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贾和韩非的死有什么关系

姚贾和韩非的死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80 更新时间:2024/2/4 0:39:52

《大秦赋》让很多人知道了那些在秦国统一之路上,并不是特别出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姚贾,经常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而且最后都不负重任,达到了目的。而姚贾和韩非的死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那姚贾和韩非又是什么关系,姚贾为何曾经向嬴政诬陷韩非呢?姚贾为人如何,他自己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韩非之死的姚贾反击说

事情是这样的:楚国、燕国、赵国和越国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打算组团抵抗秦国,姚贾打报告,秦王批条子,遂有出使四国之事。姚贾用重金贿略四国,瓦解破坏了四国计划。回国后受到秦王重赏,认为这是个办事的人。

韩非知道后就不爽了,就跑到秦王面前攻击姚贾一是出身低贱,二是慷国家之慨,秦王给了姚贾申诉的机会,姚贾就说,我用财宝来贿赂四国,出发点是为了秦国谋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别人愿意和我结交,是因为大王给我的这个平台,我代表了秦国的利益,离开了这个平台,我啥都不是!另外虽然自己出身低贱,名声不好,但是有一颗效忠君主的心,哪里像有些人,只会在那里说却不做任何实际的事情,专门挑别人的毛病,也不知道他到底忠于谁。

姚贾果然是雄辩之士,说话有理有据,既捧了秦王,又表明了心迹,还说清了事实,最重要的是话里行间荡漾着的赤诚让人为之动容,此人绝非平凡之辈!

秦王认为姚贾的话非常有道理,更加信任姚贾,而对“挑拨是非”的韩非则杀之。

话说回来,秦始皇作为讲政治的千古一帝,绝非平凡之辈,更不会“因愤怒而杀人”,所以这一条的理由也很牵强。

2、韩非的死和姚贾有什么关系

史书上所描写的只是当时人口口相传的情况,而不是当事者的真实记载。《史记》和《战国策》距离韩非子的时代超过一百年,又哪里来什么当事人的记载,只能从风闻传说中采集资料了。可这里面有个细节必须关注,那就是韩非子死后的绝笔之作《初见秦》是由李斯敬献给嬴政的。这说明直到韩非子临死之前,他与李斯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否者他哪有心思些什么绝笔作,难道不恨李斯陷害他?所以这些史书的记载只能参考,真实的情况并非如表面上所示。

根据历史资料的细节,推测当时发生的事情,可以认为嬴政派人处死韩非子,是不得已的选择。韩非子虽然才华横溢,但情商不高,而且性格比较执拗。他的思想虽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太过激进,甚至是极端和偏激。他在秦国推广他的思想,虽然能够为李斯等法家势力争夺话语权,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在韩非子的哲学思想中,中央集权和皇帝一言堂是重要的核心理念。而这个思想实际上是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冲突,矛盾存在于不可调和状态。其他与儒家、纵横家、兵家、阴阳家等等为秦国统一效力,但都是在周朝的分封制体系内想办法。唯独法家走的是中央集权,而且韩非子还是其中最极端的理念。

从秦朝建立后,王绾与淳于越提出以分封制将秦国皇族和贵族功臣分封到东方六国的建议可以看出,分封制才是秦国长期以来的主流民意。说白了,大家给秦国效力,帮着打仗夺取六国地盘,目的就是想当个诸侯,有自己的地盘。如果法家搞成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就让秦国的贵族和各国的客卿都白忙活,这显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韩非子更极端,连朝政大权都搞成皇帝一言堂,这岂不是让公卿大夫们的权利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而这些贵族显然也不甘心当工具人,他们当初能将独揽大权的商鞅干掉,难道不会逼嬴政弄死韩非子?

从韩非子和姚贾的矛盾来看,他显然是个不知道收敛的人,而且执拗于自己的观点。为了让自己的想法成功,甚至不惜介入政治斗争。姚贾贿赂各国权臣本与韩非子无关,韩非子却插手揭短,这手臂伸得太长了。他不仅仅让秦国贵族和各国客卿感到威胁,甚至给嬴政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嬴政正是团结全国力量干统一大业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因为韩非子而搞得秦国四分五裂。因此韩非子之死实际上是嬴政为了平息众怒而做的妥协,也是他不识大体,自作自受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韩非子在理论上是很厉害的,但政治实战的确不是其所长,所以才惹下杀身大祸。

3、姚贾是怎么死的

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他的经历更是让人非议,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在赵国受命联合楚,韩,魏攻秦,后来秦国使间,被赵国逐出境。他得到秦王嬴政的礼遇和赏识。当他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始皇竟然“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出使三年,大有成绩,秦王大悦,拜为上卿,封千户。

当秦国兼并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其时韩、魏两国已经濒临灭亡,齐国因其相后胜多收秦国贿赂,不设攻战之备,楚、燕、赵、越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马上命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经过姚贾用重宝和巧舌在四国间周旋,果然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四国的最后抗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姚贾回来报告成果,秦王大喜,封贾食邑一千租户税,拜为上卿,然后,秦王将四国各个击破,最后统一中国。

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一开始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

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嬴政真有嬴阴嫚这个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史书中留下来有名字的秦始皇嬴政的子女,只有四个人,分别是扶苏、胡亥、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其他人不管是具体人数还是名字,都没有很详细准确的记载,而“嬴阴嫚”这个名字,也是在一座被发现的古墓中找到的。那嬴阴嫚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是秦始皇的女儿吗?为何她会死的那么惨,胡亥究

  • 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茅焦是战国末期非常出名的谏臣,也是嬴政统治时最后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相信大家通过《大秦赋》已经了解了“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不得不说茅焦十分有胆识,而且富有智慧,将嬴政痛骂一顿后,不仅没受惩罚,秦王还将他封为上卿,茅焦也因此名留青史。其实茅焦也是利用了嬴政的心理,下面就来讲讲历

  •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后过的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文成公主陌生。文成公主是李世民宗女,当时吐蕃赞曾松赞干布多次请求和唐朝和亲,最后李世民答应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古代和亲表面是为了两国的和平、友谊,实际上还是比较憋屈,很多公主远嫁他国后日子过得并不好。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在当地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从这

  • 蒙骜与蒙恬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不少名将,在历史上也都是排的上名次的,而秦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名将家族就是蒙家。蒙家可以说是世代名将,而且都是对秦国十分忠诚,除了大家很熟悉的蒙恬、蒙毅之外,还有蒙武、蒙骜。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蒙骜老将军也是让很多人敬佩,那历史上的蒙骜又是怎样的人,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

  • 历史上的郭开是怎样的人,真的是被强盗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当中,很多人都认识到了不少秦国统一路上,六国的很多人,其中郭开这个角色也是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郭开所做的各种行为,放在赵国来说,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是从秦国统一上来说,他又堪称是秦国的大功臣。那历史上的郭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郭开最后真的是被强盗所杀死的吗?今天就让小编带

  • 芈启是秦国丞相,为何又成了楚国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芈启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昌平君,而昌平君在历史上的记载中有两个差别很大的身份,一个是秦国丞相,而另一个则是楚国国君。这两个身份怎么看都很难让人联想到一起,那芈启是为什么会以秦国丞相的身份,又去做了楚国的国君呢?昌平君芈启在历史上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历史上太子丹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秦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著名事件荆轲刺秦王便是太子丹一手策划的。不过太子丹和嬴政算是发小,两人从小便交好,太子丹为何要派荆轲刺杀嬴政呢?当中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太子丹和嬴政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那么要好了,不然太子丹不可能下此重手,更何况此举还可能招致燕国就此灭亡。有关太子丹和嬴

  • 杨再兴是如何战死沙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南宋名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岳飞、韩世忠、孟珙等人。那今天准备跟各位介绍一位名气虽然不大,但值得我们记住的将领,他就是杨再兴。杨再兴原本是曹成部将,后来降于岳飞,此后深的岳飞重用。根据史籍记载,杨再兴曾单枪匹马冲击金兀术,之后还能全身而退,可见杨再兴之勇武。而杨再兴的结局则十分惨烈,他最后

  • 曹操有哪些优点?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个人非常的奸,男女老幼皆知,只要一说曹操,曹操就到。小孩子一听到说曹操来了,马上就会吓得腿直哆嗦,心里恐惧不已。曹操这个人疑心很重,即使走在路上,也要时不时扭头回来看一下背后,看是否有人从背后偷袭他。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危险太多了。他认为自己是个做大事的人,设身处

  • 王翦之子王贲(含怎么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王翦之子王贲,这个王贲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很多人还是不会读这个名字了,那么这个王贲到底怎么读呢?这个王翦之子王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王贲怎么读王贲读[wáng bēn]哦,读奔跑的奔,不要读成这个什么愤啊。2、王贲简