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与项羽 项羽死后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刘邦与项羽 项羽死后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58 更新时间:2024/4/13 19:22:01

刘邦“善哭”辨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

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

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为除去项羽更是不惜代价,现在项羽已死,刘邦心中真可谓乐不可支,怎么可能有伤痛之情呢?既无伤痛之情,刘邦怎么可能为项羽一洒伤心之泪呢?所以,刘邦哭祭项羽,绝非伤痛,而是作秀。

《史记·汲郑列传》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郑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亲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项羽死后,郑君归降了刘邦。后来,刘邦下令,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既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汉时习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称其字“羽”,则要恭敬得多;如果称“项王”,那当然更是尊敬了。

网络配图

可是,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从不称“项籍”。要么称“项王”,要么称“项羽”,郑君这样做显然是坚守自己作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

于是刘邦下令,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郑君虽然为此断了仕途,病死家中,但是,他始终不愿以蔑称项羽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可钦可敬!

我们可以拿这件小事和刘邦在项羽死后为项羽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哭祭项羽一事相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的虚伪。

此事不仅说明了刘邦的虚伪,而且还说明了刘邦对项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狭隘。项羽已经自杀,刘邦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但是,刘邦对项羽仍然耿耿于怀,非要原项羽的部下提到项羽一律蔑称之,不许尊称之。

刘邦以哭作秀,并非仅此一例。

汉二年(公元前205)刘邦一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了三场。(“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刘邦为什么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

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

网络配图

第一,向天下诸侯发文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

第二,号召天下诸侯随从自己讨伐项羽。(“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作为自己东伐项羽的原因。

可见,刘邦哭祭义帝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讨伐项羽是要为义帝复仇,诛杀以臣弑君的元凶项羽。刘邦不是个军事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真理。他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楚汉战争”中抢占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以便利用这个制高点打赢这场战争。

因此,刘邦此哭,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为自己消灭项羽捞取政治资本。

项羽一生英气逼人,绝少流泪,唯一一次例外,是“霸王别姬”: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网络配图

如果将项羽这唯一的“一哭”和刘邦的哭祭义帝、哭祭项羽这“两哭”做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

项羽是为情而哭:项羽败亡之前,只与美人虞姬哭泣而别,表现了西楚霸王柔情万种的另一面。因为项羽和虞姬此别乃生死之别,从此,霸王出逃,虞姬自杀,永无相聚之日。

刘邦“二哭”,均非出自情伤。无论是义帝,还是项羽,关刘邦何情?刘邦的哭祭,纯粹是政治作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生中最忌讳的一个字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隋文帝杨坚后面是哪个皇帝,杨坚之前的皇帝

    人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信鬼,有的人信……奇怪的是,隋文帝杨坚却迷信古汉字的字义,甚至最忌讳“隨”字的字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杨坚,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他出身于上流社会,是北周武帝时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的儿子。大树底下好乘凉,杨坚十四岁时,就步入了仕途,十六岁被提升为骠骑

  • 揭秘:唐太宗贞观盛世为何不如隋炀帝旅游事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远好奇的唐朝,隋炀帝和唐太宗的相同之处,隋文帝与隋炀帝的关系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创造了一个贞观盛世;而隋炀帝杨广却鲜有政绩,只知道他为了自己的旅游发动全国民工开完了一条直通扬州的大运河。于是,唐太宗成为了千古明君,而隋炀帝却成为了千古昏君。其实,我看,唐太宗的贞观盛世不过是一时的繁荣,而隋炀帝的大运河却可以千秋万代享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太

  • 道光帝政策举措:他为什么传位给亦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弘历为什么推翻新政,宣统帝退位后干了什么,弘历废除雍正新政

    道光帝是乾隆帝的孙子,嘉庆帝的儿子,全名爱新觉罗·旻宁,为清宣宗,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为嘉庆帝长子早夭,这位皇次子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所以他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网络配图乾隆王朝虽然是继康熙之后的又一个治世,但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

  • 蜀国亡国之后 诸葛亮的后代都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现在有后代吗,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有哪些大将

    诸葛亮作为千百年来,忠臣的典范,圈粉无数。不仅在当时,在现在也是受到大家的尊敬。诸葛氏在东汉末年算是大族,如今诸葛氏的后人还分布在浙江兰溪、建德、龙游一带。他们是诸葛亮的后人吗?诸葛亮有血脉留存至今吗?儿子诸葛乔,诸葛瑾次子,诸葛恪之弟。诸葛亮随刘备南征北战一直无子,于是从诸葛瑾那将诸葛乔过继了过来

  • 皇帝也爱开玩笑:明武宗曾封自己为总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武宗之后谁继位,明朝给自己封官的皇帝,明朝封自己为大将军的皇帝

    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是与庄重、规矩的“礼”相违背的。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点的人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特别是那些能哄皇帝欢心,具有幽默感的官员,甚至会被安上专有名词——弄臣。久

  • 傀儡皇帝宋理宗赵昀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构当了几年太上皇,宋理宗下一个皇帝是谁,宋理宗是昏君吗

    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父赵希瓐,母全氏,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与宁宗同属后裔,但宁宗属于秦王德芳一支,理宗则属于燕王德昭一支。宋理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他于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三日继位,去世于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共计在位41年。他的继位登基,完全是由人策划而成,而他继位之后

  • 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像跪了八百年遭人吐口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桧跪像五个人,秦桧跪像为什么不拆,秦桧夫妇为什么要跪跪多少年

    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秦桧再次任相18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一些资料上

  • 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秦桧最终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桧时代是哪个皇帝,秦桧有多坏,秦桧做了什么事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他是南宋时期响当当的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他本来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后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建炎四年逃返南宋。此后,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反对国内主战派的势力。当中最为世人所知“十二金牌召岳飞”的故事。图

  • 揭秘:历史上的赵子龙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子龙是病死的吗,历史上有没有赵子龙,赵子龙历史简介

    《三国演义》中,对赵云的评价较高,且看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吧!那么历史上赵子龙究竟是怎么死的?网络配图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

  • 哲别和速不台西征:两万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别的意思,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长子西征蒙古军只有6万人

    哲别父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人只能猜测。有人说哲别的父亲其实就是铁木真,他是铁木真的私生子,后来因为哲别母亲的部落与铁木真所在的部落反目成仇,哲别长大后也就成为铁木真的死对头,遭到铁木真手下的追杀。图片来源于网络哲别也是几次死里逃生,后来在一次激战中,射术精湛的哲别更是射中了铁木真的战马,并且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