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典和张辽的关系很不好,背后到底啥原因?

李典和张辽的关系很不好,背后到底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2/4 6:01:34

张辽李典都是曹操手下猛将,两个人都非常出色,张辽位列五子良将,李典虽然没有入列,但是,也仅次于五子良将,如果有六子良将,李典肯定当选。

那么,众所周知,李典和张辽的关系很不好,两个人一直不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张辽和李家结仇了,因此,李典对张辽有很深的仇恨。

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先从合肥之战说起,孙权带兵十万,进攻合肥,当时,守将有三个人,张辽、乐进和李典,全部兵力只有七千,而孙权兵力十万,悬殊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张辽非常担心,不仅仅是兵力问题,关键是张辽担心和李典关系不好,李典不会配合。

在战前,张辽、乐进和李典召开了一个战前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张辽怕李典故意作对,因此,慷慨激昂,而李典受到感染,李胆说,这事关国家大事,我怎么能因私人恩怨,而不顾公事呢?我愿意配合将军作战。

《三国志 李典传》记载: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正是因为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紧密配合,以少胜多,取得了合肥之战的胜利,这一战,将孙权十万大军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孙权还差点被张辽活捉了,因此,留下了孙十万的外号。这要是换成他大哥孙策,肯定不会败。

那么,李典到底和张辽有什么仇恨呢?

这话说来话长,李典有个叔叔,叫李乾,为人豪爽,有勇略,手下有数千人在乘氏,后来跟随曹操,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曹操派李典的叔叔李乾到乘氏去劳军,吕布派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想招降李乾,李乾没有答应,于是,吕布就派人杀了李乾。

《三国志 李典传》记载: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於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当然,这里面别驾薛兰、治中李封都是文官,想杀李乾是不太容易的,肯定是张辽参与了,如果张辽不参与,仅凭两个文官,是很难杀掉李乾的,毕竟李乾有勇略。

张辽当时正好在吕布手下,而且是吕布的得力干将,是吕布的第一马仔,肯定是第一人选。而史书也记载,李典说的很清楚,对张辽有私怨,很可能就是因此事而结仇。

不过,合肥之战,李典能从大局出发,抛弃私怨,以公事为先,与张辽全力破敌,也不愧名将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允炆一即位就削藩,为何惹怒了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本来立长子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可惜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于是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允炆一即位,就开始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实行“削藩”的政策。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即位才

  • 朱元璋逼死傅友德,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名将,他原本参加刘福通的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军归顺了朱元璋,从偏裨将领一直升为大将,战功卓著,朱元璋曾称傅友德: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傅友德打仗非常厉害,曾七战七胜,洪武五年(1372年),傅友德率领五千骑兵攻打西凉,击败元将失刺罕;后攻

  • 权倾朝野的司马懿弟弟,司马孚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将曹魏皇帝变成了傀儡,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控制曹魏大权,眼看曹魏江山即将改换成司马氏的江山,有一个人公然反对,至死也要做魏臣。面对公然反对,权倾朝野的司马昭兄弟,居然无可奈何,不敢杀他,最后,还给他封了高官,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为何这

  • 汉武帝一定要杀钩弋夫人,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年轻貌美,好学沉静,传说汉武帝经过河间时,召见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手掌展开,握有一个玉钩,于是,汉武帝将其带进皇宫,封为婕妤,居住在甘泉宫中,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她被称“钩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下了刘弗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征

  • 钟会看不起邓艾,他们俩之间有何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景耀六年(263),魏国伐蜀,派了三路大军,钟会一路,邓艾一路,诸葛绪一路,其中,钟会率军十余万,是主力,邓艾和诸葛绪各率军三万,相当于是偏师。在这三路大军中,主力钟会表现不如偏师邓艾,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小道,攻下了江由,在绵竹斩杀了诸葛瞻,最后,大军逼近成都,刘禅见形势危急,随即听从大臣的建议,

  • 邓艾偷渡阴平,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维传邓艾偷渡阴平失败,邓艾屯田,三国邓艾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路,攻克江由,拿下绵竹,斩杀诸葛瞻,大军逼近成都,刘禅迫于形势选择投降,蜀汉灭亡。立此大功之后,邓艾随即向司马昭建议,灭吴计划,但司马昭没有采纳,那么,当时邓艾的作战计划,是否能行得通呢?邓艾灭亡蜀汉,功劳超过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邓艾被封为太尉,增加食邑两

  • 除了五子良将,还有哪些人可以比肩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五位能征善战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位名将,为曹操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作者陈寿,盛赞他们:时有良将,五子为先。张辽不用多说,他原来是吕布的部将,吕布死后,张辽投降曹操,从此跟随曹操,在合肥之战中,张辽以少胜多,以区区七千人,击败孙

  • 历史上的高梁河之战,宋太宗赵光义惨败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夺取了柴宗训的帝位,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然后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当然,赵匡胤这是加强皇权,然而,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宋朝重文轻武,因此,只重视文臣,不重视武将了,导致军事上非常薄弱。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理由都很简单,文人造反,伤

  •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对战吕布的时候 三人为什么打不过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三英战吕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不算是很有才干,但是,很有武功,很有能力,最终,却让天下有名武士都投靠在他的脚下。他一开始一无所有,还是靠着那微薄的皇族血脉强撑着,到了汉室快要灭亡的时候,他不忍心,逃奔各处,结交世人,渐渐地自己重建汉室王朝,他便是——刘备。既然说到

  • 古代皇帝不是都自称是朕吗 朱元璋为什么不称自己为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不自称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家经常会在影视剧或者书上看到,一般皇帝在说话是总会以朕来自称其实,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这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很少自称朕。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朱元璋都是最穷、出身最低、文化水平也最低的一个。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这位皇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