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为什么处死寇连材

慈禧为什么处死寇连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4/1/29 17:57:49

1896年2月16日,这天的北京菜市口异常热闹,很多老百姓跑来,把这个清朝处决人犯的地方围得严严实实,只听得行刑官一声令下,行刑!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刽子手举起手里的鬼头刀,手起刀落,把一个人砍了,这个人身份比较特殊,是一个太监,名叫寇连材。

寇连材本是慈禧太后非常信任的梳头太监,他不像紫禁城里其他的太监,只知道伺候好主子,却关心起来国家大事、民族危亡,义愤之下给慈禧太后上了一份折子,触怒了慈禧太后,被慈禧判处死刑。

由于一个太监有如此忠君爱国的义举,受到当时的知识分子敬仰,把寇连材尊称为“烈宦”,像对待烈士一样,帮寇连材扬名,比如梁超曾经专门写文章褒奖寇连材的英雄事迹。

寇连材其人——娶妻生子之后才挥刀自宫,因梳头得到慈禧太后宠信。

寇连材是北京昌平南七家庄人,从小家里还算富裕,有几十亩地,寇连材的村子里,有个镖师,外号“单刀孟四”,武艺高强,直追大刀王五,村里的孩子都跟着他学习武功。

可是,有人就对寇连材的父亲说,你让孩子学武有什么用,人家最多说你的孩子武功不比孟四差,难道你也想让你的孩子干镖师这种刀头上舔血的工作?寇连材的父亲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寇连材送到私塾去读书了。

由于寇连材的父亲也不指望他能考什么功名,所以对寇连材要求不严,寇连材学习也就不认真,反正能识文断字比白丁强。

寇连材长大之后,父母自然按部就班给他娶了媳妇,婚后寇连材跟媳妇生了二男一女。

1890年,寇连材23岁,这一年他的家里发生了一场大变故。

寇连材家有几十亩地,算是村里的小地主,可是,村里还有一个大地主,想吞并寇家的地,就跟寇家找茬告了寇家,大地主财多势大,勾结官府,寇家输了官司,寇父给气死了,寇家可谓人地两亡。

寇连材没了地,还要养活媳妇孩子,没办法,就到北京城谋生,结果认识了紫禁城里的太监“梳头王”,寇连材听说进皇宫当太监,不但能享荣华富贵,还有权有势,他一狠心,挥刀自宫,进了皇宫。

寇连材比较幸运,进宫没多久就成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

慈禧太后这个人,特别注重自己的头发,她最宠幸的大太监李莲英,据说就是因为梳头梳得好,特别受宠幸,成了老佛爷身边的大红人,最后当了紫禁城里的太监大总管。

寇连材既然是梳头王引进皇宫的,梳头王自也不会亏待他,他已得到梳头王梳头技巧的真传,把慈禧太后的头梳得特别好,慈禧对他慢慢宠信起来。

慈禧太后派寇连材监视光绪,不想寇连材结识珍妃师父文廷式,为自己埋下祸根。

寇连材进宫没多久,就得到慈禧太后宠幸,慈禧太后也会派寇连材做一些梳头之外的事儿。

清朝吸取明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太监管得特别严格,不准太监干政,慈禧太后却不管这些皇宫的禁令,经常派身边的太监干点见不得人的勾当,甚至她身边的太监公然干政。

比如,慈禧太后早年宠幸的大太监安德海,就曾经公然干政,当年两宫皇太后跟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拿下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就是安德海在期间穿针引线的,后来安德海打着为皇帝制作龙袍的幌子出京,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死。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也曾经干政,有一次慈禧太后派他代表自己,跟着醇亲王奕譞和李鸿章去天津检阅北洋海军。

寇连材红了以后,慈禧太后也派他参与一些皇宫内部的政事,比如派他去光绪皇帝身边,打着给光绪当梳头太监伺候光绪的幌子,去监视光绪的一举一动。

这时候,甲午海战结束没多久,中国败给小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全国上下都感到很屈辱,光绪皇帝自然也是满腹牢骚,开始接触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言论,打算搞变法维新,慈禧太后派寇连材去光绪那里,就是观察光绪这方面的最新异动。

结果,由于寇连材多少读过几年私塾,光绪跟臣子们和身边的人谈论天下大势,他多多少少能听懂一点。

寇连材是练武之人,练武之人大部分都充满血性,他一听大清朝被小日本欺负,一听老太后顽固不化,等等,激起了他的血性,对慈禧太后很不满。这时候,他认识了珍妃的师傅文廷式,听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开始忧国忧民起来。

寇连材本来是慈禧太后派来监视光绪的,结果寇连材不但不把光绪的事儿给慈禧通风报信,反而把慈禧的事儿报告给光绪,因此获得了光绪的好感,又得到光绪的信任,成为光绪身边走红的太监。

寇连材听说的这类事儿多了,越来越气愤,最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寇连材给慈禧太后上《死谏折》,慈禧太后认为背后有人,将寇连材斩首。

1896年2月中旬某天,正在睡午觉的慈禧太后,发现床下跪了一个人,举着一份折子,慈禧太后打开这份折子一看,错字连篇,但语句还算通顺,只是里面的内容也有些大逆不道,看完以后,慈禧太后震怒。

这份折子就是寇连材请假五天之后,写出来的,他在跟光绪、文廷式等人接触之后,了解到了一点外面的情况,日夜忧国忧民,天长日久,实在忍不下去了,基于义愤,五天写出了这道“死谏折”。

慈禧太后立刻派人拿下寇连材,按照清朝“宦官不得干政”的规定,将寇连材治罪。

可是,慈禧太后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寇连材一个梳头的小太监,怎么能写出那么多大逆不道的话,里面还有点维新派的思想,背后一定有人。

于是她派人对寇连材严刑拷打,要寇连材说出背后的指使人,慈禧太后想象中的指使人当然是光绪皇帝了。

可寇连材背后并没有指使人啊,他自认为是自己忠君爱国的满腔热血驱使自己上的这份折子,所以任凭任何严刑拷打,寇连材谁也供不出来。

这时候,李莲英悄悄地对慈禧太后说,老佛爷,他背后的人是文廷式。李莲英是皇宫里的总管大太监,皇宫里的事儿哪能瞒得过他?寇连材跟文廷式有接触,李莲英早就知道了。

文廷式是光绪帝师翁同龢的学生,翁同龢是当时帝党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朝中清流的领袖,慈禧太后正想找机会整治他们。

于是,慈禧太后自认为抓到了寇连材背后的指使人,便没有再继续对寇连材进行严刑拷打,而是直接判处死刑。

于是,1896年2月16这一天午后,寇连材被押赴菜市口刑场,执行死刑。据说,寇连材当时还吸着鼻烟壶,行刑之前,他镇定自若,先是向皇宫的方向三叩九拜,然后又向父母坟墓的方向三叩九拜,然后从容就义。

寇连材折子的内容及其后续——这份折子真的存在吗?

寇连材死后,京城立刻传开了他的光辉事迹,当时,不但人们口中传颂这个爱国忠君的太监,报纸上也介绍了他死时的情况,成为热门话题。

寇连材死后第二天,文廷式也被拿下,驱逐出京城。似乎,寇连材上折子与文廷式有瓜葛,得到了证实,甚至京城流传着“寇太监从容临菜市,文学士驱逐返萍乡”的传言,赞颂二人。

后来,维新派人物梁启超,又用自己的如椽大笔,为寇连材写了传记,称颂寇连材是烈宦,寇连材的美名天下扬了。

可是,后来的研究者,在研究了寇连材的事迹和他那份奏折以后,对寇连材的事儿,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寇连材一个太监,不可能写出奏折里那些东西,因为那些东西指向性太明显,都是对着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的。

比如,奏折里的几条内容,不让慈禧太后再垂帘听政,而是应该归政于光绪,应该早日建立储君,不让慈禧太后再呆在颐和园,停止修复圆明园,停止修铁路,不让李鸿章再出洋,应该整顿军备,大力发展团练。

前面主要是针对慈禧太后的,后面主要是针对洋务派的李鸿章的。所以,有人认为,这是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了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而杜撰出来的一份奏折。

无论如何,寇连材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在菜市口被斩首的,只不过他为何被杀,就成了一个疑团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啸林有多能打,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充满“黑吃黑”乱象的旧社会上海滩大都市确实流行有一句“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之话,但是,张啸林的名气比起黄金荣、杜月笙的名气要小得多,虽然他用一股“狠”劲在上海滩打出了自己的一块天地,跻身“流氓三大

  • 刘宗敏简介,他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刘宗敏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刘宗敏的一生还是非常的传奇的,那么这个刘宗敏又有怎么的人生呢?还有这个刘宗敏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对这个问题详细的分析解析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仔细的分析学习下吧,看看他的传奇人生。“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

  • 寇连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看一些清朝的故事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叫“寇连材”的人,他虽然是一位太监,但是他却非常的厉害,但是最后却被慈禧所杀,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寇连材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还有寇连材为什么会被慈禧所杀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太

  • 陈默群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目前来看,《叛逆者》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实是陈默群。陈默群是一个个性非常突出的人物,谁都看的出来,他其实有自负的一面,不过陈默群身为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站长,也证实了他有突出的能力。对于林楠笙来说,陈默群算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他的提拔,林楠笙也不会前往上海。只是他们的信念不同,师徒总有走上决裂的一

  • 揭秘大唐最狠酷吏索元礼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大唐的酷吏索元礼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酷吏索元礼到底是谁,他又为什么叫大唐酷吏索元礼,其实这些问题相比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了,所以大家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这个酷吏索元礼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武后朝有很多酷吏,如周兴、来俊臣等,而索

  • 乌代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2003年7月22日,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以及小儿子库塞被美军击毙。乌代的死让整个伊拉克人民都拍手叫好,因为乌代是一个作恶多端的恶魔,暴虐之际,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鲜血,无数人遭到了他的残害。乌代生前折磨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欺辱10多岁的少女,甚至还参与到了暗杀自己亲妹夫的行动,可见此人冷血到了什么程

  • 韩绩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御赐小仵作》中,韩绩的历史原型是唐朝宰相马植。马植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819年进士擢第,最开始是担任寿州团练副使,此后不断升迁。不过到了唐武宗时期,能力一向出众的马植却没能得到重用,这究竟是为何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和李德裕的关系。那下面就准备和大家简单介绍下马植,看看他的仕途之路

  • 司马光有哪些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些历史功绩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啊,好像说得司马光没有什么历史功绩似的,最后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司马光的主要历史成就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司马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

  • 李白晚年为什么凄惨,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的晚年确实过得很糟心,不过他年轻的时候确实过得很不错,不仅仅是好,而是相当的好,可以说李白年轻时过上了很多人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过上的好日子。先不说李白年轻时多有钱,老爹李克可是大富商,以至于让李白自小就将月亮看成了白玉盘。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会说:“小时不识月,互作大烧饼&rdq

  • 谭锦镛为何跳桥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血泪史和屈辱史,征服的腐败愚昧,造就了国家的落后。制度的腐败导致了民众的疾苦,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只能一味地选择割地求和,多少爱国志士因为这样的政府而感到失望之极。我国近代历史浸透了爱国者的鲜血,饱含了多少老百姓的控诉,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无数的中华儿女在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