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掌权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魏忠贤掌权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1/17 2:13:19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什么明朝的军队能追着皇太极的部落打?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魏忠贤掌权是在天年间,但也不是天启皇帝刚上台的时候他就掌握了大权,准确来说是在天启四年也就是公元1624年开始掌权,直到天启七年明熹宗逝世。

PS:在天启前期,朝政大权基本为东林党所把持,一时间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基本都是东林党人。后来熹宗也是看到东林党的势力太大,才搬出了魏忠贤来制衡东林党,魏忠贤这才逐步掌握了朝政大权。当然,魏忠贤能掌权完全是背后有熹宗在支持,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魏忠贤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天启年间,与关外后金的对抗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熊廷弼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时期,这个时期明军刚在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遭遇惨败,万历皇帝便启用了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时期的策略以防守反击为主,即先巩固辽东地区的边防,积蓄力量,然后再慢慢蚕食后金的地盘。对于熊廷弼稳扎稳打的策略,努尔哈赤也毫无办法,曾经与熊廷弼有过交手,基本以失败告终。如果熊廷弼的策略能顺利执行下去,后金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在熊廷弼经营辽东期间,朝中也是弹劾不断,万历在位的时候还能信任熊廷弼,但到了天启继位的时候,朝政为东林党把持,熊廷弼也最终被弹劾罢官。

第二个时期是袁应泰经略时期。熊廷弼被弹劾罢官后,袁应泰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辽东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虽然说袁应泰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官员,但打仗就确实太过于外行了。他到任后没多久,努尔哈赤就发动了辽沈战役,占领了几乎整个辽东地区,袁应泰也在辽阳战役中战死。从袁应泰上任到战死,只有短短的7个月时间。

第三个时期是熊廷弼第二次经略辽东时期。袁应泰战死后,明廷才意识到熊廷弼的重要性,便重新启用了熊廷弼经略辽东。只是熊廷弼第二次经略辽东时期,表面上他是辽东经略,实际上他的权力基本被东林党人架空,辽东地区军队的主力都掌握在了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手中。而王化贞在军事上是个十足的白痴,如熊廷弼要他集中兵力防守广宁,他却把兵力分散在了各处堡垒;熊廷弼要他先稳固防线再慢慢反击,他却要主动进攻后金军,与后金军打野战;熊廷弼要他加强侦查,排除奸细,王化贞的身边竟然到处都是努尔哈赤的奸细,在广宁之战中辽东首府广宁城直接被这些奸细卖给了努尔哈赤。在王化贞的骚操作下,明军在1622年初的广宁之战中再次惨败,整个辽东地区基本为后金所占据。

第四个时期是袁崇焕时期。广宁之战惨败后,明廷本想放弃关外,全力防守山海关。后来在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坚持下,重新经营了关宁防线,这才挡住了后金进攻的步伐。当然,明廷能重拾关宁防线,很大程度上在于努尔哈赤当时攻占的领土太多,一时间还消化不过来,并没有组织力量进攻关内。

在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努力下,从山海关到宁远一带的防线被建立了起来,按照袁崇焕的想法,明军可以依托关宁防线的堡垒,逐步向前发展,并蚕食后金的地盘,这样一来关外的局势就有了回转的可能。在此期间发生的宁远城之战和宁锦大战,都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时期明军处于优势。

魏忠贤掌权主要就在这一时期,也就是袁崇焕时期。

其实无论是魏忠贤也好还是东林党人也好,如果只看政治立场的话都算不上正义。天启朝前期东林党人将整个朝廷变成了自己的天下,只要不是东林党的人,就会遭到他们的打压,后来魏忠贤势力的骨干分子如崔呈秀、阮大铖等人都是因为遭到了东林党人的打压而投靠了魏忠贤。就魏忠贤本人来说,他没读过书,也没有任何的政治经验,能够在政治上玩的得心应手,也完全是靠了手下一帮人的各种策划。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眼看魏忠贤的势力逐步做大,东林党的著名写手杨涟便一下子列举了24条罪状弹劾魏忠贤,不过这份弹劾天启皇帝并不支持,后果也可想而知,最终东林党的几位大佬:高攀龙被迫害致死,吏部尚书赵南星被流放,杨涟、左光斗等人被捕入狱折磨致死,魏忠贤一时权倾朝野。

在针对后金的战略上,阉党并不支持修筑关宁防线,而积极倡导修筑关宁防线的孙承宗则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林党人。在魏忠贤得势的情况下,孙承宗最终被排挤回了老家。孙承宗罢官后,阉党的高第接替了他的位置,担任蓟辽经略。高第刚上台就放弃了关宁防线,打算将关外的全部兵马和百姓撤回关内,在袁崇焕的坚持下,才留了少量兵马让袁崇焕防守宁远城。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后金主力在宁远与袁崇焕大战了三天,以惨败收场,努尔哈赤本人也在此战中被炮火击伤,8个月后在沈阳逝世。之后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并在第二年也就是1627年5月发动了宁锦大战,在这一战中袁崇焕再次发力,一举击败了皇太极,获得了宁锦大战的胜利。

其实我们纵观整个明末时期明军对战后金军主力的战役,只有袁崇焕创造过胜利的记录,也就是在袁崇焕时期,明军才获得了对后金军的优势,可以追着皇太极打。那么袁崇焕属于阉党还是东林党呢?有人说他属于阉党,因为袁崇焕曾为魏忠贤建过生祠,但实际上当时巴结魏忠贤的人非常多,还包括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如五虎、十孩儿、四十孙等,其中就充斥着大量的文人,甚至是东林党人,奉承魏忠贤已然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如果袁崇焕不巴结一下魏忠贤,恐怕他早就被排挤回家了,哪有统兵作战的机会?

在袁崇焕获得宁锦大战的胜利后,他的功劳几乎全被阉党抢走,没有得到多少封赏,一气之下就辞官回了家。如果袁崇焕是阉党的人,不要说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即便是没有什么功劳也早就升上去了。

无论是阉党也好还是东林党也好,站在政治立场上这些人也只是搞政治斗争的,他们的争斗对于战局来说不仅毫无帮助,还能起到反作用。如果不是东林党人的弹劾,熊廷弼也不至于会被下狱,当然最后给熊廷弼补刀导致熊廷弼被杀的是魏忠贤,熊廷弼完全是被东林党和魏忠贤共同害死的。在阉党高第的主持下,关宁防线也一度放弃,要不是袁崇焕等人的坚持,清军入关的日期恐怕就要提前了。也正是因为阉党的把持朝政,大量的优秀将领得不到重用甚至遭到打压,就连功勋卓著的袁崇焕也遭到了他们的排挤愤而辞职。

所以魏忠贤时期明军能追着皇太极打,能取得对后金的优势,完全在于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这些冲杀在一线的作战将领,完全在于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至于魏忠贤的阉党和道德自居的东林党,还是闪一边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孙二娘战死后,武松为何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水浒传》孙二娘战死,武松为何痛哭流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松与孙二娘虽然性别不同却是实打实的“铁哥们”,两个人是不打不相识的莫逆之交,可以说是彼此成全彼此成就。孙二娘与丈夫张青原本是在孟州道十字坡干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的绿林悍匪的勾当。当时武松因为狮子楼怒杀西门庆又杀

  • 宋江为何会想让卢俊义做寨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宋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第六十二回,吴用到卢府给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有灾,要他出门避避。卢俊义信以为真,就真出去了,没想到这一避就避到了梁山。卢俊义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了宋大王还要让他做寨主。在第六十七回里,梁山军终于打下大名府,把卢俊义从大牢里救了出来。宋江得

  • 赧王和汉献帝都是落难的天子 两人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周赧王和汉献帝。在汉末到三国鼎立这段时期,在历史课本上重点描写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讲述了这位枭雄如何从一个校尉晋升为魏王的故事。曹操迎落难的汉献帝于许县,并且在许县设立都城,并以汉献帝名义对袁术等诸侯进行讨伐,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自从汉桓帝之后,

  • 王夫人:从孙权宠妃到失宠而死,后来孙子却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说了孙权宠妃步练师的故事,她从平民女子到宠冠后宫的夫人,凭借的不仅仅是美貌,还有自身的智慧。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也是孙权后宫的一位佳人,她美艳动人楚楚可怜,可却没有步练师那么幸运了,此女子从孙权爱妾到失宠后抑郁而终,她究竟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快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她就是王夫人

  • 汉武帝打仗用了四十四年时间 汉武帝为何没有动摇刘家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武帝打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略输文采,却又战功赫赫的汉武帝,凭什么打了四十四年的战争,却没有伤及国本动摇刘家皇权。后世很多人说汉武帝之所以能打这么多年的仗,还能平平安安地做皇帝,是因为享受了“文景之治”的成果,因为“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导致他随便怎么打仗都消

  • 年纪轻轻的孙策,为什么能在乱世中为吴国打下基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孙策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的狠人,比如诸葛亮、郭嘉、贾诩等,包括曹操和刘备都算是狠人;但这些狠人和接下来要说的这位狠人比起来,还真的不算什么了,诸葛亮和郭嘉出山算早的了吧,诸葛亮20岁出山辅佐刘备,郭嘉27岁出山辅佐曹操,

  • 长安君成蟜为何会被嬴政追杀?他叛变的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嬴成蟜,嬴姓赵氏,名成蟜。生卒年失载,战国末年秦国公子。公元前257年,异人与韩王之女联姻生下一子,这个孩子便是成蟜。在秦昭襄王晚期时,有三股外戚势力:分别是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以秦始皇的奶奶夏太后为首的韩系外戚、以秦始皇的母亲为首的赵姬外戚。成蟜的母亲韩夫人是韩国人,韩国属于河南之地,也就是

  • 汉废帝刘贺被废是因为自己荒淫无道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废帝刘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废帝刘贺,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其先后在位仅二十七天,至于被废的原因,《汉书》给出的答案是“行淫乱”,并向各地大索财物“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如果仅从这个记载来看,刘贺被废完全就是因为他自己的荒淫无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

  • 有关于韩信的死众说纷纭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这些经典的语句,总会想到一个人,他一度被人们称之为战神,与战国时期的白起等人齐名,只是可惜最后结局实在是悲惨,他就是汉朝时期的开国功臣韩信。关于韩信的死,千百年

  • 三秦之战时韩信在做什么 韩信为何没有参与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定三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会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为了让一定的偶然性事件变得合理,古人们会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去进行解释。比如说刘邦一个平民当了皇帝,则是衍生出了很多光怪陆离的传说,比如刘邦是龙之子,有着七十二颗黑痣就像是天上的星宿一样分布。又比如刘邦斩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