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七郎原型人物是谁

杨七郎原型人物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87 更新时间:2024/2/9 7:08:44

小说中的杨七郎性格活泼,勇于冒险,不过因为不考虑后果所以每次都给自己的哥哥们惹了不少麻烦。不过就算如此,杨七郎依然是杨家最受宠的一个孩子。论武力,杨七郎也是一位猛将,实力超群,但最后是遭潘仁美陷害,被斩首示众。不少朋友好奇杨七郎在历史上是否有原型人物,如果有的话会是谁呢?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杨七郎的故事,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1、杨七郎的原型是谁

可以肯定地说,历史上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七子叫杨延彬,由于杨业“死于王事”,宋廷擢任杨延朗(演义中的杨六郎杨延昭)自供奉官迁崇仪副使,杨延彬(也就是杨七郎)录为殿直,并没有上战场抗辽杀敌,只有杨延朗(杨六郎)一直奋战在边关,由于今河北保定、易州、徐水、满城、望都一线是辽军入寇南下的路线,为控扼这条咽喉要道,杨延朗在保州一线任职,与他同时任职这一地区的有个勇将杨嗣(也就是演义中杨七郎杨延嗣的原型),时称“二杨”。

说来这个杨嗣,论年纪还是杨延朗的长辈,生于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瀛州(今河北河间)人,与杨业家族没有亲属关系,连同乡都不是。

杨嗣可以说出道比较早,杨延朗还没懂事时,杨嗣已经是一员将领,他的哥哥叫杨信(与杨业的父亲、杨延朗的祖父同名),是老赵与二赵的心腹,深谙官场之道,虽然是行武出身,洞察到上层的权力之争,这游戏不好玩,弄不好惹火烧身。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那些资历深的开国元勋都退居二线,老赵提拔了侍卫“保镖”张琼为殿前司都指挥使(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官,兵马司令呀),后来张琼“因罪”被处死(干涉了朝廷上层的权力之争),杨嗣的兄长杨信继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上任不久,杨信得了“病”,不能说话了,临去世前,宋太宗赵光义前来探望,杨信竟然开口讲话了,原来杨信不想卷入政治斗争,深知处于权力高层,言多必失,便以得病为由,装聋作哑,这不由令宋太宗感到意外,故后人称杨信为“哑巴太尉”,朝野上下,都十分敬重杨信的人品。

杨嗣并没有借兄长的威望来谋取功名,而是踊跃投身军中,到前线大显身手,从低层做起,屡立战功,颇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直处身于边关前线,与契丹兵马击战。

自中原王朝失去地理位置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后,门户洞开,给在北方雄起的契丹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契丹铁骑有了纵横驰骋的空间,利用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蹂躏河北大平原。

2、杨嗣生平介绍

杨嗣驻守的高阳关、保州一线,恰恰是契丹铁骑南下必经的第一道防线,只要战事一起,契丹铁骑蜂拥而至,而宋军一直以步军为主,难以与契丹铁骑抗衡,杨嗣深深地认识到,在战场上骑兵的重要性,便精心组建了一支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以骑制骑,收到效果,增加了军队机动性,常常率骑兵迂回攻击,打得契丹人胆颤心惊,避其锋芒。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辽军大举南下,接连攻克北宋边境数城,时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的傅潜畏敌怯战,手据重兵不敢出击,杨嗣时任保州刺史、缘边巡检,主动出击,大胜辽军,杨延朗也固守遂城击退攻城辽军,于是,“二杨”之名传遍边关。

宋真宗召杨嗣入朝,亲自接见他,要升位杨嗣为团练使,杨嗣上奏道:“臣久与杨延朗联职,今一旦骤然居于其上,故愿且守旧官!”

杨嗣在军中的资历高于杨延朗,却能够不争功,令宋真宗颇为嘉赏,故并命保州刺史杨嗣与莫州刺史杨延朗为本州团练使。

宋真宗对朝中大臣说:“杨嗣及杨延朗并出于疏外,以忠勇自効,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乃及于此。”

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冬,辽军又一次大举入寇,杨嗣与莫州团练使杨延朗以及李继宣、秦翰各统本部兵马分屯静戎军(即梁门)、威虏军(即徐水)一带,杨延朗设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西麓,大胜辽军,随后杨嗣挥军追杀,斩杀两千余人,获得大捷。

杨嗣唯一一次败仗,是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辽军再次进攻保州,杨嗣与杨延朗率军增援,遭到辽军袭击,损失很大。

宋真宗因二杨素以忠勇闻名,并没有责贬。

宋辽签定澶渊之盟后,杨嗣调任镇州路副都部署,七十九高龄出任天雄军副都部署,后以左龙武大将军退休。

到了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嗣八十一岁时去世(这年,杨延朗也去世了)。

《宋史》评价说:“嗣与延朗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难怪后人创作《杨家将》,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回眸历史,有多少抗辽将领的事迹,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延昭是杨业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那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便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可能各位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杨六郎。杨延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是北宋名将,曾多次率军击退辽军。很多朋友好奇杨延昭为什么叫杨六郎?因为他是杨业的长子,而并非第六子,那下面就跟大家讲讲“六郎&rdq

  • 历史上毛遂在毛遂自荐之后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而现如今这个成语也用来比作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一个工作。但毛遂自荐尽管让人觉得非常厉害,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不是简单的几个事件就能说完的,历史上毛遂自荐之后又去干什么了,为何史书上关于毛遂的记载也并没有什么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 孔子唯一的儿子为什么不出名,他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鲤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如果说出他的身份,很多人就会知道了,他就是孔子唯一的一个儿子,因为出生的时候鲁昭公赏赐了一条鲤鱼,因此就叫做孔鲤了。但除此之外,可能依然有很多人对孔鲤并不熟悉,孔子的光芒太过耀眼,而孔鲤在历史上却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样的功绩,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历史上为什么有两个齐桓公,另一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齐桓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春秋霸主之一的齐桓公姜小白了,他在鲍叔牙和管仲的协助之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可以说功业非常大。但其实在历史上,却不止有一位齐桓公,还有另一个。那这另外一位齐桓公究竟是谁,为什么他也被称为齐桓公呢?这位齐桓公又有什么样的功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王莽为什么没有谥号,算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王莽这个人物,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的,可以说不仅仅是争议,更有很多猜测,最主要的就是他的真实身份。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些,王莽在历史上更出名的虽然是他疑似穿越者的身份,但是要说起他的职业,好歹也是新朝的皇帝,而且还是开国皇帝,但是很显然这个身份的存在度并不高,那在历史上,他被承认是皇

  • 明清时期为什么那么多才女,而且都出身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明清时期历史的人,可能会对这一时期出现过很多的才女有所了解,而且这些才女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身于青楼,比如著名的秦淮八艳,每一个都是很有名的才女,但是却都出身青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很多才女都出身青楼,这一时期的青楼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齐桓公没什么才能,为何还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可以说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也被称为是春秋五霸之首,而且尽管春秋五霸的争议很多,但齐桓公却是大家公认的。但其实,齐桓公自己本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和能力,如果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说,齐桓公并不算出众,甚至可以说很一般,但为什么他却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齐桓公

  • 张仪欺骗楚王被发现后,为何还敢去见楚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的楚怀王可以说也是挺悲剧的人了,被秦国骗了两次,最后也是死在了秦国。而这其中,就有被张仪欺骗的经历。张仪最著名的就是提出了连横策略,也是帮助了秦国破解了六国的合纵,那他是怎么欺骗楚怀王的呢?而张仪被发现欺骗了楚王之后,又为什么还敢去见楚王?他不怕楚王杀了自己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库狄氏为何能得到武则天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华阳夫人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秦孝文王王后,嬴异人的嫡母。其实在唐朝时期,裴行俭的妻子库狄氏也是华阳夫人,应该是当时的皇帝封给她的。历史上,裴行俭有两位妻子,第一位是兵部侍郎陆爽之女陆氏,第二位便是库狄氏。史书上并没有陆氏的相关记载,库狄氏反倒有,但也不多,只能了解一个基本情况,很多细节方面

  • 居里夫人做了什么事?为何法国人要骂她波兰荡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906年,这是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三年。在这一年,居里夫人的丈夫在一次外出的途中被马车撞倒后丧命。丈夫死后留给居里夫人的只有两个孩子和未完成的实验。在丧夫之后,居里夫人与已故丈夫的学生产生了情愫,这是一位已婚男士,名叫保罗·朗之万。在那样一个世界,一寡妇和两孩子的生活是极其艰难的。居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