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被贬的颜真卿是如何做到独守平原郡的?

安史之乱,被贬的颜真卿是如何做到独守平原郡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53 更新时间:2023/12/27 10:50:52

安史之乱,被贬的颜真卿是如何做到独守平原郡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生于景龙三年(709),被缢杀于兴元元年(784),任仕于唐朝的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一提起他,今天不少人都会说:“就是那个唐代楷书大家。”确实,他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世人夸耀其楷书,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兼有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谓之盛唐气象,被尊称为颜体。

颜真卿虽以书法出名,但他的本职工作并不是书法家,将他称为唐朝的忠臣将士会更合理。为何要如此称呼,那就要从他著名的行书《祭侄文稿》开始探寻。

若观者不仔细端详这幅作品的原迹,还以为是满纸涂鸦,其中有些字迹更是不知谓何。它却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称,是颜真卿追祭侄子颜季明的草稿。文章共计234个字,据研究证明通篇书写仅蘸墨七次,可见是颜真卿文思泉涌,心神与文字合一,文字的墨法技艺与颜真卿当时心中的悲恸伤感完完全全融为一体。

为何说颜真卿写下此篇时心中伤感万分,就不得不提起创作背景,它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也就是人尽皆知的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随着唐玄宗日益昏聩和年老,安禄山的野心暴发了。十一月,安禄山集合麾下部队以及盟友共计十五万人,兵锋直指洛阳。由于中原多年不起兵戈,朝廷和各地官员毫无防备,加上安禄山的收买,叛军竟一路南下,所踏之地犹入无人之境,河北迅速沦陷。

《资治通鉴》就有记载:“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而身在平原郡的颜真卿已早做好了抵抗叛军的准备。他因为早年得罪了宠臣杨国忠,因此被贬到了平原郡,成为了当地的太守。而此时安禄山身为东平郡王,也就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来到平原郡之后,他听闻安禄山别有用心,第一个察觉到了安禄山可能会叛变,于是颜真卿就开始了层层准备,首先是假装为了防汛开始锻炼军队;第二自己编纂书籍,制造假象,好让安禄山放心他这个文人;第三,他很早就和安禄山的部下刘客奴打点好关系;第四,与身在常山郡的从兄颜杲卿联络,共同做好防御准备。

在几年以后的安史之乱中,颜真卿是第一个将消息传给了唐玄宗,同时发布檄文,联络沦陷地的将士,同时他也被推为十七郡盟主,合并三十万将士镇守潼关一线。由此,将叛军的起义路线打断掉,他还在黄河以北全部沦陷的状况下,带领沦陷之地的将士们打出漂亮的反击战,收复各大郡县。

有喜也有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安禄山的叛乱,但是同时也是颜氏一门壮烈的开

天宝十五载正月(756),叛军将领史思明攻打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所在的常山郡。颜杲卿昼夜防守,拼死作战,城中兵员日益不足,物资也日益紧缺。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被俘,叛军借此想要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肯屈服,最后颜季明被斩首于城下。正月八日,常山郡陷落,颜杲卿及其幼子、部下都被叛军俘获,被送到了洛阳,见安禄山。

安禄山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并且杀害了他们。他命人将颜杲卿绑在天津桥柱上要求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痛骂叛军,于是叛贼就割掉他的舌头,最后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也就是这天,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被截去了手脚。颜氏一门先后被害多达30余口。

直到乾元元年(758),颜真卿托人到河北四处寻访,也仅仅只找到其从兄颜杲卿的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颜真卿在悲愤交加之中一气呵成完成《祭侄文稿》。此稿之所以为天下第二行书,正是因为这其中的真情流露,以及颜氏一门的坚贞爱国。

至德元载(756),战况变得更加危机,虽然颜真卿和众将领在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其余各郡都已沦陷。经商议,于十月结束了对平原郡的坚守,渡过黄河,投奔了唐肃宗李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的寻仙生活,英明一世在晚年时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上林苑里的建章宫,本来的功能是供帝王理政和举办朝会,这样一处庄严的场所偏偏修有一座“神明台”。每看到神明台遗址,便不由得感叹汉武帝的生平也像这建章宫一样,英明一世,偏偏晚年迷信方术,让自己的身后名中掺杂了几颗老鼠屎。公元前104年十二

  • 李治真的是软弱的皇帝吗 李治是不是被武则天控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治被控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政绩卓越,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唐朝可能要早灭亡100年。李世民一生享年52岁,在位23年。在位期间在内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

  • 武则天和李世民十二年都没有怀孕 跟李治一年为何就有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和李世民父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属于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偶然事件。那个时候的武则天才14岁,而李世民已经四十多岁了,按照唐朝时候的生育年纪来换算,李世民已经可以做武则天的祖父了。李世民一开始并不认识武则天,他是在洛阳宫游玩的时候听见了宫女谈论宫

  • 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后又为何被废?只因郦姬犯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经典论述,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统治秩序由此得到维护,专制王权得到神化,而后被无数统治者积极地推崇。提到汉武帝,人们想到的一定就是他减免赋税,

  • 沮授实力如何?令曹操无比惋惜的一流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沮授实力如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为了能够打破僵局,赢得胜利,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

  • 关羽死前曾提拔一人:廖化后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被《三国演义》神化的关羽是东汉末年的蜀国名将,他早些年间跟随大哥刘备南征北战,在获封襄阳太守镇守荆州后,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往增援反被擒,就连曹魏名将庞德也称了关羽的刀下魂,曹操被逼无奈甚至还想迁都避其锐,好在司马懿和众臣的劝阻下曹操决定和孙权联手对付关羽。曹魏派出徐晃、张辽等大将率军救援樊

  • 魏征死后被李世民摧毁墓碑,还被列为奸臣,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宰相魏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43年,魏征病亡。唐太宗悲痛欲绝,亲自轻车简从去魏征家吊唁,这在中国古代是高于一切的殊荣。魏征的墓葬也是太宗亲自选定,太宗文武重臣殉葬墓之中,魏征墓离昭陵最近,李世民知道早晚有一天,自己也会埋在这里,离魏征近一点更好。李世民亲自

  • 盘点:三国里那些文武兼备的武将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子兵法 计篇》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说的是,为将领应具备的能力。且把吕蒙、张辽、赵云的战斗履历做一对比,看看谁的综合能力更胜一筹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先说,吕蒙。吕蒙出身行阵,后在东吴,官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可见其综合实力非同一般。十五六岁时,为摆脱贫

  • 英布起兵谋反之际,为何会选择下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赢不谋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的进程中,秦朝是第一个顺利完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秦朝灭亡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有着一众的势力的帮助之下,顺利的战胜了项羽,在刘邦坐上了皇位之后,则是将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大肆的封赏,像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以及淮南王英布等等,一共是

  •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说说商山四皓,这是四个秦始皇时代的博士官,当时秦朝有七十个这样的人,都是博学硕儒,博古通今,博闻强识。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这些人并不是积极的建设新的朝代,而是在商山——陕西商洛一代隐居,成为了隐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当时,大家都说这些人是学习黄老之术的人,刘邦也想把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