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利专家郑国最后下场,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水利专家郑国最后下场,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1/17 22:16:39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秦国国力更加强盛,而且还顺便解决了秦国东出粮草不足的大问题。

1、水利专家郑国

历史上,郑国是一位水利专家,郑国渠便是郑国为秦国修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对于农业灌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关中变成了一片沃野,让秦国得以强盛,但实际上郑国渠修建的目的并不单纯。

秦国经过几代秦王的变法改革后国力日益强大,经常和其它六国约架。这其中被欺负得最惨的当属韩国。韩国紧邻秦国东边,国力比秦国弱得多,又好死不死地处在秦国东扩的交通要道上。秦国动不动便得出函谷关暴揍六国一圈,每次都得经过韩国。

后来韩国想出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法。计划是利用秦国的野心,派人说服秦国修建一条长渠借此消耗秦国的国力。其实这个点子有可取之处。在古代,修渠是件劳民伤财的大工程,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通常的结果就是渠修好了,国家也没了。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野心勃勃地修建了一条运河邗沟,想要借此连接长江和淮河。但正是这条运河导致了吴国国力的衰败,最后被越国人轻松灭掉。

这时郑国便脱颖而出。他是修水渠的出身,由他去秦国游说专业比较对口。郑国这个高级间谍不辱使命,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秦王和吕不韦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

2、身份暴露

郑国构思在关中修筑一条长达300余里的灌溉渠道,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把灾荒频发的关中建成大秦粮仓。这一想法和吕不韦的设想不谋而合。发展关中水利、储备充足粮草,是统一六国的坚实基础。关中交通便利,再有强大补给的话,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兵都是胜券在握。

在这点上,秦国的领导人的确眼光长远,又具备无与伦比的果敢魄力。当然了,他们也不知道郑国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于是把建设郑国渠的任务全权委托给了这位出色的水利专家。可以说到了这里,郑国作为间谍的目的已然达成。

但郑国是个有情怀的人,他将水利事业看作生命,能修建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也是他一生难得的机遇。于是他跋山涉水地实地踏勘。看地形、找水源、访百姓、制方案,累得跟二傻子一样。

问题是水渠施工正轰轰烈烈进行时,不知道哪个大嘴巴的韩国高层将郑国的真实身份给暴露了,一下子让秦始皇震怒,他甚至发布了驱逐令,决定驱逐所有外国国籍官员,但读了李斯的千古名章《谏逐客书》后,秦始皇冷静下来。

他派人把郑国押上来亲自审问,郑国痛快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也指明了水渠修建成功后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好处。年龄尚小的秦始皇和吕不韦商量后统一了意见,决定不计前嫌,况且人才难得,决定对郑国网开一面,让他继续回到工地上修筑水渠。

3、郑国最后下场如何

郑国是个讲义气的人,为了感谢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他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拼命工作。历时十年多的时间,郑国渠修建完成。整整十年间,野心勃勃的秦国为了修建郑国渠,一个国家都没有灭,现在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秦始皇大手一挥,“同志们,冲呀!”秦国的虎狼之师奔着韩国就去了。

这倒不是为了报韩国朝秦国派间谍的仇,只是因为韩国挨秦国最近,不先把它灭了统一六国的行动没法开展。韩国实在是点背到家了。早在秦始皇太爷爷秦齐秦昭襄王时代,韩国就数次遭到秦国悍将白起的蹂躏,军队越打越衰,国土越打越小,到了秦始皇要拿它开刀的时候,它只解下洛阳到南阳的一小片地盘了。

郑国渠的作用在秦灭楚的过程中发挥到极致。开始秦始皇轻敌,让李信率领20万军队去攻打楚国,结果李信惨败而归,没办法,只能把在家听小曲的王翦重新用,让他率领60军队跟楚国死磕。打仗到最后,拼的就是国力。虽然秦国也不是每仗必胜,但它失败后很快就能恢复血量卷土重来,其它六国只能屡屡掉血,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郑国的最后下场,不过他的结局应该会不错。虽然郑国本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但他的确帮秦国完成了一件大工程,也算是功大于过。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翦为何比李牧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一个是秦国名将,一个是赵国名将,既然是名将,很多人当然更在意他们的战绩了,而如果要做比对,自然也是要对比两人的战绩如何了。但毕竟两人的际遇不同,所处的阵营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行为处事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如果从各方面来看的话,究竟王翦和李牧谁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嬴政为何不重用韩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的思想对于嬴政来说,是非常欣赏的,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之后,对于他更是敬佩,也非常希望能够见到韩非,但尽管嬴政得偿所愿,最终韩非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最后还被秦始皇赐死,而历史上韩非死后,嬴政赦免的消息才传来,但是为时已晚。但嬴政既然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为什么却是这样对待韩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阴阳师晴明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晴雅集》的上映,很多朋友也是对日本的阴阳师感到好奇,影片中的男主晴明其实出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可能有人看过这部小说,或者日本版的《阴阳师》,他们都为同一人。据悉,晴明在历史上是有原型人物存在,并非完全虚构。阴阳师原本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职业,其实阴阳师是由中国传入日本,在古代主要是以观测风水

  • 黄欢笑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大战蔓延了大半个地球,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之一,中国的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在这场战争期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在战争期间,美国也派出一部分空军援助中国,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国飞虎

  • 秦始皇叫嬴政还是赵政,古代是怎么称呼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虽然没有传承下来,但他的功业,秦朝的很多制度等,却可以说是传承了千秋万代。而关于秦始皇的名字,很多人都会称呼他为嬴政,但当时的姓和氏还是分开的,后来才合在一起,因此嬴政应该还有另一个称呼叫赵政,那究竟在当时,秦始皇到底是叫嬴政还是赵政呢

  • 吕不韦为何不让嬴政亲政,是否真的想取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嬴异人死后,嬴政虽然登基成为了秦王,但当时大权却是掌握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的,赵姬无心朝政,因此大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的。而等到嬴政成年,可以亲政的年纪的时候,吕不韦却并没有放权,这才有了后来的各种乱局。但吕不韦为何不愿让嬴政亲政?是担心他不够稳重,当不好秦王,还是真的想要取而代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吕不韦不自尽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赋》中,吕不韦最后饮酒自尽令很多观众感到惋惜。好像成为秦相便是昨日,如今秦国却无吕不韦的容身之处。吕不韦因嫪毐之乱遭贬,以他的资历和才能去别国马上就能东山再起,但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直白的告诉赵佾自己根本看不上赵国的相位。其实吕不韦这样做,也就是打算死在秦国了。至于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我们

  • 秦将王龁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秦将王龁是怎么死的也还是有很多说法了,因为历史上他的死和电视剧中的死不一样的,所以还是很值得大家推敲的,还有就是很多人对这个秦将王龁的“龁”字不会念,那么这个到底要怎么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秦将王龁是战死在沙场上的。秦将王龁中的“龁”

  • 苏秦和张仪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连横能破解合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和张仪,合纵和连横,两人各自用自己的不同的理念和做法,达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巅峰,苏秦提出合纵,联合六国的势力对抗秦国,而张仪则是破解了合纵,以连横来瓦解六国的联盟,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连横胜出,秦国对六国也成了极大的威胁。但为何连横能够破解合纵?是因为张仪要比苏秦更胜一筹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程开甲六大荣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比较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程开甲老先生,是真的厉害,但是能知道他的人真的不多,太少太少了,大家都知道很多大明星,知道很多企业家,首富,但是那些默默为国家风险的人却鲜为人知,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程开甲老先生吧,很多人对程开甲老先生的六大荣誉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六大吧!程开甲老先生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