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第一昏君是谁,他究竟做过些什么事

千古第一昏君是谁,他究竟做过些什么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27 更新时间:2023/12/27 12:46:25

古代的皇帝众多,但皇帝并不都是能够做得很好的明君,也有不少平庸之辈,还有不少昏君。而一说到昏君可能有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些历史上很有名的君主,诸如夏商纣等等,但其实要说谁才是千古第一昏君,恐怕这些人还都不能算,那你知道谁才被称作是千古第一昏君吗?他究竟做过些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称呼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千古第一昏君是谁

我国封建王朝有不少,所以,昏君自然也有许多,能提名“千古第一昏”的,估计有商纣王、汉灵帝等。然而,与笔者心目中的人选相比,帝辛“暴”有余,刘宏“淫”有余,二者皆“昏”不足。可以说,萧宝卷堪称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他一生中做过的荒唐事有一箩筐。

什么在皇宫中搞杂技、在人行道上纵马、和宠妃玩家家酒等,于萧宝卷而言都是小把戏。萧宝卷之“昏”,不止昏在皇宫里,连宫外都成了他的游乐场。萧宝卷经常心血来潮,与一众狗奴才纵马出宫,黑衣蒙面,装扮成土匪打家劫舍。

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些萧宝卷曾做过的荒唐事,看看这位“史上第一昏君”是否名副其实。

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要么刻苦读书,要么努力习武,再不济像顽童一样玩玩乐乐混到登基也就罢了,像萧宝卷这样每天干傻事的太子着实不多。某个晚上,萧太子在寝宫里发现了几只上蹿下跳的老鼠,觉得这种小动物颇有趣,于是,他每天晚上都组织人手捕鼠,一闹就是一宿,不眠不休。东宫的宦官和宫女被他折腾成了熊猫眼,可是,太子大人却对此乐此不疲。

后来,萧宝卷又迷上了“担幢”这种游戏,每天沉浸在这些把戏中无法自拔。最开始练习时,萧宝卷手艺糟糕,“幢”经常脱手而出,砸伤宫人。到了后来,萧宝卷的技术有了一定提高,他竟不再满足于用手臂担幢,开始试着用嘴巴担幢。为此,萧宝卷命人打造了一条长达数丈的“白虎幢”,用嘴巴担着。谁知,牙齿根本无法承受沉重的幢,萧宝卷的牙齿被扯落了好几颗。

萧宝卷的老爹齐明帝驾崩后,按照宫廷制度该在太极殿停灵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有外国使臣及朝中文武前来吊唁。萧宝卷最讨厌那些满嘴政事的大臣,更讨厌接待外来的使臣,于是,他派人赶紧将老爹的灵柩抬出宫外下葬。大臣徐孝嗣及时站出来,晓之以理,这才让先帝的灵柩多停了几天。在这几天里,文武百官纷纷来灵堂痛哭,按理说作为明帝的儿子,萧宝卷也该流几滴眼泪才是。

然而,萧宝卷却称自己嗓子疼,从不在父亲的灵前哭。一次,有个大臣在哭灵时太过悲痛,连帽子掉在地上都没察觉。萧宝卷见大臣的头顶光秃秃的,竟当场大笑不止,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你们看,这家伙就像一只在哭的秃鹫一样。”见其他人骑马威风,萧宝卷也想尝试,可他又怕骑术不当被摔伤,所以叫人打造了一匹仿真的木马。这匹马做工精巧,惟妙惟肖,且能像真马一样前进后退。

靠着这匹假马,萧宝卷练就了一身骑术,竟也能骑着真马像模像样地狂奔了。学会了骑术后,萧宝卷从此不再走路,在皇宫中一律策马赶路,在人行道上飞驰,浑然不顾宫人安危。为了让自己骑马显得更加威风,萧宝卷还安排人沿路击鼓奏乐,让宫女宦官摇旗助威。萧宝卷每天只顾着玩乐,很少上朝理政。文武百官送来的奏折,往往十天半个月无人问津,最后被随意丢弃。

2、萧宝卷有多昏庸

有时,宫里的宦官们在偷盗肉、鱼时,甚至,会拿这些废弃的奏折包裹食物,将赃物夹带出宫。并且,帝王出巡,本是一件极其庄重的事,可是,“庄重”这个形容词放在萧宝卷身上却不搭。萧宝卷每天都打扮得非常古怪,带着一众随从出宫游玩。萧宝卷出宫从没有目的地,想去哪里全凭心情。为了旅行畅通无阻,他往往会命人事先铲除掉所有挡路的房屋树木,以方便自己纵马。

有时,萧宝卷还会扮作劫匪,与一众侍卫打家劫舍,在老百姓家中抢夺财物后扬长而去。除此之外,萧宝卷这个人还有个怪癖,那就是不喜欢接触陌生人。为了不接触那些陌生的老百姓,萧宝卷每次出行,都会命人敲敲打打以警示百姓。不论城镇还是乡下,哪怕是三更半夜,只要萧宝卷驾到,街道、房屋一律肃清,胆敢留在原地者一律格杀。

某天,萧宝卷像平时一样大咧咧地“闯空门”,见屋子里有个挺着肚子的女人,便问这女人为何留在屋内。女人说,自己已怀胎十月,无法行动。萧宝卷一时兴起,非要看看女人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竟让士兵将孕妇架起,抛开其腹一探究竟。

一次,萧宝卷决定去某地游玩,百姓听说这位混世魔王驾到,立即携家带口逃跑。萧宝卷来到目的地后,发现一个病人脚程很慢,未能跑远,便命人将其推进水里,用泥巴糊住了病人的口鼻,将他活活憋死。

还有一次,萧宝卷在定林寺游玩时,看到一个老和尚因为腿部有疾无法逃走,躲在了路边的草丛中。萧宝卷发现了老和尚后,立即命士兵将其捉拿,称他是刺客,让弓箭手将其射杀。射杀了老和尚后,萧宝卷还亲自上阵,用弓箭射老和尚的尸体,这才解恨。

萧宝卷出行,往往方圆数十里鸡犬不留,所以,他很少看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某次萧宝卷对集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又不想去真正的集市上与老百姓接触。于是,萧宝卷安排宦官、宫女们采购商品,充当小商贩,让自己的宠妃潘玉儿担任市令(最早的市场管理者),自己则甘愿充当潘玉儿手下的“录事”。在扮“家家酒”期间,但凡有“小贩”犯了错误,潘玉儿就将他们送给卫兵,让卫兵杖责违例者。

潘玉儿恃宠而骄,连萧宝卷犯了错,她都要命士兵对其进行杖责。当然,士兵为防伤了皇帝,往往会将杖换成秸秆。到了后来,萧宝卷打算亲自做生意,于是便命人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水渠,当了几天纤夫,亲自拉船。拉够了船,萧宝卷又跑到堤坝上“重操旧业”,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闹市,在其中充当肉贩,亲自操刀卖肉。当时,民间素有民谣讽刺萧宝卷:“阅武堂,种杨柳,皇上卖肉,潘妃卖酒。”

不得不提一下,很多朋友将萧宝卷的下场归咎于潘氏,其实,这是典型的“祸水论”。

3、萧宝卷的结局

其实,萧宝卷的下场是自找的,与美女的关系不大。

永元三年,萧衍兴兵谋反。作为皇帝的萧宝卷听闻叛乱后,非但没有丝毫忧虑,反倒觉得城墙固若金汤,就算十万大军来袭亦无需担忧,所以根本没拿萧衍当回事,只是安排人紧锁城门,依旧像往常一样寻欢作乐。不知这位皇帝的自信从何而来,第二天上朝时还雄心勃发地向朝臣吹嘘:“只要他萧衍能来到白门,我定与他决战!”

果不其然,萧衍不费吹灰之力,打到了建康城下。这时,萧宝卷仍觉得凭自己的武功与萧衍“当一决”,穿上厚重的盔甲跑到城楼上,打算指挥守军打一场漂亮的防御战。看到萧宝卷冒头,萧衍二话没说立马指示弓箭手乱箭齐发,险些将萧宝卷钉在城楼上。看着飞蝗一样的箭雨,萧宝卷被吓破了胆,仓皇逃下了城楼。这时,大臣茹法珍请示萧宝卷,称敌军来势汹汹,希望圣上能赏赐将士,提振士气。

萧宝卷听说要自己掏钱,大为光火,说道:“叛军杀了进来,遭殃的可不止朕一人而已,他们的一家老小还不是要倒霉?凭什么让朕掏钱?”

听说宫里有几百块木料,守将向皇帝申请用这些料子巩固城防。萧宝卷听罢,又有些不悦,说道:“这些木料是用来修筑宫殿的,都是上好的料子,用来修城防不是白费了吗?”诸如此类的荒唐之举,萧宝卷又做了不少,以至于南齐的士兵们再也不想给这个傻缺主子效力了。与其陪着皇帝一块,被叛军杀掉,还不如早点开城投降,没准还能谋个好前途。就这样,士兵们在守将王国珍的带领下,集体出城投敌。

就在守城的将士们投降的那天晚上,萧皇帝仍在深宫之中玩得兴起。据说,当晚萧宝卷抱着笙管吹奏,还创作了一首《女儿子》,闹够了才回寝宫睡觉。谁知,半夜萧宝卷被宫外的喊杀声吵醒,这才意识到叛军已经打到了大门口。于是,萧宝卷连忙向后宫逃去。此时此刻,宦官们亦知道自身难保,还不如拿萧宝卷的人头换条性命,于是在萧宝卷溜入后宫后,宦官立即一刀将其劈倒,砍下他的脑袋向萧衍邀功去了。

被宦官杀掉那年,萧宝卷刚刚十九岁,他的皇帝生涯也只有短短的三年。能用三年,干出如此之多的荒唐事,这样的皇帝堪称绝无仅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库狄琉璃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明月》这部剧是根据蓝云舒的同名小说改编,背景放在了唐朝李治时期。男主角是唐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裴行俭,女主是娜扎饰演的胡女库狄琉璃。整个故事情节还是比较曲折的,其中的核心肯定是库狄琉璃和裴行俭之间的爱情故事。从预告来看,《大唐明月》整体质量非常不错,场景布置十分精致。因为裴行俭是真实存在的

  • 为何西施貂蝉杨贵妃都没有孩子,她们都不能生育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貂蝉和杨贵妃,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她们和王昭君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们三个人都没有孩子。即便是貂蝉作为虚构的人物,没有孩子也说得过去,剧情的需要,因此连貂蝉的下落都无人得知,但西施和杨贵妃为何也没有孩子?西施帮助越国复仇,杨贵妃先后嫁给寿王李瑁和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也都没有孩子呢?今天就让小

  • 满都海皇后历史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206年春季,蒙古的贵族们据记载斡难河召开一次会议,诸位王侯将相都一直觉得尊孛儿只斤·铁木真为大蒙古国的大汗,并且献上了尊号“成吉思汗”,可意为"坐拥海洋四方的可汗",以总结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的功劳。而到了十五世纪下半叶,大都失守,蒙古各部落割据混战,征伐

  • 赵飞燕为何被貂蝉替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四大美女作为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一个“团体”,很多人都知道她们的故事,但这其中唯一一个虚构的人物貂蝉,她作为四大美女之一出现,其实是替代了原本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赵飞燕。赵飞燕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而如果论美貌,赵飞燕入选四大美女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后来却被一个虚构的貂蝉所取代了呢

  • 嫪毐反叛真实目标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嫪毐反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他为何还要拼死发动叛乱呢?有种说法称嫪毐的真正目标其实不是嬴政,而是朝中的楚系力量,嫪毐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赵姬。不过嫪毐和赵姬之间的丑闻都已被嬴政知晓,嬴政又怎会放任嫪毐不管呢?所以这里面的确有着比较大的疑问。而且嫪毐真要发动叛乱吕不韦不可能不拦着,毕竟嫪毐如果被处死,那

  • 凌教授原型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是给金滩村带来转机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凌教授传授村民们种植蘑菇的技术,金滩村想要脱贫恐怕还很难。最后村民也是终于明白了凌教授的良苦用心,大家纷纷开始踏上种植蘑菇的这条道路。其实剧中的凌教授是有原型人物存在的,可能很多观众并不知晓。那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下现实当中的“凌

  • 朱瞻基喜欢斗蛐蛐,为何历史评价还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以说还是非常好的,但朱瞻基却有一个不太好的称呼,那就是蟋蟀皇帝,因为朱瞻基酷爱斗蛐蛐,我们知道身为皇帝如果一旦有一些这种爱好,其实对国家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但是为什么朱瞻基被称为蟋蟀皇帝,但是在历史上的评价还那么高,还被评价为有文帝景帝的功劳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李白一家为何会流亡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各种争议,关于李白的身世也有很多种说法,各种观点都不相同,而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李白是出生在西域的,但他本人却并不是西域本地的人,换句话说,李白的家族是因为一些缘故才来到了西域,并且在这里定局。那李白一家为何会流亡到了西域,李白究竟是哪里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雍正一生勤劳,为什么知名度却不如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作为一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雍正皇帝的名声相比起乾隆皇帝来,都是要弱一些了,但雍正却也是个一生勤劳,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做一个好皇帝的皇帝,功劳业绩也不必乾隆更差,为什么名声和知名度却并不如乾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为什么雍正的

  • 陆逊是如何先后击败关羽、刘备和曹休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多年,期间统领军政大全二十余年。吴国能够击败蜀国,并且常年和强敌魏国抗衡,陆逊功不可没。陆逊人生高光是从30岁以后开始,他先后击败关羽、刘备还有曹休,打赢关键的夷陵之战,这也让陆逊成为仅次于孙权的二号人物。有人说,陆逊常年被小看,实际上他的军事才能十分出众。论名气陆逊的确不算高,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