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第一多情天子唐代宗:爱护兄弟 关爱后妃

唐朝第一多情天子唐代宗:爱护兄弟 关爱后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4/2/9 8:17:13

安史之乱将沉浸在太平繁华美梦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坛,老朽没落的唐玄宗在无奈失落中死去,悲愤的唐肃宗苦苦支撑了六年也一命呜呼,这爷俩将一个超级大乱摊子扔给了唐代宗李豫。

网络配图

宝应元年(762年),专权的宦官李辅国杀死了张皇后,肃宗也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时年36岁,是为唐代宗。唐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代宗虽有抚平战乱创伤的意愿,但动荡和磨难不仅抵消了他建设国家的热情,也使他开拓进取的锐气严重受挫。大唐帝国往日的盛景已是时过境迁,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再现的记忆了。

代宗的成长注定是不平凡的,他虽然在治国上留下很多缺憾,但是在治家上却很有方法,值得赞赏。代宗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多情天子,其情感生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颇具几分浪漫色彩,他的多情不仅局限在男女情事上,而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他为人特别宽厚、仁义,孝敬长辈、爱护兄弟、关爱老婆、优待亲属,甚至连对待乳母都是念念不忘的。他对祖父玄宗,父亲肃宗都做到了生前尽孝,死后怀念,是一位仁孝至极、亲情笃厚的大好人。据史载上元末年,宦官李辅国与张皇后合谋迁移太上皇玄宗于西内,太上皇大为气恼,不久病重。当时,肃宗虽泫然泣下,对父皇深表同情,却无可奈何,自己亦因怏怏不乐而身染重病,此时身为太子的李豫,冒着太子之位可能不保的风险,不顾张皇后,李辅国的淫威,不分黑夜、白天往来奔跑于祖父和父亲的两宫,侍奉于祖父和父亲的病榻旁,躬身药膳,衣不解带者久之。代宗即位后,对张皇后与李辅国耿耿于怀,因为李辅国和程元振手握禁军,代宗表面尊礼,而内心实欲除之,以报祖父和父亲被害之仇。宝应元年十月,代宗利用李辅国和程元振两大宦官争权的矛盾,夜间派一名有忠义之勇的武士,窃杀李辅国之首级和一臂而去。代宗将李辅国的另一臂送至泰陵,祭奠祖父,以慰亡灵。

代宗虽自幼丧母,但登基之后怀念生母恩重,故对外祖父家封赐甚厚。他追赠外祖父吴令桂为太尉,任命吴令桂母弟,宣城令吴令瑶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家令,封濮阳郡公,吴令桂另一母弟,中郎将吴令瑜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谕德,济阳郡公,封元舅,盛王府录事参军吴溆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濮阳郡公,后迁鸿胪少卿,金吾将军。代宗另一舅父吴溱与吴溆同日开府,授太子詹事,俱封濮阳郡公。

网络配图

代宗对教育过他的老师也十分尊重,国子博士张涉为东宫侍读,他登基当晚便请老师进宫,事无大小皆咨询请教,后来又拜老师为右散骑常侍兼任翰林院学士。

代宗对兄弟的手足之情也极为重视,他的三弟李倓颇具才能,但是因为张皇后和李辅国陷害,被肃宗赐死,事后他每与四弟李佖谈到李倓时,总是流涕不已,他一继位就立即下诏,追赠李谈为齐王,后来到了大历三年五月,这哥俩又谈论到了李倓死得冤屈的事,李泌建议仿照玄宗追赠岐王李范为惠文太子的前例也追赠李倓为太子,代宗却哭泣说:“吾弟首建灵武之议,成中兴之业,歧岂有此功,竭诚忠孝,为奸人所害,向使沿存,朕必以为太弟,今当崇以帝号,成吾夙志,遂追谥李谈为承天皇帝,归葬顺陵,并专下了一道诏令,称颂李谈生前的功德和才能,寄托哀思怀念之情。

代宗对后妃和子女也非常关爱,他的第一位皇后沈氏因逃避安史之乱去向不明,代宗继位后,即遗使天下,到处寻访沈氏,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代宗又封了独孤氏为贵妃,独孤氏生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聪明过人,说话做事因其父皇的喜憎而变,所以代宗对她特别钟爱。后来华阳公主和独孤贵妃不幸分别于大历九年和大历十年双双离世,代宗悲痛不已,几乎承受不了这连续的打击。代宗因悼念不已,故把独孤氏的遗体一直殡于内殿,以便天天探视。直到大历十三年十月,才安葬于庄陵。

代宗甚至对儿时乳母的养育之恩也永远铭记,他为此专门下答了《赠奶婆元氏颖川郡太夫人敕》的敕令:古者缘情立礼,著慈母之制,盖圣人示德,无不报之以礼,故奶婆元氏,朕在襁褓,受其抚育,推干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憎颖川郡太夫人。

网络配图

唐代宗的宽厚还体现在被千古传诵的“打金枝”事件上,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可结婚之后公主在公公婆婆面前总是摆出“君”的身份,对公婆不够尊敬,郭暧却不以为然,常要求公主按民间礼法侍奉公婆,公主自然不干。夫妻二人为此常常争吵,终于有一天,郭暧喝了酒后和公主又争论起此事,互不相让,郭暧一怒之下打了公主一个耳光,并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公主自然不肯吃亏,跑到代宗面前诉委屈,没想到代宗却说:“驸马说的可全是实话呀,假如当年你公爹有心要做皇帝的话,谁也挡不住他,这天下,早就不姓李而要姓郭了”。郭子仪事后得知儿子打了公主还说了大不敬的醉话,吓得不行,赶忙捆起儿子到代宗面前请罪,没想到代宗不但亲手给女婿松绑,还说了一句千古传颂的治家名言:“不痴不聋,不作家翁”。郭子仪很感慨代宗的宽厚,回到家里给儿子狠狠地施行了家法,把儿子胖揍一顿,公主却心疼起丈夫,为丈夫求了情。后来郭暧和公主也比较恩爱,这个“打金枝”的故事后来就成了千古美谈。

唐代宗接手了安史之乱后的超级大乱摊子,能够做到平乱守成,虽也有缺憾,但终归还是引领着大唐王朝走出了最黑暗的低谷,值得尊敬。另外唐代宗的为人处世与和谐治家的理念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善待每一位亲人,尊重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样的处事理念,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值得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秘:海昏侯刘贺身上发生的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前几年的海昏侯墓的出土着实令大家眼前一亮。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这位海昏侯的故事。网络配图刘贺是汉武帝之孙,作为高等皇族,拥有大量的财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考古至今,王侯将相的古墓发掘的不少,也没发现过海昏侯墓里如此巨大的财物。据统计,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多达478件,是考古最多的一次,同时还有不少的

  • 西汉后期大臣王商的轶事典故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王商(?-前25年),中国西汉后期大臣,涿郡蠡吾人,字子威。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嗣位乐昌侯。汉元帝时,为右将军、光禄大夫,保护太子刘骜的储位。汉成帝刘骜继位,改任左将军。前29年三月,王商为丞相。王商为人敦厚,不满大将军王凤专权,与其不和。前25年,王商被弹劾免相,三日后去世,谥号戾。后

  • 张良一计:救了自己也让刘邦没能废了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是刘邦身边的第一谋臣,张良有着超高的智慧预计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快来看看张良的故事吧。网络配图晚年的刘邦一度宠爱戚夫人,曾经有念头想废了刘盈这太子。当时吕后终日惶恐不安,问计于张良。张良一个计谋,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也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张良的计谋到底是什么?刘邦一生征战南北,可是到了晚年

  • 康熙初见12岁乾隆:到底喜欢这个孙子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12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那时年幼的他还全然不知这一次见面将会彻底地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网络配图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在圆明园“偶遇”了,其实这一次偶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纯粹。乾隆的父亲雍亲王并非等闲之辈,他看出自己的儿子弘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趁一次闲

  • 张汤:汉朝历史上从审老鼠开始做起的一代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流传下很多有影响的话,比如:兵家儿早使刀枪。汉朝有个著名的酷吏,叫张汤,他的父亲是长安县的县丞,也就是主管当地的司法工作。当法官离不开审案子,张汤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就主审了一个大案。叫做审老鼠。网络配图当时张汤的老爸在外面上班,临走前,对张汤说要好好看家里的肉,别让猫儿狗儿叼走了。下班之后,发

  • 真实的刘邦:打不赢就跑,活着就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与项羽正面交锋几乎没打过胜仗,败仗倒是家常便饭,最后却是项羽失败,刘邦得了天下。如果分析一下双方如何面对失败及失败后做了什么就能明白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了。一、刘邦刘邦主要有四次大败。1第一次。时间在公元前205,刘邦得了韩信,信心勇气倍增,从汉中杀入关中,平定原秦国,接着率五诸侯兵总计五十六万,趁

  • 道光帝为何将皇位传于一个跛子——咸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他本有九男十女,但不幸的是,有三子都死于他之前。尤其是道光十一年,长子奕纬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奕纬死的那年,道光帝已近天命之年,老年丧子使他几近绝望,皇四子和皇五子奕詝、奕誴在之后的一年中相继降生;两年之后,皇六子奕䜣也出世了,随后又有三个更小的皇子诞生。网络配图晚年的道光帝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

  • 盘肠作战:东汉第一名将贾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中有这样一位古代战将,其在作战中腹部受伤肠涌体外,但其竟将己肠一盘,继战斩敌,从而被誉“盘肠大战”的英雄。对此,《说唐全传中》言之为隨唐太宗征西的罗通。但《东汉演义》中却言之为东汉名将贾复。《说唐全传》和《东汉演义》皆为演义小说,其说不足为信,更何况罗通纯属小说虚构人物,唐史上并无其人。但是,东

  • 揭秘: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35个儿子,97个孙子,再加上整日为国操劳和儿子争储已经够自己费心的了,这让康熙没有时间管自己的孙子辈的,甚至没有时间见自己孙子辈的,但是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康熙为一个孙子开始操心起来。(康熙儿子宗谱仅24子,是因为除去夭折、早逝和废立之子)而这个孙子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并且康熙见到

  • 诸葛亮不肯还政,还带甲士百人上殿,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已经登基多年,诸葛亮为何不放权,还带着一百侍卫上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年仅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他要求儿子刘禅以“相父”对待诸葛亮,凡事多询问诸葛亮。此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朝政大权,直到他病逝五丈原,都没有“还政”于后主刘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