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蒯通是什么人?他鼓动韩信自立为王刘邦却没杀他是为何?

历史上蒯通是什么人?他鼓动韩信自立为王刘邦却没杀他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2 更新时间:2024/1/3 11:18:58

公元前197年,韩信被萧何所骗,孤身前往长安,最终被刘邦皇后吕雉所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邦率诸侯平定陈豨反叛回京后,得知韩信临死前的感叹,即刻令人到齐国抓捕蒯通押至京师,指着他鼻子喝问:“撺掇淮阴侯反叛的就是你小子?”

蒯通气定神闲答:“臣的确曾为他出谋划策!可惜韩信这竖子不采纳臣的建议,才落得被夷三族的地步!否则,陛下岂能轻易灭了他!”

刘邦鼻子都被气歪:“来人!把这老家伙烹了!”……

(一)劝降县令

蒯通,本名蒯彻,范阳(今河北保定定兴县)人,史书为避汉武帝刘彻之讳,改称其蒯通。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令武臣率三千士卒攻取赵地。武臣渡过黄河北上,一路摧枯拉朽攻下赵地十余城,队伍壮大至数万人,兵锋直抵范阳。范阳县令急令整顿军队,严防死守,企图负隅顽抗。

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一个神秘人物突然出现在范阳县令面前。他自我介绍:“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紧接着说明来意:“我来此,一为哀悼您死到临头,二是祝贺您因我而得新生!”

徐公一头雾水:“您为何哀悼我?”

蒯通冷冷一笑:“您在范阳任县令十余年间,滥施刑罚,为虎作伥,杀害了多少父亲,制造出多少孤儿!百姓们不敢一刀捅了您,无非是‘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乱,秦政不施’,百姓们必然争前恐后找您报仇雪恨。所以,您已是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只知腾云驾雾,不知死在眼前!”

徐公被惊出冷汗:“那您为何能令我得到新生?”

蒯通从怀着掏出武臣的印信:“我是武将军的全权代表,奉命与您谈判。我建议您举城归降武将军!您不仅有绝对的生命安全,还会有丰厚的赏赐!”

徐公犹豫不决:“可万一武将军……”

蒯通条分缕析道:“如果您归降后被杀,其他边城守将得知‘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据城死守,使义军遭受重大损失。武将军承诺:您若归降,他将以黄盖朱轮的车来恭迎您。到时,您可以在燕赵边界驰骋炫耀,使边城诸将奔走相告‘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共同加入反抗暴秦的伟大事业!”

徐公心悦诚服,同意归降,“具车马遣通。”武臣闻报大喜,“以车百乘、骑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赵边城守将“闻之,降者三十余城。”

蒯通说服范阳县令归降,既使家乡免受战火之灾,又使燕赵三十余城守将不战而降,为秦王朝的大厦的轰然倒塌送上了有力的助攻。

(二)害死郦生

蒯通归汉后,随韩信南征北战,“虏魏王,破赵、代,降燕,定三国”,兵锋直抵齐地。齐地“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今山东历城)”,是一块综合实力强大的硬骨头。韩信接到东进攻取齐地的命令后,率数万大军马不停蹄东进。刘邦的谋士郦食其生怕夜长梦多,自告奋勇请求游说齐王归顺。

郦食其艺高人胆大,单枪匹马闯入齐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说服齐王田广同意举齐地七十余城归顺,且放松警惕,“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韩信进军齐地途中,得知郦食其已搞定齐地后,“欲止。”蒯通替韩信抱屈,怂恿他:“您受诏击齐,汉王却又暗遣郦食其使齐劝降,分明是不相信您的能力!您难道接到过汉王停止攻击的诏命?您率数万之众,仅攻取赵地五十余城;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下齐七十余城!将军您为将多年,功劳反而比不上郦食其一介竖儒?!”

韩信被撺掇得火冒三丈,“乃夜度兵平原袭齐。”因齐王早已下令解除戒备,韩信得以势如破竹击败驻守历城的重兵,一鼓作气打到齐地都城临淄。齐王田广“闻汉兵至”,误以为郦食其与韩信里应外合毁灭齐国,一怒之下将郦食其烹死后“引兵东走。”

(三)劝谏韩信

韩信平定齐地后,自立为齐假王(齐地代理国王),并报请刘邦批准。刘邦此时在荥阳被项羽围困得焦头烂额,为安抚韩信,“遣张良即立信为齐王。”于是,手握重兵的韩信,成为楚汉两军之外实力最雄厚的第三方力量。刘邦拼命拉拢韩信,项王同样派特使商量联合事宜。韩信由此成为“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的决定性砝码。

蒯通深知,天下局势如何变化,完全取决于韩信,因此“欲说信令背汉。”他推心置腹劝谏韩信:“‘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给百姓造成深重灾难!汉王虽率数十万众,但屡战屡败;楚王虽‘乘利席胜,威震天下’,但盛极而衰。现在,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手中!臣为您谋划,‘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以您的声望与实力,‘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

韩信断然拒绝:“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岂能见利背恩!”

蒯通先以越国文种被勾践杀害的事例,证明鸟尽弓藏历来是君王的惯用伎俩,再以一些活生生的实例证明“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的观点,水到渠成得出振聋发聩的结论:“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他警告韩信:“您功高盖世,‘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您身为人臣,却功高震主,难道没有感觉到利剑高悬?”

数日后,蒯通再次劝谏韩信速下决心:“犹豫不决或者决而不行,这是‘百事之祸也。’‘时乎时,不再来。’希望您采纳臣的建议!”韩信承认蒯通之言有理,但内心深处依然“不忍背汉”,且自以为劳苦功高,刘邦不至于夺取他的齐国统治权,于是婉言回绝。蒯通担心消息泄露导致杀身之罪,惶惶不可终日,装疯卖傻改行去当巫师避祸。

(四)直言免祸

韩信为自己的忠诚与短视付出沉重代价:刘邦灭楚后第一件事,便是直入齐王韩信军营,收夺韩信兵权。其后,韩信被改封楚王,因被诬告谋反而被贬为淮阴侯,最终“谋反被诛。”蒯通也因此被恼羞成怒的刘邦判处烹刑。

面临绝境,蒯通镇定自若地回答刘邦当初为何唆使韩信谋反:“忠诚的狗,永远会对主子之外的人狂吠不已!当时,臣是齐王韩信手下,当然只认主子韩信,并不知道有您!且秦朝帝位丧失后,‘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大乱,各路豪杰争先恐后做您所做的事。他们只是能力不足才失败,您难道能把他们斩尽杀绝?”这番话,使“王乃赦之”。蒯通虎口脱险回归齐国,齐相曹参执政时,蒯通被聘为宾客,安度余生。

蒯通能从刘邦屠刀下起死回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条:

首先,蒯通构不成威胁。刘邦建汉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清除有实力且有野心的八大异姓王身上。蒯通虽在楚汉相争时游说韩信背汉,但韩信置若罔闻,并未造成既成事实。且蒯通并未结党营私,即便罪大恶极,也仅是逞口舌之力的文士,对刘邦巩固政权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刘邦释放蒯通,即显示出容人之量,又得以收买人心。

其次,蒯通之言点醒刘邦。除了项羽,欲与刘邦争天下者不乏其人。刘邦胜出后,不可能将竞争对手悉数消灭。作为胜利者,理应高姿态对待失败者以塑造仁君形象。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纯属自毁形象。

最后,蒯通语言艺术高超,不愧为驰名天下的“辩士”。当回答刘邦问话时,他针对刘邦大老粗出身的文化背景,放低身段,把自己贬喻为一条效忠主人的忠犬。这个比喻虽然粗鄙,但浅显贴切,正中胸无点墨的刘邦下怀。

蒯通死里逃生的经历示后人: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是获取功名利禄流芳百世的利器,也会是导致人头落地身败名裂的凶器。人在江湖,江湖凶险,凶险之地,谨言慎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咸丰皇帝继位后,为什么只活了十一年就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丰为什么能当了皇帝,咸丰皇帝为什么只活了31岁,咸丰的儿子哪个继位

    大清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在中国统治将近三百年的王朝,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么长的统治时间中,大清帝国的历史可以很明显的分为前期和后期,这个界限就是道光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咸丰皇帝继位后,为什么只活了11年?荒唐

  • 揭秘:关羽为什么招降不了庞德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三国怎么招降关羽,庞会灭了关羽满门,庞德后人灭了关羽后人吗

    庞德原是西凉马超手下的副将,骁勇善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马超将庞德“遗弃”在汉中,自己却归顺了刘备。曹操大军征讨汉中,张鲁战败,归顺了曹操,庞德也顺便归顺了曹操,开启了新的人生。演义中,庞德确实是一员难得的大将,曾数合战退张郃、夏侯渊,三五合战退徐晃,五十合战退许褚,连战四将

  • 有预言薄姬之子当为天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是如何成为汉朝皇太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为什么娶薄姬,五公经可怕的预言,刘邦与薄姬之子有当皇帝吗

    机遇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当机遇到来时,要果断地抓住机遇;如果犹豫不决,当机会失去时便懊悔莫及。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抓住一次机会做出一番大事业之人不胜枚举,但就汉朝而言,最大的惊喜可能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宫女,刘邦只临幸她一次,就生下一个儿子,更为

  •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为何受到世人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最喜欢的儿子,司马孚是忠臣吗,司马懿的子孙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为何受到世人一致赞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能与诸葛亮的才干相提并论的仅有寥寥数人,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多次与司马懿正面交锋,以诸葛亮如此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司马懿面前也占不到丝毫便宜。可以说,正是司马懿堵死了诸葛亮复兴汉室的最后一丝希望。

  • 咸丰皇帝为何会壮年早逝呢?是先天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咸丰皇帝的皇后是谁,咸丰皇帝是昏君吗,咸丰皇帝儿子

    按理来说,30来岁正是一个人壮年,而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咸丰皇帝就是在这个30岁刚出头的年纪一命呜呼,使得后面的大清王朝走向了一个女人执政的末路。回头去看他爸和他爷爷明明都活过了60岁,为啥他在最强盛的时候却进了棺材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清朝皇帝的长寿基因清朝皇帝从康熙

  • 霍去病去世记载“卒”,而霍光却用的“薨”,二者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霍去病为何死,霍去病死的时候,霍去病有后人吗

    古人对“死”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绝对不能混淆。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对霍去病的死是这么记载的:“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汉书》中记载他的死:“光薨,上及皇

  • 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到底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哪一件事,诸葛亮故意用马谡

    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有哪些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这是诸葛亮精心组织的第一次伐魏军事行动,可是,百密而有一疏,诸葛亮任用毫无作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结果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惨败。初出祁山,诸葛亮应该是做足了准备,但是,他为

  • 乾隆死后剩下多少个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妈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嘉庆怎么对待乾隆的妃子,乾隆最后一个妃子,嘉庆的妃子们

    对乾隆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死后还剩下50多个妃子,嘉庆掌权之后,嘉庆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妈的?细数历朝历代的皇帝,乾隆应该是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之一,至于主动禅位于嘉庆帝,只是因为顾及到康熙皇帝的威望,乾隆不想让自己的在位时间超过康熙。事实上,乾

  • 晚清第一硬汉左宗棠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将领左宗棠的坟墓,在左宗棠的家乡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而从长沙市的黄兴镇处罚的话,就要经过东山大桥,然后在南边行驶两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公路旁边有"重修左宗棠墓碑记"这一个石碑。从石碑后面的石阶往上走,就可以到达左宗棠墓了。左宗棠墓地在左宗棠墓当中,首先我们就可以看到刻有"清太傅大学士属

  • 雍正疼爱的十七弟 被受命宣读乾隆即位诏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之后是哪个皇帝,雍正篡改遗诏是哪一集,雍正叫什么

    康熙晚期,各大阿哥展开夺嫡大战,被人熟知的“九王夺嫡”中的各大皇子各显神通,忙的不亦乐乎。而此时无心帝位的康熙第十七子胤礼,却在纵情诗画,俨然是一位面容清秀,气质卓然的翩翩世家公子。十七阿哥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原名胤礼,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为避皇讳改为允礼。他的生母陈氏是满清包衣二等侍卫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