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明知曹操有篡汉的心思,为什么不改投刘备?

荀彧明知曹操有篡汉的心思,为什么不改投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4/1/8 9:41:4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应该知道,初平二年曹操已有篡汉之心,但他为何不改投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荀彧是大汉忠臣吗?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为此跟曹操闹翻并神秘死去。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曹操的篡汉之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我们看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正史,也会发现曹操至少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就应经萌生了不臣之心。

饱读经史的荀彧跟曹操初次见面,就应该从曹操的一句话中发现端倪,但是他还是为曹操看家护院,于是有人说:荀彧是篡汉温和派,他只是想让曹操在时机成熟时再篡汉自立,而不是从根本上反对曹操僭越。

如果荀彧不想帮助曹操篡汉或者代汉自立,那么在初平二年两人一见面的时候,荀彧听完曹操对自己的评价,应该掉头就走。如果他转而投奔刘备,诸葛亮能不能出山还真是个问题——在正史中,荀彧的能力远胜郭嘉郭奉孝,至于他与诸葛亮谁更厉害,那就有请读者诸君评判了。

在曹操阵营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夏侯惇夏侯渊,也不是曹仁曹洪,更不是什么“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的地位比诸曹夏侯低,诸曹夏侯也得听荀彧荀攸的:“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是时荀攸

(荀彧侄子)

常为谋主(参谋长)。彧兄衍(字休若,荀彧三哥,四哥荀谌在帮袁绍)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事。

(引用史料均出自《三国志·卷十》及裴松之注引《典略》、《彧别传》、《荀氏家传》等,下文不再注明)”

后汉乱世,有三大家族人才济济。司马家有“八达(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诸葛家族三个顶级俊杰在当时也是有口皆碑: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读者诸君请不要误会,“狗”是“功狗”的意思,这是说诸葛诞的水平比萧何差点,但是跟曹参樊哙差不多——读者诸君可以参考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功狗论”。

司马有八达,诸葛有龙虎狗,而荀彧的父辈更厉害,那是八条龙:“

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

(俭、绲、靖、焘、诜、爽、肃、旉),

号曰八龙。

荀彧是荀家二龙荀绲之子,想当官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他被举为孝廉(当时是察举制,被举为孝廉、茂才就可以当官)后当了六百石的守宫令(东汉置,属少府,掌管御用文具、尚书台财物、封泥等)。

董卓乱京师,守宫令荀彧就托人谋求外放当地方官:“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

(正式任命为)

亢父令

(汉制大县为令,小县为长)。”

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县之主,荀彧的仕途可是比刘备平坦多了,但是荀彧与刘备不同之处,在于荀家只想自保、壮大,并没有问鼎之心,而刘备则是要自己乘坐“羽葆盖车”当皇帝。

既然明确了家族定位和目标,荀家兄弟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荀彧荀衍荀攸帮曹操,荀谌帮袁绍,不管官渡之战谁赢了,荀家都不会吃大亏,这也是当时门阀望族惯用的投资方式,比如诸葛家族在曹魏有高平侯、征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在蜀汉有丞相、豫州牧、司隶校尉、武乡侯诸葛亮,在东吴有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宛陵侯诸葛瑾。

荀彧一开始也是帮袁绍的:

“袁绍已夺馥

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

汉献帝初平二年,二十九岁的荀彧离开了袁绍改投曹操,其三哥荀谌继续留在袁绍军中。

曹操一见荀彧就大喜过望:

“吾之子房也。”

听了这句话,荀彧如果一心扶保汉室,应该掉头就走:“把我比作汉朝开国元勋张良,这没问题,但是你说我是你的张良,岂不是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自居?”

荀彧的才能可以跟萧何张良媲美,萧何张良帮刘邦打下了天下,荀彧成了曹操的张良,是想从谁手里夺取江山?这时候的曹操是不是把汉天子刘协当成了秦王子婴?

听了曹操极其嚣张并且尽显不臣之心的话,荀彧并没有拂袖而去,而是尽心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夺徐州、杀吕布、破袁绍,都是荀彧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坚定曹操灭袁信心的“四胜论”,远比郭嘉的“十胜论”更有说服力。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荀彧的并不是一个须发苍白的老汉:公元163年出生的荀彧比侄子荀攸小六岁,比曹操小八岁,比刘备小两岁。

荀彧跟刘备应该是认识的,因为刘备之所以能当上平原县令、平原相,就是因为在初平元年打袁绍有功,而那时候荀彧正好在袁绍营中当座上宾。

后汉乱世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刘备跟袁绍打过仗,袁术之死也是刘备一手造成的,但是刘备被曹操击溃后,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那排场大的轰动天下。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要问了:曹操自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智慧超人的荀彧应该一眼就看出他的不臣之心,这时候还留在曹营尽心竭力,岂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那时候“汉室宗亲”刘备已经颇有名气,而且刘备在曹营跟荀彧也有交集,为什么荀彧不选择追随刘备?

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中读者诸君最可能接受的一个解释,就是荀彧忠于汉室,他认为他留在曹操身边,可以迟滞曹操篡汉的进程,而且事实上他也真这么做了: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荀彧在曹营树大根深,有荀彧唱反调,曹操就很难进魏公加九锡,直到荀彧辞世,曹操才如愿以偿:

“会征孙权,(曹操)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荀彧留在曹操身边的必要性了——如果没有荀彧掣肘,曹操可能早就在手下的撺掇之下代汉自立了。荀彧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让曹操认识到自己篡汉会有很大阻力。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第二点,那就是在荀彧眼里,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人,而这这个大耳朵从小就生有反骨: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子敬之所以吓得半死,是因为当时谁都知道,羽葆盖车是天子銮舆,想坐羽葆盖车就是想当皇帝,这在当时真的是灭门之罪。

有人说正是因为荀彧没有追随刘备,这才给了诸葛亮出山的机会——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梦呓,而荀彧的才能是大家公认的,如果刘备有荀彧荀攸陈登辅佐,或者徐庶不走庞统法正不亡,诸葛亮还真未必能挡上蜀汉丞相。

荀彧并不曾跟诸葛亮正面交锋,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由读者诸君来解答:如果荀彧在初平二年听了曹操那隐含篡汉之心的话之后改投刘备,他在蜀汉阵营又会得到什么位置?荀彧的品德和能力跟诸葛亮相比,是稍显不足还是略逊一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道光皇帝的妃子真的有被吓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要说一个大活人被活活吓死,确实是是一个笑话一样,而清朝咸丰年间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可谓也是丢尽皇家脸面,那这个妃子是谁呢?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然此事发生在咸丰年间,可这名妃子是道光皇帝的常妃,而这名妃子也有着显赫的身世。常妃,赫舍里氏,这个姓氏属

  • 武王伐纣的内幕:商国都城内是不是有内应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

  • 兵神韩信至死不反背后真相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和大家继续聊聊秦汉故事,我们来聊一聊韩信的故事。韩信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灭项之后,群臣上表劝刘邦即皇帝位,韩信署名居首,可见地位之隆。所谓“汉初三杰”,纯属附会之谈,萧何、张良之功无论如何不能和他比肩。否则,二人何以仅仅封为酂侯、留侯?网络配图自古以来,从文人墨客到走卒贩夫,讨论韩信的人不

  • 揭秘明朝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祖陵司香,不久,又下令对魏忠贤由发配改为抓捕,锦衣卫派员对魏忠贤严

  • 军事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做了哪些疯狂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第一个皇帝,统一了天下,有着杰出的贡献,而关于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因其母生性放荡,与吕不韦通奸,便有说法他为吕不韦的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且说秦庄襄王当时作为赵国的人质,本名为异人后为子楚,当时他在秦国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故不是很受宠爱

  • 中国哪位皇帝是吃着女囚的奶长大?汉宣帝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皇帝,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他们大部分都是很顺利的通过继承皇位来坐享天子的位置,虽然有的皇帝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但是他们的一生或许都像是被注定一样,顺风顺水,而这位皇帝,他却和别的不一样,因为这位皇帝他经历过牢狱之灾,他就是著名的西汉皇帝,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网络配图这位皇帝从一

  • 匪夷所思!历史上这位皇帝真是“穿越”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为了满足观众的胃口博得大家的眼球,穿越剧真是一部又一部层出不穷。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历史上这位被公认为“穿越”的皇帝,他的那些举措在当时看来却是匪夷所思。网络配图我相信大家每个人都看过一些穿越题材是影视剧,现代人穿越回古代之后会利用自己的平生所学,带来先进的科技,并被称为“神人”。而历史上的王莽就是

  • 开元盛世多亏有他!一代名相有着怎样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帝国之所以出现开元盛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名相姚崇、宋璟的辅佐。在二相之中,姚崇建树尤多,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策。一个名相之所以成为名相,除了需要有过人的见识之外,还需要有过人的交际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面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这点。图片来源于网络魏知古是唐玄宗时代的一名臣子,起先官职很低,

  • 明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进宫时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奉圣夫人客氏,原名客印月,又被叫做客巴巴,她是河北人,明朝皇帝明熹宗的乳母。她被封为“奉圣夫人”。奉圣夫人客氏原本是定兴县侯巴儿的妻子,她美丽妖娆,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生性放荡的一个人。在明熹宗即位后,又将她许配给了魏忠贤,使他们成为了“对食”夫人。在明熹宗逝世后,明思宗即位就将奉圣夫人焚尸扬

  • 后宫心计!吕雉杀韩信让刘邦领教了吕后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的厉害人尽皆知,他擅自主张杀了韩信更是直接证明了她的精明与毒辣。那么,为什么吕雉要杀韩信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怕功高盖主,而且韩信一旦谋反,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吕雉为了江山,没有上奏刘邦就斩杀了韩信三族。网络配图可以说汉室江山是韩信一手打下来的,韩信本人威望极高,一旦造反刘邦是没有胜算的,吕雉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