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师没有传位司马攸却传位司马昭的真相是什么?

司马师没有传位司马攸却传位司马昭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4/1/31 0:30:30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司马昭,毕竟有一句关于司马昭的谚语那也是人尽皆知,但是其实司马师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那也是极其重要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司马师,司马懿长子,司马昭之兄,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三国历史人物,在他阴谋策划之下,司马氏才能鸠占鹊巢夺魏建晋,但司马师在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为何在去世之后,却没有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司马昭?

历史上的司马师,可以用“阴险毒辣,沉着坚强,雄才大略”十二个字来说明,如果说周瑜、诸葛亮是三国前期的最强豪杰,那么司马师就是三国中期的最强枭雄。

《晋书》记载:司马师“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短短数字,勾勒出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形象,才华横溢,雅有风彩,人亦风流,但这只是表面形象,司马师手段却令人不寒而栗。

司马师原配叫夏侯徽,夏侯尚之女,而夏侯尚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与曹操渊源很深。但在公元234年,曹睿在位时,25岁的司马师却毒杀了夏侯徽。根据《晋书》记载,夏侯徽知道司马师不是曹魏的忠臣,司马师也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非常顾忌,于是就毒杀了夏侯徽。

但细思之下却让人不寒而栗,234年时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魏国领兵对抗的是司马懿,此时曹睿对司马懿与司马氏有防范但总体还是重用,为何司马师却杀了夏侯徽?或许,这时司马师就已经阴谋颠覆曹魏江山,让夏侯徽获悉之后,迫不得已而杀之。234年,离高平陵之变还有15年,这时司马师就已布局,足见此人深谋远虑,但毒杀妻子又显得手段狠辣。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前夕,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次日清晨,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以至司马懿都感慨“我的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

这里有一个疑问,司马懿政变的三千死士从何而来,为何曹魏上下毫无察觉?原因很简单,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高平陵之变时一朝而集,以至众人莫知所出。因此,司马师应该是很早就阴谋颠覆曹魏江山,谋算之远,古今罕见。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皇室残余力量还很强大,而这时司马懿已经71岁,并没有足够精力应付残局,司马氏又如何彻底控制曹魏,进而建立晋朝的呢?其实,关键就在于司马师。

251年,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接掌司马氏,此后曹魏发生多次将领起兵反叛司马师,均为司马师领兵平叛。在这一过程之中,司马师不仅要稳定政局,确保司马氏大权,还要平定叛乱,没有足够能力根本办不到,且只要一次失败,司马氏江山可能就岌岌可危,就会面临更多叛乱。因此,司马师才是晋朝的关键奠基人。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氏,司马师率军平叛,但在平叛过程中,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这一年,司马师痛死于许昌,终年四十八岁,算是英年早逝。

但奇怪的是,司马师有一个儿子叫司马攸,为何在他死后,却没有传位司马攸,而是传位司马昭呢?

司马师与夏侯徽育有五女,没有一个儿子,而司马昭有多个儿子,于是就将其中的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在古代社会,过继子与亲子一样,都拥有继承权,法理上承认的传承关系,比如汉宣帝刘病已,就是过继给汉昭帝为孙,这样才能代表正统传承。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就代表他是司马师之子,逢年过节要给司马师烧香烧纸。

251年,太尉王凌起兵叛乱时,司马师还带司马攸一起去平叛,“从征王凌,封长乐亭侯”,因此司马师非常喜爱司马攸,应该是将他作为传承人培养的,但为何司马师最终却没有传位司马攸?

司马师没有传位司马攸,其实还是为了司马氏家族。

司马师去世时,司马攸才十岁,尽管此时司马攸亲贤好施、文采惊人,才能和威望都超越哥哥司马炎,但毕竟年纪太小,根本掌控不了魏国复杂的局面,因此司马师才传位司马昭。说到底,司马师死的突然,如果再坚持十余年,等到司马攸能够掌控局面时,估计就不会传位司马昭,也不会有晋武帝司马炎了。

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大玩笑,司马师英年早逝,导致司马攸皇位落空,却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灾难。司马炎在位时,司马攸对匈奴人刘渊行为举止感到警觉,对司马炎直言“陛下如果不除掉刘渊,臣恐怕并州不能够长久安宁了”,可惜司马炎拒绝了。结果在304年,刘渊建汉(史称汉赵、前赵)开了五胡乱华的惨剧,308年还攻占了西晋首都洛阳,并灭亡了西晋。

灭吴之后,司马炎健康状况恶化,而太子司马衷与各皇子都很软弱,朝中很多大臣希望由司马攸继位,但司马攸非常讨厌荀勖和冯紞等谗臣,于是在谗臣与贾充(太子妃贾南风之父)努力之下,借故以正太子名位为由要将司马攸调回封国,随后司马炎将司马攸调回齐国,第二年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明朝大儒王夫之评价一针见血,“西晋之亡,亡于齐王攸之见疑而废以死也。攸而存,杨氏不得以擅国,贾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乱。故举朝争之,争晋存亡之介也。”如果司马炎传位司马攸,或许中国会避免五胡乱华的惨剧,历史将会大大不同。

可惜,时也运也命也,司马攸两次错失皇位,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更可能改写了中国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郭子兴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如何对待郭子兴后代,朱元璋和郭子兴决裂,朱元璋评价郭子兴

    郭子兴是元末起义军红巾军的领袖,如果没有他,朱元璋就没法崛起。那么郭子兴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说郭子兴的一生是怎样的?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也曾风光过,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成就。最大的成就就是误打误撞认了朱元璋这样一个开国的皇帝做女婿,最后还是因为朱

  • 萧皇后都已经年过半百 李世民为什么还纳她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皇后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世民和萧美娘什么关系,萧妃跟了哪六个皇帝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萧皇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建立后,萧皇后怎么也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纳她为妃?李世民背后有什么企图?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一,他出身世家之中却懂得民间百姓的疾苦,13岁时就跟随父亲对抗突厥,18岁

  • 北周皇帝宇文毓在位时期都有何作为?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宇文毓的皇后名字,北周皇族真的被灭绝,宇文毓之后的皇上

    从公元557年宇文觉废西魏恭帝建立北周开始,到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为止,北周的国祚只有二十多年。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对于北周来说,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北周第一位皇帝宇文觉,于公元557年登基。但是,宇文觉只当了几个月的君主,就被权臣宇文护杀害了,这在古代历

  • 武则天敢杀诸多的开国功臣 武则天为何不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怕程咬金,武则天程咬金,武则天如果杀了程咬金后果是什么

    对武则天和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上位后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武则天在面对程咬金的时候,武则天为何没有杀他?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当秦始皇一统天下时,出现了一个“天子”!提起人们心目中的天子,大多数都是当权者。要说女天子,武则天是众所周知的!天子领有至高无

  • 统一了全国的光武帝刘秀为何会被骂是罪人?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秀为什么认汉元帝为父,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刘秀被吹出来的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光武帝刘秀,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汉武帝武功虽盛,但晚年因巫蛊之祸杀戮太多;李隆基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却因晚年昏庸

  • 李世民知道预言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关键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的预言是如何算出来的,武则天为什么没被杀,预言武则天当皇帝的是谁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既然了解了预言,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避免后患?武则天又做了什么准备?虽然李世民是“天子”,但他不能改变天意。俗话说,天意难破。没有人能看透它,也没有人能改变它。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皇后,很少有皇帝能

  • 正史中的东方朔能力如何?与影视剧中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方朔的传说,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三国正史军事能力排名

    在十几年前热播的影视剧《大汉天子》中,谋士东方朔这一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影视剧中的他与正史上的东方朔有何不同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剧中,东方朔未卜先知算出来未来的将星霍去病短命,随着日子一天天散去汉武帝除了有雄心万丈之外,他的猜忌之心慢慢扩散,终将一发不可收拾。

  • 汲黯究竟有多耿直?敢于直言进谏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魏征以直言进谏,直言进谏的意思

    汲黯不畏权贵,为人正直,是西汉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曾两次公然于汉武帝叫板的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建社会胆敢违抗皇帝的指令,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不但自己自身难保,往往还会祸及家人。可在汉武帝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胆敢公开抗旨。同时期的司马迁

  • 蜀汉最神秘的大将:陈到为何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瑜不死能统一三国吗,蜀汉最后一位名将,蜀汉后期为什么人才凋零

    刘备建立蜀汉的实心是匡扶汉室,还民众一个太平的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奈何,刘备在前期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大叔,要权没有,要钱更是没有!于是两手空空的他便四处寻找合伙人,起初便是在涿郡涿县识得了关羽张飞这两个猛兄弟。当时,他们两个一个卖枣,一个卖猪肉,没想到都包含爱民之心,很快他

  • 明知道天下大势却依然选择刘备,诸葛亮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从这一刻起诸葛亮明白了刘备,刘备为什么那么信任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戏剧、小说当中,诸葛亮的智慧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只不过史书上的他谋略出众、德才兼备,而后人心目当中的他却往往被神化,成为了一个“多智近妖”的完美角色。毫无疑问,能够入选“武庙十哲”,且得到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