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五十八位的王英人物简介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五十八位的王英人物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94 更新时间:2024/1/5 1:59:56

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伙,三打祝家庄后娶扈三娘为妻。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五十八位,上应“地微星”,职司为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王英与清风山人马一起投奔了梁山。后来,宋江率军攻打祝家庄,扈家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出马,王英好色,见是女将,按耐不住,上前迎战,结果由于轻敌被扈三娘活捉。宋江打下祝家庄后,将被林冲活捉的扈三娘嫁与了王英,完成了先前的许诺。许多读者认为扈三娘美貌,武功高,还是千金小姐,而王英武功一般,相貌和人品很差,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王英和扈三娘同为梁山管理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方腊时王英被“魔君”郑彪一枪戳死。

人物出身

王英是两淮人氏,生得五短身材,人称矮脚虎。他原是车家出身,半路见财起意,便劫了客人,结果事发被捕。后越狱逃走,到青州清风山落草,与锦毛虎燕顺、白面郎君郑天寿一同打家劫舍。

结识宋江

宋江到清风寨投奔小李广花荣,路过清风山时,被小喽啰抓住。王英三人酒醉,便命取宋江的心肝做醒酒汤。宋江情急之下,叫出自己名字,恰巧被燕顺听到。三人得知他是山东及时雨,连忙松绑,纳头便拜,并留他在清风山小住。

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妻子上坟路过清风山,被小喽啰探知。王英生性好色,便将刘高妻抢上山来,带回房中取乐。宋江认为这不是好汉所为,又因她是花荣同僚的妻子,便劝王英将她放走,并许诺将来为他做媒。燕顺见宋江之意坚决,不顾王英的意见,放走刘高妻。王英虽有不满,但碍于义气,只得作罢。不久,宋江便离开清风山,前往清风寨。

大闹青州

宋江在清风寨元夜观灯,被刘高妻看到。刘高妻恩将仇报,诬陷宋江为清风山贼头,并唆使丈夫将他抓住拷打。花荣则被刘高告上青州,也被都监黄信用计擒拿。黄信将花荣与宋江一并押解青州,途经清风山时却被王英三人劫下。刘高被杀,黄信逃回清风寨。知府慕容彦达又命兵马总管秦明征剿清风山。

秦明却被宋江设计降服,又到清风寨劝降黄信,打开寨门,放清风山兵马入寨。刘高妻被王英抢回山寨,欲留做压寨夫人。却被燕顺杀死。王英大怒,夺刀便欲和燕顺火并,被宋江等人劝住。宋江再次承诺,表示日后定会成全他一桩亲事,才平息了争端。

投奔梁山

宋江、王英等人攻占清风寨后,慕容彦达忙奏报朝廷,请朝廷派遣大军扫荡清风山。王英等人知道山寨难以抗拒大军,便在宋江的建议下,弃了清风山,投奔梁山泊。但宋江却在途中离去,返回郓城县家中。

宋江在江州醉酒题反诗,被判斩首。晁盖为救宋江,率十六位头领下山相救,王英便在其中。他与朱贵、郑天寿、石勇扮作挑担脚夫,随晁盖等人混入江州,劫法场救出宋江,后又参与白龙庙聚义。

三打祝家庄时,王英与马麟、邓飞、欧鹏一同担任先锋。扈家庄女将扈三娘到祝家庄助战。王英见是女将,便上前迎战,但在打斗过程中不断挑逗扈三娘,最终被扈三娘活捉。扈三娘后被林冲擒获,又被宋江认为义妹。祝家庄之战后,宋江将扈三娘嫁给王英,让二人在梁山泊后山下寨,监督马匹。

大聚义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命王英与扈三娘、曹正一同把守山后左旱寨。

攻打青州时,王英与秦明、花荣、燕顺一同担任开路先锋,后随呼延灼诈取青州城。

梁山排座次时,王英排第五十八位,星号地微星,与扈三娘同为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

梁山军“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战争中,王英和扈三娘都曾带兵参与。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王英随宋江南征北战,常与妻子扈三娘以及孙新夫妇、张青夫妇一同行动。

征讨辽国时,王英与扈三娘、顾大嫂等人一同攻打太乙混天象阵中的太阴阵,并生擒天寿公主答里孛。

征讨田虎时,王英随军打盖州,在敌军劫营时斩杀偏将王吉。后在襄垣城南与女将琼英交战,却因色心大发,被琼英刺中左腿,受伤落马,幸被孙新、顾大嫂救回。

征讨方腊时,王英与扈三娘一同生擒润州统制官范畴、杭州守将温克让。

惨烈结局

睦洲之战时,方腊派包道乙与郑彪、夏侯成前去救援。王英与扈三娘率三千马军迎敌,恰遇郑彪。郑彪先与王英交战,在战斗中突然用法术变出一个金甲天神。王英大惊,吓得手忙脚乱,被郑彪一枪戳下马去,落马而死。扈三娘上前报仇,也被郑彪用镀金铜砖打死。后朝廷追封王英为义节郎,扈三娘为花阳郡夫人。

出处考究

“王矮虎”和“一丈青”这一对夫妇组合,在元杂剧中已出现。关汉卿的《绯衣梦》中,有“比及拿王矮虎,先缠住一丈青”句;水浒戏《王矮虎大闹东平府》中,也有“某乃王矮虎是也,这的是浑家一丈青”之句。而小说《水浒传》中,虽然这两人都有了姓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仍用“王矮虎”“一丈青”称呼,即使与其他好汉的姓名而非绰号并列时也是如此。从这些迹象都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的形象很可能是在《水浒传》之前便早已存在的固定搭配。

至于“王矮虎”有了名字“王英”和绰号“矮脚虎”,则应该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塑造。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五十九位的扈三娘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扈三娘,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位的鲍旭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鲍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丧门神,寇州人氏,原是枯树山寨主,后与李逵结交,率部投靠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位,上应地暴星,担任步军将校,是李逵的副手。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他早就听说梁山泊的威名,李逵、焦挺前来游说,他带着人马欣然投靠梁山。第一仗就帮助梁山攻下了凌州城,搭救了宣赞、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一位的樊瑞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后来宋江带领大军前去征讨,被公孙胜用石头阵降伏。三人一起归顺梁山,做了一名步军将校,和李逵、鲍旭一起率领步兵作战。在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二位的孔明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孔明,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物,外号毛头星,原是孔家庄大少爷,宋江的徒弟。因和本乡财主争财,杀了财主及家眷落草白虎山,打青州后归梁山。后在征讨方腊时病死在路上。当先一个大汉,头戴毡笠子,身穿鹅黄丝衲袄,手里拿着一条哨棒,背后十数个人跟着,都拿木杷白棍。孔明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儿子。早年与宋江有交情,曾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三位的孔亮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孔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独火星,青州人氏,与哥哥孔明同为宋江的徒弟。他原是孔家庄二少爷,后在白虎山落草,并联合二龙山、桃花山攻打青州,而后又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三位,上应地狂星,担任守护中军步军骁将。征方腊时战死于昆山,追封义节郎。“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绿。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四位的项充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充,外号八臂哪吒,《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第六十四条好汉。早先是樊瑞、李衮的同伙,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梁山人马攻打芒砀山时,他被公孙胜用道术活捉,后来就归降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项充阵亡。项充是徐州沛县人,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沛县是个崇文尚武之地,项充会武功,也就顺理成章了。项充右手持标枪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五位的李衮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飞天大圣,邳县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与樊瑞、项充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孙胜降服,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五位,上应地走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李衮,邳州北邢楼人氏,绰号“飞天大圣”,善使团牌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六位的金大坚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金大坚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臂匠,济州人氏。他与萧让制造救出宋江和戴宗的假信,却差点断送了他们的性命,因此上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六十六位,上应地巧星,负责制造兵符印信。征方腊前被皇帝调走,驾前听用。金大坚在《水浒传》中初次出场时,书中描写他“眉目不凡,资质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七位的马麟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马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铁笛仙,建康府人氏,小番子闲汉出身,原为黄门山三寨主。他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六十七位,上应地明星,担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乌龙岭,追封义节郎。马麟早先同欧鹏、蒋敬、陶宗旺在黄门山落草为寇。梁山人马劫法场,在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十八位的童威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童威,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出洞蛟”,星号地进星。童威是童猛的哥哥,早先兄弟两一起在浔阳江上贩卖私盐,与李俊等有交情。随李俊等人归顺梁山后,成为水军头领。梁山大聚义排座次时,排行第68,同阮小五一同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来跟随梁山大军四处征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