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圣祖康熙是背信弃义的行家 斩杀降清将领

清圣祖康熙是背信弃义的行家 斩杀降清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4/1/25 10:05:47

靠不住的康熙,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张宏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吴三桂的长散《无处收留》,我十分喜欢这篇散文。在这篇散文中,宏杰将康熙与吴三桂的冲突归结为二者道德原则的冲突,他说:“一条噬咬旧主来取悦新人的狗,能让人放心吗?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原则的人,可以为功,更可以为祸。”相比之下,“康熙皇帝基本上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与从白山黑水走来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规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到了康熙这一代,爱新觉罗家族才真正弄明白了儒臣所说的天理人欲和世道人心的关系。出于内心的道德信条,他不能对吴三桂当初的投奔抱理解态度。

网络配图

对于吴三桂为大清天下立下的汗马功劳,他也不存欣赏之意。对这位爷的卖主求荣,他更是觉得无法接受。对这位功高权重的汉人王爷,他心底只有鄙薄、厌恶,还有深深的猜疑和不安。”精辟,深刻,却不完全。

因为宏杰兄高估了康熙大帝的道德信条,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康熙也并非一个道德的完人,相反,他同样是一个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行家里手。

王辅臣本来是康熙派到甘肃去平叛吴三桂造反的,他却因受到陕西经略莫洛欺压,逼他陷入死地,造成部队哗变,愤而叛清,莫洛军营发起突然袭击,莫洛被流弹打死。从平叛到反叛,王辅臣命运的戏剧性转折让康熙百思不解,急忙召见王辅臣的儿子、大理寺少卿王继贞,劈头一句话就是:“你父亲反了!”

王辅臣是骁将,他的反叛,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战略上,都给朝廷极大的打击。康熙忧心忡忡地对大学士们说:“今王辅臣兵叛,人心震动,丑类乘机窃发,亦未可定。” 康熙不幸言中了,王辅臣的反叛,在陕甘引起连锁反应,绝大多数地方将领都加入到反叛的行列。

陕西是战略要地,叛军向南可与四川叛军会合,向北可挺进中原,长驱直入帝都,而当时的清军正云集在荆州,准备堵住吴三桂这股洪水,北京城虚空,大清王朝已命悬一线。朝廷实在没有力量再去对付王辅臣了,只能派了一些蒙古兵前往陕西征剿,天寒马瘦。

数千蒙古骑兵集结在鄂尔多斯草原上,整装出发。但康熙深知,对王辅臣安抚为上,频频摇动橄榄枝,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不仅派人前往王辅臣营中,让他传达皇帝的旨意,甚至把王辅臣的儿子王继贞都派了过去,临行来还叮嘱他:“你不要害怕,朕知你父忠贞,决不至于做出谋反的事。大概是经略莫洛不善于调解和抚慰,才有平凉兵哗变,胁迫你父不得不从叛。你马上就回去,宣布朕的命令,你父无罪,杀经略莫洛,罪在众人。你父应竭力约束部下,破贼立功,朕赦免一切罪过,决不食言!”送走了王继贞,康熙的心里还是忐忑不定。他在昭仁殿里徘徊苦思,然后走到紫檀长案前,提笔给王辅贞写了一封信:

网络配图

去冬吴逆叛变,所在人心怀疑观望,实在不少。你独首创忠义,揭举逆札,擒捕逆使,差遣你子王继贞驰奏。朕召见你子,当面询问情况,愈知你忠诚纯正笃厚,果然不负朕,知疾风劲草,于此一现!其后,你奏请进京觐见,面陈方略。联以你一向忠诚,深为倚信,而且边疆要地,正需你弹压,因此未让你来京。

经略莫洛奏请率你入蜀。朕以为你与莫洛和衷共济,彼此毫无嫌疑,故命你同往再建功勋。直到此次兵变之后,面询你子,始知莫洛对你心怀私隙,颇有猜嫌,致有今日之事。这是朕知人不明,使你变遭意外,不能申诉忠贞,责任在于朕,你有何罪!朕对于你,“谊则君臣,情同父子”,任信出自内心,恩重于河山。

以朕如此眷眷于你,知你必不负朕啊!至于你所属官兵,被调进川,征戍困苦,行役艰辛,朕亦悉知。今事变起于仓促,实出于不得已。朕惟有加以矜恤,并无谴责。刚刚发下谕旨,令陕西督抚,招徕安排,并已遣还你子,代为传达朕意。惟恐你还犹豫,因之再特颁发一专敕。

你果真不忘累朝恩眷,不负你平日的忠贞,幡然悔悟,收拢所属官兵,各归营伍,即令你率领,仍回平凉,原任职不变。已往之事,一概从宽赦免。或许经略莫洛,别有变故,亦系兵卒一时激愤所致,朕并不追究。朕推心置腹,决不食言。你切勿心存疑虑畏惧,幸负朕笃念旧勋之意。

这封信声情并茂,王辅臣的骨头再硬,当然抵御不了皇帝的催泪攻势,史书记载,皇帝敕书一到,王辅臣就率领众将“恭设香案,跪听宣读”,向北京的方向,长哭不已。几经周折之后,王辅臣决定归降大清。这一捷报飞报北京,康熙脸上立刻露出喜悦之色,宣布将王辅臣官复原职,加太子太保,提升为“靖冠将军”,命他“立功赎罪”,部下将吏也一律赦免。然而,康熙最终还是食言了,吴三桂死后,康熙并没有忘记对王辅臣秋后算账,康熙二十年盛夏,正当清军如潮水般把昆明城团团包围的时刻,王辅臣突然接到康熙的诏书,命他入京“陛见”,他知道,兔死狗烹的时候到了,从汉中抵达西安后,与部下饮酒,饮至夜半,老泪纵横地说:“朝廷蓄怒已深,岂肯饶我!

网络配图

大丈夫与其骈首僇于刑场,何如自己死去!可用刀自刎、自绳自缢、用药毒死,都会留下痕迹,将连累经略图海,还连累总督、巡抚和你们。我已想好,待我喝得极醉,不省人事,你们捆住我手脚,用一张纸蒙着我的脸,再用冷水噀之便立死,跟病死的完全一样。你们就以‘痰厥暴死’报告,可保无事。”

听了他的话,部下们痛哭失声,劝说他不要自寻死路,王辅臣大怒,要拔剑自刎,部下只能依计行事,在他醉后,把一层一层的白纸沾湿,敷在他的脸上,看着那薄薄的纸页如同青蛙的肚皮一样起伏鼓荡,直到它一点点沉落下来,王辅臣的脸上,风平浪静。

王辅臣不露痕迹地死了,朝廷只能既往不咎。他以这样不露痕迹的“病死”假象蒙蔽了康熙,使他逃过了斩首,也保全了自己的全家和部下不被抄斩,但其他降清将领就没有他幸运了。康熙“赦免一切罪过,决不食言”的庄严许诺言犹在耳。

转眼就是一场残酷的血洗,康熙的道德信条,显然也是牢不住的。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保持皇位的稳定是最大的道德,在此之上不再有什么别的道德。于是,“宁杀三千,不放一个”就成为中国皇帝最执著的信条。康熙无疑也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上十位最会当官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人物,清朝历史姓陈当官的人,历史当官大臣

    李鸿章先生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但即使是最容易的职业,只要一比较,立刻便有水平高低之分。哪些人是最会做官的人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娄师德:(630年-699年)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大臣,以谨慎、忍让着称,堪比忍者神龟。“唾面自干”的成语就出自于他。正因为这分忍功,在武则天恐怖时期,

  • 李鸿章堪比窦娥:为腐朽清政府“买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人皆骂李鸿章,李鸿章同时期的大臣,窦娥是什么意思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

  • 清朝那点糊涂事:多尔衮的母亲为什么被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一生的三大憾事,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

    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与第十五的多铎。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八哥。有两件事情,可能对多尔衮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件是他的亲生母亲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还有一件就是此次推举皇位继承人。网络配图公元1601年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只有十二岁。史书记载

  • 汉朝以孝来治天下 刘邦做皇帝后见父亲要下跪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当皇帝小说,刘邦当皇帝后做了什么,重生汉朝之我要当皇帝

    对刘邦见父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当时的汉代皇帝是特别讲究孝道的,可以说是以孝来治天下,刘邦本就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对于他自己的父亲那是非常孝顺的,即使在他后来当了皇帝以后也是一样的,见到他爹爹依然和之前一样要跪拜的,这是很重要的礼数是必须要做的。不过既然是皇帝

  • 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 狄仁杰为什么会主动认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狄仁杰训斥薛青麟,武则天狄仁杰谋反,狄仁杰为什么说太子谋反

    你真的了解狄仁杰认罪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上书武则天诬告狄仁杰谋反,武则天大怒下令让来俊臣去审问狄仁杰,谁料狄仁杰却当场认罪:“我造反是事实,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很得意:“算你识相,哪怕你是宰相,在我面前也只是案板上的

  • 曹魏谋士荀彧,为何没有像诸葛亮一样的声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绍的谋士有哪些,许褚为什么不帮荀彧,曹魏后期谋士

    你真的了解曹魏谋士荀彧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曹操而言,荀彧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曹操的心目中,荀彧的分量极高,堪比刘备心中的诸葛亮。那么,为何荀彧不曾拥有诸葛亮一样的历史声名呢?原因是刘备早逝,诸葛亮获得了广阔的舞台。诸葛亮虽然是名义上的谋臣,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与诸侯无异。因

  • 悼妃的出身是怎样的?她是几岁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妃的孩子是谁害死的,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老人去世了她用的东西别人能用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悼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代,盛行“童养媳”。“童养媳”指的是早早的就去婆婆家生活,直到结婚的女人。当然,在清朝为什么会盛行“童养媳”顾名思义,因为它还没有到结婚的年龄,所以她先接受生活,等到够了年龄在进行仪式。古代妇女的结婚年龄与我们现有的法定年龄不同。在古代,女人

  • 刘备的野心真的很大吗 此事之后已经成为定居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的四个儿子都叫什么,刘备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刘备坑了多少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的野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草船借箭让现代的我们很崇拜他,众所周知的是,在三国演义这样一本巨著中,把里面的英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的崇拜文中这些英雄人物,就像蜀国五虎上将由常山赵子龙担任,放眼望去除了关张竟无人能出其右,在建立蜀国的过程中,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努

  • 雍正登上大宝得益于六人的支持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为考生掌灯是哪一集,雍正怎么登上皇位,雍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正史

    对支持雍正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12帝中,雍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承接康熙朝的弊病,经过13年的呕心沥血,给到乾隆时已经是富庶之国。如果说康熙是一个开疆僻壤,巩固政治的高手,那雍正就是治国理政,清理弊病的大师。然而,雍正的继位又是极其惊险的,康熙末年,

  • 解密雍正即位的过程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于雍正的史书,雍正王朝接近史实吗,雍正篡位之谜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雍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01引言在清朝历史上,风评最好的大概就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而兢兢业业的雍正皇帝因为皇位的合法性这一问题备受争议。尤其是清宫剧对九龙夺嫡的事件一拍再拍,大家就对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的问题更加深信不疑。如果按历史角度分析,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