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优势 陈友谅为何不在陆地上和朱元璋开战

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优势 陈友谅为何不在陆地上和朱元璋开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17 9:12:55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友谅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昆阳之战等战役一样,鄱阳湖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朱元璋只有20万大军,而对手陈友谅却拥兵65万。在很多人看来,水战多有变数,比如天气、风等因素的变化,而在陆地上决战能够发挥人数的绝对优势。那么,问题来了,陈友谅拥兵65万,占据绝对优势,为不在陆地上与朱元璋决战呢?

首先,陈友谅之所以选择在鄱阳湖和朱元璋展开决战,而不是在陆地上一较高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对于陈友谅来说,出自一个打渔的家庭。那么,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这一出身,促使陈友谅更加熟悉水面的情况,包括对于船只的驾驭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的出身,则没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在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场大战前,陈友谅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水战,这无疑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陈友谅之所以选择水上决战,和之前自己陆地上遭遇重创存在直接的关系。在鄱阳湖水战之前,陈友谅和朱元璋两大势力爆发了洪都之战,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彼时,陈友谅调集了60万大军进攻洪都城(今江西南昌),而朱元璋的侄子正凭借着2万大军,硬是坚守了足足85天。也即在这场陆地上的攻城战中,陈友谅的兵力是朱文正的30倍左右,居然还是攻不下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的失利无疑对陈友谅大军的士气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在洪都之战中,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其他主要参战将领还有邓愈赵德胜等。对于洪都之战的胜利,不仅对陈友谅大军造成剧烈的损耗,也促使陈友谅在之后放弃了陆地上决战的计划,改由水战和朱元璋拼胜负。在洪都之战后,朱元璋调集大军来增援朱文正,不过,朱元璋一方的兵力,仍然只有20万左右,而陈友谅大军的兵力则增加到65万左右,也即陈友谅的兵力是朱元璋的三倍还要多。在此背景下,陈友谅修建了众多的大船,也即打造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水师。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元璋的水师力量则比较薄弱,其船只不仅排水量远远不如陈友谅大军,而且在大炮等武器上,也不是同一个量级的。除此之外,陈友谅的水师处在上游,乘船顺流而下,很方便,包括运送粮草。而这,也是陈友谅没有选择陆地上决战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大军与朱元璋大军的决战,陈友谅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水战,发挥了自己水战力量强大的优点,但是最终因为陈友谅大军的指挥失误,加上朱元璋采用火攻等手段,以此取得了以少胜多的结果。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场战役的胜利,为朱元璋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乃至于明朝的建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即鄱阳湖之战直接影响到元朝末期和明朝初期的历史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不到13年就批阅了192000件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上批完的奏折送回去吗,清朝皇帝不能撕折子,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最宅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在古代做皇帝那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也有一些昏君因为荒淫而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说法。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怕留下一些骂名被冠上昏君的名头那也是每天兢兢业业的。清朝就

  • 在唐朝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大多数的男性都不想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男性服饰,为什么唐朝女性地位高,唐朝的公主为何都那么厉害

    说起公主,我们知道是封建社会皇帝的女儿。公主从小生长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地位非常高。由于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身份特殊,所以很多男性想要娶公主。只要娶了公主,自己也就可以一步登天。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男性都有这种想法。在唐朝的时候,大多数男性就没有这种想法,很多男人都不想娶公主。因为唐朝的公主

  • 对于清朝的发展来说,康熙皇帝为何要比乾隆优秀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与乾隆谁更有作为,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清朝康熙是谁的儿子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而乾隆自称“十全老人”,这祖孙俩十分有意思。康熙皇帝八岁的时候就登上皇位了,但十四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一共在位六十一年,可以说统治时间是比较长的了。可是,乾隆皇帝比康熙更能活,他做皇帝做了六十年后,主动选

  •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叡死后才发动政变 司马懿到底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睿压制司马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和曹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经过多年混战,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可是最后统一三国的却不是曹孙刘三家,而是司马氏最终统一全国建立晋朝。而司马氏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就是因为在高平陵之变这场政变中,将忠于曹魏皇室的大臣将领几乎被司马懿一网

  • 对于中国的落后来说,为何早在乾隆时代就已埋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道光嘉庆乾隆谁最早,乾隆为什么不接受西方文明,乾隆后期为什么就衰落了

    说起中国的盛世,很多专家都会提到满清时代的康乾盛世。总之康乾盛世里面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被吹嘘的非常的厉害,事实上这两个皇帝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不怎么样,只不过因为朝代隔得比较近,所以吹嘘的人比较多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尤其是后面那个乾隆皇帝,说实话真的就

  • 王莽当初被人称之为圣人 王莽为何在十五年后变成“独夫民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有哪些,王莽当了几年的皇帝,王莽当了多少年的皇帝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莽评价,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王莽这个名字,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大名鼎鼎的“穿越者”吗!王莽应该是历史上首位也是最后一位“民选皇帝”,王莽代汉在当时是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民意基础的,除了一般万民拥护之外,宗室刘歆、大儒扬雄等为无不为其站台,他们

  • 哪位皇帝确立关羽为武圣?在候选人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是哪个皇帝封的武圣,关羽败给了谁,项羽比关羽早多少年

    神仙是我们凡人所追逐的最高层次,但根本就是遥不可及。所以中国人最能够达到的层次就是圣人层次,在古代中国,圣人其实和神仙差的就是一个长生不老的特异功能。而中国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神仙和圣人,商业圣人有范蠡,婚姻圣人有月老,文圣人有孔子,这些行业的圣人都没有争议,但是在武圣的候选人身上却发生了很大的争

  • 都说李治是一个懦弱之人 李治又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是个好皇帝吗,唐高宗李治是个朝三暮四的人,李治的女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治做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李世民娶仇人之女玄武门之变过后,李世民虽执天下神器,开创贞观之治,让大唐璀璨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奈何随着岁月流失,晚年时期的李世民,就越来越感受到,这种因果循环的威力了。不过事情的起因,却要从公元617年时说起。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兵

  • 李渊晚年生得孩子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武则天又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把自己的女儿掐死了,武则天为什么没有给李世民生孩子,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掐死自己的孩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孩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大唐盛世,相信大多数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名字都是李世民、武则天等人的名字,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起,有人认为大唐的基业几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将李渊描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李渊剧照能够

  • 汉景帝的为人到底如何?他在当政的期间又有哪些得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汉景帝简介,他为人沉什么

    对汉景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西汉的历史上,拥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个。这四个人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第一个就是开国皇帝刘邦,其次便是刘邦的儿子刘恒。刘恒的孙子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也荣幸有了自己的庙号。最后一个便是汉武帝的重孙刘询。这些人都是伟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