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是否堪称千古一相,究竟有没有这个资格

李斯是否堪称千古一相,究竟有没有这个资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19 6:45:22

秦始皇嬴政虽然功过后世评论众多,对他的评价也都是褒贬不一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很多功绩还是堪称是“千古一帝”。而与之对应的秦朝的丞相李斯,又是否担得起“千古一相”这个称呼呢?以李斯的为人来看,他是都有资格叫这个称呼,李斯在后人心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李斯建立的功业

数尽历史上的丞相,李斯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一生充满争议,有人欣赏他的才华,佩服他的手腕;有人不屑他的追名逐利,更厌恶他为保相位害死扶苏之举……可无论后人对他如何议论纷纷,却也不得不承认一点,李斯为秦朝立下了不朽功勋,堪称“千古一相”。

在正式登上历史大舞台,卷入政治风云之前的李斯,生活在社会底层,只是楚国一个守粮仓的小吏,而改变他命运的,是一群老鼠。那一天,内急的李斯冲进茅厕,然后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茅厕里的一群老鼠因为他的到来吓的四处逃窜,看到这一画面,李斯愣住了,等他回过神来,脑海中不禁联想起粮仓里的那些老鼠,同为老鼠,它们一个个吃的肥硕无比,见到人来也不是大摇大摆的,两类老鼠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命运也大有差别,这让李斯发出了感慨:“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而正是这感慨,让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辞去公职,离家家乡,去往兰陵投奔荀卿荀老夫子,学习帝王之术,他要用此后的一生,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守粮小吏,而多一个改变历史的秦相。

战国后期,六国萎靡不振,李斯学成之后,下定决心前往经过商鞅变法,蒸蒸日上的秦国一展抱负。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在秦国,李斯遇到了自己的知己秦始皇,之所以说他们互为知己,因为他们都是一类人——渴望在有生之年,达到天下男人都不能达到的人生巅峰,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立下千古伟业。

2、李斯是否堪称千古一相

李斯劝说秦始皇一统六国,并且给了两个实质性的建议——第一,暗中遣派谋士带着金银财宝去各国游说有声望的人士,最好暗中还能离间各国君臣关系;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派良将攻打他国。因为这两条建议,让秦始皇对李斯刮目相看,自此奉为客卿,之后平步青云,直至丞相之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李斯,秦始皇统一六国很有可能就和之前的帝王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

秦一统六国,李斯和秦始皇实现了人生的互赢,可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如何治理天下?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个人认为,李斯毕生智慧得以体现,他打破了从前的陈规,认清现实,劝谏不再实施分封制,坚持郡县制,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自此从根本上铲除,国家安宁有了保障;他提出“书同文字”的建议,小篆成了当时的统一官方文字;他重新确定了新的度量衡——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这一举措有利于当时经济交流,促进国家发展,到了公元前201年,李斯提出一统六国货币……

李斯为秦朝,可以说是尽心尽力,除此之外,他的这些建议和措施,也是功在千秋——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离不开李斯的功劳;他制定的衡量度,直至今朝,再未更改;他的货币制度,也被后人认为是经济史上一大创举,就连他本人,不甘平凡的实现人生理想事迹,也激励了无数后生……

李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有功,也有罪,毒死韩非,提出焚书,甚至因为害怕扶苏上位后自己相位不保,伙同胡亥赵高假诏,令扶苏自尽……可在这些背后,他做的更多是有利于天下,功在千秋的事情,就丞相一职而言,他是堪称表率,他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的男人,千古一相,实至名归。

3、李斯为何会败给赵高

根据历史记载,作为丞相的李斯在与赵高的三次交手之中无一获胜。

从李斯本人出发,原因很简单:首先,李斯作为一个出身高贵的丞相,对于赵高一直是轻视的状态。在他的眼中,这个人从来不是自己所要考察的对手,而轻敌正是造成他面对赵高之时惨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李斯本人更擅长运用阳谋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赵高则不同,赵高本人是宦官出身,对他来说,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不论是阳谋还是阴谋都值得使用。而且,在正常情况下,赵高非常善用阴谋。

再次,赵高时常可以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而李斯则更看重自己的私利,这也就导致他后知后觉,失去先机。让李斯败给赵高的最重要的原因还要归结于胡亥的登基。李斯没有坚持原则拥立扶苏登上皇位,而是转而把胡亥推上了皇帝之位,导致他的政治抱负彻底没有了施展的余地,从而被排挤出了秦朝的核心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赵偃是昏君吗,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偃也就是赵国历史上的赵悼襄王,在《大秦赋》的剧情当中,赵偃被演绎成了一个每日无所事事,只知道喝酒玩乐的君王,身边更是有郭开和倡后这样的人,可以说赵国的灭亡,赵偃有着很大的责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赵悼襄王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其实我们可以从他的谥号中看得出来,悼和襄都不是什么坏的意思,难道说历史上的赵

  • 秦始皇是被谋杀的吗,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很多人对于他的死因都是很好奇的,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始皇是死于重病,在病危之际写下遗旨,要求扶苏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扶苏将是下一任皇帝,但却被赵高篡改,历史也由此改变。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的死,背后另有其他的阴谋,也就是说秦始皇不是病死的,而是被人害死的,真的

  • 秦国王贲简介,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贲其实在秦国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一名武将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秦国王贲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还有这个秦国王贲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下载来测试试玩吧!王贲怎么死的介于历史上并没有特别记录,王贲正常死亡(病死)的可能性最大。看王贲

  • 荆轲是个有名的剑客,为何还打不过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身为秦王,每天要管理秦国的很多事物,而他又是历史上出名的工作狂,这样一个人,每天用来习武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然而荆轲却是很有名的一位剑客,还当了燕太子丹的刺客,他的武艺理论上来说自然是比秦王高很多的,但是为何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大殿其他人没有带兵器,士兵又在殿外,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对一交战

  • 秦将王翦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将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其实王翦也就那么一回事了,但是最后结局什么的也就那么一回事的,也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更多的也不说了,其他的大家都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王翦急流勇退,没有继续为秦朝领兵作战。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王翦凭借杰出的指挥才

  • 阿史那隼原型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阿史那隼是《长歌行》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位军事小天才,九岁起就亲自上战场征战,此后十年间未尝过一次败绩。看过漫画的朋友应该知道,阿史那隼和女主长歌两人算是一对小冤家,不过他们此后互生情愫,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长歌行》的历史背景是在唐朝年间,不少观众好奇阿史那隼在历史上是否有原型人物存在,那

  • 芈月和赵姬都出轨了,为何评价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和赵姬,都是秦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两位太后,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妾,也是秦昭襄王的母亲,而赵姬是嬴异人之妻,秦始皇嬴政的母亲,可以说两人的身份都是非常厉害的而且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在自己的丈夫死后,成为太后的时候与人私通,而且都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对于赵姬,人们更多的是批评,但对于宣太

  • 历史上李斯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李斯,这个李斯其实还是非常有争议的,那么也有人问了,也有人说他其实已经到了这个权利的巅峰了,但是最后结局却非常差,好像也被五马分尸了?大家也知道这个李斯的在历史上是真有此人的,那么真正历史上的李斯又到底是什么结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历史上李斯真实的下场就是,始皇帝死

  • 晋敏长公主是哪个朝代的,晋敏长公主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上阳赋》中,晋敏长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姐姐,权臣王蔺的妻子,女主王儇的母亲。看的出来,晋敏长公主十分宠爱王儇,她不忍女儿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便打算放王儇去子澹那,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凸显出晋敏长公主爱女心切。剧中长公主是由赵雅芝饰演,能再次看到赵雅芝也是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那不少观众好奇,晋

  • 为什么有人说商鞅死晚了,究竟算不算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变法我们都知道,可以说是秦国崛起的一个起源,如果没有商鞅变法,没有秦孝公坚持实行变法,没有后世秦王的不懈努力,秦国是没有办法成为强大的秦朝的。而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也让很多人感到惋惜,但也有人觉得商鞅是死的太晚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秦国的发展来说,商鞅的确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秦国百姓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