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打仗猛又深受皇帝器重 李广为何始终难以封侯

李广打仗猛又深受皇帝器重 李广为何始终难以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3/12/15 20:49:19

李广难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李广难封侯?

亲们都知道,李广被称之为飞将军,打仗很猛,匈奴人也很怕他,汉朝的皇帝也很器重他,但是他始终难以封侯!

所以历史上还出了这么一个典故,叫做李广难封!

那么李广到底为何难封侯呢?

其实也非常艰难,大家想想,封侯拜将需要军功啊!

自秦国商君立法,无军官者不获封,所以不管寒门子弟还是皇亲贵族,想要获得封爵,那么必须给国家立功!

所以李广为什么难封啊!就是因为没有军功!

但说来也奇怪,李广打仗很猛,匈奴人也很怕他,那为什么会没有军功呢?

我们看史书上的记录就知道了!

李广有几次很特别的经历啊!为什么说特别呢?亲们且看下面!

比如元朔六年,李广领命出击匈奴,李广本身就是个猛男,带着兵雄赳赳气昂昂就去了,准备去胖揍匈奴一顿,当时同时出击的还有其他几位将领。

结果其他几位将领都靠着打匈奴立功封侯了,李广却什么功都没有立,原因是什么啊!是因为李广带着兵迷了路,连匈奴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这说明一个问题啊!李广的地理没有学好,所以才说,学好地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只是李广封侯的机会中的其中一个机会,错失了这个机会,等下一个不就行了吗?

那么我们且来看第二次。

第二次封侯的机会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当时李广跟着汉朝战神周亚夫平定昌邑城,这原本是大功一件,是可以直接封侯的机会!

但李广不知道那根经不对,跑去接了梁王的军印,这梁王是汉景帝的死对头啊!

所以当时李广拿着梁王的印去跟汉景帝讨封的时候,汉景帝用看二货的眼神看着李广,你咋不去向梁王讨封?

所以原本封侯的机会又白白失去了,不止没有得到重赏,反而被贬到了边境。

在边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军功了,没有军功自然也就没办法受封。

有人说李广很可惜啊!毕竟人家打仗也的确是猛,但实际上,李广吃亏就吃亏在打仗很猛,经常不管不顾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能把人家给打服,但却不能把人家彻底打趴下,这实际上不能算是军功,因为皇帝要的是彻底打垮敌人。

就比如说卫青霍去病,人家为什么很快就被封到头了,是因为人家军功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卫青,人家两年时间斩敌人首虏过千,并且还夺回家畜百万,顺便给大汉朝开疆扩土,这就是实打实的军功,皇帝不封他都不行。

再看霍去病,年纪轻轻人生首战就斩获首虏,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才一路获封冠军侯!

像这样的斩首虏的记录还有很多,也就是霍去病英年早逝了,不然十个冠军侯都挡不住他的功绩,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开挂的存在。

霍去病的这些战绩无一例外都是大获全胜,以风卷残云一般击垮了匈奴,所以霍去病的军功也是铁打的。

当然,很多人还质疑霍去病的能力,说他是关系户,诚然,霍去病能少年领兵,的确是依靠着卫青和卫子夫的关系,但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能力,那么再好的关系也解决不了他身上的军功!

其实汉朝的封侯制度还是很公平的,就是标准的公开化,立军功者封,就跟现在高考一样,成绩才是王道。

所以虽然李广当时在汉朝将领中非常有名气,飞将军、打仗很猛、又是汉景帝时期的老将,但做题能力太差了,这里面有运气使然,当然也有能力不足!

光是第一次迷路就说明,李广行军打仗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而七国之乱的时候能力倒是准备好了,但奈何情商智商不在线。

其实李广也不用不服,因为比他功劳还大的人也没有封侯。

比如拥有很大功劳的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亲们应该都知道,苏武在敌国十余年没有投降,后来回国之后自然成为了大功臣。

但拥有如此大功的苏武也没有被封侯。

当时苏武回来的时候,皇帝直接就让他带着祭品去祭祀汉武帝,而所用之祭品是太牢规格,什么叫太牢呢?也就是牛、羊、豕三牲全备!

这是个什么规格呢?

按照古代的规矩,祭祀的礼节为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为少牢。

也就是说汉武帝的儿子们,除了继承皇位的皇帝,所祭祀的礼节都只能用少牢,而太牢则是天子用的。

这说明了一件事,当朝的皇帝对于归国的苏武非常重视,也非常崇敬,把最好的祭祀规格给了他。

而此后还给他拜了典属国的官,年奉为两千石,并赐金二百万,公田两顷,帝都大宅院一座。

可以说,苏武回国之后要荣誉有荣誉,要钱有钱,要地有地!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人为苏武打抱不平,上官就认为霍光在打压苏武,认为这么高的功劳,就算不能封侯,也应该得到一个更高的官职。

其实苏武封侯还是差点,主要是没有军功,而为什么没有得到更高的官职呢?

是霍光认为苏武远离朝堂太久了,加上他回归汉朝这件事太过于轰动,很多人都在盯着他,如果给他更高的官职,他干不了,那么自己把他安排到高的职位,反而会成为别人攻击自己的借口。

霍光先给苏武一个不是太高的位置,就是为了看看他的能力。

而苏武后来为什么封侯了,是因为他后来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这就是件天大的功劳,达到了汉朝封侯的硬性指标。

所以啊!汉朝封侯的标准还是很公平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公平性,这才有无数汉朝儿郎愿意为汉朝效力,才有了那么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汉朝名将。

因为只要你建功立业了,那么就不会有人抹杀掉你的军功,而有了军功,达到了封侯的硬性指标,自然不愁名将难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一定要将北伐,交到诸葛亮的手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何诸葛亮还要不顾一切的北伐吗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228年,诸葛亮在得到了刘禅的应允后,他开始第一次带兵北伐。当时诸葛亮让赵云与邓芝设疑兵于斜谷,以吸引曹魏主力,自己则带领大军出祁山,打算占据陇右,由于曹魏事先没有准备,一时间陇右五郡有三郡都望风而降,魏明帝曹叡得知此事后,当

  • 西晋女诗人左芬,她的一生诠释了“美人在骨不在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晋女诗人左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句话叫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女子的容貌显得更是重要,且看那帝王的后宫之中,无不是千娇百媚的大美女。丑女,在帝王的后宫中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可凤毛麟角并不意

  • 司马越为何会成为八王之乱中,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八王之乱”为何司马越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简单的来说一下“八王之乱”:是指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之间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从开始到结束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但在这十六年中并不是每年都处于动乱之中。第一阶段持续三个月,第

  • 说说赵高和蒙恬之间的恩怨 赵高掌权后为何先对扶苏和蒙恬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高和蒙恬,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今天小编要讲的是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是秦朝著名的宦官赵高,一个是秦朝著名的将领蒙恬。我们都知道赵高在后期总揽了秦朝的政权,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扶苏和蒙氏兄弟,杀掉扶苏是因为他是秦始皇选定的真正继承人,那么赵高为什么这么急不可耐的杀掉蒙

  • 扶苏作为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何没有扶持扶苏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斯和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连着出了好几代勤于朝政的君主,最后终于是打败六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嬴政也自封为始皇帝。本来好不容易打下如此大的伟业,世人皆以为嬴政称帝之后,秦国会继续强盛千秋万代,但是没想到在始皇帝死后,秦国就断送在二世胡亥手里。因为胡亥上

  • 清代女文学家:揭秘林以宁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林以宁,字亚清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不详,约康熙朝中前后在世。清代女文学家,著名文学家洪昇的表妹。她是进士林纶之女,监察御史钱肇修的妻子。林以宁幼时,她母亲就要她学习古代贤女事迹,但林以宁不甘于像当时女子那样做纯粹的闺阁中人。她的志向,是以学习儒家经典为自己最大旨趣,“且愿为大儒,不愿为班左

  • 江采萍失宠后作一首绝句,结果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代的宫廷女子中,有名的才女不少,比如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上官婉儿等等。有一个叫江采萍的名字,大概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如果提起和杨贵妃争宠的梅妃,其知名度则大大提升。江采萍(710年—756年),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江采萍不仅貌美,且懂乐器、通音律

  • 蜀汉大将军姜维为何还斗不过一个宦官黄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蜀汉大将军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为政。姜维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人物,是诸葛亮的传人也是蜀汉北伐中原最后的希望,官职大将军,是武将之首,在蜀汉朝廷中地位也是无人能比,他多次兴兵北伐中原完成诸葛亮未竟之业,姜维作为蜀汉的大将军对外之事应该全由他说了算

  • 蜀汉官员马良,深受刘备器重,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蜀汉官员马良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起“马良”这个名字,我们第一个会想起的肯定是神话故事里的“神笔马良”。倘若说三国时期有一个马良,大家可能就要犯迷糊了,当然,此马良可非彼马良~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 年羹尧死前是如何自救的?不料弄巧成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年羹尧的故事。历朝历代的功臣都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魔咒,年羹尧作为雍正时期最大的功臣,帮助雍正顺利登上皇位,还帮助雍正除去心头大患,但是却在功成名就后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让人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