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训精神是什么

武训精神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4/1/19 3:33:17

“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在光绪年间的山东堂邑县的大街上,一个衣衫褴褛,长相平平的乞丐正在周围人的哄笑声和嘲讽声当中表演着各种小杂耍和学小动物的模样,一边表演,一边说着这句话。一个乞丐,吃了这顿没下顿的,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想修义学?这不是天方夜谭么?但是这个乞丐似乎并不在乎周围人的嘲热讽,继续开开心心的表演着不是特别好的表演来逗大家欢心,讨点赏钱。

不过说来也怪,一个乞丐为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兴修义学可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成的事情,它需要很多的钱,而这个乞丐奇就奇就在这里。根据史料记载,此人名叫武训,21岁开始乞讨,用了近38年的时间,成功的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让当地无数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读上书,这在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武训的事迹后来也被载入了正史,这里特别提一下,在我国历史上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只有武训一个,他也后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1、乞讨为生,求学不得

那么,武训是怎么当上乞丐的,又为何要兴修义学的呢?这要从武训小时候说起,1838年12月5日,也就是清朝道光年间,武训出生在山东堂邑县的一个贫困家庭。

原本武训并不是他的原名,武训原名叫作武七,准确来说,其实武七只是一个称呼,武训因为在武家排行老七,所以大家就称呼他为武七,后来清朝政府在知道武训的事迹后,准备要奖赏他,但是武训并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武七的称呼,于是朝廷便替他取了一个名字,武训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在武训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这让本就艰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武训的母亲便带着年幼的他开始了乞讨生活。对于当时的武训来说,生活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希望每天可以讨到食物,让自己和母亲能够活下来,不至于饿死。

随着慢慢的长大,武训开始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他经看着在学堂的那些同龄孩子,心里十分的羡慕,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走进学堂读上书。不过读书这件事情对于武训而言实在太过遥远,眼下的生活压力,别说读书了,就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件难事。

武训每次出去乞讨的时候,他都会特意经过家附近的学堂,在门口徘徊一下,似乎是想要做什么事一样。一天,武训还是像往常一样经过学堂,但这次他并没有在门口徘徊,而是直接走进了学堂,他胆怯的找到教书先生,希望他能让自己进入学堂听听课,不过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教书先生看到这个穿着破烂的小孩并没有理睬,直接让他出去,武训的读书梦也就此碎了。

2、离家打工,遭遇不公

知道自己没法读书后,武训就开始专心地为生存下来努力,14岁之后,武训不仅仅只是乞讨生活了,他选择离家出去打工。他来到当地有钱人的家里给他们做佣人,整整3年的时间,武训在举人家中做事。

但是李举人因为武训没有化便经常欺负他,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做,一旦没有完成好,就是一顿毒打,武训这些年没少受欺负和侮辱。

17岁那年,因为家中出了一点事情,武训急需用钱,便找到李举人希望可以把这三年的工钱给他结了。按理来说,这个工钱早就该给他的,但李举人欺负武训不懂,就一直拖着没给。等到武训来讨要工钱的时候,李举人居然说自己已经给了,并拿出账本出来给武训看。

武训没有读过书,哪里看得懂账本上写了些什么,其实,李举人就是因为武训是个文盲,所以就对账本造了假,他谎称钱已经给了武训,账本就是证据。武训一听,这哪能行呀,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三年的累活,如今家中又急需用钱,这笔工钱必须要拿到,于是武训就和李举人争吵了起来。

这一闹,李举人便给武训安了一个敲诈的罪名,他叫上家丁对着武训就是一顿毒打,打得武训在床上躺了足足三天三夜。当武训回过神来后,他发现自己之所以会遭到这样的待遇,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导致的。于是痛定思痛,武训决定要兴学,帮助像自己一样的没有读过书的人,让他们可以读上书,不再受到不公的待遇。

3、兴办义学,乞讨筹钱

那么问题就来了,武训现在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兴办义学那可是需要很多钱的,这些钱要从哪里来呢?武训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他要通过乞讨的方式,去筹集钱财用来修建学堂。从1859年开始,不满21的武训就开始了自己的乞丐生活。

手上拿着铜勺,肩上背着布袋,穿着他那破破烂烂的衣服,武训就开始踏上了他的乞讨之路。与其他的乞丐不同,武训每次乞讨的时候,他都会唱着自己改编的小调,“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就这样他四处乞讨,走到哪讨到哪。一段时间下来,虽然日子很苦,但是武训觉得很快乐,因为有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让武训始终有一股信念支撑着他。

他足迹遍布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如果讨到了钱,武训就将钱存起来,只用及其少的一部分钱来买食物,让自己不至于饿死,如果讨到了食物,那么武训就将较好的那些食物想办法卖掉换成钱存起来,自己则吃那些粗劣的食物,比如,发霉的包子,烂掉的菜根等等,此时,他就会唱到:“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如果是衣服之类的杂物,武训同样也是将它们卖掉,换成钱存起来。

几年下来,武训发现这种乞讨方式太慢了,为了能尽快完成他的梦想,武训决定要改变方式,不过还是乞讨,只是不再单一的讨钱,而是通过卖艺和苦力来乞讨。

他专门找那些别人都不愿意做的苦活和累活来做,每次干活的时候,他还是像平常乞讨那样,根据当时场景改编他的小调,然后唱出来给人们听。

给人推磨拉碾时,他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着:“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边绩麻时,他就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反正什么活他都做,只要能拿到钱,武训都会抢着来。如果没有活的时候,武训还是继续在街上乞讨。

但仅仅靠着苦力赚来的钱,武训觉得还是太少了,于是武训之后每次上街乞讨的时候,他都是表演各种杂技,越难越好,这样大家看的开心,才会多给他一些钱。他表演胸口碎大石、大刀刺身、蝎子地上爬,还给人当马骑,甚至会吞石头、吃蛇虫。百姓们知道他是为了修义学院,所以有钱的人会给他点钱,没钱的人也会给他捧个场。

经过多年的辛苦,武训总算存了一笔钱,但是武训四海为家,居无定所,所以这些钱需要找个地方保管起来。于是武训就合计着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户人家,先把这些钱放在他那里,经过多方打听,武训得知县里面有一个名叫树坊的举人,他为人不错,值得信任,武训便来到杨举人家中求见。

起初,看到一个乞丐在门口求见,杨举人并没有同意让武训进门。无奈之下,武训在门口跪了下来,而且一跪就整整两天,这个行为感动了杨举人。杨举人同意了见武训,了解事情之后,杨举人对于武训的行为及其称赞,不仅同意了要帮武训保管这笔钱,自己还掏出一笔钱用来给武训修义学院。

1868年,此时武训已经30岁了,这也是他乞讨的第9年。武训做了一个决定,他将自己的这些年存下来的钱,总计210吊,用来买田收租,他自己还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之后武训乞讨干活攒下的钱,他全部用来买田,同时这些田还可以为他创造收益,用来获得更多的钱财。

终于在多年的努力之下,武训靠着乞讨已经买下了230亩田,攒下的钱也有3800多吊,这笔数目在当时可不小了,此时的武训已经49岁了。但是武训哪怕自己已经有这些钱了,他依然过着乞丐的生活。当年帮助他的杨举人曾对武训说过,

认为他应该给自己找个家,再娶个老婆,生个孩子,但武训却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4、兴建义学,梦想实现

1988年,50岁的武训认为时机已经到了,他拿整个青春去奋斗的事情,可以在今年实现了。

武训花费4000吊,在自己的老家堂邑县修建了第一所义学,并给它取名为“崇贤义塾”。这间学院可是武训乞讨了整整30年才建起来的,这些年间,武训吃尽苦头,四处漂泊,但武训还是靠着自己的信念坚持到了这一刻,为的就是让那些贫苦人家交不起学费的孩子能够免费读上书,将来不被别人欺负。

义学院已经建好了,接下来就是老师的问题,武训亲自来到当地有名的先生家中,跪求他们帮助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然后再一家一家的到贫苦人家跪求他们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在第一年,武训就帮助了大约50名贫苦家庭的孩子读上书,孩子的学费,学堂的经营费用全部都是从武训所买的学田中支出。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武训还会先拜见老师,然后拜见学生,这种习惯武训坚持了很多年,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尊敬。

每当学堂要摆宴席招待老师时,武训都会邀请当地的名人一起,按理来说,武训作为这所义学的创办人,应该和大家一同入席,但武训却选择自己一人站在门外,

看着大家吃,并且他还会为老师磕头上菜,等到所有人都吃完离席后,武训才会上桌去吃残羹剩菜。

教书的事情,武训也没少操心,他经常会来到学堂看看这些老师和学生的情况,如果他看到认真教课的老师,在下课后,武训会专门前去感谢,如果看到不认真教课的老师,武训会跪求老师不要再如此了。

甚至有一次,武训发现因为老师的疏忽,学生们在课堂上打打闹闹,武训不愿意责怪老师,便当着老师的面跪了下来,他说,老师犯了错,学生不认真,这些错误都让他一个人来承担,老师见到武训如此行为,顿时十分愧疚,之后也就会认真的对待上课一事了。

5、千古奇丐,万人相送

1890年,52岁的武训修建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58岁的武训修建了第三所义学,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所义学,取名为“御史巷义塾”,也就是如今的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武训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兴建义学中,他终身未娶,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他都觉得如果有了家室,他就会分心,就不能全心全意的做这件事了。山东巡抚曜听闻武训的事迹,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光绪皇帝认为武训是个大善人,便赐了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匾给他,并赏黄马褂。

令人遗憾的是,1896年,在武训完成了第三所义学之后,因积劳成疾,武训累倒在了他热爱的学堂之上。4月23日,当时武训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义学,他安静的坐在一边,听着学生们朗诵的声音,就这样面带微笑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普通的乞丐,用一生的时间,修建了三所义学,武训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他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武训逝世之后,遵照他的遗嘱,他被安葬于他所修建的第一所义学旁边,而在他出殡之日,十里八村近万名百姓自发的走上街头为武训送殡,百姓眼含泪水,哭声一片。

朝廷为了纪念这位千古奇丐,还特意修建了武训祠,为的就是让后人可以铭记武训的功绩。武训也被誉为教育之楷模,他的精神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被推崇备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金荣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黄金荣和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他还是三大亨之首。黄金荣生于1868年,他发迹于巡捕房,黄金荣曾在上海法租界当巡捕,此后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但后来黄金荣联合帝国主义发展封建势力,干了不少的坏事,但在抗日时期,黄金荣拒绝日方为他提供的职位,算是保住自己的

  • 西夏皇帝李元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西夏皇帝李元昊也还是有太多的故事可言了,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他在历史上也非常的知名,是这个西夏国的开国皇帝,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的分析分析揭秘看看这个李元昊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文章有非常详细的介绍。1、李元昊简介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

  • 邬思道神机妙算的原因是什么,其实真正高人并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邬思道可谓是神机妙算,看人之准无人能与之匹敌,也正是在邬思道的帮助下,胤禛才能从凶险的九子夺嫡中胜出,成为康熙皇帝的继任者。像邬思道这样的人物,真有如此本领能够揣测出帝王之心吗?邬思道的确聪颖,但他背后其实还有一位高人,他才是邬思道能够运筹帷幄的原因,这位高人会是谁呢?1、真是神机妙算吗邬思道自从被

  • 王庆莲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女特务,相信很多人的脑海当中会浮现出一个形象,那就是电影《风声》当中的女特务形象顾晓梦。完美的身材在合身的旗袍包裹下显得格外的性感,精致绝美的脸庞在舞厅当中里浅笑连连,伴随着悠扬的曲子,踱着熟练的舞步熠熠发光。王庆莲不知道顾晓梦,但是顾晓梦却演绎了王庆莲。王庆莲之所以会成为军统女特务,还跟军统第

  • 苏麟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苏麟是北宋初年诗人,可能听说过他名字的朋友并不多,用现在的话来说,苏麟就是典型的作品红人不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经典诗词便出自苏麟之手,不过苏麟也仅有这两句诗流传了下来,这点还是比较奇怪的。苏麟也因此被人调侃,不过他写过的诗词应该不止一首,只是恰巧《断

  • 岳云为什么用锤不用枪,或因枪有两大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岳云是岳飞长子,他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抗金将领。岳云16岁就跟随父亲出征,并且立下战功,后来在和金军的交手中,岳云更是身先士卒,率领背嵬军杀入敌阵,成功打击金军士气,最后岳家军出击一举将敌人击溃。可以说岳云很好的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不过有一点让人想不通,岳云使用的兵器是锤,而不用枪,这其中的原因究竟

  • 柴荣是如何丢掉江山的,他已料到后果却无力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周世宗柴荣虽然只当了六年不到的皇帝,但他却完成了一番伟大的成就。柴荣一生都致力于统一大业,他曾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志愿,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柴荣不死,他是有可能完成他许下的豪言壮语的。柴荣死后,他的江山也跟着一起丢了。身在乱世,柴荣

  • 戴藏宜为什么死,是怎么落网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946年,国民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悼念活动,在葬礼上,蒋介石声泪俱下的说到:“唯君之死不可补偿。”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为其选墓地的主就是军统第一人“戴笠”。作为国民党军统的副局长,在他的领导下,只要是与蒋介石政府为敌的分子都被其迫害或杀死。这其中就包括了

  • 阿诗勒涉尔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阿诗勒涉尔是阿诗勒隼的堂兄,虽然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但感情并不好。阿诗勒涉尔一心想成为可汗,他便把阿诗勒隼当成是最大的对手。好在阿诗勒涉尔不算特别的聪明,这让阿诗勒隼每次都能化险为夷。部分观众对阿诗勒涉尔这个角色感到好奇,他在漫画里是叫阿史那社尔,实际上这便是他的原型人物。1、阿诗勒涉尔历史原型《长歌

  • 武则天创造的四项世界记录是哪四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大家对于武则天这个人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毕竟在古代历史上,武则天的传说是最多的,而且获得的一些成就也是最多的。就比如说,武则天创造过历史上四项的世界记录!那么这四项分别是哪四个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任用宰相最多一般情况下,每一个朝代也只会有一个宰相。而在武则天执政期间,能够称之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