最高

  • 顺治为讨好靖南王 将6岁的她嫁给靖南王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王朝,保大南芳反目,南康公主和李夫人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是顺治帝的养女和硕柔嘉公主。柔嘉公主本是顺治帝堂兄安郡王岳乐次女,从小养于宫中。但柔嘉公主的命运是不幸的,顺治帝为安抚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仲明),将她嫁给靖南王之孙耿聚忠,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婚姻。柔嘉公主下嫁的那一年才六岁(公元1658年),而耿聚忠也不过八岁。一个六岁的孩子,正

  • 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她的人生竟如此辛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子夫平阳公主失望,汉武大帝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我们之所有知道平阳公主,是因为她的弟弟汉武帝。因为她把卫子夫献给了武帝,这是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平阳公主起初叫阳信公主,出嫁时才被尊为平阳公主。武帝即位后,又尊她为长公主。平阳公主虽然高贵,但她的一生并不平坦。平阳公主有过三段婚姻,但三段婚姻都不长久。为此,有人说她命硬,先后克死了三任丈夫。平阳公

  • 馆陶公主:作为汉武帝姑姑 因为这事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馆陶公主介绍,汉武帝刘彻的别称是,馆陶公主地位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能当上皇帝,有他姑姑刘嫖的功劳。刘嫖是窦漪房(窦太后)和汉文帝刘恒的女儿,因封邑在馆陶县被称为馆陶公主。弟弟汉景帝刘启即位后,尊她为馆陶长公主。侄子汉武帝即位后,又尊她为窦太主。公元前177年,馆陶公主下嫁堂邑侯陈午。婚后,馆陶公主为陈午生下两子一女(陈须、陈蟜、阿娇)。窦太后早年失

  • 面如老妇十七岁守寡 慈禧在她面前也只能认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太后宣布向全世界宣战,咸丰最爱的是慈禧,慈禧太后为什么不让妇人专权

    咸丰帝病逝后,慈禧联合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政变成功后,慈禧为了巩固和奕訢之间的关系,封奕訢为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还将奕訢的长女接入宫中抚养,并封其为固伦荣寿公主。荣寿公主性格沉稳,做事有条理,即使面对心狠手辣的慈禧也无畏惧之心。公元1865年,荣寿公主请求慈禧撤去固伦封号。公元1881年,又重新被封为固

  • 朱元璋用高招让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朱元璋仿《周书·大诰》

  • 唐太宗最疼爱的儿子 做了何事被太宗流放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通过玄武门之变对唐太宗做评价,唐太宗做了哪些贡献,唐太宗做的有意义的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情深,对长孙皇后所生儿女们格外疼爱。公元626年,太宗即位,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早年的李承乾聪明可爱,性格温顺,太宗也有意培养他为接班人。公元631年,李承乾生病,太宗想让太子快些好起来,竟然请了道士为其祈祷,因为太宗此前是不信佛道的。李承乾病后好,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