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大将程咬金的武器是三式板斧是后世传说?

​唐朝大将程咬金的武器是三式板斧是后世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4/1/28 12:26:49

程咬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与喜剧色彩的一个人,无论是《说唐》、《隋唐演义》等小说也好,或是评书、戏剧乃至于影视作品也好,程咬金都作为一个“喜角”占据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关于程咬金的俗话,咱们顿时就想起“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和“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想起程咬金,都是那个舞着大斧与秦叔宝勾肩搭背的大唐“福将”。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武德二年(619年)更名程知节。根据记载,程咬金出身于山东济州的世族,“曾祖(程)兴,齐充州司马。祖(程)哲,齐晋州司马”,而其父程娄乃是“济州大中正,皇朝赠使持节瀛洲诸军事、瀛洲刺史”。所以程咬金是妥妥的世家子弟,而绝不是演义中的穷小子。在演义中,程咬金足足活了一百来岁,而历史上的程咬金虽然没能活得那么长,但根据他生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卒于麟德二年(665年),“春秋七十有七”的记载,也是一个长寿之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演义中,与程咬金联系最深的元素只怕就是三板斧了。这“三板斧”极有意思,原意为“三式板斧”。据闻程咬金在做梦时梦到他师父传艺,学到第三式却被人吵醒了,所以只会这三式。虽然这三式威力无穷,但三招过后便无招可出。演义中还说,程咬金在出招前要报出招式的名字来提醒自己怎么出招:第一斧叫劈脑袋、第二斧叫鬼剔牙、第三斧叫掏耳朵。我们熟知他的许多故事,都和这三式板斧有关。比如三斧子披辕门、三斧子定瓦岗等等。而且程咬金的斧头根据不同演义版本的差别,有着宣花斧、开山斧。

在《说唐》小说中,程咬金使的是一把八卦宣花斧,重达六十四斤。真实历史中,宣花斧是存在的。它一面有刃,柄端有矛头,斧面下方有尖锐勾起,共有劈、砍、剁、搂、砸、挂、截、撩、云、片、推、支、刺等十三种用法,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长兵器。

到了评书里,程咬金的板斧就是一种被称为开山斧的武器了。开山斧又称大斧、长柯斧、无敌斧、静燕斧、日华斧等,虽然别名繁多,但“大抵其形一耳”。一般有铜、铁两种材质,一面有阔八寸的斧刃,柄长丈余,尾部厚而窄,并有一向下弯曲的尖钩。其实,由于开山斧过于厚重、长度超过一丈,使用起来极不灵活,因此一般用于攻城拔寨、破除栅栏或者仪仗,极少用于步兵交锋乃至于骑兵交战。对于一般人,那么沉重的斧头,别说是三板斧,就是只是第一招劈下去,第二招就很难施展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些传说中,程咬金使用的是车轮斧。车轮斧其斧头如车轮,柄前端有尖锐的矛头。“车轮”通体铁制,但并不开锋,以“抡”、“砸”代替了普通长斧常用的“劈”、“砍”。但车轮斧比起大斧也是“半斤对八两”,不适用于战阵兵马的刀锋相见,而更多地用于破坏守城设施、攻城拔寨。

其实在真实历史上,程咬金不是三式板斧后就黔驴技穷的虚张声势之徒,而是武艺高强的当世猛将,而且他用的不是大斧而是马槊。《旧唐书》曾评价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当程咬金还在瓦岗寨之时,曾单“槊”匹马营救裴行俨,连杀数人,吓退世充手下的士兵,抱起裴行俨上马就走。

程咬金所擅长的马槊也被叫做“马矟”,是一种长矛类兵器,其后又以“槊”或“矟”来专指马槊。这是一种很长的长长矛,一般来说,矛长一丈八尺即为槊,或者说槊是为适应马战而发展出来的“加长版”矛。除了槊杆较矛更长之外,马槊的槊锋也更加长,能刺也能劈砍,杀伤力强大。另外,除了骑兵用的马槊(矟)外,还有步兵用的步槊(矟)。虽然步槊的槊锋不及马槊那般长,但较之普通的矛与枪还是长了一大截。

马槊起源于汉代,至魏晋时期已经悄然兴起,隋唐时已经取代了著名的戟,成为骑兵的主力兵器。因此,在骑兵盛行的东汉末年至隋唐时期,这种强有力的马战兵器备受青睐。《唐会要》中就曾记载:“开元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敕四军枪矟,左飞骑用绿纷,右飞骑绊纷,左万骑红纷,右万骑碧纷。”可见唐代之时,槊已成为骑兵的重要的制式装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种唐代的诗章也常以“槊”指代武器或战争。

由于马槊较矛、枪长了许多,因此对于槊杆的要求也较大。大将用的马槊制作工艺更是繁杂。这些马槊的木杆,材质上首先要选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再将其剥成粗细均匀的篾,并将这些篾以桐油反复浸泡至不再变形、开裂,这与藤甲的制作有些类似。然后将细篾与葛布层层胶合、稳固,再以桐油浸泡一段时间才可。制作一柄精致的马槊,用时往往在三年以上,费时费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残忍的明代皇室殉葬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以后,人殉的事情不多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逼殉葬。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后,女奴隶和男奴隶一样被大量杀殉或生殉。下面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残忍的明代皇室殉葬制度吧。明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后,女奴

  • 古代囧闻:宋高宗用处女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

  • 吕后制造"人彘"惨剧吓傻汉惠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却很受刘邦冷落,在刘邦东奔西跑打天下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等刘邦天下坐定,身边早有更年轻漂亮的戚夫人了,戚夫人更常常恃宠而骄,嚷嚷着劝刘邦改立自己儿子做太子,这让吕后如何不恨?下面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去了解一下吧。老公不爱自己,就指望着靠儿子留着家里的地位了,小三儿却还暗地里要把自

  • 后宫秘史:被武则天葬送的绝色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皇后和萧良娣被囚禁到宫中一座院落内。有一天,唐高宗偶然来到这里,见到门禁严固,饮食都是从小洞中送入,想起往日的情谊,不觉有些伤感,叫道:“皇后、良娣,你们无恙吧?还活着吗?”武则天得知这事后,恐怕她们二人重新获宠,忙派心腹矫诏去将二人害死,“令二妪骨碎”。大唐贞观十年(六三六年)的一天,山西文水武

  • 后宫秘史:末代皇帝溥仪后妃的争斗秘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溥仪,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清朝皇帝在位时,他的年号为“宣统”,故后世称之为”末代皇帝“或”宣统皇帝“。1922年,已退位的皇帝溥仪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秀。婉容灿若桃花,文秀静若秋水,二人相得益彰,一后一妃的生活本应幸福。但若干年

  • 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是古代擅长远距离攻击,以扇作为武器,装备多为布衣。他们虽然看起来文质彬彬,甚至有些弱不禁风,却拥有超高的智商和渊博的知识,只要给他们一定的保护,他们会对战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当中谁能堪称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杰出谋士呢?一、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

  • 历史揭秘: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位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人们大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最近,翻阅有关历史资料,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一共竟有四位女皇帝。公元528年,北魏的胡太后淫乱后宫,担心一旦事情败露,会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先下手为强,杀死了孝明帝元诩。孝明帝死后,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将潘嫔所生皇

  • 著名剑客柳生十兵卫在日本历史上真有这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柳生十兵卫是日本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一个人物,日本文艺界对柳生十兵卫可以说是非常青睐的,有柳生十兵卫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柳生十兵卫的故事非常的多,这些故事非常的精彩,那么柳生十兵卫真有其人吗?其实在日本的历史上真的有柳生十兵卫这个人,他是日本封建时代一位非常出名的剑客。图片来源于网

  • 清愍帝溥仪的三次退位诏 中国末代皇帝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清愍帝退位诏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华民国元年二月二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以清廷的名义,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第一道谕旨如下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 南宋状元文天祥: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状元不计其数,其中也不乏文武双全、英名盖世的天下奇才,然而,最为后世钦敬的却是南宋(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被后人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我却说,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网络配图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号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据我所知,文天祥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