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先提出招安的武松,为什么到最后却坚决不同意?

先提出招安的武松,为什么到最后却坚决不同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4/3/3 5:24:31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水浒传武松

武松在鸳鸯楼上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忠、张夫人、张家丫头仆人后,当夜越过城墙,从城濠边涉水走到对岸,再走小路,到了一座古庙,因打杀,再加一路狂奔,武松累得半死,便倒在庙里,就美美睡一觉。

武松眼还没闭,就被四人绑了。或许是绑得太紧了,武松力气再大,也挣脱不开。四人把武松拖到一所草屋里,武松看到张青孙二娘夫妇站在他面前。

武松在张青家将息了三五日,体力也恢复了。可这时孟州公人正在各乡村缉捕武松。张青、孙二娘就让武松扮成头陀,去二龙山找鲁智深杨志

武松辞别张青、孙二娘后,在蜈蚣岭斗飞天蜈蚣,过岭后,武松来到了一个村子。武松看见有酒店,就往里面进,想喝杯酒御寒。这店里有酒肉,就是不给武松吃。武松一听就来气,于是出手打人。武松把人打跑后,他一个人把桌上的菜吃完。等到被打之人,喊了很多人来拿武松。武松已经喝得醉醺醺,走出村子,被一条大狗追到溪里去了。

武松掉小溪里,只能任由别人摆布。正当武松被孔明孔亮兄弟两吊起来,打得皮开肉绽,恰好被在孔太公庄上避难的宋江看到。宋江、武松重逢,真是悲喜交集。喜的是,宋江、武松自从柴进庄上一别,又见面了。悲的是,武松经历了很多事,失去哥哥、刺配孟州、被张都监玩弄于鼓掌之间……

宋江、武松在孔太公庄上小住了一段时间后,宋江要去清风寨找花荣,便邀武松一同去。武松说他要去二龙山当三头领。武松拒绝宋江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肯定觉得不可思议,武松满脑子都是招安思想。读者都记得,武松听完宋江填词、乐和所唱的《满江红》后,是当场发飙,说不要招安。

武松为何前面想要招安,后面又不同意招安?有人说武松最先提招安是顺着宋江的意思说下去的,并不是他的本意。金圣叹就是这样看的。金圣叹在武松说完招安之话后,留下一条批语说“武松不必有此心,只因上文宋江数语感激至深,便慨然将宋江口中不便说明之事,一直都说出来。”金圣叹的意思就是武松永远都不想招安。

也有读者说武松经过张都监一事,已经看透世事,正如电视剧里武松所说“他们原本在那面就过得不好,再回去还是过得不好。”可武松说很想招安的话,正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说的。武松落入张都监设计好的陷阱里。当他挣扎起来,却被一条狗欺负。这时的武松对朝廷并未死心,还想着以后过好日子。

看来武松说的第一句话是真的。武松是真的想招安,但武松为什么又很讨厌宋江天天提招安呢?原因很好理解。

一、武松站出来跟宋江作对,说招安就是对不起弟兄们,原来是吴用让他这么说的。

不知道读者发现没有。宋江上了梁山后,只要他一开口,附和宋江、反对宋江的始终就那几个人。从江州回到梁山,宋江说“若非众好汉救了,焉得到此。”李逵就开始接话,说了一大堆宋江想说但永远不会说的话。三山人马加入梁山后,武松、鲁智深加入了抬杠行列。

我们就拿宋江劝卢俊义做梁山泊主一事来说。宋江就知道说让,李逵、鲁智深、武松等跳起来说,你宋江要让,我们就不干。什么“冷心”,“若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散伙”。这些话跟后面重阳会上的话是大同小异,简直就像排练过的一样。

究竟是谁要武松、李逵等这样说呢?吴用。吴用在宋江继位大会上,当宋江说完卢俊义如何好后,下面虽站了很多人,但没有人回应宋江。吴用就用眼扫了一周,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才相继开口说话。吴用是梁山军师,跟宋江关系又好,他交代的事,武松等人肯定照办。说了,也不会受到惩罚,吴用自会跟宋江说的。

二、武松上了梁山后,真的过得很快乐,他不想招安后,与宋江、鲁智深等好兄弟分离。

武松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了,因此武松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武松是哥哥养大的。哥哥把他的爱都给了武松。哥哥惨死后,武松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爱是什么滋味。

武松在十字坡遇到张青、在孔太公庄上见到宋江,上了二龙山认识了鲁智深,他才又有了重新被兄弟爱的感觉。宋江跟武松一同睡,就像他小时候睡在亲哥哥身边一样。鲁智深更是一个至情好汉,对武松没得说。上了梁山,兄弟们朝夕相处,痛快喝酒、痛快吃肉,武松更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招安后,武松就得回到山下的世界,从此后不再被人叫土匪,但得面对像张都监这样的人。武松的心是不快乐的。武松想到此,就会想留在梁山,跟兄弟们多待一天是一天。

总之,武松先提出招安,后来又坚决不同意招安,一是因为吴用叫他这么说的,二是武松舍不得梁山兄弟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杀了谋士戴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

  • 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样样精通,乃是小说中的“智绝”,只不过在诸葛亮为了孙刘联盟的事情来到东吴之后,由于东吴的部分大臣不愿意东吴与曹操交手,因此不惜一切来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备为什么不让出南郡让曹操和孙权争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让南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想入川的人说的,同时对于想出川的人也是一样的艰难,如果只想偏安一隅,占据了四川确实可以,但刘备志在一统三国,必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块地方的,更不可能将战略重地南郡拱手相让。赤壁之战后,曹魏集团占

  • 鸿门宴时,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历史上的《鸿门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标志着楚汉争霸的开始,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是一个鬼门关。对于项羽来说,如果成功了,消灭了他一统天下的一个很大的障碍。那么有人不明白了,范增设计了这么好一个计划,为什么项羽不珍惜,为什么他不杀了刘

  • 杨修和司马懿相比 曹操为什么临死前只杀杨修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杨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原是东汉末年崛起的一位校尉,因为他反对董卓而被追捕,后来利用这种情况崛起。曹操以其强大的政治天赋和军事才能,成为北方最大一个诸侯,并且胁迫皇帝成为朝廷的宰相,被封为魏王,他表面上虽然只是汉朝的大功臣,但实际上他掌握着所有的权力,但他心里

  • 晋国大卿里克是什么人?欲以罪为罪,何患无词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晋国大卿里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过许多事,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故事,其中成语就是一个历史的体现。《左传.僖公十年》载: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

  • 同治皇帝19岁就驾崩,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在古代中有很高的地位,能够管理国家的大小事务。清朝统治时间长达276年的时间,其中经历了不同的皇帝。在这些帝王当中,溥仪是末代皇帝,一生中经历三次登基,三次退位。虽然他的生活经历十分曲折,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跟溥仪相比,同治皇帝却没有这么幸运,他是清朝的第10位皇帝,咸丰

  • 刘娥:15岁被丈夫卖进王府,44岁逆袭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历任王朝中少有女主掌权,虽然一直有后宫不得干政之说,但是也出现过很多很有能力的“女皇帝”。历史上有资格称帝的皇后不少,但是能真正当上女帝的就只有武则天。有的皇后她不是不可以称帝,而是她并没有称帝的心,比如辽景宗的皇后萧卓,还有宋真宗的皇后刘娥。这个刘娥皇后的经历就比较特别了,但她确实很有能力

  • 朱元璋的一生有多传奇?他是如何从乞丐逆袭成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朱元璋乃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他的原名其实不叫朱元璋,因为他在朱氏家族中排行老八,故其父为其取名为—朱重八,后来才改的名。说起他,就不得不说说他传奇的一生。他跟别的皇帝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之处,他出身贫寒,

  • 宋徽宗并不是个好皇帝,但却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和全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徽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产生了四百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天生就是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也有些皇帝治国无方、昏庸无能,但是在艺术方面却才华出众,宋徽宗就是其中一位!宋徽宗(1082年-1135年),名赵佶,北宋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