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二位的朱仝人物简介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二位的朱仝人物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1/15 4:56:19

朱仝(tóng),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为梁山第十二的好汉。郓城县人,富户出身,曾为郓城县马兵都头。为人极为重义气,先义释晁盖等劫掠生辰纲的七星,后因义释因打死白秀英的步兵都头雷横被刺配沧州。盂兰盆大斋日之夜,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吴用授计,李逵执行),被迫随吴用等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随宋江征辽,田虎,王庆,方腊。最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

朱仝原是山东郓城县巡捕马兵都头,身高八尺五寸,生得面如重枣、目若朗星,颌下一副虎须,长一尺五寸,很象关云长的形象,因此,满县人称“美髯公”。富户出生,为人仗义疏财,专爱结识江湖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善使刀、枪。

朱仝发配至沧州后,因沧州知府见朱仝相貌非凡,为人谦和,且深得其子喜爱,就让朱仝每日带四岁的小衙内上街玩耍。五月初五兰盂盆会,夜带小衙内观灯忽遇好友雷横。原来雷横被放后即带母上了梁山,宋江听说此事,念记旧日情义欲请朱仝上山,吴用为此特设计带李逵、雷横到此。雷横劝朱仝上山、朱仝不允,却发现小衙内不见,从雷横口中得之被李逵抱走,朱仝大惊,寻至城外见小衙内已被李逵杀死,断了朱仝的归路,朱仝大怒与李逵相斗,李逵且战且退,引朱仝至柴进庄,经众人相劝,只得同上梁山。朱仝上梁山后,深得众兄弟敬重,在两破童贯、三败高俅等大战中屡立战功。

人物出身

朱仝是济州郓城县人氏,生得红面长须,酷似三国名将关羽,人称美髯公。他原是富户出身,疏财仗义,武艺超群,在县中担任巡捕马兵都头,与步兵都头雷横专管擒拿贼盗。

私放晁宋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后,被官府探知身份,郓城知县便让朱仝与雷横前去捉拿。朱仝有意私纵晁盖,便让雷横去攻晁家庄前门,自己去后门埋伏。

晁盖果然从后门突围。朱仝放走晁盖,建议他去梁山泊落草,又假作失足摔伤腿,以此撇清自己。晁盖等人最终上了梁山。

宋江杀死阎婆惜后,被阎婆告到县衙。知县虽有意徇私,但又怕阎婆去州里告状,只得命朱仝与雷横去追捕宋江到案。朱仝来到宋家庄,让雷横等人守住庄门,独自进庄搜查,在佛堂的地窖中找到宋江。他非但没有抓捕宋江,还劝宋江远行避难。返回县衙后,朱仝又上下打点,终于使得宋江的案子被暂且压下。宋江历经波折,最终也上梁山入伙。

被迫落草

雷横打死新任知县的相好白秀英,被打入囚牢。朱仝此时已改任当牢节级,替他上下打点。最终,雷横被解赴济州,由朱仝押解。朱仝在途中将雷横放走,而后回县衙自首,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

雷横则偷偷返回家中,带着老母连夜投奔梁山。

朱仝到沧州后,又得到沧州知府的赏识以及其子小衙内的喜爱。知府便让朱仝每日抱着小衙内上街玩耍。盂兰盆节时,朱仝带小衙内去放生池边看放河灯,遇到奉命下山的雷横,被拉到僻静处,见到梁山军师吴用。吴用请朱仝上梁山入伙。朱仝婉拒,返回原处时却不见了小衙内。他在城外找到小衙内时,小衙内已被李逵杀死。朱仝大怒,与李逵相斗,被引到柴进的庄中,经众人相劝,只得同意上梁山,但仍表示不欲与李逵共处。后经晁盖等人调解,李逵又拜倒陪话,朱仝才“消了这口气”。

梁山聚义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在忠义堂周围设立四座旱寨。朱仝坐镇右军寨,居第二位。

夜打曾头市时,朱仝与雷横、邹渊邹润一同攻打正西大寨,并搠死曾密(一作曾参)。

梁山排座次时,朱仝排第十二位,星号天满星,职司为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与雷横一同把守山前第三关。

两赢童贯时,朱仝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中央阵,后大战御前飞龙大将酆美。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朱仝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征讨辽国时,朱仝担任董平的副将,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水星阵,生擒番将曲利出清。

征讨田虎时,朱仝与孙立、燕顺、樊瑞、马麟一同镇守壶关。而在简本水浒中,他还曾与雷横一同生擒玉门关守将冯山。

征讨方腊时,朱仝在苏州之战中大展神威,阵斩飞云大将军苟正、生擒飞熊大将军徐方。后又在睦州枪挑元帅谭高。

人物结局

江南平定后,朱仝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出处考究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朱仝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而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朱仝亦在其中,赞言为“长髯郁然,美哉丰姿。忍使尺宅,而见赤眉”。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也是朱仝之一人物形象可考的较早出处。

有研究者认为,朱仝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他不但相貌酷似关羽,其感恩图报、义重如山的品质,也与关羽相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三位的鲁智深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北宋年间,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身长八尺,长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与史进、林冲、武松、杨志等交好。因见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五位的董平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董平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人物。董平祖籍河东上党郡,原为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双枪将”。梁山泊第十五条好汉,与林冲、关胜、呼延灼、秦明同列梁山五虎将。宋江攻打东平府,用计让林冲、花荣诱敌,骗董平到一村镇里,用绊马索绊倒董平。董平感谢宋江知遇之恩,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一百零二位的张青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张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人,武器朴刀。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首次由鲁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种菜,因此唤做“菜园子”。却因为小事杀了光明寺里的僧人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七位的杨志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志,《水浒传》的人物,为三代杨家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故绰号叫青面兽。年少时中过武举,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杨志"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两刀杀了牛二,被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八位的徐宁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徐宁,水浒人物,108将之一,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原为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愁眉不展,后因汤隆举荐徐宁可破连环马,得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赚得徐宁上了梁山。随后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大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征讨方腊时,为救未突围的郝思文,被毒箭射死。徐宁恐怕是梁山好汉中最顾家的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九位的索超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索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留守司正牌军。梁山排名第十九,为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河北人氏,原系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北京大名府上将,惯使一把金蘸斧。因他性急,上阵时当先厮杀,人称"急先锋"。梁山攻打大名府时,索超被擒后归顺梁山。随宋江征讨方腊时阵亡。人物出身索超是河北大名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二十三位的史进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史进,小说《水浒传》中108将第一个出场,史家村史太公之子,一百零八将之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23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聚义少华山之后,由于刺华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后于五十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二十四位的穆弘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穆弘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没遮拦,江州人氏,原为揭阳镇富户,是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二十四位,上应天究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死于杭州,追封忠武郎。人物出身穆弘是江州揭阳镇人氏,出身富户,武艺高强,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二十五位的雷横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雷横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插翅虎,郓城县人,出身铁匠,原为县步兵都头。他和朱仝交好,因打死侮辱母亲的白秀英,而到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二十五位,上应天退星,是步军头领之一。征方腊时战死于德清县,追封忠武郎。人物出身雷横是济州郓城县人,膂力过人,能跳过二三丈宽的山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三十位的张顺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张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浪里白条,江州人氏,早年与哥哥同霸浔阳江,后到江州做渔牙。他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三十位,上应天损星,职司为水军头领,在对抗官军的水战中生擒高俅。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涌金门,因“魂捉方天定&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