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次登上皇位的明英宗一生究竟该如何来评价

两次登上皇位的明英宗一生究竟该如何来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8 更新时间:2024/2/9 18:15:38

朱祁镇明英宗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九岁时第一次登基,之后因为土木堡之变被俘虏,在夺门之变后第二次登基,那么如何评价明英宗的一生呢?他的一生是好是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英宗是朱瞻基的儿子,因为朱瞻基在结婚10年后都没有子嗣,当这个儿子生下后就十分宠溺他,他朱祁镇两个月后就被立为皇太子,是明朝最小的皇储。但是有点遗憾的是,朱祁镇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份,他的亲生母亲是谁也不知道。朱祁镇在第二次登基之后,恢复了宣宗废后胡氏的名号,还将她按照皇后的葬礼来安葬。这是因为明英宗不知道自己生母的下落,于是只好把同情寄托在被废皇后身上,为皇后重修陵寝,一切都按照皇后的的制度来办理。

从客观上说,朱祁镇的本姓并不坏,只是因为他过于宠信宦官,忠臣和奸臣不分,误把奸臣当忠臣,才会在最后导致自己贸贸然的出征,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沦为了阶下囚,命运也是一波三折。也许是他在过了一年的俘虏生活后,尝遍了人世间的沧桑,所以在他复位之后,做了好多被史家赞为“盛德之事”。

朱祁镇在政治上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他在晚年任用了李贤等忠臣,听信纳谏,善待百姓,还废除了殉葬制度。明太祖,明仁宗等人在死后,都让许多人陪葬,明英宗认为这样太残忍了,临终前遗诏停止这样的殉葬。之后,历代明朝皇帝都遵循着这个遗诏。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之为明英宗

朱祁镇身为一代帝王竟然为他国所掳,被当成威胁明朝的挡箭牌,向明朝耀武扬威,索要物质国土。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成为明朝的罪人。但是他死后却被追封为明英宗。纵然有他儿子对自己父亲的褒奖之意,但是大臣们怎么会毫无顾忌地接受这个庙号呢?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之为明英宗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之为明英宗呢?大臣的毫不反对自然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也许作为一个帝王,明英宗的功绩远远达不到英明的标准。但是他除了在瓦剌被俘事件和诛杀于谦在之外,似乎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除此之外,在他离世时,曾留下遗诏说明不要后宫妃嫔为他殉葬。也就是他废除了后宫陪葬帝王的制度。这一点是他成为许多妃嫔家人心中的明君。

而作为一个人来讲,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对自己的母亲极为孝顺,对待自己的妻子也是十分关心爱护。包括对待后来夺他皇位的异母弟弟朱祁钰,他在之前与他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对于朱祁钰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庶母是很恭敬有礼的。

除此之外,在对待朝廷大臣上,他是将他们都当成自己的朋友。当他的贴身侍卫病重将死时,作为一个帝王的他竟然痛哭流涕。另外,在打仗期间,他没有要求锦衣玉食,反而是与侍卫们同甘共苦。他的个人魅力还感染了敌国的大臣。瓦剌可汗的弟弟十分推崇朱祁镇,甚至在准备送他回国时,为他提出要求朱祁钰退位,将皇位还给他的要求,可见他的为人。

正是这些原因,才让大臣们没有反对授予朱祁镇明英宗的庙号。

明英宗与钱皇后

明英宗,名为朱祁镇,出生日期147211月29日,他的全称是“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至德广孝睿皇帝”,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九岁就登基了,可见明英宗很优秀,年幼就登基。钱皇后,也就是明英宗的原配老婆,她是海州人,后封安昌伯的女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英宗迎娶钱皇后的时候,刚刚满十五岁,那时的明正宗长的英俊潇洒,博学多才,斯斯文文,就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而钱皇后就跟一朵刚开花的花朵一样,清新脱俗,很是漂亮。他们两个人在明英宗的母亲张太后的安排下,就结婚了,他们的婚礼办的十分隆重,因为这是在明朝有使以来第一次皇帝的初婚,所以置办得很隆重。以前的皇帝在登基之前,都是有配偶的,唯独明英宗没有,因为明英宗九岁就登基,还没来得及给他配偶,所以这一次的婚礼让明英宗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婚后,钱皇后跟明英宗的感情很好,看到钱皇后的家底有些地位,就决定让钱皇后的父亲和小舅子升官。钱皇后明白明英宗的用心,如果这次明英宗给他亲人升官会受到后宫其他人的嫉妒,所以跟明英宗说我家人无功不受禄,并拒绝了明正宗的好意。随后明英宗在提起此事,依旧被钱皇后拒绝,这让明英宗对钱皇后多了一份尊重。

张太后之所以让明英宗娶一个出生很普通的皇后,就是看中了钱皇后的人品和节操,希望钱皇后可以成为明英宗的贤内助,从钱皇后的种种举动来看,钱皇后真的不负众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晚清重臣曾国潘也玩微博?写日记朋友圈传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京圈往事,当初先生退出文坛,当年先生退出文坛我是极力反对的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

  • 蒙古族郡王女儿娜木钟:皇太极为啥娶个二婚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阳滋公主,娜木钟皇后,科尔沁孝庄太后的出生

    在蒙古草原是的后金金可汗在位期间,势力得到进一步壮大。金可汗的征服对象里包括察哈尔部落。1935年察哈尔部落首领林丹可汗去世,留下他的八个福晋和年幼的子嗣。就是在这样的时局下,娜木钟选择了和皇太极在一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娜木钟怎么和皇太极在一起的呢?林丹可汗的大罗福晋娜木钟,怀着林丹可汗的遗腹子。金可

  • 红颜薄命的名妓颜令宾为何在豆蔻年华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红颜薄命,杜十娘结局,程蝶衣和梅兰芳的关系

    颜令宾是唐代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她的身份却有些特殊,是青楼中的名妓。颜令宾不仅能够唱歌跳舞,而且在诗词方面也表现的非常的有才华,精通从古至今的名人事迹。在和她交谈的时候总是会被他幽默风趣的谈吐所感染。最重要的是在颜令宾的身上并没有妓女庸俗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如莲花一般圣洁,关于她的生平和一些事迹

  • 雍正皇帝对华妃年世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为何对容妃这么绝情,雍正与年贵妃的爱情是真的吗,皇上喜欢年世兰吗

    《甄嬛传》中的热门角色华妃,一度独宠后宫,最后却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她的得宠与否似乎与背后整个年氏家族的兴衰紧紧相连,那么皇上对她到底是什么感情,有真爱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剧中较为明显的一点,皇帝对她的态度,似乎就表现了皇帝对年羹尧的态度。早年间,雍正十分宠信年羹尧,为拉拢年羹尧的势力,皇帝就独宠华妃

  • 孙贵妃有何能耐能让明宣宗朱瞻基铁下心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贵妃朱瞻基,历史上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朱瞻基殉葬的妃子名单

    明宣宗名朱瞻基,是明朝朱棣的孙子,他驾崩时只有三十八岁,也算是英年早逝。而明宣宗的皇后有两个。图片来源于网络明宣宗第一任皇后是恭让章皇后,名叫胡善祥,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1443年,在当时的济宁出生,是明宣宗的原配,也是他的第一个皇后,恭让章皇后一生无子,只有顺德和永清两位公主,这也成了明宣宗废后的

  • 秦始皇不停开疆拓土的背后心理:自卑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不死没人敢反,被误解的历史人物秦始皇,秦始皇为何突然暴毙

    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朝气,像匹不停奔驰的野马,从不后顾,只知勇往直前。但另一方面夹说,他的生命又只属于青春,只属于建功立业、开拓疆土和永无穷尽的征服。当天下统一、海内平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敌人、对手和对立面逐渐消失,他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空壳,

  • 揭秘:秦始皇为何放弃进攻匈奴却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打匈奴的影响,长城抵御匈奴的图片,长城能挡住匈奴吗

    匈奴族是居住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战国后期,匈奴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进行袭扰和掠夺。当时,秦、赵、燕与匈奴为邻,经常发生战争。由于各国忙于内战,一般对匈奴都采取

  • 揭秘:私生子秦始皇嬴政为何能登大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那逆子答应继承皇位了吗,王立群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和吕不韦是父子吗

    私生子,即非婚生子女,是指那些在受孕期间或出生时其生父生母无婚姻关系的子女。由于中国历史传统社会对私生子颇有偏见,因此使一些私生子饱受歧视和羞辱。但是,就在这些难以计数的私生子中,却有极个别的私生子因特殊的因缘相续和风云际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人杰和精英,不仅辉煌一时,而且名垂千古。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两

  • 力拔山兮的楚霸王为什么逃不过失败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人是不是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逐王结局,项羽手下为什么叛变

    力能举鼎的西楚霸王项羽,被围困在垓下四面楚歌时,终究还是在乌江自刎了,演绎了霸王别姬英雄末路的凄美故事,令人叹息。人们往往喜欢性情豪爽的项羽而不喜欢无赖般的刘邦,那么为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呢?网络配图秦二世胡亥继位后,宦官赵高指鹿为马,权倾朝野,秦帝国乌烟瘴气,在“王侯将相,宁有

  • 中国最坑爹的几位谋士 没想到竟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十大坑爹,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谋士,中国学术界坑爹

    1.为赵国送终的郭开赵国末年的相国郭开可谓“两朝老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按理说他该是赵国的死忠吧?偏偏很早秦国就发现郭开的价值,认为这家伙贪财好利,如果经费足够,绝对能成为“金牌卧底”。除了大笔金钱贿赂外,秦国还开了“接收证明”,你好好干吧,灭了赵国,到咱秦国吃香的喝辣的,待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