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尚名节的龚胜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

崇尚名节的龚胜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8 更新时间:2023/12/6 9:55:37

龚胜是西汉末年的一位人物,三举孝廉,后担任谏议大夫。与龚舍并称两龚。当时的他,崇尚名节,后来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龚胜生前身居要职,一生忧国忧民,不负民众的期望,并且敢于仗义陈词。根据《汉书》记载:“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下。”可是遗憾的是,《汉书》作者班固对此仅仅只有几笔带过,并没有做详细的陈述,让后人很难领略到龚胜尽职尽责的风采。

在龚胜为谏大夫的那两年,又接任了丞相司直、光禄大夫等要职。光禄大夫是宫中要职,就是相当于朝廷顾问。所以从这个职位上看得出朝廷对他的倚重。不久,朝廷又调他守卫右扶风。过了几个月后,汉哀帝了解到他不擅于处理烦劳的事情,于是又将他调回任光禄大夫一职。

职位上的他很是恪尽职守,敢于当着大司马董贤的面说他的胡作非为,乱了大汉制度的行为。而董贤又是汉哀帝的男宠,于是话锋一转就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汉哀帝,从而触犯了龙颜。根据他直言不讳的行为看的出来,龚胜为人处世,颇具刚直不阿之品性。后来因和夏侯常发生了争执,因而受到有司责问,以至于被贬秩一等。此时的龚胜已经是心灰意冷,于是就提出了告老还乡,决意不再出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莽篡位后,全国上下,功名利禄之徒以及攀龙附凤之辈,全部都改换门庭,投奔到王莽门下。还有一批人为了仕途,被王莽假仁假义所迷惑,不遗余力地为王莽呐喊助威。但是,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看穿了王莽的真面目,于是归隐山林,表现了高尚的气节。而龚胜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人。

龚胜,自幼好学,崇尚名节,曾三次被举为孝廉,任命为郡吏,龚胜都是上任之后就辞职返乡,名重当世。哀帝即位之后应征为谏大夫,后为光禄大夫参予朝政,位列九卿。但是,哀帝宠幸的按臣董贤贪赃枉法,令人发指,被龚胜屡次弹劫。从此以后,哀帝就开始渐渐冷淡龚胜。

到王莽执政后,龚胜提出了致仕。王莽顺利的批准后,并按旧例,给予相关待遇:安排专车护送回乡。这样,龚胜顺利地回到彭城。乡里来了许多人前来探望,龚胜一生的亮点和价值,不仅在知识学问、为官清正,更是在致仕之后以死拒王莽之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件的经过是:王莽想要篡汉,建立新王朝,于是为了笼络人心想要龚胜重新出山,担任重要官职,当传令的使者到他门前时,他却称病不起,卧床闭门不出。于是使者走到他的床前宣读了使令,龚胜推辞说:“我生性愚笨,加上年老多病,命在早晚之间,假如勉强随你上路,必死途中,对政局也是无益的。”之后使者以及其他们继续劝说他,龚胜自知难以推辞,就对儿子和门生高晖等人交待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后,就不再开口说话,不再吃饭喝水,直至14天后去世而死,享年7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黑衣宰相姚广孝功高不震主的保命符竟是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明朝黑衣僧人姚广孝,明朝黑衣宰相

    历朝历代的舞台上,往往都活跃着一些出家人的身影。有如明初第一奇人姚广孝,历经磨难,由一个和尚,变成一个政治家,还能成为皇帝唯一的朋友,很传奇,很不容易。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父祖都是医生,十四岁时,出家做和尚,就把名字改成道衍,字斯道,号独庵,亦自号逃虚子。他从师父席应真那里,学到了不少关于阴阳术数兵

  • 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怎么夺权的,司马懿后期怎么打,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表面的浮华最终抵不过司马懿的轻轻一击。人常说

  • 李元霸其实是个传说!他才是大唐第一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唐情史,大唐无双李元霸,唐末第一猛将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传说中,秦琼与尉迟敬德为传统门神。秦琼的出名显得偶然,但其实也是必然。很多时候,民间都称呼秦琼为秦叔宝,传奇小说也都把秦叔宝当成了秦琼的别名。其实,叔宝是秦琼的字,只是他的字太响亮了,以至于压住了他的名。网络配图秦琼是齐州

  • 揭秘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陷害张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张无忌真的存在吗,朱元璋杀张无忌了吗,历史上朱元璋和张无忌

    前段时间听人说过这么一段话:中国是个对历史极其重视的国家,古代王朝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分析历史的兴亡,从中吸取教训。比如汉朝从秦朝灭亡里总结出来减少赋税,削藩等政策等等,但让人惊奇的是中国封建王朝汲取的教训,无非是与宦官、诸侯、外戚、权臣博弈而已,所以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叠,或许与这种思维模式

  • 解密:诗仙李白足智多谋智慧要赛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识人七法,为什么说诸葛亮足智多谋,诸葛亮七个方面识人

    李白的诗歌流传千古,被称之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常常想,酒仙的风骨是怎样炼成的呢?豪迈飘逸的激情背后,他有着怎样崇高的理想?而这,只有探寻少年李白的足迹,才能知道他对未来的想象是否合理?网络配图在这首《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里面,李白从起笔写东汉末期的混乱,到诸葛孔明出山的背景三顾

  • 大臣著名何武是怎么利用一把剑保住儿子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功高盖主被杀的将军,爱武成痴的周伯通不会哪种武功,岳飞杀了多少金兵

    《何武传》出自《汉书》,是第八十六卷、传五十六。该传记载的并非是何武一人的生平事迹,还包括同时期的王嘉和师丹,是这三人的合传。三人都是西汉同一时期的大臣,就篇幅而言,何武传最短,字数最少。图片来源于网络何武,字君公,因为汉宣帝寻找人才而被召见。之后他学习《易经》,跟翟方进成为好友。翟方进后来年仅四十

  • 明朝的孝宗皇帝为何淡泊女色独宠一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选妃只选平民出身女子,为什么明朝皇帝大多痴情,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的他闪婚了

    明朝的孝宗皇帝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对于他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等事件,让百姓不得不为有这样一位明君而感到骄傲。尤其是比较喜欢重用贤臣,使得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史称“弘治中兴”。虽然说六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但是他非常努力,9岁的时候就出阁讲学,教育太子的官员都是一些学养深邃之人

  • 巨贪和珅用哪些手段敛财?真相令人吃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了解和珅吗,和珅为什么不反,乾隆为什么不处置和珅

    和珅的家产总额约是9亿两白银(笔者注:清代的一两银子,约相当于人民币50元至60元,其查抄财产总值应该有45亿元至54亿元人民币的样子),乾隆年间每年的国库收入约为7000万两,和珅当权不到25年,相当于清朝13年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和珅实在是太能贪了,太有钱了。也难怪嘉庆帝在他爹一合眼就迫不及待找

  • 抱着皇帝投河自尽的陆秀夫为何还被称作是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秀夫是民族英雄吗,郁达夫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下场皆不一,有皇帝自杀、有皇帝被杀、有皇帝被俘,新朝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厚仁德,往往封俘虏皇帝个小官、有皇帝逃亡,最终去向不明……网络配图在众多的亡国之君结局中还有另外一种,便是被大臣抱着投海自尽,而这位大臣成了民族英雄,此事为何呢?这位民族英雄是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南宋小朝

  • 真实的薛仁贵并非完人 抢掠女子做自己的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仁贵的妻子有几个,做好自己的短句,薛怀义被打

    薛仁贵(614年~683年)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名札,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天生神力,勇武过人,是一个做将军的好胚子。在他的家乡山西河津县修仁村,就流传着薛仁贵“汾河湾射燕”的传说,燕子逃不过薛仁贵的弓箭,所以不敢偷吃乡亲们田里的麦子。“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日虎岗。”薛仁贵应募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