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代权臣李斯何以落得灭三族惨死?

揭秘一代权臣李斯何以落得灭三族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4/1/9 13:12:31

李斯本算是历史上的聪明人,他师从荀子,法家学派之人才。同样,他也是秦开国功臣之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声名才学显赫而权倾朝野的人最后却被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而死,还灭了三族。李斯的悲剧究竟是如何酿成的呢?

李斯,原是一介书生,穷困潦倒,在六国征战的年代去投奔了秦国,希望在秦国有一番作为。果不其然,这斯还真有眼光,来到秦国之后虽经磨难,但幸运的做了嬴政的老师。或许这斯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这位学生日后能够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而自己也能成为普天之下权倾朝野的第二人--丞相!

网络配图

在李斯给嬴政做老师这段时间里,他们彼此积累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更重要的是积累下了嬴政对李斯的信任和倚重。因此,在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

秦始皇第三次南巡在路上死后,遗诏上是要召回守边疆的公子扶苏回来登基,并且召回蒙恬将军辅佐公子扶苏(蒙恬是公子扶苏的老师,关系很好)。但是宦官赵高并没有第一时间向文武百官宣告遗诏,他认为自己和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一直有过节,一旦他们掌权的话自己肯定很难有好日子过,因此赵高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动了篡改秦始皇遗诏、拥立没有任何才能而且很听自己话的公子胡亥登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好日子过。

于是赵高先去见随行的公子胡亥,赵高问公子胡亥:“公子,您有没有想过要是始皇帝把龙椅传给公子扶苏的话,会怎么样?”

胡亥满不在乎的说:“父王肯定是很了解我们这些儿子的,他把龙椅传给谁就是谁,我没什么意见。”赵高见公子胡亥好像没有任何图谋王位的心,就开始给胡亥洗脑:“公子啊,你想啊,那公子扶苏和蒙恬一直都不喜欢我们,还经常跟我们作对,要是让他们掌权了的话我们哪里还有好日子过啊!”

胡亥有点动摇了,可是又担心的说:“丞相(李斯)那么忠心,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不会答应的。”

赵高眉开眼笑的说:“公子啊,这你就放心吧,只要你答应了就行,玉玺印章什么的都在我这里保管着,我们可以随时改,丞相那里我去跟他说就行了,你就等着当皇帝就行了,到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再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于是赵高就去见丞相李斯,先是告诉了李斯始皇帝驾崩的事实,李斯听后正要大声嚎哭呢,赶紧被赵高给制止了,然后说:“丞相啊,您先不要悲伤难过,眼下还有比悲伤难过更大的事情呢!这始皇帝去世了,您觉得谁应该登基做新皇帝啊?”

网络配图

一直忠心耿耿的李斯只顾悲伤了,都没想这赵高话里面的话,便说:“先皇肯定是有留下遗诏的,按照遗诏办就好了嘛,真是的!”

赵高贼笑着说:“可是您知道这遗诏里面是要把位子传给公子扶苏呀。”

李斯接着说:“这很好啊,公子扶苏仁心宅厚、品行端正,是个帝王之才,先王英明啊!”

赵高又凑近李斯耳边说:“可是我们和公子扶苏的关系都不好啊,彼此都有矛盾,而且公子扶苏一直不喜欢你我,试问,要是公子扶苏登基做了皇帝,你我还有好日子过吗?”

赵高也真不愧是玩弄手段的小人,一下子就说到了丞相李斯的心坎里去。

李斯不解的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赵高阴笑着说:“很简答,玉玺印章什么的都在我手里,我们只要把遗诏改成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行了,公子胡亥很听我的话,以后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过。但为了以绝后患,我们要在遗诏中找罪名赐死扶苏和蒙恬,免得他们以后找事。”

网络配图

李斯听后先是愣了一下,之后也点头默许了。在这种事关帝国存亡的时候,一向忠心耿耿的李斯却自私的站在了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和做出有利于自己却损害大秦帝国的决定,这也为日后李斯全家的惨死埋下了咎由自取的充足理由。

然后赵高就修改了遗诏,赐死了扶苏和蒙恬将军,直到南巡大队回到咸阳后才宣布了秦始皇的死讯,并且宣布了立公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的遗诏。从此,大秦帝国便快速的走下坡路……

秦二世胡亥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赌样样,也不管朝政,而这些正是赵高所希望看到的。赵高也因为独揽朝政,权倾朝野,因此才上演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后世。秦二世胡亥在赵高的旁敲侧击下,杀死了无数的忠臣,为赵高剔除了所有反对他的声音。当其他政敌都杀的差不多的时候,赵高就开始着手铲除当年的盟友李斯丞相了。在赵高一次次的离间之下和圈套之下,李斯最终没能逃过被杀---李斯被处以五刑而死,还被灭了三族……这就是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的第一大功臣李斯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曹丕当上皇帝最该感谢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丕是什么感觉,曹丕如果不称帝,曹丕是怎样坐上皇帝的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曹丕篡汉建魏,终于完成老爹曹操“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建国大业。登基大典上,曹丕望着山呼万岁的群臣,回首一步步走来的激情岁月,很想发表获奖感言: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我最想感谢……是啊,当上皇帝最应该感谢谁?是他,没错,就是他。没有他,我根本走不到这一步

  • 臭名昭著中国历史上五大声名狼藉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古代四大著名太监,太监名人榜,中国五大太监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高力士、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以及清代末年的李莲英,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网络配图一、秦国赵高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春和灭时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阉,

  • 中国古代五大巾帼英雄:花木兰不算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kpl五大花木兰,巾帼英雄花木兰小说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多为近身搏斗,对力量的要求决定了主要是男人的舞台。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笔者特地精选其中的五位,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她们的英雄事迹。1、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

  • 汉朝上官氏: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官氏碧玉堂,上官姓氏哪里最多,上官氏护肤品好用吗

    上官氏,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生于公元前88年,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是桑乐侯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

  • 掌控天下盘点历史上十大垂帘听政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垂帘听政的太后,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清朝同时两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发生在清朝的“辛酉政变”,就会想到统治了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十个著名的垂帘听政太后。1、西汉吕太后吕太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

  • 揭秘:朱元璋起于明教最后终结了明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跟明教的关系,明教最后被谁灭了,明教朱元璋怎么称帝的

    《倚天屠龙记》中写道: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秘,‘摩’字,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

  • 揭秘:曹操最想得到却没得到的五个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曹真真的那么无能吗,曹丕有多可怕,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一生可谓是枭雄,那么曹操一生中最想得到却又没得到的人物有哪些呢?让小编待大家一起去看一看。网

  • 一代枭雄:细数曹操一生中五大亮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雄必将败于枭雄,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是谁说的,论刘备是英雄还是枭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无疑是小说中最具有争议也是最具魅力的人物。他既萃集封建统治者奸诈、残暴、嫉忌等恶劣品质于一身,又总括了封建政治家延揽人才、纵横捭阖、权谋机变等多方面的才能,真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语)。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曹操身上的那些亮点吧。网络配图一、任洛阳北部尉时

  • 李鸿章年轻时做一荒唐事,惹得外国男子找他决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出使俄国随地吐痰,俾斯麦对李鸿章说的话,李鸿章省一亿两的谣言

    回忆学生时期的历史课本,在讲到太平天国这一章时有提到一个特殊的部队,就是由美国人华尔率领的“常胜军”洋枪队。华尔战死后,队长职务几经转手,最终这支队伍由英国人戈登所接管。戈登早年曾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几年之后,由于列强扶持清朝剿匪,于是又带领洋枪队与李鸿章的淮军一道与太平天国

  • 高手在古代:戚继光发明最难破译的密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破译高手ppt,戚继光发明了哪些武器,破译密码教案

    有人的地方就有会有分歧,有分歧就会有战争,而密码学的发展就伴随着战争而产生,翻开我国密码发展史,可追溯的最早的军事密码是“阴符”。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上面没有文字,即便敌人缴获,也无法破译。网络配图与阴符配合使用的还有“阴书”,据《六韬》所载,3000年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