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辅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王辅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2 20:00:01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今天要说的王辅臣,则被称之为清朝的“吕布”。对于王辅臣这位将领,被清朝初期的学者刘献廷评价道“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须,髯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号曰马鹞子。”而就顺治皇帝,则表示“闻有马鹞子者(王辅臣),勇士!今不知何在,安得其人而用之。”

在此基础上,王辅臣得以成为顺治皇帝麾下的一等侍卫,从而承担着护卫顺治的重任。当然,除了勇猛之外,王辅臣也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将领,甚至还在三藩之乱中受到了吴三桂和康熙的极力拉拢。不过,如同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一样,王辅臣这位清朝的“吕布”,最终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那么,问题来了,王辅臣为何最终畏罪自尽呢?

首先,王辅臣(?—1681年),本姓李,号“马鹞子”,山西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人。明朝末年,王辅臣参加起义军,后来逃到明朝大同总兵姜瓖麾下,姜瓖手下有个将领叫王进朝,没有子嗣,就认王辅臣做了义子,王辅臣也就此改姓王。由此,比较有意思的是,吕布当年就曾认董卓为义父。现在,对于王辅臣来说,不仅成为了他人的义子,甚至连姓氏都改掉了,这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王辅臣面孔白皙,长身玉立而眉如卧蚕,酷似世上流传的吕布画像,得了个“活吕布”的名号。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进攻明朝都城,这迫使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在明朝灭亡的背景下,明朝大同应时势举城而降,王辅臣由此拨划到姜瓖属下。当然,对于李自成来说,也没能长期占据明朝都城。因为吴三桂联合清朝大军入关,这导致大顺军一溃千里,异军突起的清军势如旋风席卷中原。姜瓖遂杀掉大顺将领张天琳,又举城投靠清兵,王辅臣亦随之降清。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王辅臣在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之际,也是多次易主,这和汉末三国时期的吕布,又颇有四分相似之处了。

投清后不久,姜瓖认为清朝兵不血刃地占据大同这兵家必争之地,却对他有功不赏,还屡受训斥,心怀愤懑。不久之后,原来明朝降清的一些将领纷纷背叛清朝,声势甚大。见此,姜瓖又自称兴汉大将军,以大同为根据地,联合三省十余支地方兵马,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对此,王辅臣始终追随鞍前马后。

在姜瓖和清朝的较量中,王辅臣因为作战勇猛,从而声名鹊起。不过,因为清朝的整体实力更加强大,而原先明朝的势力则是一盘散沙,所以,王辅臣最终还是归降了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皇帝执掌大权,因为爱惜王辅臣的才干,任命他为御前一等侍卫,委以重任。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一等侍卫,官名。清代侍卫中第一等。武职正三品。雍正皇帝在位时,一等侍卫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管廷宿卫以及随扈皇帝之事。对此,在笔者看来,王辅臣并非八旗子弟。所以,顺治将其册封为一等侍卫,无疑是破格重用了。而这,也是因为王辅臣的勇猛获得了顺治的认可。

当时,不仅顺治皇帝十分器重王辅臣,平西王吴三桂极力笼络著名武将,王辅臣当然在他的视野之中,吴三桂请示了顺治皇帝后,授给王辅臣援剿右镇总兵官隶属于自己的部下。对于吴三桂来说,极力拉拢王辅臣,自然是为了自己起兵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

但是,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朝廷下旨将王辅臣调离云南,担任平凉提督。所以,等到三藩之乱爆发的时候,王辅臣自然不在吴三桂的麾下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正式爆发,吴三桂在起兵之后,派汪士荣给王辅臣送信,请他出任总管大将军。因此,对于吴三桂来说,自然希望王辅臣可以起兵响应自己。

对此,王辅臣则是将吴三桂的招降书送给了康熙,康熙对于王辅臣的这一举动十分赞赏。因为四川提督郑蛟麟因为响应吴三桂的叛乱,康熙遣重臣莫洛来平定叛乱。王辅臣之前和莫洛有过节,这导致王辅臣处处掣肘。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因为粮饷马匹分配不公,王辅臣的副将邵苓芝怨气冲天,领兵冲击八旗军营,导致莫洛咽喉中箭身亡。莫洛被杀后,王辅臣自然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表示自己要跟随吴三桂反清。在此背景下,王辅臣自然成为康熙皇帝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了。

王辅臣率部自沔县,经略阳,进入陇南,阶州、徽县及所属成县、文县等皆依附。后来在北达秦州后,知州巴山刚也归附,王辅臣决定以位处陕甘要冲的平凉为基础,北控宁夏,南接巴蜀,东拒清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王辅臣的整体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但是,如果王辅臣继续壮大下去,势必会威胁清朝的关中等地,这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后果。

最后,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皇帝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兵急赴陕西。三月,图海抵达平凉,诸将请乘势攻城,图海则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以此让王辅臣的部下逐渐动摇。于是,在平凉被包围之后,王辅臣再次降清,康熙皇帝因为还需要对付吴三桂,所以仍命王辅臣为平凉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值得注意的是,参考康熙后来对付尚之信、耿精忠的手段,这意味着在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一定会追求王辅臣的罪责。而这,自然成为王辅臣最终畏罪自尽的重要原因。

康熙皇帝命令王辅臣和图海一起镇守汉中,王辅臣内心不安,曾经自杀了一次。康熙严令图海看护王辅臣。对此,在笔者看来,康熙将大臣图海留下,自然是为了监督和控制王辅臣,这成为后者想要自尽的重要原因。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王辅臣遣散家财,分发给部下。紧接着,王辅臣再一次自尽,这一次,图海没能阻止这一结果的发生。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康熙皇帝听到王辅臣的死讯,默然良久。后来,果然没有株连他的家人、部属,仅仅将王吉贞革职了事。从这一角度来看,王辅臣知道自己不会得到康熙的真正赦免,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和部下,他甘愿自尽,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在三藩之乱平定后,和王辅臣一样参加吴三桂造反,又归降清朝的尚之信和耿精忠,前者被赐死,后者被凌迟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文静有李渊赐下的免死金牌 李渊最后为什么要亲手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琼有没有救过李渊,刘文静[唐朝开国功臣],请皇上赐臣一死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渊和刘文静,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文静有李渊赐下免死金牌的,李渊最后为什么要处死他?刘文静到底犯了什么大错?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唐高祖李渊被调到山西做官之后,在当地结交了两个好友。后来,这两个朋友帮助李渊,齐心协力共

  • 阴丽华作为刘秀的原配 阴丽华为什么不是刘秀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秀和阴丽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阴丽华作为刘秀的原配妻子,刘秀登基称帝后,阴丽华为什么只是一个妃子?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出过许多英雄豪杰,也有让人津津乐道的宫闱秘史。在朝代更迭中,许多开国皇帝的一行一言都会受到关注。其中汉光武

  • 吕雉为什么对戚夫人下手那么狠 看看戚夫人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后宫中一共有八个老婆,吕雉和戚夫人有什么过节吗?吕雉为什么对戚夫人下手那么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很多人把都认为,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心狠手辣,多么的歹毒。但是如果仔细的品品吕雉过得这一辈子,跟戚夫人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挺能理解吕雉的。

  • 卫子夫死后 汉武帝有没有后悔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卫子夫和汉武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宠妃,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心里是怎么想的?汉武帝有没有后悔过?岂止后悔,简直悔不当初。汉武帝和卫子夫相伴50年,是“患难夫妻”。巫蛊之祸,汉武帝也没废卫子夫的皇后之位,后来真相大白,他自绝三族,发《罪己诏》,

  • 刘秀后宫中有多少名妃子 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后宫,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皇帝可以后宫佳丽三千,刘秀后宫为什么只有三位嫔妃?她们分别是谁?刘秀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在位33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

  • 五胡乱华和刘秀有关系吗 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他以正统即位,文治武功样样皆能。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勤于政事,也没有滥杀功臣,与民休息,集勇武、智慧、仁厚、谋略于一身,从他身上真的能很难找出明显的缺陷。俗话说人无完人,要想找到某个人身上的确定,简直不要太轻松,况且还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者,刘秀作为一代帝王,从他身上

  • 陈宫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 陈宫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陈宫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宫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陈宫先叛曹操,后又反吕布,陈宫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作为一个君臣,最重要的并不是能力和天赋,而是对于国家和君主的忠心,自古以来,背信弃义之辈从来都不再少数,历史中也有很多国家因为一些朝臣的背叛而破灭。在三国

  • 身为董卓智囊的李儒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才谋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诸谋臣虽然服务于不同的主子,但是他们大多数还有自己的良心,怀有一个安邦治国的理想。但是有些人就是纯粹的做恶,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去祸国殃民,助纣为虐。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毒士”就是贾诩和李儒。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但是在我看来,李儒你可能不重视,但是他在三国特

  • 同样都是打仗 刘备打仗不缺粮,诸葛亮打仗为何缺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知道诸葛亮打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出征打仗的时候都没有出现缺粮的问题,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缺粮?诸葛亮有那么差劲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大军打仗,粮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其跟现代战争不同,一旦交战即是持久战,无法做到迅速取胜,逼迫对方投降,所以十分的耗费时间

  • 清朝九门提督如果关城门造反的话 皇帝又是怎么防范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九门提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九门提督手握重兵权势那么大,他们如果把城门一关造反的话,皇帝又是怎么防备的?古代的皇帝可以说是人人梦寐以求的身份,它所拥有的权利、财富和地位都是无人能比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为了皇位之争而弄得头破血流的事件。而争夺皇位的不仅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