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断案如神的薛宣为官时是如何进行断缣之案的?

断案如神的薛宣为官时是如何进行断缣之案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3/12/13 14:23:31

薛宣,字赣君,东海郡郯县人(今山东郯城)。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汉宣帝之女敬武公主的丈夫,后来又被封为高阳侯。薛宣为人正直,经常向皇帝举荐贤才,以知人善任而出名,后来因故被罢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薛宣在少年时曾经担任过主管刑罚的廷尉府文书佐吏和监狱的狱吏。后来,在朝廷选拔清廉官吏的时候,被补为县丞,隶属于琅琊郡管辖。薛宣在郡守赵贡巡视治下的时候,被其所看重,将薛宣推举升官。薛宣被升为幽州治下的乐浪都尉丞,又受到幽州刺史的看重,将他举荐为秀才,后来又被大将军凤推举为长安令。

汉成帝时期,薛宣由于担当长安令时期,治理长安有功,被诏补为御史中丞。负责朝堂大殿之中的法度,执掌纠谈百官朝议一事。鸿嘉元年,也是公元前20年,升为御史大夫,后来丞相张禹因年老多病,退居家乡,薛宣就代理为相。薛宣为相之后,立刻召集赵贡的两个儿子为左右相丞,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一职。

薛宣担任宰相期间,制定了诉讼不过万钱,不得传递文书到丞相府的规定,后世也都沿用薛宣所立的传统。后来,薛宣被言官弹劾,说他不重礼仪,不通大义,算不上一个贤才。恰好此时的皇帝又比较喜欢经学思想,而薛宣对此不是很精通。

所以,皇帝就对他逐渐的疏远,后来罢免相位,皇上念其年老,让其主动辞官归家,薛宣无奈,只得辞官回到家乡。

西汉薛宣

薛宣,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后又加封为高阳侯,娶汉宣帝之女,敬武公主为妻。汉成帝初期,薛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后来又代理丞相之职,但是薛宣在丞相之位上,没干多长时间,就被成帝找了个借口罢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薛宣为人喜欢威仪,简单的来说就是喜欢排场,而且还非常的注重仪容礼节,他对这些的要求近乎达到了苛求的地步。另外薛宣的性格安静,总是喜欢安静的思考问题,薛宣做事比较注重平安稳重,对什么事清都能做好计划,为人为官都非常节俭。

御史大夫于永去世之后,御史大夫的官职主要是一个辅助性质的官职,他外要辅佐丞相,内要监察百官朝廷的礼节威严。由于薛宣平时比较注重自己的威严,在一些大臣的眼中,他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

后来薛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薛宣担任御史大夫期间,为人材茂行洁,执行法令之时,从不含糊,也不徇私枉法,做什么都是有理有据的,很难让人抓到把柄。薛宣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曾出任临淮、陈留两郡太守,在治理两郡的时候,为百姓所称道。

丞相张禹辞官归家之后,薛宣就代理丞相一职,他在为相期间,举荐了很多的贤才,为大汉朝廷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是,由于其为官清廉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薛宣本人不讨喜欢经学,和皇帝的个人喜好有点偏差,所以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最终,薛宣被罢免了丞相之位。

薛宣在任职期间,为官公正朴实,善于用人,他在任职过的地方颁布的法令,都会得到后世之人的承认沿用,为大汉法治的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薛宣断缣

“薛宣断缣”出自《折狱龟鉴》,是一个著名的法治经典故事,常常作为后世人们学习断案的经典案例。薛宣是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以善罚分明,用法公平,断案如神著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缣”,读作“jian”第一声,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的名称,本义是是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比较细密,有着防水的功效,所以后来也有人将密不透水的水袋叫做“缣袋”。

“薛宣断缣”的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临淮郡,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批缣布,准备送到集市上去卖钱,那时的穷苦人家的收入一部分是务农,另一部分就是靠着妇女的织布来进行赚钱。卖布的人正走在路上,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他只好将缣打开,披在自己的身上挡雨。

后来,有一个赶路的行人,想和卖布的人一起披缣挡雨,出于好心,卖布的人同意了那个人的要求,两人一起披着缣。雨停了以后,路人和卖布人分手,可是那个路人却说卖布人手上的缣是他的。两人争执不下,闹到了官府之中,当时的薛宣正是临淮郡的太守。他对两人盘问了好久,都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薛宣就对这两个人说:“你们为了一匹小小的缣布,就来打官司,这是非常的不值得的。”就让手下把缣布剪为两半,一人一半分了完事。

薛宣又命人暗中跟踪两人,察看两人拿到缣布的反应。那个路人拿到缣布的时候,暗暗窃喜,非常的高兴,缣布的主人拿到一半缣布,非常的伤心,喊冤不止。这样,谁是缣布真正的主人,就很明白了,薛宣就命人将那个路人抓回问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断案高手包拯:一个被神话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包拯斩过哪些人,历史上包拯真的断案无数吗

    古代断案高手有很多,封建社会的中央官,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凡宣布国度政令、管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亢,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能否断案,能否公正执法,是老百姓评价官员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廉己恤民,刚正不阿,事必躬亲,勤于政事的官员

  • 皇帝挂念 官员争相重金聘请的小师爷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臣见王爷自称什么,皇帝成长计划2官员安排,清朝官员面见皇上自称

    与鄂尔泰、李卫共称为雍正王朝三大名臣的田文镜,原属汉军正蓝旗,监生出身,从小官开始做,一直做到了内阁侍读学士。受到重用的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大力推行雍正的政策方针,整饬弊政,清查积欠,严行保甲制度等,政绩卓越。不过民间说田文镜受宠是因为他幕下的一个小师爷,这个小师爷姓邬,绍兴人,绍兴有很多师爷。

  • 揭秘多尔衮为什么没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的福晋有几个,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多尔衮简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小儿子,多尔衮此人骁勇善战,他小的时候就跟着努尔哈赤征战,曾立下过很多的战功。除了能打仗,他也很擅长谋略,后来他一度的把持大清的朝政,成为大清当时权利最大的人,但为什么他只做了太上皇,一直辅助着顺治,却没有自己称帝呢?网络配图多尔衮简介:多尔衮为什么没称帝?福临之

  • 揭秘谁才是成就武帝刘彻盛世的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汉千古一帝刘彻,刘彻前面一个皇帝是谁,刘彻做了多少年的皇帝

    卫青,七击匈奴,总战绩:斩首四万余,俘获匈奴男女(百姓)数千,还抓获了牛羊等畜生数百万头。去病,六次出征,第一次没有出战,因而共五击匈奴,总战绩:斩首十二万余,杀单于大父、折兰王、卢胡王,生擒单于季父、酋涂王,促降浑邪王,没有抓获牛羊等畜生的纪录。网络配图两个人的第一次出击有相似之处,卫青第一次进击

  • 解密:吕蒙将军如何在乱世中成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只有乱世才能出英雄,乱世出英雄的人有哪些,乱世王者武将吕蒙的固有技能

    在中国历史上的将军有很多,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但是要说起吕蒙将军真的是一位大家学习的典范以及真正杰出的人才啊。都说乱世出英雄,吕蒙算是在乱世中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受到大家的尊敬与学习。那么到底吕蒙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吕蒙将军是怎么死的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位了不起的将军吧!网络配图吕蒙简介

  • 秦国丞相吕不韦精明一生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不韦杀王神医的原因,吕不韦是什么国的丞相,吕不韦为啥要死

    吕不韦的人生远远是比历史书上的一些记载来的精彩的,本来是一个比较精明的商人,但是却是因为自己下的赌注,敢于挑战,于是成功的转政。主要是帮助嬴异人成功的登上王位,这是个比较明智的决定。可以说他是一个时代、一代帝王的缔造者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到底吕不韦的人生有多传奇呢?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吕不韦

  •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80万禁军教头相当于什么职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大的官

    豹子头林冲的命运与他的职务及其顶头上司有直接关系,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而且直接归太尉高俅所管。而“太尉”在大家印象中应该是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今天国防部长。因此很多读者觉得林冲是个级别相当高的军官,可是从小说中的描写来看,好像不是。那么林冲究竟是多大的军官?网络配图首先要从禁军说起。宋

  • 惠帝朱允炆生平:优柔寡断被亲叔叔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允炆杀了哪些叔叔,朱允炆能力如何,什么叫优柔寡断

    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史称建文帝。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为了杜绝将来子孙出现抢皇位的问题,所以提前制定好了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立长子。朱允炆他爹当年就是嫡长子,所以被封为皇太子,不过他爹生病死的早,他爹死后,朱元璋就封了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这个人的性

  • 禁军教头林冲是怎么从君子走向黑道大哥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林冲80万禁军教头相当于什么职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大的官,林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禁军教头林冲和其他的草莽英雄完全不同,他虽然有高强的武艺,但待人却十分的谦和有礼。林冲虽然书读的不是很多,但也算是个粗通文墨的“文化人”了。林冲此人非常的能忍,而且对有些事情还是一忍再忍。林冲为何要忍呢?下面随ak军事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原因吧。看看一个善良的人是如何被罪恶的社会给逼成贼的。网络配图禁军

  • 清朝的巨贪和珅为什么没有被株连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和珅真的那么贪吗,和珅到底有多富,和珅墓在哪

    钮祜禄·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和珅是个大贪官,不仅如此,嘉庆帝掌握大权时,宣布了和珅二十条大罪,比如泄漏国家机密、目无君长、寡廉鲜耻、谎报军情、专权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