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自封大将军的皇帝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自封大将军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09 更新时间:2024/1/7 20:08:47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尤为崇拜先祖皇帝朱棣,想学朱棣一样御驾亲征,战场杀敌,以扬国威,尽显自己在武功上的才能,名留青史。这也是朱厚照埋藏在自己心底多年的愿望。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八月,朱厚照等人一行浩浩荡荡外出游玩来到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并在那里营建“镇国府”,尽情玩乐。

网络配图

玩腻了之后,朱厚照索性去巡视了边防重地,并且亲往边防前线——阳和(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阳和城),他还以此作为前线的指挥部,向各部指挥官发号施令。朱厚照此时就琢磨了,到底以什么样的身份发号施令呢?突然,他冒出个想法,就自封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吧,以此总督军务。并让手下传达自己的指令给各部指挥官,还附上信件。据《明史·武宗本纪》记载:“壬辰,如阳和,(武宗)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后来,边防各部指挥官们分别收到了一封落款署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信件。他们感到莫名其妙,于是聚在一起商量: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创建明朝以来,没听说过有这个官衔,这到底是谁啊?后多方打听,得知这个封号是皇帝大人自己的。由此,他们才知道皇帝已经亲临边防重地了。

同年十月,边关大同告急,蒙古王子伯颜率五万人进犯应州(位于山西北部),战争一触即发。大同总兵王勋急了,他连夜派人告诉皇帝大人朱厚照,让他尽早回京。

朱厚照得知王勋让其回京的消息后,不予理睬。

当时正值蒙古鞑子进犯应州,朱厚照不但未有畏惧之色,反而还喜笑颜开地说:“来的真好”。在场的人被朱厚照的言语惊呆了,稍稍转神后,他们恭敬地对朱厚照说:“陛下听到边关告急,为何还如此开心呢?”

朱厚照说:“朕之所以开心,因为蒙古鞑子犯边,朕正好御驾亲征,可以像先祖皇帝朱棣一样杀敌扬威,名留青史,这是朕多年来的愿望,这次机会终于来了,朕一定要打一场漂亮的仗。”接着他们又说:“陛下,战争之事,岂是儿戏,弄不好……”望陛下还是回去吧!

网络配图

朱厚照却一意孤行,不听劝告。不久后,自己穿盔带甲,拿着兵器,带领人马直奔前线阵地而去。

朱厚照到了前线后,众将百般劝阻让其回去,可是朱厚照执意带上兵队,进入战场,结果没人敢銮驾。将士们也只好一起跟着朱厚照融入到战争的洪流之中去了。

在战场上,朱厚照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再不断增加兵力,牵制敌军,杀得敌军措手不及。其间,朱厚照还亲手杀敌一人。这一仗打了整整一天,最终以蒙古王子伯颜的败退而告终。史称“应州大捷”。

朱厚照多年的心愿终于在“应州大捷”中得以实现,而且自己在战场上还杀敌一人,高兴地合不拢嘴,并自言武功了得,朱厚照还对身边的将臣们说:“朕有没有先帝朱棣的风采和武功?”据《明史·武宗本纪》记载:“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

有些阿谀奉承的武将们开始使劲地说朱厚照的好话:陛下绝对有先帝朱棣的风采和武功,军事才能也非同一般,反正比臣等强万倍,臣等也只能望尘莫及,陛下定会名留青史。

好大喜功的朱厚照还真以为自己有先帝朱棣的风采和武功,实际上这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应州大捷”的胜利,虽然是朱厚照一生最大的亮点,但是并没有掩盖他贪淫好色、昏庸无道的一面。而且后人对其诟病和抨击声亦如汹涌之水那般猛烈,一番接一番。总体来说,他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也是有历史功绩的,如诛杀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等等。还有就是,他在临死之前还下遗诏不要活人给他陪葬,可见其心仁之处。至于朱厚照的名声到底怎样,后人对其也是莫衷一是。

网络配图

后来,朱厚照在讨伐宁王朱宸濠的时候,也同样以威武大将军自称。

朱厚照一生在位16年,有功也有过,总体上还是有可称道之处的。只不过他曾经降低身份,自封为威武大将军的举动﹐实在是有损帝王之威严。难怪《明史》评曰﹕“然耽于嬉游﹐暖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像朱厚照这样自降身份、号封大将军的皇帝也是见所未见的。因而朱厚照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封大将军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唯一不想杀掉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想必大家不太了解这个人物,他也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宫东汉末官吏,为人刚正不阿,身体强壮并且这个人还足智多谋。少与海内知名之士比皆相连结,青州黄巾起,兖州刺吏刘岱战死。网络配图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来接任兖州牧。曹操东征陶谦的时候,留下陈宫等人镇守东郡,陈宫与张邈等人背叛曹操放吕布进入兖州,后来,

  • 揭秘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

  • 李自成兵败北京城的原因:因为做了这三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最强的起义军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就攻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仅仅在北京呆了42天,李自成就被清军和吴三桂联军给打败了,最后李自成兵败北京,让人唏嘘不已。其实李自成兵败北京城,除了清军的壮大之外,最重要的

  • 李鸿章送礼有讲究,看他如何给晚清大人物送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官场和送礼。这两个词似乎密不可分。那么,晚清名臣李鸿章是怎么送礼的呢?T君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事儿。李鸿章在直隶总督任上时,领班军机大臣奕管项目立项,户部尚书翁同龢管资金调拨,为办好“洋务”工作,给此二位大佬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大清能臣,李鸿章深谙官场潜规则,送起礼来自然也是行家

  • 他堪称千古一帝无人可比 为何遭受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应该是毋用置疑的。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当皇帝者大有人在,但像秦始皇一样,不但改朝换代,而且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经济制度,并且使这种制度的影响垂二千年久,今天的中国人在生活中还深受其影响,的确后无来者,以此论之,始皇可谓千古一帝!网络配图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便以亘古未有的巨大

  • 乾隆的心思有多难猜?拍他马屁的下场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即1768年秋,浙江举行三年一度的秋闱。临安县秀才徐鼎大老远赶来应试。他是老考生了,年过五旬,久经考场,但仍是新生,也太难为他了。徐秀才觉得已经皤然白发,高中的机会不是很多了,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准备。那两年有个重大时事:乾隆平定了缅甸叛乱,取得辉煌胜利。徐秀才猜这次一定会考这个题目。

  • 揭秘岳飞的另一面:两度面对敌人临阵脱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自幼喜读《 左传 》和孙武、吴起的兵书。后从军,屡破金军,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历任荆湖东路安抚都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一年(1141年),大败金兀术,进军至朱仙镇(在今开封南45里),大河南北闻风响应

  • 清朝也有住房难,康熙皇帝如何解决此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695年,正值壮年的康熙遇到了许多烦心事。除了山西临汾地震,江南大涝外,北京城里驻扎的旗人们也开始大规模地反映自己的住房问题。康熙搞不清状况,不知平时都挺听话的自家人为何突然不满意起来。于是,他委托八旗都统针对京城旗人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网络配图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堂堂大清朝的京城里,吃喝不愁

  • 上杉赢了御馆之乱后为何领地反而减少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日本战国历史时,都会对御馆之乱事件有一定的认知。御馆之乱作为日本战国时期,最大家族所爆发的权力内战,注定了这一事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历史书中对御馆之乱原因、御馆之乱经过、御馆之乱结果有了基本的认知。图片来源于网络众所周知,御馆之乱结果以上杉景胜战胜而告终。那么御馆之乱结果出来之后,上杉景虎及其

  • 立花宗茂和立花訚千代为何至死都没有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有网民在twitter贴文,怪罪日本熊本县县民有“好嘢”不分享,因为熊本县有个观光景点“乳房岩石”(おっぱい岩),据说女性摸了胸部会变大!立花宗茂,吉弘镇理(高桥绍运/镇种)之长子。从立花宗茂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战国历史的痕迹。图片来源于网络立花宗茂出生地点为丰后国国东郡都甲庄长岩屋中的吉弘居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