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能够手握大权 要感谢这个老太监

慈禧能够手握大权 要感谢这个老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3 更新时间:2023/12/27 20:40:45

1860年9月,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咸丰皇帝被吓得屁滚尿流,一溜烟儿跑到承德避暑山庄躲了起来,留下自己的弟弟恭亲奕忻坐守北京城,与洋大人们讨价还价。

作为满清历史上第一个被赶出京城的皇帝,咸丰的心情之抑郁可想而知。而咸丰本就好酒好色,逃到承德后,他干脆彻底堕落,破罐子破摔,纵情于酒色之中,不管今夕是年。

咸丰的身体本就羸弱,在承德这么一阵折腾,就死掉了。临死之前,咸丰还有一个任务必须完成,那就是:立太子。这个问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之处在于,咸丰就一个儿子,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说难呢,是因为这个儿子只有5岁,尚不能理政。而且这个儿子还有一个彪悍的母亲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我们日后所说的慈禧太后。

自古皇帝年幼,太后容易专权。所以汉武帝在立下太子后,就把太子的母亲给杀死了。咸丰不可能不知道这点道理。于是,他在立下太子后,一口气给太子弄了八个顾命大臣,替太子理政,以防后宫干政。可是呢,他又怕大臣专权,于是就赐给慈安、慈禧每人一枚印玺,大臣们拟定的旨意,要同时加盖这两个印章,才能生效。

这样一来,大臣和后宫互相牵制,足以保证小皇帝安然长大,然后接过权杖,亲自理政。咸丰也许被自己的英明决定陶醉了吧?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咸丰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1861年8月,咸丰在承德死后,太子即位,即同治皇帝。咸丰生前设置的那套体制,开始正式运转。他不会想到的是,没等慈禧开始专权,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就开始了专权之路。肃顺想把两宫太后的印玺都变成橡皮图章:让你盖章,你就盖章;不让你盖章,你就不要盖。

两宫太后没有反抗,因为她们没有反抗的实力。但是,慈安只是在哭哭啼啼,慈禧却在冷眼旁观。

肃顺后来被砍头前,曾说道:受了那个小娘们的算计。“小娘们”指的,就是慈禧。很显然,肃顺本来没把慈禧和慈安放在眼里。所以,他越来越张狂。

这时候,慈禧开始行动了。她想到了留在京城的恭亲王奕忻。事实上,奕忻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当初,道光皇帝立太子时,奕忻是咸丰的竞争对手。道光一时糊涂,立了无能的咸丰。可是咸丰心里知道,奕忻的能力要比他强太多了。正因如此,咸丰一直防备着奕忻,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奕忻一直没有实权,只能替他干些擦屁股的脏活儿、累活儿。

慈禧觉得,要解决肃顺,奕忻可用——不得不说,相比于咸丰,慈禧更有识人之明。

慈禧把身边的心腹之人召集起来,说了一下当时的形势,然后问道:我有一道秘诏,谁能给恭亲王送去?

这时,一个外号叫做“苏老牙子”的老太监挺身而出。苏老牙子本来是咸丰皇帝的贴身太监,对皇族忠心耿耿。慈禧大喜。

可是当时的承德行宫,完全被肃顺所控制,信是送不出去的。于是,慈禧写了一个简短的纸条,苏老牙子把它卷成水烟的纸捻子,逃过卫兵的检查,把它送了出去。

收到慈禧的密信后,奕忻快马加鞭,以奔丧的名义奔赴承德。在承德,奕忻与慈禧密谋许久,定下了对策。等到肃顺等顾命大臣扶着咸丰的灵柩回到北京后,早就控制了北京城所有兵力的奕忻,与慈禧一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逮捕了肃顺等人,史称“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可以说,没有“辛酉政变”,就没有日后大权在握的慈禧。而这次政变成功的关键,是慈禧写给奕忻的那封密信。所以,慈禧真该好好感谢送信的那个老太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奇门遁甲术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奇门遁甲术相信大家看过古装剧的,多多少少都知道奇门遁甲,五门八卦这些东西。在古代,由于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认知有限,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解释,因此就有很多人都会用玄术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理解。刘基画像奇门遁甲之术在古代几乎可以说是一门学术,很多人都会去跟随一些玄术大师学习奇门遁甲术,其中掌握并

  • 秦始皇曾打算用禅让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乾隆帝弘历:风流天子也痴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琼瑶剧《还珠格格》将乾隆帝塑造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风流天子。其实正史中的乾隆帝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痴情郎,他一生始终深爱着孝贤皇后富察氏,两人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可惜,孝贤皇后韶年早逝,乾隆帝悲痛欲绝,为她写下了数百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动

  • 康熙帝玄烨:“天花”成就一代贤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现代的国人而言,“天花”这个词语可能正在逐渐变得陌生。天花,这个曾经延续数千年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更多的是恐怖,是死亡,是人类的绝望。然而谁曾想到,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的命运竟与天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清朝康熙帝。天花——人类之痛,清朝之殇天花到底在人类历史上肆虐了多久?据考古专家

  • 顺治皇帝:读书累到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但是,他看不懂奏折,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一个很聪明的皇帝,怎么就成了傻瓜了呢?原来,顺治帝不识字,他没有上过学。按理,顺治元年,他6岁,朝廷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多尔衮却总是拖延不办。这样,顺治帝从即位开始,没有人给他请老师,也就只有玩耍了。

  • 刘伯温之死的真相终于揭开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著名忠臣刘伯温,一生都奉献给了明朝,为明朝的开创以及后世的巩固都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但是,刘伯温的死却是令人十分的寒心以及惋惜。在洪武八年的正月下旬,刘伯温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经检查发现,只是普通的风寒罢了。朱元璋知道了刘伯温生病了,于是就派胡惟庸带上御医到刘伯温家中为刘伯温治病。当时,当刘伯温服用

  • 慈安:清朝史上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当盛年就突兀离世,倘若不是慈安

  • 乌拉那拉氏:雍正帝唯一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清第三代皇帝雍正以非正常手段夺得皇位,至于这非正常手段是什么,正史讳莫如深,没有直接记载。唯有野史说他联结皇亲科隆多,将“传位十四子”的康熙遗诏篡改为“传位于四子”,因而从其他兄弟手中夺取了皇位。其真实性如何,无从考证。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总理五大臣及满汉文

  • (曹操墓之谜)见证历史“轻”与“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陵墓水银之谜,诸葛亮墓,曹洪墓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0日电(记者王文化)简办的丧事,被视为耗资巨大的骗局;移风易俗的改革,成了奸诈的证明。但史料终究未被民间传说、文学作品所淹没,曹操墓千百年来的遭际,显示出史实的无奈与顽强,见证了在人言、道德、时间重压下,历史真实之“轻”与“重”。曹操的墓葬,在史料中没有多少疑问。宋代司马光《资治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