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虞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项羽所杀?

历史上虞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项羽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24 15:54:15

要说项羽这一生也是十分的辉煌,按照项羽自己所说的,就是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更是多次创下以少胜多的战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于垓下,四面楚歌,军心涣散,败局已定,项羽突围之前,姬自刎,让项羽轻装上阵,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霸王别姬”,故事的悲壮凄恻和虞姬的美艳刚烈,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但宋朝一本奇书记载的内容,却推翻了“虞姬自刎之说”,给霸王别姬的美好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平寰宇记》:虞姬冢于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虞姬葬此。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地理总志,由乐史撰,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计约200种,内容包括万象,八卦风月,是一本宋朝奇书。在这本书上,却指出“即项羽败,杀虞姬葬此”,项羽亲手杀了虞姬,这显然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

虞姬是项羽红颜知己,但史书上对虞姬的记载非常少,本名、籍贯、年岁、如何与项羽相识等一无记载,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仅记载“有美人名虞”,更没有说虞姬自刎。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四面楚歌之后,项羽败局已定,于是慷慨悲歌,史称《垓下歌》,然后司马迁只记载“美人和之”,并没有说虞姬自刎。如果虞姬自刎,司马迁应该会记录在案。

另外,司马迁认为虞姬的名字叫“虞”,但“虞”既可能是美人之姓,也可能是美人之名。而且,虞姬的“姬”,既可能是美人之姓,也可能是古代妇女之美称。总而言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的真实姓名,已经成了一个谜团。

司马迁没有记载虞姬自刎,为何又流传出虞姬自刎的凄美故事?源头还是出自西汉初年。

上文谈到“美人和之”,司马迁没有记载虞姬“和”的内容,但西汉儒生陆贾在《楚汉春秋》却记载了虞姬“和”的诗句。叱咤风云的项羽,竟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句“贱妾何聊生”,给了后世文人无限想象力,于是虞姬自刎之说隆重出炉。元朝诗人张可久写下一首《卖花生·怀古》,开头第一句就是:“美人自刎乌江边,战火曾烧赤壁山”。

陆贾的这一首五言诗非常成熟,不少学者质疑后人伪作,因为秦汉之交不会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楚汉春秋》至唐犹存,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则加以引录这首诗,刘知风、司马贞、张守节都曾亲见,因此陆贾的记载可信度比较高,只是难以判断陆贾有没有虚构虞姬“和”的内容。

1000多年之后,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并未提及“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显然,司马光不认可这一凄美的结局。

如果虞姬并未自刎,那么在当时情况之下,虞姬命运无非三种:一是死里逃生,二是汉军俘之,三是项羽杀之。

首先看死里逃生,当时楚军虽然涣散,但毕竟数万人马,一旦逃命的话,汉军很难一一抓住,因此虞姬逃命或死于战场的可能性的确存在。前些年浙江一座小山村,村内100多人全姓项,自称是楚霸王的75代子孙,证据是《项羽家谱》。原来,项羽有二个儿子,长子叫项隆,这个山村里的人就是项隆后代。而项隆与他弟弟,会不会是虞姬逃命之后生下的,即项羽的遗腹子?

其次是汉军俘虏,以当时刘邦对项羽愤恨的程度,如果俘虏项羽爱妾,应该会在史书上写上一笔。因此,大概率是汉军没能俘虏虞姬。

第三是项羽杀之,就是《太平寰宇记》的结论。作为项羽的爱妾,虞姬相当于帝王之妻,一旦落入汉军与刘邦手上,很难不被羞辱,更为重要的是,羞辱虞姬等于变相的羞辱项羽,在四面楚歌之下,项羽自身尚且难保,于是挥剑杀了虞姬的可能性很大。

古代帝王兵败国破之前,往往会杀死家里女眷,以防敌人羞辱皇家女眷,比如明朝崇祯皇帝,临死之前逼死妻妾杀死女儿。因此,项羽挥剑杀死虞姬之说,固然有些煞风景,让人难以接受,但也未必不可能。

值得深思的是,作为一个大时代的弱女子,虞姬虽然贵为楚王妻妾,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她当时是否自杀,但为了一些社会价值取向,后世评价中虞姬还是自刎的好,这样对虞姬、对项羽、对后世价值取向都有利。总之,尽管虞姬死得不明不白,但在后世还是会被定义为一个全节全义的自杀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俊和刘光世没有明显的战绩,为什么还能位列中兴四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时期有四位军事统帅的抗金战绩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兴四将,他们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其中岳飞和韩世忠的赫赫战功被后人所熟知,另外两位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很糟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俊跟刘光世这二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很糟糕,其中张俊还和秦桧一起构陷名将岳飞。跪在岳

  • 明朝有了东厂,为什么还要建立西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朱见深继位之后,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冤案,在政治上比较清明。但他在位期间,重用大宦官汪直,也算是一大败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汪直乃是万贵妃的亲信,不到20岁就做了御马监太监。御马监设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一员,因掌握腾骧四卫的养马、操备、选拔军士事

  • 刘备在许田围猎时阻止关羽杀曹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99年,汉献帝和曹操领着文武百官围猎于许都。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蜀记》的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

  • 曹操在面对吕布这样的武将时 曹操为什么不给吕布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杀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抓住吕布之后,在面对吕布的投降时,曹操为什么问刘备一句话就杀了吕布?曹操到底是怎么想的?说曹操早就想杀吕布的人是低估了曹操的容人之量。张绣先降后叛,杀了典韦,杀了曹昂,导致曹操正妻出走,这样曹操都能忍,后来不但接受了张绣的再

  • 明朝时期奸臣遍布,海瑞不畏强权,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做到极致的人,常人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便视为怪人,海瑞便是这样的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代第一清官,非海瑞莫属,海瑞以忠贞不二、刚正不阿品行,行走在混浊不堪的官场中,历经四朝,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如此,以海瑞刚烈的秉性,竟然可以

  • 秘密立储制度为什么会在咸丰时代得以终结?咸丰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是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统史学界对清朝的评价都很高,特别是大部分的皇帝都很勤政。主要表现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当然这跟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联,和明朝似乎形成了鲜明

  • 在位仅4年的宋英宗,他的皇帝生涯有多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宋的皇帝之中,宋仁宗可以说是一位守成之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方面,他创造了空前的盛世,将大宋推向了繁荣的高峰,大宋42年间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战争;但是另一方面,北宋的“三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和的宋朝也蕴藏着巨大的危机。而在宋仁宗去世之后,即位的

  • 嘉靖帝为什么被叫做道君皇帝?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年号“嘉靖”,他靠着吃丹药活到了60岁,也正是因为执政期间吃丹药的种种行为,他被戏称为“道君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给人一个昏君辈出的印象,每个皇帝都有自个的兴趣爱好。在很多人眼中,明朝除了暴君就是昏君。除了个别少数

  • 刘备全盛时期实力有多强 刘备的实力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巅峰时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巅峰时期是在汉中之战后,当时的刘备实力有多可怕?孙权和曹操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这样来说当时的三国情况吧,就是汉中之战刘备最为辉煌的时候,刘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和曹操面对面的对决,那个时候双方一共是在汉中山区投入了差不

  • 朱棣称帝之后为何没有生育一子一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在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他为了当上皇帝,发动了靖难之役,起兵攻打自己的侄子建文帝,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