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4/2/14 3:14:29

商鞅是哪国人

商鞅是卫国人。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对法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公孙鞅来到了魏国,做了魏国宰相公叔痤的管家。公叔痤看公孙鞅谈吐和举止认为他是一位不错的人才,准备向魏惠王推荐。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不巧的是公叔痤生病了,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来到了宰相府看望公叔痤,公叔痤知道自己这次病的十分严重,就告诉魏惠王说,自己的管家公孙鞅有很大的才干,万一自己离开了人世,可以让公孙鞅代替自己,成为魏惠王的左右手,帮助魏惠王处理朝中政事。魏惠王听后,陷入了深思,魏惠王准备离开宰相府时,公叔痤又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公孙鞅,就要将他在魏国境内杀掉,不能让他去别的国家任职。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入膏肓,竟然一会说任用公孙鞅,一会说杀掉公孙鞅。魏惠王便没有听公叔痤的话。

后来,秦孝公上位后,为了给秦国寻求一位变法人士,在全社会,广发求贤令。身在魏国的公孙鞅知道后,便前往秦国,准备大展身手。到秦国后,有人引荐了公孙鞅,秦孝认为公孙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变法人士,便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展变法运动。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逐步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认可,改革成果的显著,让秦孝公更加肯定商鞅的才干,随后,秦孝公封了15城邑给商鞅,以示对他的夸赞。

商鞅的老师

后人在说到商鞅变法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认为商鞅变法是明智的改革。北宋王安石,称赞商鞅的变法为:“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足以见之商鞅变法悠久而深远的影响力。

商鞅画像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达标人物,关于商鞅思想所承何处,有三个争论。一是说商鞅的老师是公叔痤。商鞅年轻求学时候,受到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十分认可和推崇法家思想。公叔痤为魏国的宰相,商鞅早年拜于他的门下。公叔痤很是欣赏商鞅的才干,于是对魏惠王说,公孙鞅有很大的才能,可以任用他作为宰相。过了一段时间,公叔痤告诉魏惠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要在魏国境内杀掉公孙鞅。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重,说话语无伦次,便没有采纳公叔痤的意见。商鞅在魏国听说秦孝公广纳贤才,于是带着《法经》前往秦国。

第二个说法是商鞅的老师尸子,原名尸佼。刘向曾记载说,尸子曾经做过秦国宰相商鞅的门客,在商鞅执行变法期间,为商鞅出谋划策。所以,很可能尸子是商鞅的老师。

第三个说法是说商鞅的老师是鬼谷子。但是,这一说法被推翻了,因为鬼谷子的学生都有记载,比如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如果商鞅是鬼谷子的学生,那么也会有相关记录。

对于,商鞅老师一说,认为公叔痤和尸子的可能性较大。

商鞅立木取信

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立木取信的故事

秦孝公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有志之人,他们纷纷来到秦国,想通过此次变法运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其中有一位便是商鞅。

商鞅来到秦国后,有人将他引荐给秦孝公,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走上富强之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除此之外,要按功论赏,提高百姓的积极性,统治者在这过程中,要言而有信,才能给百姓树立威信,让他们信服。秦孝公认为商鞅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秦孝公担心商鞅变法会遭到朝中守旧贵族派的反对,便没有立即执行。

两年后,秦孝公政权得到了稳固,便决定任用商鞅,将变法一事全权托付给他。商鞅为了得到百姓的信任,便让人在南门竖立了一根木头,并且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可以获得十两金。很多百姓都围了上来,但是大家都对这件事持有怀疑态度,没有一个人动手扛木头。随后,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50金,围观的百姓更不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了,没有一个人去扛这根木头。突然,人群中出来了一个人,他将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到了北门后,商鞅立即派人给这位扛木头的人50金,大家看后议论纷纷。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商鞅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

商鞅“立木取信”这一做法,是为商鞅变法前所做的预热活动,恰好,他的言而有信被秦国百姓所信服,顺应了改革民意。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

商鞅舌战群臣图片

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寻觅一位变法人士。商鞅来到秦国后,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的推动下,商鞅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并没有很快的得到实施,秦孝公刚成为秦国的新一任国君,他怕变法会遭到守旧派的反对。果然不出意料,商鞅变法遭到了以甘龙和杜挚为首的保守党派的反对,商鞅为坚持变法的好处和他们展开了一场论战,就是著名的商鞅舌战群儒。

甘龙等人认为轻易变法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秦孝公本来才登上皇位,政权不够稳固,如果此时让商鞅主持变法,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针对这个问题,商鞅认为,国家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发展做出不同的适合国家国情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商鞅还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周朝的灭亡、夏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国家制度跟不上社会进步,人民才抛弃了它。对于,秦国而言,变法是唯一的必经之路。

甘龙等保守党派还认为变法要顺应时间,如果秦国一意孤行实行变法,物极必反。就俩人的意见,商鞅认为,秦国此时要想走上富强之路,必须要实行变法。纵观李悝和吴起俩人的变法,都对秦国由借鉴意义。

在商鞅的坚持下,秦孝公看到了商鞅变法的信心和决心,于是商鞅变法在秦国开始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柴绍人物生平 晋阳起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商鞅还要被车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简介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屈突通人物生平 直言敢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直言敢谏屈突通之父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

  • 吴用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之一的?吴用人物性格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吴用是《水浒传》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第一次在书中出场,作者描写道:“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个似“似秀才打扮”就奠定了他整个人物的基调,与梁山上大多数以武艺程强之人不同,吴用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以智取胜的人物

  • 司马懿杀曹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曹爽三国,特别是三国中的有名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连七岁孩童都能说出一二,如桃园三结义,亦或者是诸葛亮赤壁之战。那时的振奋人心,那时的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复的热血情怀。曹爽画像乱世出豪杰,历史上从来不匮乏英雄的存在,但在三国鼎立时,却是盛产英雄的时代。不光文臣,更多武将,基本上是到达了历史的鼎盛时

  • 为地下情正名 西汉平阳公主的爱情很虐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名将卫青在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他在对匈奴的征战中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等功不可没,同时,卫青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从而赢得了后人的一致称赞。鲜明人知的是,卫青的发迹竟然是靠两个女人的帮助。第一个帮助他的女人不是别人,而是同母

  • 玉麒麟卢俊义简介 卢俊义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人物档案姓名:卢俊义别名:玉麒麟国籍:中国祖籍:北京大名府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大名府出生时间:1084年8月9日逝世日期:1156年9月9日星座:狮子座星位:天罡星身高:2。07米生肖:鼠信仰:佛教职业:富商、大财主、员外职务: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主要成就:梁山第二首领卢俊义是中国著名古典名著,与

  • 钟会的父亲是谁 钟会汗不敢出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钟会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

  • 夏侯惇为何要拔矢啖睛?为了赎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蔼拔矢啖睛指什么生肖,拔矢啖睛读音,夏侯惇和关羽

    新三国夏侯惇在电视剧《新三国》中堂堂的曹魏大将军夏侯惇就出场了一次,而且这次还不是主角,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中给关羽做陪衬的,在戏中他跟关羽打了个平手,连他人生中最精彩的拔矢啖睛都没有戏份,一出场夏侯惇的左眼便是瞎的。新三国夏侯惇剧照如果不了解夏侯惇的故事,观众肯定会莫名其妙,怎么会出来一个瞎子跟关

  • 名将白起评价:究竟是暴掠者还是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暴殄天物,白起和廉颇哪个好用,暴怒狂斩和鲜血暴掠哪一个强

    白起是谁提起来中国历史上的有名的常胜将军,我们能够想到的可能就是:孙武、吴起、岳飞、霍去病、卫青等,没有人能够很快的说出“白起”这个名字,那么,“白起”到底是谁呢?白起画像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显著的将军,是战国四将之首(其他三位是李牧、廉颇、王翦)。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代,所以又称为公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