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人格魅力很大吗,此人甘愿为他赴死

刘邦人格魅力很大吗,此人甘愿为他赴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16 23:57:26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身能力的强弱,而是人格魅力是否够足,这样才能得到拥簇,让大家信服你。那刘邦的人格魅力是有多大呢?我们从以下两件事中就能看出。刘邦击败强大的项羽可不是凭借运气好,他的确有比项羽更出色的地方,这也是刘邦最大的武器。

纪信赴死

公元前204年夏,刘邦在荥阳“与项羽相距岁余”间,因粮食补给线屡遭项羽切断,致使荥阳城内“汉军乏食”,自己深陷重围,朝不保夕。刘邦无奈“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羽在范增提醒下,一口回绝。刘邦最终“乃用陈平之计”,忍痛拿出“金四万斤”专款,交予陈平用于施展离间计,成功除去项羽的智囊范增。

汉军被楚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城内弹尽粮绝,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纪信献计:“大王,全军覆没,危在眼前。臣斗胆请求假扮大王开东门出降,以分散楚军注意力。大王趁乱迅速从侧门撤离荥阳!”

刘邦深知,纪信自愿走上一条不归路,只能含泪应承。项羽收到汉军的降书信以为真,答应接受汉王投降。

汉军半夜打开东门,派出两千女子身披铠甲假扮士卒出城诱敌。楚军果然中计,“四面击之。”纪信趁机“乃乘王驾,诈为汉王”,一路高喊:“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听说刘邦出降,兴高采烈“皆呼万岁!”围困南北西城门的楚军闻讯,全部跑到东城看热闹。刘邦趁此良机,率陈平等“数十骑从城西门出”,终于逃出虎口。

项王近距离认出纪信是假刘邦后,强按怒火问:“汉王安在?”纪信哈哈一笑,视死如归:“汉王已出矣!”项王恼羞成怒,“烧杀纪信。”

纪信“身焚孤城之下,功济庙堂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邦建汉后,特建“忠佑庙”祭祀纪信,高度评价他:“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韩信拒三分

韩信出身贫寒,既无能入官府为吏,更无法经商自足。经历胯下之辱后,更是臭名远扬。他先投奔项梁,毫无建树,后被项羽任命为贴身侍卫。他多次披肝沥胆为项羽献奇计,均被刚愎自用的项羽置若罔闻。鸿门宴上,在军帐外执勤的韩信折服于刘邦潜龙隐忍的特质,于是毅然“亡楚归汉”。

夏侯婴和萧何力谏,刘邦终于下决心拜韩信为将,并郑重其事地“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以隆重仪式任命韩信为统领全军的大将。韩信终于等到人生的高光时刻,肩负起兴汉灭楚重任,吹响与项羽逐鹿天下的进军号。

韩信率部平定三秦后,审时度势,大胆提出对楚军实施战略包围的构想:“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刘邦对拨出三万精兵归属韩信东进,开辟敌后新战场。

在刘邦无条件信任和强有力支持下,韩信如鱼得水畅游于战争海洋中,“涉西河,虏魏王,禽(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凭借盖世奇功,终于登上封王的人生高峰。

韩信被封齐王后,已经具备“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的影响力。武涉奉项羽令游说韩信,建议他在“反汉与楚连和”与“参分天下王之”之间做出选择。

韩信断然回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是汉王使我获得尊重,提供了人生大舞台,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纵容是死也不会改变主意!”

谋士蒯通以韩信已经走到功高震主的悬崖边为由,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劝谏韩信,必须充分利用“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条件,“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韩信的回答如出一辙:“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向)利倍(背)义乎!”

蒯通继续历数前朝忠臣良将被兔死狗烹的悲惨命运,力证“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的真理,警告韩信:“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您)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虽听出一身冷汗,但依然“犹豫不忍倍(背)汉”。

其后,韩信忠心耿耿追随刘邦设下十面埋伏消灭项羽。“项羽已破”,韩信就被刘邦迫不及待褫夺兵权,并被徙为楚王,继而又以谋反嫌疑被捕,降为淮阴侯,最终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害于长乐宫钟室。

刘邦人格魅力

纪信甘赴死,韩信拒三分。刘邦的人格魅力究竟有多大,能使他们死心塌地至死效忠?

刘邦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永远只爱自己。他竟然为逃命几次将亲生儿女踹下马车,更无视妻子与老父沦为项羽人质;作为汉王,他“慢而侮人,骂詈诸侯髃(yú)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他还特别讨厌儒生,“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他曾先后以极不礼貌的“倨床使两女子洗足”和“踞床洗”方式接见儒士郦食其与淮南王英布,痛骂“时时前说称诗书”的陆贾……简言之,刘邦在创业过程中,可谓声名狼藉、劣迹斑斑。

可是,这些槽点并不妨碍刘邦“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

刘邦成功的秘诀,在于“仁而爱人”。

他先采纳韩信建议,采取与项羽针锋相对的封赏方针:放手使用天下武勇之士,“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开国功臣高起与王陵当面赞刘邦虽“慢而侮人”,但“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同意这一说法,但自我总结成功原因更在于从谏如流和善于驾驭使用“汉初三杰”等人才。

但是,刘邦舍得封赏、从谏如流、驾驭人才,尚不足以诠释纪信和韩信为何对他忠诚如此。

我认为:刘邦发自内心尊重人才,才是使他俩死心塌地效忠的心理动因。

纪信是在跑步护送刘邦从鸿门宴脱险的四名部将中,唯一名不见经传者(一说其先为秦县令,后追随刘邦)。樊哙与夏侯婴是刘邦的老部下兼心腹,靳强是率千余骑兵归顺沛公的楚国贵族后裔,都有特殊贡献及独特价值。而纪信既无显赫战功,更缺文韬武略,唯一优势就是与“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的刘邦外形极似。这个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正是纪信的雄厚资本:关键时刻可以李代桃僵做替身!

因此,鸿门宴和荥阳这两个决定刘邦生死之地,都出现纪信的身影,绝非偶然。刘邦不会言明请纪信做替身,纪信更不可能主动申请,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秘密。纪信认识刘邦之日起,就已经注定只能落得类似荥阳城外的结局。所以,纪信献计,自分必死,不图封赏,只为感恩图报:以生命为代价,回报刘邦对其人格与价值一如既往的尊重。

韩信何尝不懂“项羽今天灭亡,自己明天就得中枪”的唇亡齿寒之理,更深谙“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兔死狗烹”等历史教训。但是,项羽死盯他的屈辱史,视其为草芥。刘邦看中他出类拔萃的帅才,视之为拱璧。韩信从落荒而逃的逃兵变身兴汉灭楚的大将军,再到放开手脚为刘邦打江山,都源自刘邦对其人格与能力的最大尊重。

管理者和领导者,唯有学习刘邦发自肺腑地尊重和使用人才,使人才切实感受到尊重与支持,方能上下一心,推动事业和单位蒸蒸日上。否则,想要同舟共济,无异痴人说梦!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亚夫为什么死的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他因无法承受羞辱,最后绝食抗议,结果五天后病逝身亡。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还有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有人说周亚夫的政治觉悟太低,导致他虽然立有多项功劳,结果还是没能换得一个善终。对于周亚夫来说,他平定七国之乱,维护西汉

  • 东吴将领有谁击败过关羽,只有这三人做到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其实可以算半个男主角,另外半个是诸葛亮。演义里,关羽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无人能在沙场上战胜他。关二爷无论是实力还是气魄都令人钦佩,他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三国人物。不过关羽毕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一直那么无敌下去,樊城之战成了关羽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而击败关羽的是东吴将领,他们也

  • 苏曼殊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何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文学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不守规矩的人,就比如说水浒传当中的鲁智深,成了个花和尚。还有济公传里面的道济和尚,出家为僧,却是不戒酒肉,总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在民国时期,也有着这么一位不守规矩的人,二期比着前面两位还要能吃,这个人就是苏曼殊。1、苏曼殊凄惨的人生经历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是

  • 历史上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她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鲁元公主,大家应该都知道,她可是汉朝的第一位公主,也是刘邦和吕雉的女儿。不过关于鲁元公主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坎坷啊。而且最后享年只有26岁。那么历史上,这个鲁元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她的下场如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元公主,原名刘乐。她作为大汉帝国的第一位公主,其父亲是汉高祖刘邦;母

  • 阔阔真公主是忽必烈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准备和各位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她就是阔阔真公主。有关阔阔真公主的确切身份,实际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她虽然被称为公主,但她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更不是忽必烈的女儿。阔阔真一生经历有独特的一面,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先简单介绍下忽必烈的女儿都有谁,再讲讲有关阔阔真的生平故事,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 侬智高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宋朝宋仁宗统治期间,在岭南地区发生了一起内乱,这场内乱的主角分别是狄青和侬智高。说起狄青,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知名度很高。但是说到侬智高,相信很多人会比较陌生。有的人说侬智高是反贼,也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有说他是爱国英雄。那么这个侬智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1、南国战事紧皇祐四年(1052

  • 曾国藩有哪些优秀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亘古,我来回答。年少非常崇拜曾国藩,所以阅读了他的一些著作比如《曾国藩家书》《冰鉴》,以及他的一些相关传记。曾国藩纵横捭阖一生,立言立德又立功,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不朽”人物。他的成功除了他的历史机遇外,与他个人的某些过人之处是分不开的。曾国藩出生在普通家庭,自幼勤

  • 历史上辛弃疾为什么不受统治者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辛弃疾,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他的诗词吧?不得不说,他的诗词确实是遍布各地。作为南宋的将领和词人,他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更是一位豪放派的诗人。但是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喜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归化人身份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历城,生下来的时候

  • 姚启圣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姚启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他是我国历史上清朝时期的名臣,在三藩之乱以及平定台湾中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一代名将。不过可惜的是,在姚启圣平定了台湾之后,康熙皇帝并没有封赏姚启圣,最终姚启圣愤恨而亡。那么姚启圣为何没有得到封赏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1、效力清朝姚启圣少时以侠客

  • 历史上曾国藩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大家肯定都知道是谁。毕竟他的名声可是在全中国都非常厉害的。而且在当时,他可是被称之为“曾文正公”。最关键的是,在当时清朝时期,谥号文正的只有八个人,文臣中“文”是最高级别的谥号。可想而知,曾国藩在当时的地位了。那么在历史上,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