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到底怀疑萧何多少次 萧何又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刘邦到底怀疑萧何多少次 萧何又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3/12/15 20:10:00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萧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从始至终刘邦怀疑萧图谋不轨超过3次以上,萧何依靠手底下人出谋划策,懂得进退有度,甚至变卖家产、自污名节,方才化险为夷。

萧何伴君如伴虎

第一回,楚汉相争。刘邦趁项羽东征时攻入彭城,打了胜仗失了警惕,被项羽绕道而回的精兵围困,使了“金蝉脱壳”计弃军逃回荥阳。萧何坐镇关中,供应汉军给养,但凡有了二心,刘邦即刻惨淡收场,因此日日派人询问。

萧何懂得刘邦的担忧,恰逢关中壮丁短缺,只能拨老弱和童子军去荥阳增援。萧何一狠心将自己未成年的儿子、侄子全派到刘邦的身边打仗,实则是安刘邦之心,表自身忠诚,刘邦这才安心不少。

第二回,刘邦登基后,大肆封赏功臣,萧何为首功。待到朝局稳定后,功高盖主的韩信被萧何设计诛杀,刘邦大喜过望给了很多优待。萧何原本因圣眷正浓而沾沾自喜,被门客召平一言惊醒了,眼前是繁花似锦,背后是烈火烹油,以刘邦的疑心病难保自己不会沦落韩信的下场。

萧何幡然醒悟,不再沉迷于眼前风光,而是严词拒绝刘邦的封赏,并且变卖家产充入国库, 并且美其名曰“以供军需”,毕竟建国之初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怎么能领如此丰厚的赏赐呢?眼见他识时务刘邦自然高兴。

第三回,刘邦御驾出征平叛时,萧何担任丞相稳定大后方,又受到猜忌。刘邦每每询问护送军需到前线的官员“萧丞相最近如何了?”使者自然回答丞相筹备军需、安抚百姓诸事,刘邦默默无言,心想:“萧何如此得民心,我若有个万一……”

萧何听闻刘邦的态度,又找来门客分析,这才明白刘邦的忧心,此后听从门下之言,故意低价抢占百姓田产,被长安城的百姓状告,被刘邦抓进大牢关了几天才放出来,安度晚年,汉惠帝刘盈多有优待。

作为有能力的忠臣,萧何实在太不容易了,过于出众会引发君主忌惮,藏拙无法发挥所长,唯有自爆弱点让上位者掌控住,才能保全自己。

刘邦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疑心病呢?

概因他手下多数谋臣大将都是从其他势力叛变出来的,由不得他不怀疑,根本原因是害怕自己无法掌控未来局势,拿最有名的两位来说:

谋士陈平,原本是在魏王手下,后来成为项羽军中的重要谋士,秦国灭亡时陈平已经封了爵位,可是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后萌生改弦易辙的想法。他身在楚营心在汉,此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咸阳不得脱身,和张良一谋划想起去拉拢陈平,双方一拍即合。

陈平设计支开范增,和张良一唱一和说服项羽只扣留家眷,放刘邦离开。陈平对刘邦有救命大恩,等同完全背叛了项羽,刘邦看在眼里虽然感激,但也免不了担心假如有一天出现了比自己更雄才伟略的人物,难保陈平不会再度背叛。

兵神韩信,早年投奔项梁和项羽,只是个看门的不得重用,在萧何牵线下转投刘邦,一开始就拜为大将,设下还定三秦之计,一连诛灭魏、赵、燕、齐,立下赫赫战功,甚至是功高盖主。

关键是在刘邦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时,韩信上书要求代理齐王,刘邦怒不可遏又无能为力,感觉自己受到了胁迫。在垓下之战后封韩信为楚王,项羽残部钟离昧投奔韩信又引来刘邦的忌惮,钟离昧自杀,韩信也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刘邦的猜疑是由其地位所决定的,封建历史上的皇帝再如何英明神武,都脱离不了疑心病,尤其是在晚年力不从心的时候,比如汉武帝的巫蛊之祸,康熙帝的九龙夺嫡。

刘邦是完全的草根出身逆袭成皇帝,军国大事完全依赖重臣,简而言之自信心不足。

想想看西楚霸王都不能得到这些能臣的效忠,而自己是否能够真正掌控呢?唯有保持警惕心一步一步走下去,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万劫不复。

帝王犯疑心病很正常的,享受过至高无上的权力,任谁都不愿意轻易放手,自然会想方设法保住一切,将任何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萧何的圆滑隐忍和出众能力一次次打消刘邦的顾虑,同时保全自身以及家族的一切,在汉初开国功臣中应该算是头一份。他做到了,连刘邦都舍不得杀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论功行赏 萧何与张良的位置为何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封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良作为汉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之一,只分到一个小小的留县,其实不是刘邦不给他更好的赏赐,而是这个正是张良他自己的选择。至于萧何,则是长期从事后勤工作。正是因为他后勤搞得好,汉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张良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太锋芒毕露的话

  • 韩信如果学萧何自污的话 韩信最后能不能避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韩信能避免被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韩信学萧何的办法,自污来躲避刘邦的猜忌。他不仅躲不掉吕后萧何设计杀他,反而会严重加深刘邦对韩信的猜忌。刘邦生出杀韩信的想法的关键,不是因韩信形象的好坏与否,而是韩信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后天树立起来的优势。一、先天优势韩信本是由项羽一方

  • 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布衣天子 两人谁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和刘邦是历史上仅有的布衣天子,并且都开创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如果两个人竞争,谁会赢得天下呢?这要从两个人的个人能力,团队素质,对功臣态度来对比。我认为刘邦会胜出。首先从个人能力对此,刘邦从小一直是二流子,到处骗吃骗喝,四

  • 年少继位的周武帝宇文邕,他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少继位的周武帝宇文邕,他的一生经历过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魏孝武帝元修为了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率王室宗亲与文武大臣播迁关中,想要借助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集团的力量,对抗高欢集团,重振北魏。抵达长安之后,孝武帝本以为摆脱了高欢集团的控制便能“天高任鸟

  • 洪秀全临死前做了什么?为何都说他疯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洪秀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就是一个笑话,洪秀全在第三次广州院试时已经25岁,作为家中唯一一个书生,痴迷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他,最终因为实力不济,再次落榜,这次落榜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致使他重病一场,在昏迷中,他病中出现幻觉,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

  • 尉迟敬德闪光的地方在哪里 李世民为何想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嫁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末天下大乱,在众多留名于史册的人物中,尉迟敬德的闪光之处并不输给任何一位追随李世民的战将,因而位列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实尉迟敬德的名气,为唐帝国建立了赫赫战功只是其一,重要的还是他的人品!那个时侯,单讲武力值,罗艺和

  • 项羽在破釜沉舟之战之前,为什么要杀宋义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要杀了宋义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暴逆,天下生灵涂炭,要说到灭亡秦朝的功劳,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西楚霸王项羽吧!如果不是他在巨鹿破釜沉舟消灭秦军主力,秦朝什么时候灭亡还犹未可知啊!大家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一生征战,杀人无数,可是我们

  • 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挟天子以令诸侯!"熟读三国的人对这句话绝对不会陌生,因为这就是后期曹操的核心治国方针之一!公元192年,王允设计杀董卓,长安由此大乱!汉献帝在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相互攻伐之下,仓皇逃出长安,被兖州牧曹操迎回了许昌。当时曹操麾下

  • 探索明朝十位不可或缺的名臣,他们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明朝不可或缺的名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名:刘基说刘基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要说刘伯温呢?刘基字伯温,也叫刘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刘基

  • 明朝开国功臣那么多 为什么大多数都没有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功臣结局,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卸磨杀驴,对那些早期跟着自己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这帮兄弟们更是纷纷赐死,为何在他皇帝生涯的晚期做出如此举动,是朱元璋的嗜杀成性还是昏庸无道呢?亦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呢?说道这些明朝的开国功臣就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